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气田的不断开采,井口压力、温度不断的变化导致集输系统处在运行效牢较低的状态,对于气田,特别是含硫气田集输系运行优化的研究较少。为此,以终端接收压力、温度参数为基点,以集输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开展参数优化研究。通过分析影响含硫气田集输系统高效运行的加热温度、耗气量和加药量等敏感因素,建立运行费用最小的集输系统运行优化和评价模型,采用线性逼近的方法对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基于国内某含硫气田的调研数据进行优化计算,根据计算结果提供了一套适用于该气田集输系统的优化运行参数,将气田集输系统的万方产气量的成本降低了9.3%,集输系统效率提高了5.1%,从而最大程度地利用了现有设备,保证集输系统最低运行成本同时掌握了集气站、管线和整个集输系统的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2.
煤层气具有压力低、初期及单井产量低、井网密集等特点,其集输工艺与传统气田有所不同。为适应煤层气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分级优化算法,以管线最短为目标进行最优井组划分,采用加权平均法进行站场位置优化,采用Prim算法进行枝状管网的布局优化,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参数优化,编制了煤层气集输管网优化软件,并对国内某煤层气田的集输管网进行了优化设计。实例计算表明优化效果良好,对煤层气集输管网的设计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坤 《当代化工》2016,(4):840-842
煤层气田的特点是煤层气组分较纯,气田单井产量低,井网分布密集且井口数量众多,井口压力较低。由于煤层气田集输管网压力较低,需建设大量管道,投资费用高。研究煤层气集输管道计算影响因素及其规律对管道参数设计和优化、降低管道总体投资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多相流模拟软件OLGA建立了煤层气集输管道水力计算模型,模拟分析了管道流量、管径、含水率、进站压力对管道压降参数的影响,得出管径是集输设计的主要影响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煤层气集输管道设计参数的关键影响因素为管径和流量,且管径的影响最大。研究对于煤层气田的集输管道的计算和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气田地面集输管网工程是气田地面工程的主体工程,也是一个投资巨大、内容复杂的系统。气田地面集输管网的优化,即明确气井与集气站的最佳归属关系、最优网络布局以及最优管径组合。在调研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根据管道经济性和结构可靠性原则,建立集输管网优化数学模型,采用分级优化的方法及遗传算法,对集输管网优化数学模型进行求解,最终解决气田地面集输管网系统的整体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5.
气田集输管网参数优选是气田地面工程规划设计的关键,开展集输管网参数优化可以有效降低集气系统投资。针对气田常用管网结构和工艺流程,考虑伴热带传热对于管道工艺计算的影响,建立了以管网建设费用最小为目标,以温压平衡、经济流速、节点流量平衡等为约束条件的气田集输管网参数优化数学模型,根据模型的结构特点设计了粒子群智能求解算法,结合C#语言和Access数据库开发了优化设计软件。实例验证得出,模型及算法正确,粒子群求解算法可靠性和收敛性良好,优化软件稳定高效。  相似文献   

6.
随着采气作业的进行,气田井口压力会迅速下降,井口气压在气田中后期将长期将保持在一个较低压力小幅浮动,井口压力偏低,井底天然气不能够进入输气管网。因此需要在井口增加一套装置举升井底天然气,这样井底天然气能够进入输气管网。本文通过研究气田集输工艺,结合现场工作情况,设计出一套橇装式可移动单井增压采气装置,并已经完成样机试制和型式试验。可有效延长气田开发寿命,增加采气量和收益,在气田中后期开发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天然气气田地面集输管网工程是气田的主要工程,也是一项投资比较大、内容复杂的体系。集输管网的优化对气田投资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研读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天然气集输管网和优化算法进行简单介绍,使读者对天然气集输管网和优化算法有一个整体的框架概念。  相似文献   

8.
赵平 《广州化工》2014,(16):141-143
随着罗家寨、普光、龙岗、元坝等川东北气田的相继开发,高含硫气田集输管网设计已日益发展成熟,集输技术呈现多元化。分别以普光主体、大湾区块、元坝等高含硫气田为代表,主要从集输工艺选择和管网设计方面,对集输发展现状和在国内各气田的应用情况进行系统阐述,对比分析各种集输技术的适应范围及优缺点,本着"降低投资、优化工艺"的原则,为我国类似气田的开发积累先进经验和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
天然气集输系统是由气田集输管网、天然气处理厂、输气干线、输气支线以及各种用途的站场组成的统一的、密闭的水动力系统。气田地面集输系统主要包括气井、气田集输管网以及各种站场。随着天然气开采的深入,天然气集输系统日益庞大、臃肿,对运行管网进行优化调整可以提高管网输送效率,减少气田开发费用,提高气田开采的经济效益,而气田地面集输设计又是整个集输系统中最复杂重要的环节。为此,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针对天然气气田地面集输设计要点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0.
针对苏里格井间串接工艺在冬季生产运行时集输管网易发生冻堵的情况进行剖析,分析影响集输管网节压力的主要因素,根据分析结果编制管网压力模拟及优化软件,通过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证明是一套正确的方法。从而为集气管网建设、冬季生产防止井口冻堵和科学进行井间串接提供了良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牙哈凝析油气田经过十多年的开采,地层压力普遍下降,气田整体压降不均衡,难以利用油气井自身能量将油气输入集输管网。针对此问题,提出应用单井增压混输技术,将因压力低不能进入集输管网的长期关闭的井复产。实际应用结果表明:低压油气井井口增压开采控制技术的首次应用非常成功。  相似文献   

12.
苏里格气田是典型的“低压、低渗、低丰度”三低气田,气井压力下降快,绝大部分时间处于低压生产状态,为满足外输要求,增压集输工艺是苏里格气田开发的核心工艺.本文分析总结了苏里格气田集气站采用分散增压的方式更为合理.并按照集气站分散增压的布站模式,对苏里格气田的压力系统进行优化研究,提出了集气站外输压力,井口压力的确定方法通过压缩机综合选型技术研究确定是压缩机型号,并对压缩机基础优化设计进行研究.苏里格气田形成了井口压力分季节确定,冬季把气井井口的压力节流1.3MPa,集气站增压运行,实现“低压”集气;夏季把气井井口的压力节流到4.0MPa,实现“中压”集气.最终确定的方案结合了两个思路的优点,称之为“中低压”集气工艺.  相似文献   

13.
信息动态     
牙哈凝析油气田经过十多年的开采,地层压力普遍下降,气田整体压降不均衡,难以利用油气井自身能量将油气输入集输管网.针对此问题,提出应用单井增压混输技术,将因压力低不能进入集输管网的长期关闭的井复产.实际应用结果表明:低压油气井井口增压开采控制技术的首次应用非常成功.  相似文献   

14.
天然气集输系统优化配产是以地面天然气集输管网为研究对象,并在管网建设完成后,按照气田对集输管网的充分合理输气,配气站对天然气用户的充分合理配产,进而达到供给平衡和满足天然气消费为目的,从而使气田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销售公司获得的最大经济利益为目标,并根据不同季节和时段的用气量不同,通过对天然气管网系统输配气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包括压气站、管道内压力降分析以及管内流动性分析,其中通过压力降方程的推导,用Newton-Raphson方法对管网模拟系统方程的求解,并给出各节点压力和流入流出量的实例。本文还可以将模型推广到其它种类的管道类型,以及其他领域,如供水管网优化问题等。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煤层气集输管网建设的重要性,并根据井场正常水量及最大水量的集输要求,通过PIPEPHASE软件模拟计算各井口回压,合理选择集输管网管径;在集输管网超压处,设置减压阀组,并通过比选确定减压阀组阀后压力,以满足新建集输管网生产运营需求。  相似文献   

16.
松南气田现已处于开发中后期,随着气田开发,气井井口流压、产量逐年递减,气田剩余储量不能有效开发,为保证气田剩余储量有效开发,降低气井废弃压力、有效提高采收率,提高气田开发效益,必须实施增压集输等有效的增产措施挖潜增效,大力推广低成本、高效益的工艺技术。本研究通过调研国内气田常用的天然气井增压集输方法,结合松南气田产量及井口压力预测,经过技术经济对比,优选出了经济、高效的松南气田低压气井特色地面工程增压集输技术,对于松南气田挖潜增效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是对天然气集输管网进行描述,分析其概况,讨论其相关优化方法,主要是从井组优化、气田站址优化和集气站管网优化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充分利用现有集输设备的工作能力,确保集输管网系统安全、高效地运行。  相似文献   

18.
在应用PIPEPHASE对复杂集输管网进行工艺模拟计算时,直接建立整个管网的计算模型会产生大量的中间节点,影响运算速度,甚至可能导致计算失败,且模型复杂,不便于修改模型参数。以煤层气集输管网管径优化计算为例,运用能量平衡和质量守恒原理将复杂集输管网分解成多个简单子管网,在PIPEPHASE中从集中处理站开始由近及远反算各子管网的压力、温度、流量,从而确定整个管网的压力、温度、流量分布和最优管径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为了降低气田在地面集输系统环节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在站场站址的选择,站与站之间管道的连接方式等一系列环节进行人工智能布局优化,实现线路最短或者工程建设总投资最小的目标。本文将通过一种比较新颖的智能算法——算法模型,进行气田集输系统的布局优化。利用模型个体通过嗅觉搜寻食物的原理,确定工程总投资最小作为目标函数,根据地面集输系统的要求寻找约束条件,建立优化数学模型,通过软件实现算法的运行并且模拟优化结果,找到地面布局中最优的气田管网连接方式。经过算法模型优化之后的气田地面集输管网将能够可观的降低工程投资成本。通过其与传统分级优化法的比较分析,展示出算法模型在收敛速度和优化准确性等方面的优势。为油气田地面工程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进行节能减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葛地 《辽宁化工》2020,49(7):830-832
松南气田现已处于开发中后期,气井油压、产量逐年递减,低压气井受到集输管网压力的制约,无法正常生产。针对松南气田增压工程现状,通过气田实际产量、压力与预测指标对比,对已建压缩机进行了适应性分析,并提出了远期优化调整方案,完成技术经济对比,为近远期松南气田开发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