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纳滤组合工艺处理苏州市新区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纳滤膜而言,随着膜通量的提高,出水DEHP和莠去津浓度稍有上升,但截留率均维持在80%以上;同时,纳滤对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乐果都有较好的截留效果,出水水质总体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对于纳滤组合工艺而言,当控制初始pH为5,温度为5℃,跨膜压力(TMP)为0.5 MPa的条件下,纳滤组合工艺的处理效果达到最佳,其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乐果和莠去津的截留率分别达到86.6%、94.8%、95.13%和88.6%,经过6.5 h运行后纳滤膜比通量下降了20%,纳滤组合工艺能长时间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
连续膜过滤系统在海水淡化深度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工艺优化和调整,完成了天津海水淡化示范工程中连续膜过滤系统(Continuous Membrane Filtration,CMF)试验研究工作.文中在介绍其设备构成和工艺特点的同时.总结了系统的运行压力跨膜压差、运行通量、吨水能耗,产水水质等数据,可为连续膜过滤技术在海水淡化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古龙酸发酵液采用超滤法纯化,超滤液质量好,透光大于98%,消光小于0.090,收率99.3%,综合指标达到优级品.筛选到了最佳材质的膜片——聚砜膜,此膜片最佳操作压力3.5bar,温度45℃,通量107.3 L/m2h.此工艺得到的滤渣经喷雾干燥可制备饲料,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增加了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4.
膜分离技术在谷氨酸分离与浓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谷氨酸传统发酵工艺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膜分离技术,研究了超滤膜与纳滤膜分离技术在谷氨酸发酵液去除蛋白及菌丝体过程中的应用,通过对超滤膜通量、超滤膜质量、废液的排放情况以及超滤系统工艺的适应性、超滤浓缩倍数和滤渣含水量、超滤收率、系统的可恢复性能、纳滤浓缩情况等指标的综合研究,同时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得出了超滤膜及纳滤膜分离技术在对谷氨酸提取工艺改进方面具备可行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以市政自来水为原水,对比研究了活性炭和微滤2种不同的预处理工艺对纳滤膜制备直饮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滤预处理工艺能够有效降低进水浊度,防止纳滤膜的生物污染,但由于其对水中有机物去除能力差,对防止纳滤膜的有机污染效果不大;活性炭预处理工艺可以显著减轻纳滤膜的有机污染,但随运行时间的延长,炭层内微生物滋生,出水细菌含量增高,会加剧纳滤膜的生物污染.通过2种预处理工艺连续运行对比,微滤后纳滤系统的膜通量在50 d后衰减为初始通量的45.3%,活性炭后的纳滤系统膜通量在50d后衰减到初始通量的72.3%.膜片污染物分析进一步证明活性炭作为预处理工艺时能够更好地控制纳滤污染.  相似文献   

6.
反渗透系统均衡通量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反渗透系统中膜通量分布失衡的主要原因,探讨了均衡通量的三种工艺,分析了三种工艺的特征、功用及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为反渗透系统优化设计及运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运行条件是影响超滤膜过滤性能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一问题,以东江水源水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恒定水头和恒定通量2种过滤方式对浸没式超滤膜出水水质和膜污染的影响.中试结果表明,恒定水头和恒定通量2种过滤条件下,超滤膜对颗粒物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相差不大.在长期运行过程中,恒定水头过滤引起的不可逆膜污染比恒定通量过滤条件下严重,通过选择合理的膜通量和清洗方式,采用恒定通量过滤可使膜系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8.
以某厂常减压装置为例,采用灰色系统建模、仿真分析方法,建立了常减压轻质油收率仿真模型。仿真运行结果表明轻质油收率可提高0.15%以上。  相似文献   

9.
基于分散式供水及常规超滤工艺的不足,研发了重力驱动膜过滤工艺(简称GDM),其结合生物滤饼层和超滤膜双重截留功效,兼具无清洗、无药剂、操作简单、低能耗、低维护等优点.采用GDM工艺净化河水、水库水、江水和模拟配水,长期运行其通量均可达到稳定状态,表明GDM工艺对不同类型的水源水具有普适性.原水水质、驱动压力、膜组件类型、膜材质、膜孔径大小、温度、间歇过滤、预处理等运行条件会影响生物滤饼层的结构和组成特性,从而影响GDM的稳定通量和膜污染特性.GDM工艺通量稳定性主要受生物作用调控的膜面生物滤饼层结构和组成特性影响,生物滤饼层结构越粗糙、孔隙越发达、胞外分泌物(EPS)质量浓度越少,稳定通量越高.相比常规超滤工艺,GDM膜面生物滤饼层可有效地强化对浊度、可生物同化有机碳(AOC)及氨氮等污染物的去除效能.此外,采用缓速滤池预处理工艺可有效地改善膜面生物滤饼层的结构特性,提高GDM稳定通量和污染物去除效能,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超滤技术在分散式供水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自清洗过滤器+超滤系统"组合技术处理山东海化集团高盐度地下卤水,作为纳滤单元的预处理工艺.采用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外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进行膜通量和清洗频率2种工艺参数的优化,根据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分析得到了CEB清洗对膜污染控制效果,并且进行小试,优化了清洗药剂的选择.经过一段时间试运行,结果表明:膜通量为40 L/(m2·h)时为最佳膜运行通量,膜设备在此通量下可以长期稳定运行,并且回收率始终保持95%左右;CEB清洗效果较好;超滤出水未检测出藻类,说明对藻类去除效果较好,超滤出水浊度基本在0.1 NTU以下,出水SDI15小于3,平均出水TOC为11.7 mg/L,满足后续纳滤进水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以微滤膜分离肝素酶解液,回收固定化胰蛋白酶,研究蛋白酶重复提取肝素,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膜组件运行参数对膜分离回收固定化酶工艺的影响,通过考察肝素透过率、固定化胰蛋白酶拦截率、平均膜通量和膜通量恢复率为指标,获得膜分离回收固定化胰蛋白酶的最佳工艺条件和清洗陶瓷膜的最佳NaOH浓度.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膜分离条件下,固定化酶和肝素能够有效分离,平均膜通量达到656.13 L/(m2·h),在该条件下回收的固定化胰蛋白酶仍具有良好的活性,可重复利用.采用最佳的2%NaOH溶液清洗陶瓷膜,陶瓷膜平均通量恢复至初始通量的97.9%.  相似文献   

12.
以苯和丁二酸酐为原料经酰化、还原、溴化、酯化反应得到α-溴代苯丁酸乙酯,最后与丙胺酸反应得到普利类药物关键中间体ECPPA.避免了现行生产工艺中钯炭催化加氢脱苄工艺。解决了催化加氢工艺中芳环被加氢的副产物产生.重点对各步反应的工艺参数进行了考察,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付克酰基化反应收率为90.3%,羰基的联氨还原收率为88.4%,羰基α-氢的溴化反应收率为85.2%,胺的N-烃基化反应收率为42.9%,以丁二酸酐计总收率为27.7%,为合成ECPPA,降低普利类药物的生产成本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以邻氯苯甲醛(OCAD)、对氯苯甲醛(PCAD)和盐酸羟胺为原料,采用环境友好型无水FeCl3为催化剂,一步反应合成邻氯苯腈、对氯苯腈,并用IR和1H NM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n(邻、对氯苯甲醛)∶n(盐酸羟胺)∶ n(三氯化铁)=1.0 ∶ 1.2 ∶ 0.5,DMF为溶剂,在150℃条件下反应3h,邻氯苯腈的收率为91.5%,纯度为95.3%,对氯苯腈的收率为96.9%,纯度为97.2%.此方法工艺路线短,条件合理,绿色环保,反应收率高,产品纯度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NaOH负载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玉米油甲酯收率的影响.依据单因素实验结果选取NaOH负载量、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为自变量,玉米油甲酯收率为响应值,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原理设计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优化实验.确定玉米油甲酯适宜工艺条件为:NaOH负载量35%,醇油摩尔比12:1,催化剂用量(相对玉米油质量)7%.在此条件下,玉米油甲酯收率达到91.63%,与理论值91.13% 接近.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玉米油甲酯实验条件具有实用价值,可为玉米油甲酯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实验模拟以及对浸没式膜过滤(SMF)系统工程进行现场监测,研究温度条件对浸没式超滤膜性能和SMF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温的升高,膜通量逐渐升高,膜断裂伸长率会上升到一个更高的范围,SMF系统跨膜压差(TMP)逐渐增大,化学增强反洗(CEB)的效果会逐渐增强;冬季在满足水厂供水要求的情况下适当使SMF系统以低通量运行能有效控制膜污染.  相似文献   

16.
沼气工程沼液反渗透膜浓缩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沼气工程中沼液产量大、处理成本高、储存运输困难和营养物质含量偏低等问题,提出了采用高耐污反渗透技术对沼液进行浓缩.通过建立中试规模膜浓缩装置,在间歇试验和连续试验的基础上,分析膜通量、压力、运行时间、电导率等指标的关系,研究了系统的最佳运行压力、沼液最佳浓缩倍数、连续运行清洗周期等工艺参数.在此基础上,对沼液的浓缩效果及系统运行经济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建立的反渗透系统对沼液进行浓缩是可行的,比较原始沼液,所产透过液中氨氮、COD和电导率的去除率高达90%以上,可满足沼气工程工艺前端调浆要求,同时浓缩沼液体积约为原液的20%~25%,沼液中营养物质浓度提高4~5倍,可回用于农业种植,实现了沼液的高值利用.  相似文献   

17.
城镇污水处理过程是温室气体氧化亚氮(N2O)的重要人为释放源.实验通过对青岛市某城镇污水处理厂SBR工艺污水处理构筑物水面释放的气体进行长期系统的通量监测,分析研究了N2O气体的释放变化规律,测算了N2O的释放量和释放比例,同时探讨了影响N2O释放的因素.结果表明:当SBR进行好氧曝气时N2O释放通量较高,在进行沉淀时N2O释放量明显降低,N2O的日释放量约为1.73kg/d,约占所去除总氮的1.1%,影响SBR系统N2O释放的主要因素为溶解氧(DO),当DO浓度低于1.5mg/L时,好氧曝气阶段的N2O释放通量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8.
外消旋加兰他敏全合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加兰他敏全合成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全合成外消旋加兰他敏的新工艺.以异香草醛和酪胺为主要原料,经溴化、缩合还原、甲酰化、氧化偶合及还原五步反应,合成了外消旋加兰他敏.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红外光谱(IR)、质谱(MS) 、核磁共振光谱(NMR)对产物及重要中间体进行定性及结构表征.分别考察了温度、催化剂、溶剂对单元反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 -60~-65 ℃下甲醇中溴化反应的收率为85.5 %;以SSY型分子筛为催化剂、以NaBH4为还原剂的缩合还原反应的收率为91.2 %;甲酰化反应的收率为80.0 %;以K3\[Fe(CN) 6\]为氧化剂,氧化偶合反应的收率为46.1 %;以LiAlH4为还原剂的还原反应的收率为83.0 %.  相似文献   

19.
采用超滤+反渗透组合技术对某焦化厂焦化废水进行了深度处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浸没式超滤单元对悬浮物去除效果明显,平均去除率达98.8%;反渗透装置在70%回收率的条件下,对水中COD、氨氮、总硬度及Cl-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4.6%,75.9%,98.3%和98.6%.超滤膜产水通量及运行情况稳定,反渗透膜系统运行稳定,化学清洗周期较长.结论表明采用"超滤+反渗透双膜工艺对焦化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可以保证出水水质达到回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由山梨醇经脱水、酰化、硝化及皂化合成了5单硝酸异山梨醇酯.脱水收率65%;酰化、硝化及皂化总收率30%.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了初步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