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5 毫秒
1.
对比试验研究了折流、横向推流和纵向推流式稳定表流湿地对生活污水中的COD、NH3-N、TP、浊度的去除效果。试验的水力负荷为0.5 m3.m-.2d-1,经过2个月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横向推流式稳定表流湿地对进入污水的COD、NH3-N、TP、浊度去除率分别为76.7%、25.5%、44.6%、83.3%;纵向推流式稳定表流湿地对应的去除率为74.1%、15.9%、34.8%、84.3%;折流式稳定表流湿地相应的去除率为67.7%、18.6%、50.2%、69.6%;试验表明,横向推流式稳定表流湿地对4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优,纵向稳定表流湿地次之,折流稳定表流湿地第3。  相似文献   

2.
张莹  王成端  邓磊  华怀玉 《水处理技术》2013,39(1):69-72,92
在低温条件下,研究了矩形与圆形结构稳定表流湿地(矩形推流稳定表流湿地、矩形折流稳定表流湿地、圆形推流稳定表流湿地、圆形折流稳定表流湿地)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水温为0~12.3℃,水力负荷为0.27 m3/(m2.d)时,圆形折流稳定表流湿地对各种污染物的平均去除效果最好。在不同的水力停留时间(1、2、3、4 d)下,圆形折流稳定表流湿地对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4.95%、85.12%、81.73%和83.44%;对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3.38%、68.49%、71.97%和78.49%;对NH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1%、12.25%、13.82%和12.6%;对浊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7.93%、89.09%、90.79%和92.25%。池体形状、池内结构以及水力停留时间是影响不同结构稳定表流湿地对生活污水处理效果及其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竹条基质在稳定表流湿地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竹条基质在稳定表流人工湿地( SSFW)系统中对有机物、氮、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为0.53 m3·m-2·d-1的条件下,放有竹条基质的SSFW对COD、TP、NH3-N、TN去除率分别为77.39%、47.57%、11.78%和20.21%,没有竹条基质的SSFW对COD、TP、NH3-N、TN去除率分别为68.57%、45.26%、8.07%和15.94%.竹条基质在稳定表流湿地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采用河砂、煤渣为基质构建了2组表流芦苇人工湿地,研究了第2年湿地对高污染河流污水的净化效果、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进水负荷为0.1 m/d连续运行1 a的条件下,河砂湿地和煤渣湿地对COD、BOD5、TN、NH4+-N、TP、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7.24%、90.16%、44.99%、41.20%、51.12%、91.80%和77.23%、89.59%、36.19%、25.35%、45.79%、90.11%,2者对COD、BOD5、SS去除效果差异不明显,河砂湿地对氮磷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均明显高于煤渣湿地。沿湿地流向方向COD、BOD5和TP、NH4+-N、TN含量下降速度逐渐减少,而SS含量在前1/4处已减少85%,随着进水污染负荷的增大,煤渣湿地受负荷的影响显著于河砂湿地。  相似文献   

5.
折流式厌氧反应器处理印染废水的启动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折流式厌氧反应器(ABR)处理难降解印染废水,对其启动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接种污泥由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厌氧水解池内的厌氧絮状污泥和莱造纸废水处理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厌氧颗粒污泥按质量比4:5混合接种,采用实际印染废水与葡萄糖按一定比例混合配水作为启动进水,控制cOD的平均容积负荷为0.97kg·m-3·d-1,逐步减少葡萄糖并直至完全不加.反应器经过约60 d的连续运行,稳定运行期COD平均去除率39.5%,色度平均去除率63.4‰印染废水BOD5/COD由0.20提高到O.39,可生化性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何艳芸  冯民权  王毅博 《应用化工》2023,(4):1033-1037+1042
为探究人工湿地处理效果受水力停留时间(HRT)的影响,利用厌氧池-表流人工湿地(AT-SFCW)系统处理污水厂尾水,探讨CODcr、NH+4-N、NO-3-N和TP污染物在系统内的去除规律。结果表明,AT-SFCW系统CODcr、NH+4-N、NO-3-N和TP去除效果随HRT的延长都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系统最佳HRT为5 d,对各污染物去除率最高分别为83.68%,86.22%,88.99%,69.87%。HRT=5 d时各污染物浓度变化显示,污染物沿各处理单元明显降低,在厌氧池中CODcr、NO-3-N大部分得到去除,分别降至18.19 mg/L和0.29 mg/L;NH+4-N、TP的去除过程主要发生在表流湿地中,分别降至1.50,0.55 mg/L。为人...  相似文献   

7.
根据北方地区城市景观水体的特点以西安某景观湖为例,进行了表流-潜流组合的人工湿地水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表流区对COD、藻类和SS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减少了潜流区基质堵塞的几率,再经过潜流区COD、藻类、SS去除率分别达到80%以上;TN、TP、NH3-N主要在潜流区去除,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3.7%、65.8%、79.7%。表流-潜流组合的人工湿地适合于北方地区城市景观水体的处理,为该地区构建人工湿地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设计参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200、500、1 000 mm/d 3种不同水力负荷条件下人工湿地-稳定塘组合系统对污水中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分析了组合系统的抗污染负荷能力。研究表明,水力负荷对人工湿地-稳定塘组合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去除效果有较大的影响,随着水力负荷的降低,去除率逐渐升高。COD_(Cr)、TN、NH_4~+-N去除率分别达到72.09%、51.68%、62.54%,组合系统具有较好的抗污染负荷冲击能力,出水能保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9.
针对村镇生活污水,开展水力负荷对潜流与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脱氮效果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两种人工湿地对村镇生活污水均有较好的处理效果;随水力负荷升高,两种人工湿地除碳、脱氮率不同程度降低。潜流人工湿地除碳效果优于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脱氮效果更佳;水力负荷≤0.25 m3/(m2·d),两种人工湿地对COD去除率均大于90%,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对NH3-N、TN去除率保持在60%以上,出水水质优于一级A标准。动力学研究表明一级动力学模型能较好拟合两种人工湿地的COD、NH3-N、TN去除规律。  相似文献   

10.
不同形式复合人工湿地对污染河水的净化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形式复合人工湿地对污染河水的净化特性,实验构建了2种相同基质及植物的表流-水平潜流和表流-垂直潜流复合人工湿地,并以相同的进水负荷连续运行了1 a。结果表明,2组复合人工湿地均能有效地净化污染河水,表流-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对污染河水BOD_5、SS、TN和NH_3-N的去除效果优于表流-垂直潜流人工湿地(p0.05),且前者中的植物具有更好的生长特性和氮磷去除能力。表流人工湿地的存在不仅能够避免二级潜流湿地的堵塞,也能有效提高系统总氮去除能力。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外加剂对陶瓷釉面表面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 ,外加剂的加入可改变陶瓷釉面的表面张力 ,即影响液体对陶瓷釉面的润湿性能。在所选择的外加剂中 ,降低陶瓷釉面表面张力最强的为PbO ,其合适的加入量为 1.5 %。  相似文献   

12.
介绍结晶性塑料在注塑过程中的塑化特点、取向与结晶的关系及其对制品性能的影响,注塑参数对结晶性塑料塑化、取向、结晶的影响。讨论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利用这些特性进行注塑机塑化系统、模具的设计并确定注塑工艺,从而得到品质优良的制品。  相似文献   

13.
白斌  项爱娟 《大氮肥》2000,23(5):346-347
通过对造粒塔锥底结疤现象的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14.
两组分混合电解质对陶瓷注浆泥流动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用黑泥取代苏州土后的陶瓷注浆泥进行电解质稀释实验,确定加入两组分混合电解质水玻璃和六偏磷酸钠且加入量分别为0-21%-26%和0.2%-0.25%时,陶瓷注浆泥流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塑料工程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塑料工程化研究的新进展及塑料工程化改性的理论和方法,详细探讨纤维增强、化学接枝、共混、添加成核剂、无机纳米颗粒填充等塑料工程化改性方法的意义和效果,展示了塑料工程化改性的丰硕研究成果及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从而为工业界的应用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硬盘基板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叙述了硬盘盘片的发展方向及对其基板材料的要求。分析了各种基板候选材料的优缺点,并介绍了玻璃基板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洛阳,高楼与大厦展示着都市千篇一律的现代繁华。走过大街小巷,满目燦燦廣告,滚滚車流。终于,在暮色 蒼茫時分,聽到一聲悠遠的鍾聲……  相似文献   

18.
陶瓷窑炉动态温度场测试及操作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令可  张明 《陶瓷学报》1999,20(3):158-163
利用先进的红外热成像测试技术及自动设计的断面温差测试系统,进行了陶瓷窑炉火焰温度场分布的测试,窑墙表面温度场的测试、干燥器干燥效果的测试及窑内同一横断温差分布的测试。研究了影响火焰温度场的各因素,为窑炉的控制及操作的优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刘大成 《陶瓷学报》2001,22(4):251-253
研究了外加剂碳酸钠、腐植酸钠和陶瓷减水剂(AST)对石英-水系统相对粘度的影响,确定了石英-水系统合适的外加剂及其加入量.  相似文献   

20.
清乾隆帝一生作有大量御制诗,其中不乏咏瓷诗与题写和镌刻于瓷器之上者,在乾隆瓷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乾隆瓷艺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