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精度拉冬变换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拉冬变换在地震勘探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压制多次波、纵横波分离、地震偏移及反演等。本文简要介绍线性、抛物线和双曲线拉冬变换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稀疏约束反演和自适应波场分离算法;并通过合成数据模型比较了各种方法在扫描速度、分辨能力和波场恢复方面的优势和不足;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地面地震的多次波压制和井间地震的管波消除,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姜岚杰 《石化技术》2024,(3):182-184
在分析多次波压制技术原理的基础上,选取确定性海底多次波压制技术、广义表面多次波压制技术及高精度拉东变换多次波压制技术优化组合进行多次波压制,并应用于实际资料中,应用效果表明该组合方法可以有效压制多次波,提高道集质量及速度分析精度。  相似文献   

3.
海洋多次波特征和压制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次波问题是海洋地震勘探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多次波的存在,影响地震成像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干扰地震资料的解释。如何有效地压制多次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多次波压制技术分为基于有效波和多次波之间差异的滤波方法和基于波动方程的多次波预测减去法两大类。总结了海洋多次波的特征和识别方法以及各种压制多次波的常用方法,用模拟合成地震记录验证并讨论了局部相干滤波方法压制多次波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浅水海域地震资料通常会有较为严重的鸣震等短周期多次波干扰,一般采用预测反褶积进行压制,但是在地质构造较复杂地区其效果并不理想。而表层相关多次波压制方法(SRME)(Surface related multiple elimination)方法,由于海底反射信息较差,很难压制浅水海底相关等短周期多次波。本文使用数据驱动的浅水多次波压制方法,该方法同时基于SRME褶积方式与多道预测算子,在浅水复杂构造区压制短周期多次波方面可以取得比预测反褶积更好的效果。在实际资料应用中,使用本文方法与预测反褶积组合的方式,其多次波压制效果更为理想,优于单独使用其中任何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多次波压制处理是海洋地震资料处理最重要的步骤之一。文章首先探讨了深海地震资料多次波的传播路径和同向轴特点;然后,通过实例介绍了海洋勘探数据中压制多次波的常规处理流程。可以看到,地震剖面受到长周期的自由表面以及绕射等多次波的严重影响。对于这些问题,使用单一方法不能有效压制所有的多次波。因此,通常采用组合方法来处理:SRME自由表面相关多次波衰减方法、高分辨率拉东变换方法,以及分频绕射多次波压制方法等。  相似文献   

6.
海洋地震数据处理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分析海洋地震数据的特点出发,认为海洋地震数据处理必须十分重视以下问题:子波处理和修正、反褶积技术的应用、多次波的压制、长排列资料的速度分析、剩余静校正及三维资料的面元均化等。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子波处理和多次波压制技术。子波处理有两种情况:其一,在野外提供远场子波情况下,可利用远场子波提取反子波,进行反褶积,从而很好地消除地震数据中的仪器响应、虚反射及气泡的影响;其二,在没有采集远场子波信号时,可直接由原始地震数据提取地震子波,利用此子波的逆求反子波,也能获得较好的反褶积效果。至于海洋多次波的压制,现今有很多很好的方法可供选择,关键在于分析本区的多次波特征,选用有针对性的多次波压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海上地震资料处理中的组合压制多次波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梦秋  赵彦良  左胜杰  巴晶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2,(4):537-544,682,511,512
本文针对澳大利亚海上地震资料中全程多次波和层间多次波发育的特点,分析了各类多次波压制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针对该区海上地震资料多次波压制策略:①在第一次速度分析后应用Radon变换压制大部分全程多次波;②应用预测反褶积压制大部分层间多次波;③在第二次速度分析后,应用高精度Radon变换压制剩余多次波;④在叠前偏移CRP道集上应用Radon变换和内切除压制小时差层间多次波。应用上述组合方式可以有效地压制多次波,突出一次有效反射波。  相似文献   

8.
多次波使目的层的反射波形态发生畸变,干扰了地震成像,如果不有效压制和消除,则最终会使勘探成果受到较大影响。因此正确认识和有效压制多次波成为地震勘探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现今GeoEast系统中针对多次波开发了一系列模块,如共中心点叠加、内切除、聚束滤波、Radon变换、高精度Radon变换、预测反褶积、自由表面多次波压制以及波场延拓多次波压制等,几乎涵盖了所有压制多次波的方法。本文着重介绍高精度Radon变换以及基于波场延拓的多次波预测减去法在陆上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以及取得的效果,并首次将波场延拓多次波预测模块应用于叠后数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波动方程预测减去法压制多次波主要分为两步:多次波模型预测和多次波匹配相减。两步骤同时决定着最终多次波压制效果的好坏。本文在现有SRME方法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为了实现保幅条件下的多次波压制,除在匹配过程中采用扩展伪多道匹配方法之外,提出了三点改进:①按多次波阶次进行预测和匹配;②匹配前有效能量保持;③匹配过程中迭代应用短滤波器。通过Sigsbee2B模型及实际资料试算,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在较好保持有效能量的前提下得到更为理想的多次波压制剖面。  相似文献   

10.
白云凹陷位于中国南海北部陆架—陆坡区,由于水深变化剧烈,目标区地震资料中发育的表面多次波周期变化大,较难压制。传统的预测反褶积、SRME、Radon技术及其组合,压制这种水深变化剧烈的多次波效果不佳。为此,对近年发展的一种浅水表面多次波压制技术即确定性水层多次波压制技术DWD进行了研究,提出将其与SRME和Radon传统方法联合的多次波压制思路。DWD方法是先从水速动校后的最小炮检距的自相关剖面上拾取水底双程反射时间,然后在近道外推后将t-x域地震数据变换到τ-p域,再在τ-p域通过波场外推预测出多次波模型,最后与原始数据进行自适应匹配相减压制多次波。处理结果表明,DWD+SRME+Radon方法组合能有效地压制白云凹陷目标区多次波。与原处理剖面相比,此次处理后的成果剖面品质明显提高,降低了解释风险;同时,用此次处理得到的偏移道集进行叠前波阻抗反演,结果较好地刻画了目标砂体的特征和边界。  相似文献   

11.
小波多尺度井间地震波形层析成像方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井间地震波形层析成像是一个很复杂的非线性反演问题,常规线性化反演方法的处理结果依赖于初始模型的选择,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对于复杂模型和大扰动模型,用常规线性化反演方法无法得到满意的解,本文提出了小波多尺度井间地震波形析成像方法,数值实验结果表明,小波变换多尺度反演方法极大地改善了现行的线性化反演方法的性能,成像效果显著,同时,该方法还能提供不同分辨率的反演图像,有利于图像解释。  相似文献   

12.
针对叠后地震资料,本文提出利用傅里叶尺度变换进行提高分辨率的处理方法。由傅里叶尺度变换的性质可知,地震子波在时间域的压缩等于在频率域内频谱向高频端移动,反之亦然。因此,可利用傅里叶尺度变换性质对估算出的地震子波进行变换,得到更高频率的地震子波,再利用反演得到的滤波因子实现对地震资料的提高分辨率处理。该方法假设地震资料的反射系数序列是含白噪随机序列,地震子波具有零相位特性,且根据地震数据的信噪比估算合适尺度变换因子,再做拓频处理。模型数据测试和实际资料应用的结果均证实本文方法可有效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尤其适用于薄互层类储层的反演和预测,是一种简便实用的高分辨率地震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多道小波波阻抗反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地震数据中不同的频段有不同的信噪比,以及相邻地震道的反射波有效成分在波形和能量上有较强的相关性,作者结合小波变换的特点,运用多道记录同时进行波阻抗反演,即在迭代过程中将实际地震记录与模型合成记录的残差道进行小波分解,形成残差道分频小波剖面,然后利用K-L变换提取分频剖面中的相干部分用于波阻抗变化量的计算,从而避免了噪声参与波阻抗变化量的计算。本文展示了理论模型与实际应用的例子,说明这种反演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埕岛油田东斜坡地区东营组目的层段砂岩储层较薄,砂、泥速度差异较小,三维地震资料品质较差,储层描述难度大等问题,从小波分频处理基本原理出发,阐述了小波分频处理技术对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的可行性,探索应用了该技术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以测井资料为约束地震反演储层描述新技术,对东斜坡东营组储层分布空间和展布规律进行了反演、预测和描述。应用结果表明:通过对三维地震资料的小波分频特殊处理,地震资料主频有所提高,频带得到了进一步拓宽,资料品质得到明显改善,识别薄储层能力得到加强;在此基础上,通过测井约束反演,充分发挥了井、震各自优势,精细刻画了储层的展布特征,落实了储量规模,有效解决了储层预测的困难,为下步勘探开发部署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前的水平集磁性目标体边界反演算法仅使用两个水平集,实际勘探存在多个具有不同磁化率的磁性地质体,需要进行多个水平集的反演,因而提出一种新的多重水平集反演算法,实现了对具有不同磁化率的多个磁性目标体位置和几何形状的反演。首先利用多重水平集原理建立多个水平集的反演目标函数;然后采用任意四面体单元磁法解析解进行高精度正演计算,并基于加权基本无振荡格式(WENO)对水平集函数进行更新并重新初始化,保证了反演的可靠度;最后通过不同数目水平集的理论模型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测试结果表明:多重水平集反演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可以自动合并、分离模型中的区域,改变模型的拓扑结构,不需要手动重新参数化,且反演精度高,反演的磁异常体边界与模型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16.
Morlet小波分频处理在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常规方法对地震资料进行处理,其频带受原始地震资料频带的制约,通常不能满足精细储层预测和描述的需要,为此,提出了一种Morlet小波变换分析方法来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时频局部化性质而优于传统的傅里叶分析方法。Morlet小波变换分析作为叠后地震资料分频方法更适应于地震频谱分析。首先利用Morlet小波变换建立恰当的小波滤波器组,然后对地震信号做相应频谱分析,分别对单道数据及实际资料进行处理,得到了不同尺度的地震资料,最后对处理结果进行了分频反演。最终结果表明,用Morlet小波变换分析处理后的地震资料,其品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处理后的剖面同相轴变细,频带变宽,分辨率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谱反演原理,给出了谱反演流程。通过单道模型、楔形模型和Marmousi模型的应用分析,验证了谱反演从地震记录中去除地震子波影响进而得到反射系数序列的效果,揭示了谱反演补偿频谱的过程。谱反演能够分辨出小于调谐厚度的薄层,提高了地震勘探的分辨率;谱反演具有恢复复杂地质模型的能力,适用于复杂、隐蔽油气藏的勘探。  相似文献   

18.
地震子波的时变与短程微曲多次反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光河 《石油物探》1997,36(3):18-27
无论是在地震记录的正演计算或反演过程中,地震子波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序列,如果子波不准,则正演结果就不精确,与实际地震资料也难以吻合;对于反演,所求得的波阻抗就不可靠;对于反褶积,则得不到高保真的反射系数序列或地震剖面。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精确的子波反演是地震精细处理及岩性参数反演的先决条件。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引起子波变换的各种因素,并探讨了哪些因素是可以通过一些处理手段加以补偿校正的,哪些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地震信号谱分解的两步法匹配追踪(MP)算法。该方法根据最优小波的时间延迟,采用多点同时搜索的方式,在不损失MP算法精度的同时使运算效率得到了提高。阐述了基于Ricker小波MP算法的基本原理,给出了两步法MP快速算法的实现步骤。基于理论模型,讨论了MP算法谱分解的效果,并与Gabor变换和小波变换的谱分解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利用谱分解的峰值瞬时频率进行了薄层反演,与常规薄层反演算法的对比表明,该方法对储层上、下界面反射系数的变化不敏感。在某地区,利用两步法MP快速算法对实际地震记录进行了谱分解,并基于由谱分解得到的不同频率的切片,分析了含气储层下方的影子效应,结果表明影子效应直接指示了烃类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多曲线的拟声波重构技术,对声波曲线进行合理重构,用于测井约束地震反演,可实现对储集层的预测。在重构中遵循两个原则,即声波时差的低频变化趋势应符合地层压实效应;高频变化趋势能较好地区分岩性。通过小波变换频谱分解、多元回归、量纲转换及严格的数学运算等一系列步骤进行曲线重构。测井曲线处理重构后的曲线,基本保持了原来的地质规律,并显著提高了砂体的分辨率,为波阻抗反演提供了较好的声波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