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尾矿库工程管理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尾矿库工程管理系统,包括尾矿库数据库,尾矿库稳定性分析系统,尾矿库洪水模拟系统和尾矿库观测系统,对发生尾矿库工程灾害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做出判断和评估,可适时指导尾矿库的安全使用,避免尾矿库工程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关于尾矿库工程中几个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针对我国尾矿库工程发展中存在几个观念性问题,从尾矿库工程特点、功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讨论了《规范》的创新、政府行为及现代科技投入等对尾矿库工程治理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尾矿库工程地质勘察市场及勘察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阐述了尾矿库工程地质勘察范围、勘察试验的重要性和尾矿库安全对选矿厂生产的影响,并给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长期停用的尾矿库按法律程序和相关技术要求应予以合理闭库,但常规闭库后企业每年仍需巨大的安全、环保费用,且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提出尾矿库闭库再利用的新方法,以南京安基山铜矿尾矿库再利用工程为例,阐述了闭库后的尾矿库再利用工程设计技术要点,为矿山企业尾矿库再利用工程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数字化、可视化矿山的管理趋势,提高尾矿库管理水平,基于3Dmine矿业工程软件解决生产实际问题。通过收集整理尾矿库数据,建立尾矿库三维模型,尝试解决分析库容、核算筑坝量、估算溶液量和尾矿量、优化排尾计划等实际问题,工程实例应用达到了预期效果。对于类似矿山解决尾矿库生产实际问题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露天采坑做尾矿库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岭矿露天采矿结束,遗留的露天采坑容积达450×104 m3,如果能够利用露天坑堆放尾矿,与新建传统尾矿库相比可以减少占地、减少环境破坏、减少投资.为了实现露天坑做尾矿库同时保证地下矿正常开采,对露天坑做尾矿库和地下矿岩稳定性进行了岩体力学研究,同时采取露天坑防渗加固措施和胶结充填采矿,并对露天地下过渡段的采矿工程进行了注浆加固;采用浓密工艺将尾矿浓缩后排人露天坑尾矿库,溢流水泵送到老尾矿库澄清后回用,使大岭矿露天坑在做尾矿库的同时下部矿体能够安全回采,体现了循环经济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汶川地震对尾矿库设计与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汶川大地震给震区的尾矿库工程带来了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对私营矿山小型尾矿库工程影响尤甚。笔者借鉴四川省内受灾水库大坝的险情进行科学分析,从尾矿库的设计和管理角度总结出一些尾矿库抗震防震的工程经验,以启示未来的尾矿库设计与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以湖南某金矿所属尾矿库加高扩容工程为例,在调研尾矿库库区底部巷道的分布情况及采用室内岩石力学实验得到所需的岩土体力学参数后,依据设计的尾矿库加高扩容方案,采用FLAC3D数值分析了尾矿库加高扩容工程对其底部巷道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底部巷道对今后尾矿库运行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设计采用的中线式加高方案对对底部巷道稳定性影响较小,底部巷道的开采对尾矿库加高扩容后的正常运行影响较小,并提出加高扩容工程前应对主斜井井口进行封堵。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尾矿库加高扩容工程的设计及今后的运行提供借鉴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罗冬兰  胡虎 《金属矿山》2012,41(9):143-145
目前常用的尾矿库排洪隧洞封堵方法,均需施工人员直接进入排洪系统中作业,因此,一般选择干旱季节进行封堵施工;而当排洪系统出现事故或排洪系统存在安全隐患时,出于抢险和人身安全的考虑,其洞内封堵施工受到限制。针对常用封堵法的不足,提出了利用钢套管做临时支挡及混凝土封堵相结合的套管封堵法,并运用到银山铅锌矿尾矿库尾砂泄露抢险中。失事排洪系统通过采用套管封堵,漏砂事故得到迅速安全解决,至今运行良好。该封堵法为施工人员进洞前提供了安全施工环境,非常适合尾矿库漏砂事故后排洪系统的抢险封堵;同时,为有历史遗留安全隐患的尾矿库排洪系统提供了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封堵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针对云南某尾矿库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展开调查,水文地质调查首先根据地质调查与钻探揭露其地层岩性,然后利用各种实验分析了各岩土层的渗透性,根据地层岩性特征及赋存地下水介质的孔隙特征分析了各含水层岩组类型及特征,最后确定该区域的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工程地质调查主要针对工程区内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尾矿库堆积物成分、尾矿库堆积形态、堆积方式及沉积规律、该尾矿库的不良地质作用等指标展开调查和实验,调查初步结论表明,该尾矿库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1.
膏体是一种不离析、均质的流体,将选矿厂的尾矿浓缩为膏体后堆存于尾矿库中可以减少尾矿库的沉降面积,节约土地,提高尾矿库的安全性,目前该项技术已经在许多矿山成功应用.随着尾矿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土地资源越来越少,膏体技术对于今后矿山建设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浸润线是湿排尾矿库的生命线,其埋深直接影响着坝体的稳定。近些年来,一些学者针对尾矿库浸润线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作者已某尾矿库为例,采用GEO-studio软件对尾矿库正常工况和洪水工况的渗流情况进行了模拟分析,分析结果可为该尾矿库的排渗系统的设置以及安全运行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风水沟尾矿库扩容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尾矿压滤干堆可以实现尾矿库扩容,从而可不建或少建新尾矿库,减少土地征用、房屋动迁和库区工程费用。分析鞍山地区风水沟尾矿库的实际情况,指出其实施扩容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结构合理的覆盖系统是有效降低铀尾矿(渣)库氡析出率的重要措施。在总结国内外铀尾矿(渣)库覆盖系统研究成果及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根据辽宁某铀尾渣库现场覆土降氡试验成果,提出该尾渣库退役治理多层覆盖系统结构型式设计,并确定了覆盖材料、厚度和组成。设计的覆盖系统结构型式简单,施工方便,满足将氡析出率降至规定限值以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鹿鸣尾矿库属于山谷型尾矿库,设计坝高198m,是黑龙江省目前设计库容最大、筑坝最高的尾矿库。作为重要的生产设施和重大危险源,伊春鹿鸣矿业有限公司开展了尾矿库洪水和地震方面的工作,对坝体抗震性能方面的研究成果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印万忠 《金属矿山》2016,45(7):10-19
综述了湿式尾矿堆存、干式尾矿堆存、膏体尾矿堆存、袋式尾矿堆存技术和尾矿固结技术等尾矿堆存技术的最新进展。指出在利用废弃空间堆存尾矿、尾矿库防渗和排渗技术、尾矿库筑坝和加固技术、尾矿库闭库设计、尾矿库模型验证技术、干式尾矿库筑坝和堆存技术、膏体尾矿排放和堆存技术及袋式尾矿堆存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已建矿山需进一步开展湿式尾矿库的排渗和防渗技术、筑坝和加固技术、尾矿库溃坝仿真模型和安全预测模型等研究,新建矿山需进一步开展干堆尾矿的浓缩技术与装备、膏体尾矿的浓缩技术与装备、尾矿浓缩过程中的絮凝技术、干堆和膏体尾矿的输送技术等研究,袋式尾矿堆存技术和尾矿固结堆放目前仍不够成熟,还需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建设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西大吉山钨业有限公司2#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的建设过程为对象,对工程建设期间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采取一系列的针对性措施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实践表明,对于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以光纤环网为主干网的分布式网络架构、系统防雷和高防护设计、针对性的修正措施等,可以有效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这些研究成果对我国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的广泛建设具有普遍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尾矿库和排土场是矿山生产过程中的重大危险源,其安全性、经济性关系到矿山工程的成败,非常重要。在总结分析国内几种废石和尾矿联合处置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排土场和尾矿库联合共建堆存的方法。为了解该方法的有效性及合理性,采用有限单元法和极限平衡法对该尾矿坝的应力变形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排土场和尾矿库联合共建具有坝体稳定性好、安全性能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极端工况下坝体安全系数为1.21。研究成果对今后排土场和尾矿库共建相关的研究、设计和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芙蓉坡尾矿库后期堆积坝子坝进行改进,做出两套排洪系统同时泄洪。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该尾矿库在防排设施正常运转的工况下是安全的,在实际中也应加强对排渗设施的监测与维护,对于类似坝体的改进、稳定性计算和分析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学民  孙文杰 《矿冶》2016,25(4):15-19
尾矿库运行初期,尾矿沉积滩难以形成,通过修筑人造干滩,能有效解决初期坝下游局部跑浑现象,保证了尾矿库下游的环境安全。修筑人造干滩后的调洪演算、渗流及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坝体的防洪、渗透及边坡稳定等安全性均有所增强。因此,人造干滩在尾矿库的设计、运行管理中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