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加快解决我国农产品产后损失浪费严重问题,全面落实好国家农产品初加工设施补助政策.近日,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2014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实施工作的通知、,明确了2014年补助政策的实施原则、实施内容和实施范围,提出组织管理和监管要求。农业部、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农产品初加工设施补助政策答记者问,表示国家将加大农产品初加工设施补助力度,2014年资金规模将增至6亿元。  相似文献   

2.
充分认识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补助政策的重要意义 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补助政策是为解决我国农产品产地贮藏、保鲜、烘干等初加工环节,存在的方法原始、设施简陋、损失严重等问题,经国务院批准,由农业部、财政部启动实施的一项强农惠农富农新政策。  相似文献   

3.
为推进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补助政策有效实施,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准确理解政策、掌握实施要领、明确程序要求,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分别于5月25~26日和29~30日在北京举办了两期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补助政策培训班。  相似文献   

4.
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延长农产品供应期的首要环节。实施果蔬组装式冷藏库建设项目是强化农业生产基础实施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延长农产品市场供应期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三原县作为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实施县,近年来,在省市农业部门、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落实中央的强农惠农政策,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5.
2013年,福建省被农业部列为“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省,扶持资金2500万元。为做好项目实施工作,确保政策落实到位,福建省按照农业部、财政部《2013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指导意见》的要求,凭借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优势,积极谋划和启动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  相似文献   

6.
2012年启动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扶持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农产品储藏、保鲜、制干等设施,通过普及科学适用的初加工设施,大幅度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实现减损增供、均衡上市、稳定价格、提高质量、促进增收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自2012年实施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受到了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中央财政决定2013年继续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  相似文献   

8.
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工作会议通报了近两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的主要成效,提出了推进2014年补助项目实施的基本要求,强调了项目实施中应坚持的原则制度。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德惠市按照吉林省农业委员会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积极谋划和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认真扎实开展了前期调研、政策宣传、方案制定、人员培训、申报审批等工作,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实施。2014年在9个乡镇(街)14村新建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设施148座,其中50吨简易冷藏库124座,20吨简易冷藏库吨2座,10吨简易冷藏库4座;60吨贮藏窖14座,20吨贮藏窖4座,新增蔬菜贮藏能力7200吨。目前,350万元财政资金项目已全部完工。  相似文献   

10.
为了改善兵团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条件,推广普及科学适用的初加工技术,实现“增加供给、均衡上市、稳定价格、提高质量、保证加工、促进增收”等目标,根据农业部和财政部办公厅联合下发了《2013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实施指导意见》农办财〔2013〕16号和《2013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设施技术方案》农办企〔2013〕3号文件要求,2013年分配兵团以奖代补资金规模为2000万元。  相似文献   

11.
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自2012年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了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本刊推出成效追踪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2.
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自2012年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了,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本刊推出成效追踪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3.
2012年,我国将正式启动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以下简称惠民工程)。针对农产品产后贮藏、保鲜、干燥等初加工环节方法落后,设施简陋,损失浪费严重,影响质量安全的现状,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通过政府适当补助、部门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4.
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自2012年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了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从本期开始,本刊推出成效追踪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5.
2013年,云南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云南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技术的提升和运用,对减少产后损失,拉动农业增效,促进农民增收以及推动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自2012年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了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本刊推出成效追踪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快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在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环节,由于方法原始、设施简陋、工艺落后,农产品产后损失大,  相似文献   

18.
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从农业生产过程看,是产后延伸环节,也是最后一道工序;从农产品加工生产过程看,又是第一道工序。它是农业生产和工业化加工之间的接续产业,一方面关系着农产品增值、农民增收的实现,另一方面也关系着农产品质量安全、消费者利益和加工企业降本增效的实现。研究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既是解决农业产业面,临重大问题的基础,也是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2014年,自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启动以来,吉林省梨树县扎实开展前期调查摸底、政策宣传、方案制定、申报审批、人员培训、项目验收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应季销售的马铃薯和果蔬,平均售价比上年提高12%,农民增收达230多万元,人均增收3000元左右。梨树县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主任说,2014年工作亮点主要是组装式冷藏库数量增加且规模化、连体建设、规模经营,既外观漂亮又节省材料,保鲜效果好又节省能源,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但在产地初加工领域由于设施简陋、方法原始、工艺落后,导致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品质下降。据测算,我国农户储粮、马铃薯、水果、蔬菜的产后损失率分别为7%-11%、15%-20%、15%-20%和20%-25%,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损失率。折算经济损失达3000亿元以上,相当于1亿多亩耕地的投入和产出被浪费掉。产后损失大的农产品主产区,多为我国中西部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农民增收困难的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