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注入剖面连续相关测井技术主要用来确定注入井中的吸水剖面,它克服了放射性同位素载体法示踪测井中井下工具沾污、替注时间长、投源量、大孔道、管外窜槽等因素对测井资料的影响,也克服了中子氧活化测井方法测量下限高,成本大的缺点,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文章分析了连续相关测井在三类油层注聚井、一类油层注三元井中的应用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为该方法的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MZY-DD1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仪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龚杰  李凤 《石油仪器》2002,16(2):24-26
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是一种测量水流速度的测井方法。文章介绍MZY -DD1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仪的工作原理、仪器结构及电路原理。仪器具有模块化设计及探头仅测量氧活化伽马射线的特点 ,流量测量范围和精度是 10m3 /d~ 6 0 0m3 /d和± 10 %。该仪器可用于注水、注聚井的注入剖面测井 ,还可用于注水、注聚井找窜、找漏。  相似文献   

3.
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技术在新疆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是一种能测定井下水流速度的方法,在注入剖面的测试中测得的是分小层绝对注入量.适用于地面油套分注井、井下偏心配水器分注井、存在大孔道地层的井及注聚合物井的注入剖面测试,还可以用于油、水井的查窜找漏.因此,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技术在油田注入剖面监测及油、水井查窜、找漏等工作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晓霞 《石油仪器》2012,26(3):70-72
注入剖面连续相关测井技术主要是用来确定注入井中的吸水剖面,它克服了放射性同位素载体法示踪测井中井下工具沾污、替注时间、投源量、大孔道、管外窜槽等因素对测井资料的影响,也克服了中子氧活化测井方法测量下限高,成本大的缺点,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氧活化测井在油套分注及工程问题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氧活化水流测井是测量井下水流速度的测井方法之一.它利用具有强穿透能力的高能快中子和伽马射线,可穿过油管、套管甚至水泥环测得随水流动的活化氧伽马信号,通过解析测得的伽马时间谱来计算相应的水流速度,并在已知流动截面面积时进一步算出水流量.它的非接触测量能力使它在解决常规生产测井仪难以有效解决的某些特殊问题上独具优势,如油套分注井油管和油套环空中水流量的分别测量、管柱窜漏位置检测、水井封隔器密封性检测、遇阻深度以下单层吸水量的推断等.列举了大港油田在这方面的4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6.
润雪  姜亦忠  普成明  张羽 《石油仪器》2013,(6):33-34,37
文章介绍了φ38mm双向水流氧活化测井仪的结构、工作方式和特点,可一次下井测量不同方向水流的速度.在结构设计中采用一个中子发生器、两组伽马探测器,通过稳定的采集与控制系统完成时序控制过程.现场试验和测井评价表明,该仪器稳定性好,测井效率高,有利于在分层配注井和注聚合物井中使用.  相似文献   

7.
脉冲中子氧活化测试技术在河南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脉冲中子氧活化测试能探测油、套管内外的水流速度和方向,测试结果不受井内流体粘度、地层大孔道等因素影响,可以较好地解决注聚井、笼统反注井、找窜井注入剖面测试资料符合率偏低的问题。介绍了脉冲中子氧活化测试的原理、结构、主要技术指标以及在河南油田的应用情况,通过和同位素测井进行对比,探讨了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脉冲氧活化测井解释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瑛  张薇  张月秋 《测井技术》2004,28(3):258-261
脉冲氧活化测井能在油管内探测管外水流速度及方向,在注聚合物井和复杂管柱结构井中的应用数量逐年增加.介绍了该项技术施工设计和资料解释中应遵循的一些原则,讨论了资料解释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包括如何正确判断水流位置.对配注层段验封的重要性,以及因油管内流量过大或井下工具对应层位造成的测量局限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梁庆宝 《石油仪器》2007,21(3):89-90,69
通过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是测量水流速度的测井方法在油田的几个测井实例,分析了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在配注井、注聚井、封隔器失效等情况下的应用效果,说明了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结果准确、可靠,证明其在油田注入剖面监测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氧活化测井技术原理及在管外找窜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的后,先期固井质量评价较好的油水井,受种种增油、增注措施和储层物性的影响[1],地层出砂严重,固井质量日趋变坏,管外窜槽非常普遍,直接影响开发方案的实施。本文基于核物理基础,介绍了氧活化测井原理及在大港油田管外找窜中应用情况,为油、水井解决窜槽问题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检查套管损坏的电磁探伤测井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套管受到外力、化学腐蚀等因素的作用而引起套管变形、损坏,直接影响油田油气产量和注水效果及油水井的使用寿命。介绍了过油管检查套管损坏的电磁探伤测井仪(МДС-ТМ)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功能特点,分析电磁探伤测井在模型井实验和现场应用情况,认为电磁探伤测井可检查油水井井身结构,对及时发现井身结构的变形、控制损坏的进一步发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井下油、套管损伤是油气勘探、开发中较为普遍的现象,在油套管损伤失效之前,及时发现井下油套管损伤并评价油套管的损伤程度,是油气藏开发需要注意的问题。利用测井技术开展油气井井下油套管损伤检测(或监测)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但对于油套管外壁损伤的测井检测与评价、多层金属管柱条件下的油套管损伤检测与评价、高压气体介质条件下的油套管损伤检测与评价等方面,现有的一些测井方法还存在较大的不适应性。在介绍了一种新型油套管损伤测井检测技术--多层金属管柱电磁探伤成像测井技术(MID-K)的基础上,阐述了仪器的测量原理和方法、仪器结构及特点;并据四川油气田的测井应用实例,讨论了该项技术在单层或多层金属管柱油套管检测方面的应用效果。现场应用表明,MID-K电磁探伤仪是一种测量精度高、适用范围广、操作简单、易于推广的新型油套管损伤检测仪,能较好地满足四川油气田勘探开发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监测套管技术状况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原油田受地下高温、高压、高矿化度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以及增注、增产措施的实施,油、水井套管的技术状况日益恶化,套管损坏井数每年达150~200口井,套管技术状况的监测工作日趋重要.介绍一种监测套管技术状况的新技术--18臂井径成像测井技术.该技术可提供井壁立体图,直观准确地反映套管状况,如套管变形、腐蚀穿孔和错断等.  相似文献   

14.
从自然电位测井原理出发建立压力解释数学模型,应用测井数据对油层进行孔隙压力解释;编制自动扫描软件,在测井现场打印孔隙压力剖面,也可以进行室内解释,该方法具有计算精度高、生成速度快、可操作性强等特点,适用于所有砂岩渗透性油藏新钻井孔隙压力解释,适合蝇现场操作,为进一步分析老井的注采效果,及时发现高压层、减少套套管损坏等提供了必要的资料,在油田开发调整方面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原油田高压注水井越来越多,其注水剖面测井技术的完善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而地面油套分层注水井测井新技术能够解决这一问题?该技术对井口进行优化设计,安装活塞式同位素投放器,根据油套分注情况给出不同的施工工艺及相应的资料解释方法,并在中原油田进行了13口井的测试,其中测试成功11口井,测井成功率达85%,资料合格率为100%,解决了高压油套分层注水井注水剖面测井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徐海涛  肖勇  刘兴斌 《石油仪器》2011,25(5):42-45,48,103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测试技术服务分公司利用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技术在大庆油田成功地实现了注液态CO2井的吸气剖面测井,解决了注液态CO2井吸气剖面测井难题,认识了井筒内的相态变化规律,实现了体积流量与质量流量的转化,并形成了规模施工能力和相应的补充手段,进一步拓展了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技术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7.
针对河南油田开发后期出现的套管漏失、管外窜槽等影响水井有效注水或油井正常生产的井下技术状况复杂问题,在分析单一油水井找漏找窜技术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提取地层和井况信息多、测量范围大、精度高、工艺环保的井温、流量、示踪剂和氧活化水流等多组合找漏找窜测井技术。实际应用表明,该测井技术可准确评价判断油水井套管漏失或管外窜槽情况,为不正常注水井、采油井有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在河南油田稀油油藏中被广泛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苏5区块上古生界下石盒子组盒8段气藏主要受辫状河心滩、边滩微相砂岩展布和储集岩物性的控制。主力产层段纵向分布规律不明显,横向非均质性强,流体性质及产能变化大,为典型低孔、低压、低产岩性气藏,在地层流体评价特别是流体性质判断方面给测井、录井解释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针对这一情况,综合分析该区的录井、测井、分析化验及测试资料特征并充分利用气测录井资料,总结出适合该区实际情况的解释方法及图版,并据其对流体性质进行了识别。通过在苏5-6-19等井的实例验证,说明所总结的方法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罗彦生  张晓东 《测井技术》1998,22(4):291-294
在常规电泵采油井中,由于井下仪器无法通过电泵和封隔器而进入生产层位,因此无法得到电泵以下生产层位的产出剖面。文章给出了采油管柱下端的Y型接头、测试堵塞器及测井仪器串的特殊下入工具的结构设计方案及适用于电泵采油井产出剖面测井的现场施工工艺,从而使产出剖面测井成为可能。该技术的应用结果表明所测的压力、流量、井温、持水率、伽马、密度和磁定位等资料是准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