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法净化低浓度甲苯废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梅  孙佩石 《云南化工》1998,(4):20-22,47
研究了不同气体入口浓度、填料层高度、操作方式下生物膜填料塔对低浓度甲苯废气的净化性能,并对净化过程控制步骤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
何有平 《广州化工》2007,35(6):57-60
应用生物膜填料塔对石油化工行业含苯、甲苯、二甲苯的工业废气进行的净化试验结果表明,专用的微生物菌种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对"三苯"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出口废气"三苯"浓度低于国家对现有企业的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3.
生物法净化低浓度甲苯废气装置及其操作特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显万 《化工学报》1998,49(3):316-321
对生物法净化低浓度甲苯废气的适宜装置及其操作特性的研究表明,生物膜填料塔对低浓度甲苯废气的净化性能优于筛板塔及鼓泡塔;生物膜填料塔采用逆流并在液气比0.03~0.1、气速(30~60)m·h~(-1)的条件下操作时,低浓度甲苯废气净化效率可保持在90%以上.经实验验证,本生物膜填料塔对废气中甲苯的同系物同样具有净化作用.并且对再生胶厂、印刷厂、铸造厂、油漆厂等企业的实际生产废气也有良好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4.
对生物填料吸收塔不同时期的挂膜状况与填料塔操作压降的关系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填料层操作压降与填料表面挂膜状况有直接的关系,挂膜后期的操作压降是挂膜前期的15—20倍。本文对低浓度本废气的生物吸收机理进行了阐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为了开展生物化学法净化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气的理论及应用研究,针对生物膜填料塔建立了甲苯生化降解反应的动力学模型,对比验证的结果表明,模拟计算值与实验值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96),故可利用这一模式由已知的操作参数对生物膜填料塔的净化效果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6.
廖强  田鑫  朱恂 《化工学报》2006,57(7):1643-1648
对不同温度下,陶瓷球填料生物膜滴滤塔净化低浓度有机废气的降解性能以及填料床内温度分布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填料床内微生物生长环境温度对微生物酶活性影响很大,从而造成温度对滴滤塔净化性能的显著影响.微生物酶活性最高时的温度为30℃,最高滴滤塔净化性能所对应的温度在30~40℃.在滴滤塔顺流操作条件下,滴滤床内温度沿气液流动方向升高;在进口碳源浓度一定时,滴滤床内沿气液流动方向的温升随着液体流量的减小和气体流量的增大而升高;废气进口浓度及系统操作方式对滴滤床温度分布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生物膜填料床内含有生化反应的多相传输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廖强  朱寿礼  朱恂 《化工学报》2005,56(9):1743-1749
废气处理生物膜滴滤塔的多孔填料床内是带有气液两相流动、有机污染物扩散、生物膜内生化反应的复杂生化反应体系.在平行平板理论模型基础上,建立了生物膜多孔填料床内含生化反应的多元多相流动及传输特性的多相混合模型,获得了废气处理生物膜滴滤塔净化效率的理论计算方法.模型的理论预测值与生物膜滴滤塔净化低浓度甲苯废气的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8.
玉米芯填料生物过滤法净化含氨废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芯填充生物过滤塔并用于净化含氨废气.着重研究了填料类型、含水率、进气流量、填料高度等因素对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玉米芯的饱和吸附容量比珍珠岩高221.4 g-NH3·m-3-填料,净化效果优于珍珠岩;当含水率为41.25%时,天然玉米芯的吸附容量最大,为308.3 g-NH3·m-3-填料;进气NH3质量...  相似文献   

9.
生物滴滤床净化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芳  沙昊雷 《广东化工》2008,35(1):78-80,114
生物滴滤净化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文章介绍了生物滴滤技术的净化机理、净化效果的影响因素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生物滴滤技术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完善和发展:提高疏水性或难降解废气的处理能力,改进生物滴滤填料性能,提高对各运行参数的控制能力,加强实际废气的净化研究和完善生物滴滤模型。  相似文献   

10.
董进波  赵文青  解清杰 《山东化工》2023,(18):247-250+253
为了克服污水处理厂中出水水质差的问题对填料进行改进,提供了一种磁场强化的孔雀翎型生物巢填料。其能够参与污水处理领域,也能净化河水和湖水。孔雀翎型生物巢填料有利于挂膜,净化效果好。经试验得知,在相同条件下,通过磁场强化的孔雀翎型生物巢填料可有效地去除COD、BOD5、TN和TP。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出水质量浓度分别在50,10,15,0.5 mg/L以下,去除率均在90%以上。因此,本研究可以给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生物法净化低浓度硫化氢废气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寻求净化低浓度硫化氢气体的适宜微生物菌种,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地点采集的菌种进行驯化培养研究,结果表明用城市污水厂污水驯化的菌种不仅对硫化物有很强的耐受能力,而且有较好降解能力,这为下一步研究生物膜填料塔净化低浓度硫化氢废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不同行业的有机废气污染物种类繁杂,对应的处理净化技术也各不相同。通过对工业有机废气净化技术进行工艺介绍,剖析不同净化技术的适用范围、运行条件和优缺点,并对目前工业废气净化技术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以期在不同条件下,为企业合理地选择废气处理净化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王钟晖 《江苏化工》2007,35(3):48-50
在化工品库区操作中,会因化工品废气排放而造成空气污染。介绍了一套针对水溶性化工品废气的二级水洗净化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了水喷射器和填料塔的作用,可有效降低废气排放,减轻空气污染,具有设备简单、投资不多、安全高效的特点,适用于较少需要进行净化排放处理的场合。  相似文献   

14.
生产法净化低浓度硫化氢废气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寻求净化低浓度硫化氢气体的适宜微生物菌种,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地点采集的菌种进行驯化培养研究,结果表明用城市污水厂污驯化的菌种不仅对硫化物有很强的耐受能力,而且有较好降解能力,这为下一步研究生物膜填料塔净化低浓度硫化氢废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人工湿地不同填料去污性能比较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选取页岩、粗砾石、铁矿石、麦饭石及其组合作为人工湿地填料,进行不同基质室内小试污水净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进水水质和水力负荷运行条件下,单一填料页岩COD、TN、TP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最高分别可达40%、88,9%、87.5%;组合填料COD去除率差别不大,页岩与粗砾石组合TN、TP去除率较高,分别可达到81.7%、71.9%。考虑到填料物理特性及长期稳定运行的需要,可选择页岩与粗砾石组合作为人工湿地去污填料。  相似文献   

16.
采用雾化喷淋技术对干法腈纶生产中回收二甲基甲酰胺(DMF)的填料式淋洗塔进行了改造。改造过程不很复杂,投入较小,改造后的淋洗塔不仅运行费用大大降低,操作简便,运行中的故障率极低,而且对DMF的吸收率也有较大提高,在节能减排方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刘鑫  蓝巧武  冯子明 《广东化工》2011,38(7):279+281-279,281
大风量、低浓度复杂有机废气常用的处理方法有吸收法、吸附法、生物法、催化燃烧法等,其中吸收法投资费用少,运行成本低,在中小型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文章结合具体示范工程实例,在传统吸收法的基础上,针对工业复杂有机废气提出了一种新的喷淋净化工艺,不仅操作简单易行,“三苯”净化效果稳定,苯类废气的净化效率达到90%以上。该项技术具有投资省、运行成本低、净化效率高、易操作等特点,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了集中处理从焦油氨水澄清槽、氨水中间槽、氨水事故槽、焦油中间槽和焦油贮槽等贮槽放散管排入大气的有害废气,我厂于2000年5月新建了废气的收集和净化处理装置,即新建了废气洗净器,器内填充花环填料。再用直径200mm的钢管与各贮槽的放散管相连,把贮槽排出的废气引入废气洗净器底部,器顶喷洒循环氨水,净废气直接排入大气。但经一段时间的使用,发现废气净化装置存在如下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大化科技》2007,(2):35-35
德国Messer公司采用一种液氮工艺对含高浓度含氯氟烃(质量浓度为100~1000g/m^3)或其他溶剂的废气进行纯化,已实现工业化生产。与容易产生二氧芑及含氯化合物等问题的焚烧法或需要后譬磬作蚤处置废吸附剂的吸收法不同,Messer公司的DuoCondex工艺可以通过一步操作从废气中回收化合物,处理后的气体可满足欧盟清洁空气法规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工业废气治理现状,介绍了超重力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特点。工业生产中废气的种类多样,排放条件复杂,分布范围广,一般采用不同的治理方法处理不同的废气,这些治理方法仅仅为了满足生产需求或工艺要求,而且单纯采用一种方法不能达到预期的净化效果。所以提出与超重力技术协同处理工业废气,进而论述了以超重力技术为主的联合机理,并对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