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易春叶  林亲铁 《广东化工》2012,39(7):166-166,168
Cl-会严重干扰高氯废水COD的测定结果,在COD测定过程中必须消除Cl-的干扰。文章从测定原理、消除效果及适用范围等方面对国内COD测定中采用的Cl-干扰消除方法进行了比较,指出对不同Cl-浓度和COD的水样应分别采用相应的消除方法。  相似文献   

2.
由于Cl-离子在COD测定中会干扰测量结果,尤其对于高氯低COD的水样,其干扰尤为严重,因此在COD测定过程中需要对水样中的Cl-进行处理,本文从分析方法的原理、消除效果及适用范围等方面对目前COD测试中采用的Cl-干扰消除方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3.
COD是水质监测的一项重要指标,高浓度Cl-会严重干扰COD测定的准确性,因此在测定高氯废水的COD时,必须消除绝大部分Cl-的干扰,本文采用稀释,氯化银沉淀,抽滤,硫酸汞络合等预处理方法对高氯废水进行了水样处理,得到了较准确的结果。实验数据显示此方法适用高氯高COD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在COD监测实践中发现氯离子对废水COD的测定结果具有严重的干扰。消除Cl-的干扰可提高COD测定的重复性和准确性。文章从方法的原理和消除效果方面对目前国内外在COD测试中采用的Cl-干扰消除方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5.
Fenton技术中残余组分对COD测定的干扰和消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生宝  刘芬  蓝明菊 《当代化工》2016,(6):1152-1155
Fenton试剂与水样中难降解有机物反应后,残余组分会对后续水样COD测定产生干扰。实验表明,Fenton试剂残余组分中H_2O_2对COD测定产生的干扰较大,其对水样COD测定产生的影响值与H_2O_2浓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而残余组分Fe~(2+)对COD测定产生的干扰与H_2O_2相比,影响值较小,可忽略其影响。通过对比分析掩蔽剂法、催化分解法对H_2O_2干扰消除试验得出,掩蔽剂Na_2SO_3能够迅速的与H_2O_2发生反应,消除H_2O_2的干扰,但掩蔽剂Na_2SO_3也会对水样COD产生一定的干扰,测量结果偏差较大;MnO_2催化分解H_2O_2的效率较高,很好的消除H_2O_2的干扰,但MnO_2分解后水样COD测定值需乘以折减系数0.89,满足试验精度的要求;过氧化氢酶可以将H_2O_2完全分解,分解效率较高,干扰消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化学需氧量(COD)是评价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重要指标。在COD检测中,氯离子(Cl-)是影响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干扰物。受水体特别是高氯废水中的Cl-的干扰,COD检测往往存在较大误差。本文对近年来水中COD检测过程中Cl-的干扰(Cl-的浓度从1000到25000mg·L~(-1))消除方法进行评述,包括在COD检测标准方法基础上改进的汞盐-Cl-比例优化法、氯气吸收校正法、低浓度氧化剂法、氯耗氧曲线校正法、催化剂改进法、密闭消解法等,以及以羟基自由基为主要氧化剂与有机物发生反应的全新检测方法如光电催化氧化法,为水体特别是高氯废水中COD的准确、快速、低污染检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氯离子浓度变化对化工废水COD值的测定准确性有着极大的影响,提出目前消除氯离子干扰的多种方法,并结合实际水样选择COD的测定方法,以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待测水样中若残留过硫酸盐会对COD的测定产生干扰。考察了K2S2O8对COD测定的干扰情况,分析干扰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消除干扰措施。研究表明,残留的K2S2O8具有一定的还原性从而使COD测定值高于实际值,其浓度与COD之间呈现显著的线性关系,1 mg K2S2O8对COD变化值的贡献约为0.029 79 mg。在COD标准溶液体系中,ΔCOD1(COD测定值与原水实际COD的差值)和线性方程计算的ΔCOD2(K2S2O8对COD的贡献值)的差值为原水实际COD的0.88%~1.99%;在经生化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体系中,ΔCOD1与ΔCOD2的差值为原水实际COD的1.23%~7.18%。该线性方程较好地反映了实际水样的COD,借此可消除残留K2S2O8对COD测定的干扰。  相似文献   

9.
《云南化工》2017,(5):71-73
化学需氧量(COD)是水质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而氯离子是COD值测定中的主要干扰物。如何消除氯离子干扰,是提高COD值测定准确的关键。当高氯废水中氯离子质量浓度为40000mg/L时,比较在不同COD值下,重铬酸钾法和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法测定COD值的准确性。此外,研究得出了HJ/T132-2003方法中测量水中含有氧化性物质的水样COD时,其中的预处理方法不适用。  相似文献   

10.
日常对污水的分析测量过程中,发现国标中化学需氧量(COD)标准方法存在不足之处,通过氯离子干扰的消除、空白实验值、修正系数法、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的稳定性、水样保存和均化等对COD测定影响的探讨,提出了改进措施和注意事项。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达到了快速、准确地测定污水中COD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采取不掩蔽氯离子测定水样的COD总量,减去氯离子自身产生的COD值,能较准确地反映水样的COD值,且结果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2.
重铬酸钾法测定COD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测定COD的适宜条件,考察了Ag+与Cl-的比例、浓硫酸的体积、煮沸时间等因素对COD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COD测定的适宜条件为:Ag+与Cl-物质的量比1.5∶1,浓硫酸的体积20 mL,煮沸时间10 min。考察了Cl-的浓度对COD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Cl-浓度越高,对COD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3.
陈伟锋 《广东化工》2009,36(4):175-176
对于污水,我国规定用重铬酸钾法,其测得的值称为化学需氧量(COD)。传统的方法是在强酸性溶液中,用一定量的重铬酸钾氧化水中还原性物质,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溶液回滴。根据硫酸亚铁铵的用量算出水样还原性物质消耗氧的量,这就是重铬酸钾回流滴定法。在污水厂化验室,面对大量水样的COD测量,使用该方法会耗费化验员大量的操作时间。而利用重铬酸钾分光光度法进行COD测量,能使化验员轻松地面对大量水样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提出快速检测水样化学需氧量(COD)的新方法 ,即在常温常压下利用超声消解(UASD)水样,并结合分光光度法(SP)或氧化还原电位法(ORP)检测水样COD。实验表明,UASD法消解水样的最佳时间在4 min左右;用标准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绘制工作曲线,采用UASD-SP法对污水样品的COD(经稀释COD500 mg/L)进行检测,测得的COD值与国标法测定值对比,准确度在-5.4%~-2.1%,实验精密度在0.42%~2.8%。实验证明了应用超声消解快速检测COD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回用水对冷却水系统316L不锈钢的腐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污水回用作循环冷却水系统,讨论了NH3-N、COD、Cl-、SO42-等因素对316L不锈钢耐腐蚀性的影响。极化曲线表明:当NH3-N的质量浓度超过18 mg/L时,NH3-N促进了不锈钢的点蚀;COD对316L不锈钢的点蚀并无多大的影响;Cl-促进点蚀,而SO42-的质量浓度小于300 mg/L时,SO42-对其点蚀有缓蚀作用。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军港海水冲厕排放污水COD的分析方法。先微波消解30 min,利用硫酸-重铬酸钾体系将氯离子完全氧化,冷却后再加入0.1 g硫酸银作催化剂,继续微波消解30 min,使绝大部分有机物被氧化,从测得的总表观COD值中减去氯离子表观COD值(从校准曲线中查得),即为所测水样的COD值。试验表明该方法对于[Cl-]≤20 000 mg/L、CODCr=100 mg/L标准溶液的相对误差≤10%,对于军港海水冲厕排放污水的RSD%≤5%。  相似文献   

17.
高浓度含盐废水COD测定中Cl~-的影响及消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高氯离子质量浓度,低COD 值的水样,用国标法测定COD 值时会产生较大误差,且误差随着Cl- 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通过实验探讨了高氯离子质量浓度对水样COD 测定的影响及消除影响的方法。结果表明:采取不掩蔽Cl- 测定水样的COD 总量,减去氯离子自身产生的COD 值,能较准确地反映水样的COD 值且结果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8.
对银盐沉淀法进行了方法改进。通常水样中的悬浮物对COD值的测定都有较大的影响,为避免悬浮物的损失而导致COD的测定结果偏低,在使用银盐沉淀法测定高氯废水前,先将水样中的悬浮物进行分离。分别测定悬浮物和滤液的COD,其COD值之和即为高氯废水的COD值。采用改进后的银盐沉淀法测定高氯废水,其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9.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COD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雅姝  傅金祥  刘军 《辽宁化工》2010,39(4):448-450,456
以沈阳建筑大学校园人工湖水为水样,考察浊度和pH值对紫外分光光度法测试COD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样无机浊度或有机浊度含量较低时,不会对COD的测定产生影响,但含量较高则要考虑对相关方程进行修正。水样的pH值=1.8~9.0时,COD基本没有变化,当pH〉9.5时,影响COD的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