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了中试规模的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UBAF)处理生活污水时,滤层高度与工作性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当水力负荷超过3.0 m~3/(m~2·h)时,COD_(Cr)、NH_4~+-N 的去除率均与滤层高度呈正相关;当水力负荷低于3.0 m~3/(m~2·h)时,COD_(Cr)的去除率只与滤池下部滤层高度呈正相关,在滤池上部滤层处几乎保持不变,而 NH_4~+-N 的去除率则与滤池上部滤层高度呈正相关.在所有水力负荷工况下,SS 的去除率均与滤层高度无相关性,且80%以上的 SS 被反应器最下部0.9 m 高的滤层所截获.  相似文献   

2.
曝气生物滤池工作性能与滤层高度的相关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中试规模的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UBAF)处理生活污水时,滤层高度与工作性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当水力负荷超过3.0m~3/(m~2·h)时,COD_(Cr)、NH_4~+-N的去除率均与滤层高度呈正相关;当水力负荷低于3.0m~3/(m~2·h)时,COD_(Cr)的去除率只与滤池下部滤层高度呈正相关,在滤池上部滤层处几乎保持不变,而NH_4~+-N的去除率则与滤池上部滤层高度呈正相关。在所有水力负荷工况下,SS的去除率均与滤层高度无相关性,且80%以上的SS被反应器最下部0.9m高的滤层所截获。  相似文献   

3.
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研究水中污染物沿滤层高度变化情况,以确定曝气生物滤池去除各污染物的有效滤层高度。研究结果表明,曝气生物滤池可有效处理生活污水。在二级滤池、滤层总高度4 m、滤速5.0 m/h条件下,出水COD、氨氮和总磷均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综合排放标准。滤池总去除率,COD 90.39%,氨氮71.14%,总磷95.46%。曝气生物滤池去除COD主要在滤层0~2.6 m段,去除率75%,占总去除率的82.9%;去除氨氮主要在2.6~4.0 m段,去除率49.50%,占总去除率的69.6%;去除总磷主要在1.2~2.6段,去除率61.78%,占总去除率的64.7%。用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要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综合排放标准》,滤层高度应在4 m左右。  相似文献   

4.
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研究水中污染物沿滤层高度变化情况,以确定曝气生物滤池去除各污染物的有效滤层高度。研究结果表明,曝气生物滤池可有效处理生活污水。在二级滤池、滤层总高度4 m、滤速5.0 m/h条件下,出水COD、氨氮和总磷均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综合排放标准。滤池总去除率,COD 90.39%,氨氮71.14%,总磷95.46%。曝气生物滤池去除COD主要在滤层0~2.6 m段,去除率75%,占总去除率的82.9%;去除氨氮主要在2.6~4.0 m段,去除率49.50%,占总去除率的69.6%;去除总磷主要在1.2~2.6段,去除率61.78%,占总去除率的64.7%。用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要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综合排放标准》,滤层高度应在4 m左右。  相似文献   

5.
采用曝气生物滤池预处理微污染水源水,分析了水力负荷、气水比和进水温度对进水各种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气水比和进水温度分别为3 m3/(m2.h)左右、1∶1和10~14℃以上时,系统可取得对有机污染物、氨氮和浊度较为理想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曝气生物滤池预处理微污染水源水,分析了水力负荷、气水比和进水温度对进水各种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气水比和进水温度分别为3 m3/(m2·h)左右、1∶1和10~14℃以上时,系统可取得对有机污染物、氨氮和浊度较为理想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两级上流式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脱碳硝化原理,确定该工艺运行参数.方法通过实验对比气水比、水力负荷、容积负荷等参数的变化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接种挂膜需要12~19 d,常速启动、加载启动均需1~2 d.过滤周期由水力负荷2.6 m3/(m2.h)时的65 h缩短到水力负荷5.2 m3/(m2.h)时的46h;当水力负荷进一步提高到7.8 m3/(m2.h)时,出水明显恶化.结论气水比过小,溶解氧不足将抑制好氧微生物活性,影响污染物的氧化分解;气水比过大,富余气泡将减少过水断面面积,缩短水力停留时间,影响处理效果.一级滤池、二级滤池气水比宜分别采用2:1和1.3:1,当水力负荷<5.2m3/(m2.h),出水水质满足杂用水需要.出水底物质量浓度随容积负荷的升高而上升,受水力负荷的影响较小COD容积负荷<2.0 kg/(m3.d)和NH3-N容积负荷<0.6 kg/(m3.d)时,经两级BAF处理出水在运行周期内能满足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采用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BAF)直接处理生活污水时,气水比大小、水力负荷以及进水有机物浓度的变化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对滤池不同高度处COD和NH3-N去除率的变化以及微生物特征进行观察与分析.当气水比在4:1~5:1,水力负荷在1.0~2.0 m3/(m2.h),进水有机物浓度在300~400m g/L左右时,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率都比较高.曝气生物滤池有降解能力强、处理效果好以及耐冲击负荷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印染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曝气生物滤池(BAF)对经生化预处理后的印染废水进行中试规模的深度处理实验研究,考察了水力负荷、进水有机负荷和滤层高度对污水化学需氧量(COD)和总磷(TP)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当BAF进水水力负荷为2.5 m3/(m2·h),气水比为2∶1,进水COD和TP质量浓度分别为77.7~102 mg/L和0.872~0.957 mg/L范围变化时,COD和TP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47.9%和46.0%,出水水质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0.
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城市污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考察了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对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性能特点,小试结果表明: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去除生活污水中的COD、SS等具有较好的效果,当进水COD、SS分别为234mg/L、112 mg/L,水力停留时间8 h,曝气强度在0.5~0.6 L/(m2·s)时,CODcr、SS的去除率分别在90%和80%以上.  相似文献   

11.
颗粒状滤料与纤维状滤料组合式过滤器,是由颗粒状滤料层与纤维状滤料层组合而成的两层、二级过滤器.可根据过滤介质不同、而选择不同的颗粒状滤料与纤维状滤料组合.特别对去除含油污水、去除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用固定窗口长度的多普勒滤波器进行测速时的不准确性,提出了自适应调节窗口长度的多普勒滤波器,给出累积估计错误准则求得最佳的窗口长度.利用卡尔曼滤波器提取加速度,自适应调节多普勒滤波器的窗口长度,通过雷达信号处理与数据处理一体化的方法,得到更为准确的多普勒频率及目标速度.仿真结果表明,它比基于固定窗口长度的多普勒滤波器有更精确的速度估计.  相似文献   

13.
分散滤波器     
研究大系统中分散滤波问题,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两种离散滤波器方案.仿真结果证明,与以往近似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两种方案能够得到更好的估计结果.  相似文献   

14.
目前,大多数多传感器联合滤波算法不考虑共同的系统状态过程噪声对各局部状态估计的影响,而实际上这种噪声是不可忽略的。基于此,从信息空间的角度出发,从理论上推导了多个传感器联合滤波算法,并验证了以往的不考虑共同系统状态过程噪声的多传感器及考虑共同系统状态过程噪声但传感器数只有2个的最优联合滤波算法均是该算法的特例。与一已有的联合滤波算法的仿真比较表明:该算法所获得的状态估计精度好于原有算法所获得的状态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多层复合左右手传输线结构微波滤波器的滤波特性.用有限时域差分法对结构滤波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和优化,结果表明结构的几何参数得到优化匹配时,在带内衰减-10 dB处左手通带带宽0.46 GHz,插入损耗-0.38 dB,带内没有波纹等滤波特性.表明结构的几何参数得到优化匹配时,可得到通带带宽更宽,插入损耗降低,带内平坦度提高的滤波特性.  相似文献   

16.
计算Kalm an滤波器的方法主要采用迭代计算法,在工程应用中在线进行无穷迭代运算所带来的较大计算量势必影响计算速度。提出了稳态Kalm an滤波器的概念,并用Kalm an滤波器增益阵的稳态值计算Kal-m an滤波器。采用稳态Kalm an滤波器避免了在线计算Kalm an滤波增益在各时刻的函数值,因而减小了采用迭代法计算Kalm an滤波器的计算负担。  相似文献   

17.
小波分析里,起关键作用的是共轭滤波器。本文证明了Daubechies的│HN(ω)│^2与Meyer的│HN(ω)│^2有相同的极限。并根据其极限给出了一种新的滤波器H↑ ̄(ω),证明了Nψ(ω)几乎处处收敛于ψ↑ ̄(ω)。  相似文献   

18.
纤维滤料与匀质滤料相比,纤维滤料在过滤速度、截污容量、过滤精度、过滤周期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中试试验结果表明,纤维过滤技术对浊度的去除效果更好,初滤水更容易稳定,并可有效减少占地面积。当滤速为16 m/h时,纤维过滤出水浊度可达0.2 NTU以下。  相似文献   

19.
将WFFT替代某雷达(M雷达)中的MTI方法以抑制杂波.对各种窗用于M雷达时的窗函数及通道数优化选择作了分析,并对其抑制杂波效果作了比较,得到了相关结论,为提高M雷达的杂波抑制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强跟踪滤波器与卡尔曼滤波器对目标跟踪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早期的卡尔曼滤波器和近期提出的强跟踪滤波器对匀速运动目标和机动性目标的跟踪情况.通过仿真,说明在信噪比较小的情况下强跟踪滤波器的目标跟踪性能优于卡尔曼滤波器的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