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lanning》2014,(22)
本土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母体,与现代艺术、西方艺术乃至世界的艺术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尤其是在本土文化影响下的艺术创作题材部分,更是现代艺术家获得审美依据与创作灵感的源泉。文章通过研讨中国本土文化语境下的绘画创作题材,由表及里、由内到外、由浅入深,由感官的表面触动深层次的精神界面,解读本土文化语境下中国美术少数民族题材创作的独到特质,深刻构造出在本土文化语境影响下中国美术少数民族题材创作未来发展延续的契机,以此重点阐明本土文化语境下中国美术少数民族题材创作跨越时间与空间,逐步成为现代艺术的精髓,其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7)
综观中国油画艺术,农民形象占有一定的比例,不少艺术家专门把农民形象作为自己对油画艺术研究和探索的题材。文章根据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阶段和农民形象在油画创作中从农民本身意义转向一种具有深刻内涵的符号,基于农民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和农民形象在油画艺术创作中的地位进行研究和诠释,说明农民形象在中国油画艺术创作中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6):25-27
天琴艺术是壮族人民重要的文化产品,在壮族的社会历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天琴艺术从乡土走向都市,取得较高的艺术成就。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天琴艺术的传承面临着新的困境,主要体现在天琴文化的艺术创作和天琴原生文化受现代文明的冲击而难以突破。新时代背景下要更好地传承天琴艺术,需集合力量对天琴文化进行加工改造,开发天琴文化旅游资源,促进天琴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19)
玉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玉石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许多艺术珍品的呈现不仅让人们热衷于收藏玉石,更重要的是其展现了艺术的魅力与文化的内涵。创作从来都是艺术家通过艺术手段与原料反映出对生活的感受及其所处历史时期的文化生活,体现出人们的文化生活内涵,是对生活的升华,为人们提供视觉上的享受。现今,玉石文化的发展从最初的艺术创作到当前的玉器收藏市场,前景更为广阔。但是一旦成为市场上具有商业价值和投资潜力的商品,玉石文化便可能逐渐脱离文化的范围,其艺术创作也渐渐忽视了玉石艺术的文化内涵,"工"与"料"孰轻孰重,正是当前玉石研究中一个具有争议的话题。无论如何,玉石文化必须回归艺术本身,人们应该从美学的角度欣赏、研究玉石艺术,而不应当只将其作为一种流通于街头巷陌的商品。在中华玉石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已经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精品,基于艺术文化本质研究玉石艺术,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把玉石艺术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5)
中国画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能充分体现悠久的中国历史文化。在中国画人物题材创作中,色彩的应用具有一定的透明性,同时能展示出大气的视觉效果。随着时代发展形势的不断改变,中国画人物题材的类型趋于多样化,并在多个领域有重要的作用。文章以中国画人物题材创作的特点为切入点,对色彩在中国画人物题材创作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24)
罗汉作为佛教中的一个专有名词,伴随着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因素的结合,逐渐完成本土化。在中国佛教艺术和陶瓷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以罗汉为题材的陶瓷绘画艺术日渐丰富,其中,墨彩描金的艺术创作手法给这一题材带来了不一样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10)
形神论这一艺术理论与佛教思想文化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油画创作十分重视形神之说,其艺术理念与佛教思想文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当代中国的油画艺术创作在宗教、哲学的影响下更加注重对作品神采的追求,以形写神、轻形重神等理念在多种风格的油画作品中得以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11)
自2012年"新疆油画全国行"和"首届新疆双年展"等美术盛宴举办以来,新疆的美术得以蓬勃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大众消费文化、网络文化盛行的社会语境下,中国油画的创作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格局,新疆当代油画创作也同样面临着这一历史机遇。文章试图从艺术社会学视角切入,分析新疆当代美术馆的建成对新疆油画艺术生态建构产生的影响,主要以新疆当代油画创作为核心来论述。探索少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中的当代性,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8)
玉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时至今日,玉雕也应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拥有新的时代文化内涵。其中,减少对材质的聚焦,创新创作题材,强化文化价值取向以及艺术与科技融合,是现代玉雕形成鲜明特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正>国学大师梁漱溟曾说:“所有文化,多半是从乡村而来。”而乡土空间正是这些文化的孕育和生长之地。在大力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如何挖掘乡土空间的资源价值,承续乡土空间的文化价值,并建立起有效的空间价值实现路径,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作为具有悠久农业文明历史的大国,“乡土中国”构成中国社会的传统底色,而凝结其中的乡土情结与乡土价值维系着中国社会的长期延续和发展。但是,在长期以城市发展为主导的城乡二元结构下,农业文明被工业文明挤压,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6,(5)
城市化的发展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与依据,城市叙事类的当代油画是顺应时代的艺术产物。中国当代油画中的城市叙事倾向既是艺术主体思维在价值上的延伸,也是社会进步中各种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文章具体分析了城市文化对当代油画创作的影响与中国当代油画中的城市叙述风格,探讨城市语境下中国当代油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1)
合唱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它代表着这个国家音乐的普及程度和音乐发展水平,它也体现了一个国家社会精神文明的层面,因此,建国以来中国大陆合唱创作题材的转型,直接反映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本文通过从一九四九年至今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来阐述大陆合唱创作题材的转型,从了解创作题材的转型来反思我国合唱创作题材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5,(7)
中国民族动画艺术在20世纪曾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动画片。中国民族动画艺术创作扎根于几千年传统文化土壤之中,汲取着丰富的营养,蕴含着浓郁的民族文化精神。中国民族动画从创作题材、艺术表现形式到声音设计上都彰显出浓厚的民族性。如今,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动画难免受到外国动画产业市场的影响,而中国民族动画的振兴,必须将民族性、世界性和时代性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我国陶瓷有着悠久的历史,陶瓷在历史的发展潮流中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风格。陶瓷艺术装饰作为陶瓷文化中一部分,其发展与我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陶瓷艺术装饰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通过陶瓷艺术装饰,可以更好地发扬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同时,通过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进行陶瓷艺术创作,促进陶瓷艺术装饰的发展。本文就陶瓷艺术装饰与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3,(9)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活动在日益更新。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某些艺术家自觉的艺术活动,会促使某种创作方式的诞生和更新,由此便带来了绘画艺术中一系列题材内容和表现语言的拓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6.
正新疆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区于其它地方的自然景观,一方面受东西方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具有鲜明的、特色的西域文化,同时又受到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等的影响,最终形成了具有多元文化特征的社会面貌。特定的地理环境成为相应的艺术创造与表现对象,也正是新疆的多民族与多种文化体系的交错融合,才为新疆油画的创作题材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5,(10)
油画创作与佛教思想文化并非风马牛不相及,可以说佛教思想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触及了艺术本身的自律性,与艺术相通。二者在"悟性"思维方面有着一定的相通性。如油画创作艺术灵感的产生及艺术创作中"悟性"思维的具体运用等都从不同角度反映出了艺术与宗教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5,(4)
文章将乡土美术作为突破口,引导学生通过对乡土美术的学习,激发其学习热情,从而提高中国美术史课程的教学质量,并在这一过程中,拉近个人与历史的距离,唤起学生的乡土自豪感。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正是由众多乡土文化共同构成的,学习和研究乡土美术的过程,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建材与装饰》2006,(23):2-3
溯源 雕刻艺术,是一种立体的空间造型艺术雕刻艺术。是一种立体的空间造型艺术.当代中国雕塑的发展。是20世纪中国整个美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雕塑家在观念上的更新,使作品更具个性的创造。无论在院校或个人工作室都有着浓烈的艺术创作氛围,充满着艺术的无限激情。正是在选样一个大的良好的艺术生态环境下.西南才有了周春芽、邓乐、朱成、李占洋、张修竹、焦兴涛……等大批著名艺术家的出现!  相似文献   

20.
    
《建筑创作》2019,(2):116-131
作为连接艺术和大众的桥梁,她将促进交叉文化的交流,并成为孵育实验性文化的先驱;她将开创一个美术馆空间的新模式,并转变人们看待、体验和创作艺术的方式;她将底蕴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未来的艺术创作和美术馆功能的体现而重新这释过去的艺术遗产;她将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和当前的艺术创作整合在一起;她将开创一个新的博物馆象征和文化运动。中国美术馆建立了一个新的美术馆模式,以几千年历史文化为视觉背景促进当代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