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助排剂是采油压裂、酸化作业中必不可少的添加荆,它能降低表面张力、提高作业液的反排速度和反排率。通过核磁共振方法根据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10)的1H NMR的谱峰归属判定该样品中含有该物质。  相似文献   

2.
助排剂是采油压裂、酸化作业中必不可少的添加剂,它能降低表面张力、提高作业液的反排速度和反排率。通过核磁共振方法时其成分进行了分析和测试。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随着注聚井的不断增加,反排液及洗井水量逐年增加,且聚驱井反排液的含聚浓度随注聚浓度的提高而升高,无法达到污水站的进水指标要求,进入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为解决聚驱反排液的处理问题,保证注聚井洗井、压裂等工作的正常进行,本文利用现场试验,研究、摸索一种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可行的反排液处理工艺,使反排液处理后达到污水回注标准,同时将洗井液中的聚合物抽提后重新利用。  相似文献   

4.
钻井过程中,由于复杂的井身结构造成钻具受力复杂,进而引起在定向、岩屑反排、扭矩传递等方面出现困难。钻具所受的摩擦阻力是导致一系列问题的根源,这种非旋转高摩擦阻力因素最终导致钻杆在井内螺旋弯曲,钻速降低,限制了有效的钻井作业。轴向振动减扭阻技术在复杂井型钻进时,把钻具与井壁之间的静摩擦力转化为动摩擦力,可有效缓解或消除钻具屈曲,并让钻压可以有效地传递到钻头,钻井工具的高频低幅振动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井下钻具发生粘卡的概率。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该技术有效解决了长裸眼段、长水平段摩擦阻力扭矩大及PDC钻头定向工具面不稳的技术难题,并为长水平段"一趟钻"技术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5.
苏里格气田为低孔、低渗、低压气藏,气井修井时采用常规压井液体系会出现压井液大量漏失,从而不同程度地伤害储层降低气井产能。针对此项技术难题,苏里格气田引进了一种新型压井液体系—固化水低伤害压井液体系。目前,在苏里格气田成功试验2井次,通过试验表明固化水低伤害压井液体系施工工艺简单,成本低,安全性高,无(低)渗漏,无污染,易反排,气井产能恢复能达到修井作业前正常生产的水平,可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新型VES—SL清洁压裂液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的瓜胶类水基压裂液由于破胶不彻底,或残渣滞留,造成地层伤害,对支撑剂裂缝导流能力伤害大,特别对于低渗、特低渗储层,严重时增产效果甚微。为降低压裂改造过程中压裂液对油藏和支撑裂缝的伤害,开发研制了VES—SL粘弹性表面活性剂清洁压裂液,对该压裂液的性能进行了研究评价,并在现场进行了几十口井的现场应用,现场应用表明,该压裂液体系具有耐高温(120℃)、携砂能力强,易破胶,易反排,对储层伤害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大庆油田扶杨油层有低孔、低渗、埋藏深,孔隙结构复杂,没有明显的油水界面等特点,所以出现常规压裂反排率较低,储层伤害严重等问题,利用CO2压裂技术则能提高压裂液返排效果,减少储层伤害。该技术在大庆油田的现场应用表明,应用CO2压裂技术降低了压裂液对储层的伤害,提高了单井产能和压裂效果。  相似文献   

8.
入井液在钻井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储层的伤害也是不容忽视的。钻井液、酸化工作液、压裂液中,对储层有不同程度的损害,钻井、完井液损害主要为固相损害和水锁,酸化工作液损害为配伍性,压裂液损害为破胶后残留物不反排。并分别介绍了各个工作液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对海上油田探井测试工艺中交互式试井系统进行了综合研究和分析,尤其是对该系统的构成、基本原理和作业优势进行了详细阐述。现场作业的实践也证明了该交互式试井系统能充分提高地层压力和温度的录取、提高作业时效和节约作业成本,其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对海上油田探井测试工艺中交互式试井系统进行了综合研究和分析,尤其是对该系统的构成、基本原理和作业优势进行了详细阐述。现场作业的实践也证明了该交互式试井系统能充分提高地层压力和温度的录取、提高作业时效和节约作业成本,其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重点介绍了不压井作业技术在胜利油田东胜公司的应用,该技术克服了以往水井作业需放压、时间长、能量损失大的难点,在水井作业过程中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油田井下作业生产信息管理系统是北京迪思数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研发的作业信息师系统软件系列中组成成员之一。该系统在以油田作业生产管理为主线,在对原井下作业数据库的分析和完善的基础上,实现作业施工方案的网上设计和运行、作业施工过程的动态管理、施工效果的综合评价、建立井史管理系统;实现井下作业的设计与作业生产信息的存储、传递、处理和分析全部走向计算机网络化,并为建设“数字化作业公司”的目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管道不停输开孔封堵技术在港西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管道不停输带压开孔连头技术与传统的管道连头作业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开孔在全密闭状态下进行,无油气泄漏,原装置可正常运行,作业时间短,该技术在港西油田改造工程中应用,取得良好效果。文章介绍了该技术的机具配置、作业程序、安全措施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型覆膜砂支撑剂导流能力室内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覆膜砂在国内主要用于油气井防砂和控制压裂吐砂领域,但对其作为压裂支撑剂的系统评价研究较少。本文应用一种改性环氧树脂和固化剂得到一种新型FM S覆膜砂支撑剂,并对该支撑剂导流能力进行了室内实验评价研究。研究表明:该覆膜砂支撑剂在高闭合压力(大于40M Pa)下的导流能力与空白支撑剂相比得到提高;在低闭合压力下覆膜支撑剂的导流能力一般低于空白支撑剂,导流能力主要受覆膜层厚度、固化剂的性能、固化时间和固化时的闭合压力等因素控制;该支撑剂在地层条件下结成块状,这可防止压裂液反排过程中普通支撑剂出现的吐砂现象,以及因支撑剂破碎后微粒运移造成的导流能力下降等问题。新型覆膜砂的破碎率、浊度、圆度、球度和酸溶度等指标与普通石英砂相比也得到改善。研究结果对覆膜砂的压裂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超深水表层导管喷射作业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W-X井是中海油在中国南海作业的一口重难点超深水探井,作业水深超2600m。该井作业为超深水,海底温度低,入泥深度深,平台升沉都严重制约了表层导管喷射作业的施工。在深入分析该井表层作业技术难点的基础上,不断吸取前期作业的成功经验,通过优化喷射方案及措施、使用高强度钻杆、调节补偿器启停节点、交叉印证长度等优化措施,解决了长入泥喷射钻井作业摩阻大、常规钻杆载荷不足,补偿器后期超载、低压导管头露出长度精确控制等困难,成功实施了该井表层喷射作业。本井的作业过程及最终的成功实施可为其他类似超深水井表层导管喷射作业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浙江化工》2009,40(12):37-37
12月9日.国家安临总局发布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该规定将电工作业、高处作业、压力容器作业、矿山作业、石油天然气安全作业、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等11类列为特种作业加以监管。  相似文献   

17.
孙睿 《辽宁化工》2013,(10):1235-1237
辽河坳陷西部凹陷南部沙三段属于低孔特低渗致密砂岩油气藏,油气资源分布广泛开采难度大。现有的钻完井液体系不能满足安全快速钻井和储层保护的要求,进行了该项目的研究。室内对该区块致密砂岩储层进行了储层物性、敏感性及水锁等方面的评价,确定了钻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储层损害因素。通过室内试验优选优化了KCl钻完井液体系,并根据储层孔喉大小分布对该体系进行了广谱屏蔽暂堵技术改造。室内评价表明KCl钻完井液体系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体系的润滑性和抑制防塌性好,抗污染能力强,可以满足探井的需要,渗透率恢复率均在82%以上,暂堵深度〈1.1cm且易反排。可满足辽河坳陷西部凹陷南部沙三段致密砂岩储层保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甘谷驿油田属于典型的低渗透、低孔隙度油田。开发年限长、开采难度大、自然产出能力逐年降低。然而随着开发时间推进,旧井的开发年限逐年加长,可选的压裂层位少之又少。为了防治旧井压裂时,上下封结构的封隔器容易出现压裂时下封隔器不座封或压裂后下封隔器不收缩现象。目前所使用胍胶压裂工艺已经相当成熟;压裂反排工艺已经深入生产。  相似文献   

19.
连续油管技术具有作业时问短、特殊作业过程中不动管柱与不压井且施工所需设备少、投入资金少等优势,在现代石油工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井下作业的特殊性,使我国的连续油管技术局限于较为简单的井下作业领域,限制了该技术作用的全面发挥。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连续油管技术在井下作业的探讨。本文在分析了国内外连续油管技术在井下作业的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连续油管技术发展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连续油管作业技术与常规技术相比,该技术经济实用且作业效率高,在油气工业中已获得广泛认可,发展至今日,连续油管作业已涉及所有常规修井作业领域,如钻井、完井、采油、试油、修井和集输等多个作业领域,并向更广、更复杂的应用领域继续扩展。本文着重介绍在高压高含硫气井进行连续油管拖动酸化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