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金属制品》2017,(2):1-6
对国内外钢丝绳使用现状和生产标准进行研究和分析,得出:单层股并非钢芯结构唯一选项,2层股2次合绳结构与2层股1次合绳结构也可能是提高钢丝绳使用寿命合理的钢芯。提出:钢芯结构与参数设计应和主绳结构与参数设计联动;钢芯直径应稍大于外层股内切圆直径,其结构与参数设计应考虑使钢芯钢丝受到外层绳股挤压应力最小以及钢芯与钢芯股应能正常捻制等因素;钢芯中心股捻向应与钢芯捻向相反,其外层钢丝捻角宜稍大于钢芯外股在绳中捻角,且应将中心股捻距倍数控制在合理范围。  相似文献   

2.
多层股阻旋转钢丝绳内层绳直径相对单层股钢芯钢丝绳钢芯直径明显要大,且内外层绳捻向相反,该特点使内层绳捻制类型对钢丝绳性能影响相对更为显著。从目前资料看,多层股阻旋转钢丝绳内层绳捻制类型设计并不唯一。对多层股阻旋转钢丝绳,当考虑减小内外层绳股钢丝接触应力时,将内层绳捻制类型设计成交互捻是相对合适的,该设计也有利于提高钢丝绳破断拉力,当考虑提高钢丝绳阻旋转性能时,将内层绳捻制类型设计成同向捻是相对合适的,该设计也有利于提高钢丝绳柔软性与内层绳耐磨损性能,当内层绳由多层股组成时,内层绳的层绳捻向、捻制类型设计应同单层股独立钢芯钢丝绳。  相似文献   

3.
过惠成 《金属制品》2012,38(2):48-51
介绍剑麻的特点,以及电梯钢丝绳用剑麻绳芯结构、剑麻纱条质量要求和捻制质量控制要点。电梯钢丝绳用剑麻绳芯结构一般分3股和4股,常用直径为4.9~12 mm,捻距为绳芯公称直径的3~3.3倍,绳芯含油率为10%~15%,纱线应经过剪毛处理,并保证绳芯每股纱条根数在3根以上,且平均捻度与要求捻度相差应不超过±5%。绳芯用油脂要同钢丝绳用油脂相同,最好选用进口高品质油脂。选用捻股合绳一次成型的先进绳芯生产设备,并严格控制生产工艺,可有效提高绳芯质量。  相似文献   

4.
《金属制品》2015,(6):13-16
介绍三角股钢丝绳生产的基本条件,三角股钢丝绳是在股芯的外面包捻单层或多层钢丝形成截面为三角形的股绳,其工艺参数复杂,所需的工卡具较多,而且捻制钢丝绳时必须采用翻身装置。生产方法:螺旋三角股成绳法、圆股压法。采用工字轮翻身的办法来消除钢丝绳捻制应力,工字轮翻转的方向要视钢丝绳的捻法而定;在后变形器后加定径装置以保证绳径的均匀性和准确性;成品钢丝绳必须要进行预张拉处理,消除钢丝绳捻制应力和结构伸长。根据捻股和捻绳控制要点提出提高捻制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电梯钢丝绳要求使用寿命长和质量稳定。以9×25Fi+IWRC—13.0钢丝绳为例,介绍超高速电梯用钢丝绳的研制过程及检测和安装使用情况。外层钢丝强度确定为1 600~1 700 MPa,外股内层钢丝、中心钢丝和绳芯钢丝的强度为1 620~1 850 MPa,钢丝的扭转、弯曲次数比《电梯钢丝绳用钢丝》标准规定提高15%。钢丝绳捻制时控制钢丝及股张力的均匀性、绳股和绳芯的捻制应力状态等;选择300系列捻股机对股绳进行捻制,绳股含油率控制在1.5%~2.0%;采用8辊预变形器对绳芯股进行预变形,用18辊后变形器减小绳芯的捻制应力,将绳芯股的变形率控制在50%。经过检测,钢丝绳力学性能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6.
提出应对不旋转钢丝绳分类的观点,分析各类不旋转钢丝绳在使用中常出现的事故现象。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过控制绳芯直径、各层绳股的捻距配比、预变形和后变形等工艺参数以及调整钢丝绳结构等方法提高钢丝绳的捻制质量。  相似文献   

7.
秦万信 《金属制品》2006,32(2):10-13
介绍平行捻钢丝绳的结构、性能特点和捻制关键,指出平行捻钢丝绳具有破断拉力高、结构伸长小和钢芯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实现股在绳中等捻距捻制是制造西鲁式、填充式、瓦林吞式3种基本结构,尤其是大规格钢丝绳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8.
对压实单层股抗旋转钢丝绳相关问题的再认识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简述压实单层股抗旋转钢丝绳演变过程;介绍其结构品种,给出单层钢丝股、纤维芯多工序交叉捻股、纤维芯复合捻股、纤维芯平行捻股、纤维芯组合平行捻股、全钢丝平行捻股、全钢丝组合平行捻股、压实组合平行捻股等压实单层股抗旋转钢丝绳的结构示意图;叙述其在国内生产、使用情况及与国外在结构品种上的差距;研究其用于频繁冲击载荷时股间断丝、表面断丝、次外层断丝以及断股、断绳几率相对较高的主要原因;提出产品质量改进与应用推广建议。  相似文献   

9.
驳船钢丝绳质量改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驳船钢丝绳使用中易出现早期压扁与断丝,原因是其在无绳槽卷筒上多层缠绕时不能整齐排列。提高驳船钢丝绳使用寿命的措施:尽可能消除捻制应力,重视钢丝绳生产过程中的润滑,控制钢丝绳实际直径,采用压实股钢芯等。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后,钢丝绳质量得到改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钢芯参数合理设计与钢丝绳紧密捻制技术。  相似文献   

10.
高破断拉力集装箱起重机俯仰钢丝绳生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制公称直径36mm、最小破断拉力990kN、主股6根、主股结构1-7-7+7-14港口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俯仰钢芯钢丝绳.分析国内外钢丝绳企业资料,将绳芯设计成压实股钢芯,确定钢丝绳结构为6×36WS-IWRC (K).给出配丝直径和捻距,以及主股拆股钢丝抗拉强度.生产出的3根钢丝绳破断拉力分别为1 000,1002,1...  相似文献   

11.
影响钢丝绳使用寿命的因素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钢丝绳制造和使用2个方面分析影响钢丝绳使用寿命的各种因素.制造过程影响钢丝绳使用寿命的因素:绳芯支撑不足、缺丝、凸丝、钢丝绳有应力;改进措施:金属芯直径应比主股直径大15%~20%,修补钢丝绳中断丝,合理使用变形器,钢丝张力保持一致,中心丝放大量约0.15 mm,股的变形率为85% ~ 95%.使用过程影响钢丝绳使用...  相似文献   

12.
18×7+FC(IWS,IWR)钢丝绳生产工艺改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两层股钢丝绳的不旋转条件为内外层股刚度系数之和为零。指出18×7+FC(IWS,IWR)钢丝绳使用中常出现绳旋转,内外层绳分层,外层股塌陷及绳松散等问题,提出解决措施:(1)缩小股的捻距;(2)将内层绳变形率控制在20%以内;(3)麻芯直径按钢丝绳股径的1.7~1.8倍来控制,钢芯直径按钢丝绳股径的1.23~1.33倍来控制;(4)对截断股复股情况及时进行观察并及时调整外层股预变形工艺参数,辊距一般取钢丝绳捻距的0.80~0.85倍,同直径钢丝高强度的比低强度的压下量大6%~8%;(5)选取合理的后变形参数。改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余新刚  赵仲前 《金属制品》2010,36(4):10-13,32
非金属夹杂物的大小、形态和分布状况对钢丝和钢丝绳的疲劳寿命影响很大,提出提高钢丝绳使用寿命的有效措施。港口装卸用钢丝绳具有特殊工作状况:冲击载荷大;承受的应力幅很大;钢丝绳的上下层之间受到非常大的侧向和正向挤压力作用。针对这些情况,港口装卸用钢丝绳结构一般应选择:外层股为6股或8股的钢丝绳;压实股钢丝绳;金属绳芯钢丝绳。在结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钢丝绳股中钢丝之间的间隙、股与股之间的间隙,以及股中心钢丝、钢丝绳芯直径的加大量。在选择和使用港口装卸用钢丝绳时,应按卷筒的大小选择钢丝绳直径,按钢丝绳在卷筒上缠绕方向决定钢丝绳的捻向,并注意钢丝绳所能承受的载荷。  相似文献   

14.
刘亮  李伟 《金属制品》2012,38(6):7-9
介绍4V×48S+5FC—50扇形股钢丝绳的工艺设计、生产过程和技术参数修订。从制绳钢丝生产、电磁抹拭镀锌、聚丙烯股和绳芯的选用等方面叙述生产流程,成绳生产采用特定孔型的压辊对圆股进行挤压成型。给出钢丝绳基本参数:成绳捻距倍数8.4,股绳捻距倍数7.5。根据股绳捻距倍数来确定各层钢丝的直径,纤维芯与钢丝绳直径比为0.32,绳径公差控制在0~+4%。给出成绳生产的工艺流程及圆股挤压辊图和圆股挤压的工艺参数。试制出的4V×48S+5FC—50钢丝绳捻制效果良好,不松散,无应力,达到不旋转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过惠成 《金属制品》2011,37(1):22-25
阐述电梯用钢丝绳的发展概况,8×19S+FC作为电梯用钢丝绳的主要结构,适用于楼层较低和速度较慢的电梯;9×19类平行捻结构的钢芯钢丝绳柔软性好,金属填充率高,破断拉力高,结构伸长率低,抗疲劳性能好,适用于高层建筑中的高速电梯用钢丝绳。介绍捻距倍数为7的1570 MPa级9×19S+PWRC—10结构规格钢丝绳的主要技术参数及配丝计算过程,钢丝绳最小破断拉力66.0 kN,结构伸长率不大于1.5%,右交互捻,捻距67.9~72.1 mm;股捻距倍数:外层股为8.5,内层股为8.5,中心股为7。针对该结构钢丝绳结构特点,提出制造、安装和使用维护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郑化  缑庆林 《金属制品》2004,30(1):25-26
6× ( 2 6 + 2 0 + 1× 36SW ) +FC - 72是一种新颖的点线复合结构钢丝绳 ,与 6× 6 1结构钢丝绳相比 ,股中钢丝根数从 6 1增加到 82 ,金属密度系数增加了 2 %~ 3% ,主承载钢丝直径从 2 .6mm减小到 2 .4mm ;该产品的成功开发 ,丰富了我国钢丝绳设计理念 ,摸索出在西鲁、西鲁 -瓦林吞式线接触钢丝绳基础上再多次包捻钢丝 ,生产钢丝绳主股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