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0 毫秒
1.
视频案例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是对文字案例教学法的延展、深化与超越,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助于营造平等、民主、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更有助于充实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更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充分发挥视频案例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优势作用,必须做到"五适",即适量、适序、适度、适势与适时。  相似文献   

2.
基于案例教学法可以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讨了案例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应用的意义,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教学质量、课程设置和安排、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案例教学法是组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典型性、真实性、针对性、时效性和平等性的原则,对案例进行精选,组织学生讨论,最后进行综合评议和考评,以此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考核方式现状进行分析,归纳出《基础》课考核应当遵循的原则,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考核改革方案。旨在改变过去传统的"应试教育"考试方式,建立一种符合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性质与特点的新的考核方式,以满足教学需要。  相似文献   

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性极强,但目前却只是停留在理论教学层面上。如何促使学生自觉践履,在实践中体现一定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意识,是任课教师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这就要讲究教学方法,体现教学艺术。以此以案例教学、渗透教学和魅力教学为例进行教学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前许多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少数高校的课程教学仍然面临着以社会需要取代学生需要、以理论知识取代现实生活、以权威灌输取代互动交流、以学生活动取代实践教学等困境,认为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势在必行,提出了规范课内实践教学、拓展课外实践教学和改革成绩评定方式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种特殊的德育资源,它从内容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体育专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特殊性要求,有利于体育专业"基础"课教学增进针对性、实效性和提高吸引力、感染力。  相似文献   

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环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践教学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沙洲职业工学院通过建立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建设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制定实践教学操作规范、构建符合实践教学特点的成绩评定体系等保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质量,提高了实践育人水平。  相似文献   

10.
加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已经成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最终教学目的。责任意识教育成为了"基础"课贯穿始终的一条线。四个维度的责任意识:角色责任、人生责任、道德责任、法律责任,对培养公民责任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军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现状的介绍及特点的分析,总结出该门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所存在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创新建设。  相似文献   

12.
自2006年秋季开始,我国各类高校都实施了"05方案"下新的思想政治课程.本文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情况为研究切入点,对武汉地区部分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课近四年来的教学实效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式满意度、教学内容的认同度、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因素、德育课的影...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在进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体系构建时,固然要准确把握该课的定位、特点和教学目标,但更要突出高职特色,使教学更加具有形象感性的吸引力,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符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当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问题突出,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符合高校学生的学习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本文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设计了较为完整的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方案,以期给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简称"思品"课)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相通性,二者相辅相成。在该课程教学中适当地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增加心理学的内容,按照大学生心理活动的客观规律施教,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有助于新生学会心理调适,主动适应环境,保持健康稳定的情绪,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律观。  相似文献   

16.
教学是一种文化过程,教的主体和学的主体通过文化主体间有规则地互动实现教学的根本目的.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以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法律意识修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素养、培养文化实践能力、激发文化创新力为目的,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对教学实践效果的反思,逐渐映现出"基础"课教学实践主体活化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黑河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际教学为例,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活动,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的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实现《基础》课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整合,切实提高《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要开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从教师方面看,必须正确把握课程性质,充分作好教学准备;认真吃透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并以问题为中心开展教学.课程教学中,要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讲实效.  相似文献   

19.
有效的教学模式是获得良好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和保证.将双主体互动应用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践中,有助于提升其教学效果.通过考察双主体互动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契合性,构建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主体间互动环节,在课程教学中贯彻落实双主体互动教学.  相似文献   

20.
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等方面探讨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