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国内首次应用变形速率连续可变式结晶裂纹试验方法(Continuously Variable Deforma-tion Rate Cracking Test简称V.D.R试验方法),研究了低合金高强度钢埋弧焊时,合金元素对焊缝金属结晶裂纹敏感性的影响。针对日本WEL—TEN60~80钢含多种合金元素的特点。研究了Mn、SiCr、Mo、V、Ti、Ni、Nb、Cu、B等元素对裂纹的影响,并得到了结论。结果表明:Mn、Cr、V、Ti在一定范围内是降低结晶裂纹敏感性的元素,而Ni、Si、B、Nb是增大结晶裂纹敏感性的元素。Mo、Cu、虽也有增加结晶裂纹敏感性,但影响较小。试验结果还表明了V.D.R试验和横向可变拘束试验结果的一致性。 本试验成果为研制Wel—Ten60—80新钢种焊接材料和可焊性试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Nb—Si复合变质剂对中钒白口铁(4.10~4.25% V、2.2~.4% C)进行变质处理,并施以五种热处理规范。分析了Nb在铸铁中的存在状态,变质强化机理,以及Nb对白口铸铁的组织形态、机械性能和抗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微量Nb(0.1%),可使含钒量降至4.2%左右,不仅碳化物形貌得到改善,而且中钒白口铸铁的韧性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75FeSi和Re—Si—Fe合金的不同加入量对高强度铸铁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稀土元素的孕育剂可以降低铸铁的过冷度及形成白口的倾向性,降低硬度及形成气孔的倾向性,可以提高铸铁的抗拉强度。根据研究的结果,熔制了新型Re—Si—Fe合金,用它做孕育剂处理铁水,生产了机床铸件,取得了良好的予期结果。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铸态条件下Cr、Mo、Ni、Cu对灰口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和多元回归分析,探讨了上述合金元素在铸态贝氏体灰口铸铁中的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5.
在轧辊用高镍铬白口铸铁中,添加不同量的稀土金属,测定和研究了稀土对其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可以提高这种高合金铸铁轧辊的强,韧性和热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6.
本论证了冷却速度对低Cr—V—Ti白口铸铁的一次、二次枝晶间距的影响规律。得出随冷却速度的增大,一次、二次枝晶间距缩小,断口形貌改善,机械性能特别是韧性明显提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焊补轧辊的重要意义,激冷铸铁轧辊表面掉皮的机理,指出交变重复的热应力是轧辊表面疲劳破坏的主要原因。对白口铸铁可焊性进行了分析,重点介绍了两种特殊专用焊条的成分与冶金特点。使用两种专用焊条,配以正确的焊补工艺,可成功地焊补报废的白口铸铁轧辊。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稀土复合孕育剂在高强度灰铸铁中的应用。对八种加入含有不同量的硅、稀土、钙的孕育剂处理的铸铁进行了研究。对化学成分、硅碳比、抗孕育衰退等不同因素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对铸铁的金相组织、石墨形态、白口倾向,共晶团数量、抗拉强度和硬度、耐磨性等进行了分析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用含有6—8%稀土元素(约含有50%Ce)、8%Ca和50~60%S的稀土复合孕育剂处理后能获得高强度灰铸铁。与通常用75硅铁孕育剂比较,稀土复合孕育剂具有以下优点①孕育剂加入量可以减少②铸铁化学成份控制范围较宽③抗孕育衰能力得到改善④提高了耐磨性⑤能细化晶粒和改善机械性能⑥操作简单、价格低廉。本文还对稀土作用机理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主要利用美国力可公司生产的红外碳硫仪LECO CS844测定了Cr18Ni20Mo2Cu2Nb、OCr18Ni12Mo2Ti两个高镍不锈钢的有证标准物质中碳、硫元素含量。主要研究了空白试验、称样量、助熔剂种类等条件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用我国特有资源钒钛生铁生产高铬铸铁屈氏体磨球的可能性,并研究了 Cr/C 比和 Si 对含钒钛的高铬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摸索了用 XMX 孕育剂的孕育效果,并对金属型制球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用微量钒钛元素代替比较昂贵的钼铜元素生产高铬铸铁磨球,可提高磨球的耐磨性能,并降低生产成本.球耗率在33.9~38克/吨水泥范围内,破碎率小于0.18%,无剥皮,无变形,磨损均匀.生产铬钒钛屈氏体磨球要严格控制 Cr/C 比和元素 Si.用 XMX 孕育剂进行炉前处理可提高铬钒钛铸铁的综合机械性能,尤其是冲击韧性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从减少Mo,Ni等贵重金属含量、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耐磨性的角度出发,对KmTBCr20Mo进行以硼替代部分Mo,Ni的试验,研究硼对Cr20白口铸铁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硼显著提高了试样的铸态硬度,对热处理态硬度影响不大;硼的质量分数在0.1%~0.7%间变化时,随着硼含量的增加,试样的组织由亚共晶态向过共晶态过渡,试样的冲击韧性下降,耐磨性在硼的质量分数为0.32%时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2.
针对Ni-Cr合金在含Cl离子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利用M273型电化学测试系统,测试了纯Ni金属、Ni10Cr与Ni20Cr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动电位极化曲线.采用XPS测试技术分析了3种材料形成钝化膜的组成成分,并对材料的点腐蚀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合金中w(Cr)的增大,合金的自腐蚀电位提高,钝化区间由200mV增大到600mV,钝化膜以由水合Ni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组成为主,转变为以Cr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组成为主,点蚀击破电位由-0.1V提高到+0.38V,明显提高了合金的耐蚀性能.因此,在含Cl-离子腐蚀溶液介质中,Ni-Cr合金体系的耐点蚀能力与其w(Cr)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临界奥氏体控轧控冷新技术,开发出不含Nb、V、Ti等微合金元素的超细晶HRB400III级钢筋,对其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晶粒尺寸达到2~6μm,性能符合GB1499-98要求  相似文献   

14.
陈焕铭 《宁夏工程技术》2005,4(3):253-255,258
测定了用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工艺方法生产的FGH95合金粉末颗粒的枝晶偏析,并运用显热容法计算了合金粉末颗粒快速凝固过程中的非平衡溶质分配系数.结果表明:FGH95合金粉末颗粒枝晶间富Mo、Nb、Ti元素而贫Ni、Co、W元素;随着粉末颗粒尺寸的减小,溶质分配系数远离平衡值的程度增大,枝晶偏析也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5.
采用铜模铸造法制备了直径为2 mm的三元Ti90-xNixNb10(x=30,33,36)系列合金.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及压缩试验等方法研究了合金的相结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Ti-Ni-Nb系合金由Ti2Ni块体相和NbNi3枝晶相组成.随着合金元素Ni的增加,NbNi3枝晶相逐渐增多,Ti2Ni相逐渐减少.力学性能表明,随着Ni含量的增加,其合金断裂强度不断增加,当Ni含量为36 at.%时,合金Ti54Ni36Nb10的断裂强度达到了1950 MPa,且其塑性变形量约为1.5%.  相似文献   

16.
采用化学镀技术在CrMoNi高合金铸铁表面沉积Ni—P合金镀层,采用维氏硬度仪、M-2000摩擦磨损机、SEM和EDAX等手段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Ni—P合金镀层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对磨损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CrMoNi合金基体表面沉积Ni—P合金镀层能有效改善CrMoNi合金基体硬度和耐磨性.经过350,℃热处理时,获得的Ni—P合金镀层硬度达到极值1 072,HV,为基体硬度的4.5倍,耐磨性最佳,磨损率仅为基体的0.68‰,镀层的磨损机制为轻微的黏着磨损.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 Fe- Al烧结助剂进行 Mo- Ti体系合金的低温液相烧结 ,详细探讨合金在烧结过程中的组织结构变化以及 Mo- Ti合金的致密化机理。研究表明 ,Fe- Al添加剂对 Mo和 Ti的致密化均有明显的效果。Mo与 Ti在 Fe- Al添加剂的作用下发生了不完全的固溶反应 ,形成的部分 ( β- Ti,Mo)固溶体有效促进了不同组成配比的 Mo- Ti合金的烧结致密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1Cr18Ni9Ti在H_3PO_4—H_2SO_4—CrO_3体系中的电化学抛光。探讨抛光液组分的作用、筛选抛光工艺条件、讨论抛光机理,并对比测定了抛光膜的光洁度和耐蚀性。试验表明,采用本文推荐的抛光工艺可得到光洁度高、平整性好、又具有较高耐蚀性的光泽表面。  相似文献   

19.
通过合理选择焊接材料、采取预热、中间消除应力处理和最终焊后热处理等工艺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2.25Cr-1Mo钢的焊接冷裂纹、再热裂纹以及团火脆化.采用“预先堆焊00Cr25Ni13过渡层+最终堆焊00Cr20Ni10Nb表面层”工艺,可以解决2.25Cr-1Mo钢表面堆焊层的焊接裂纹和剥离问题.  相似文献   

20.
针对钨合金白口铸铁脆性大,使用范围窄,研究了碱金属元素K、Na对其组织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钨合金白口铸铁经K、Na变质处理后,共晶碳化物由网状分布变成团球状分布,碳化物明显细化和分布均匀分布,分析了碳化物团球化机理,碳化物形态的改善导致钨合金铸针的冲击韧工和抗击磨损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