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梅山第三代高炉冶炼强度不断提高,炉身炉墙侵蚀严重,炉身冷却设备损坏较多。通过多年炉身造衬技术的研究,针对炉衬、冷却设备损坏机理,在炉身造衬的材料、方法上作了大量实践。炉身采用压入硬质耐火材料泥浆造衬,有效保护炉身冷却设备,规整部分缺损炉衬,改善高炉炉况顺行。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鞍钢高炉炉身砖衬与冷却设备的损坏日趋严重。七十年代鞍钢有六座高炉相继发生炉身砖衬全部脱落,造成冷却设备大量破损,炉壳严重变形开裂。从1975年6月至今,已有8座高炉被迫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武钢高炉的生产实践,使高炉工作者逐步认识到,有效地延长炉身砖衬使用寿命,是保持合理的操作炉型,取得优质高产低耗的重要条件。象武钢这样高碱金属负荷的高炉,炉身砖衬受到了更为严峻的考验,而炉体结构、炉衬材质、施工质量以及砖衬的冷却、高炉操作制度又无一不决定着高炉砖衬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梅山三号高炉处于炉役后期,炉身侵蚀严重,冷却设备大量损坏,制约高炉正常生产。通过改进炉身冷却设备,运用炉身压浆造衬技术和合理操作制度等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炉身侵蚀问题,高炉煤气利用率提高,炉况稳定性增强,各项经济指标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5.
开发的数模来研究不同设计参数对高炉炉腹和炉身砖衬温度的影响,特别是不同冷却设备和砖衬导热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该数模对确定高炉炉腹和炉身的砖衬实际侵蚀情况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而且对新建高炉和现有高炉改造、开发泰勒型设计也是有用的。  相似文献   

6.
七十年代以来,由于高炉不断大型化,以及采用了燃料喷吹、提高风温、提高炉顶压力等强化冶炼措施以后,炉身寿命显著缩短。为寻找其对策,国内外炼铁工作者对炉身砖衬破损原因及防止破损的有效措施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研究。日本和苏联等国乘高炉解剖及大中修的机会,对炉身使用过的砖衬、附着物进行了分析研究。关于炉身下部砖衬应该选用何种材质,目前观点尚不统一,但多数人认为:对于热负荷较大的炉腹和炉身砖衬,应该选用耐碱性、耐磨损的 SiC 或 SiC-  相似文献   

7.
高炉炉身镶砖冷却壁对延长炉身寿命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是获得长寿高炉的关键设备。采用粘土砖的炉身转衬,一般在投产后半年左右,炉身中下部就被浸蚀光了,以后的几年全靠冷却壁维持生产。我国的高炉炉身寿命短,往往是冷却壁大量损坏漏水、被迫停炉检修。据武钢高炉的统计,灰铸铁镶  相似文献   

8.
乌克兰高炉炉身冷却模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琨 《炼铁》1997,16(6):52-54
为提高高炉炉身寿命,乌克兰炼铁工作者开发了炉身冷却模块技术。这种炉身冷却模块技术取消砖衬和冷却壁,将冷却水管直接焊接在炉壳上,并浇注耐热混凝土。乌克兰和俄罗斯已有十几座高炉采用了这一技术,  相似文献   

9.
武钢二高炉从1982年6月第二代大修后,由于炉身砖衬大面积脱落,被迫于1985年4月进行了小中修,将炉身砖衬改为薄壁砖衬。为了保护炉衬,延长高炉炉身寿命,在强化高炉冶炼的同时,积极采取活跃炉缸和维护合理煤气流分布的装料制度等先进技术措施,使高炉炉况稳定顺行,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家一级高炉的先进标准。本文就1986年9月以来该高炉的装料制度进行扼要分析探讨。一、煤气分布在高炉下部送风制度合理和原、燃料条件基本稳定的情况下,高炉气流分布合理与否,主要取决于装料制度。若装料制度改变,炉内气流分布将发生变化。在不同装料  相似文献   

10.
当前,高炉炉身砖衬破损日趋严重,合理炉型很快遭到破坏,已成为决定高炉寿命的关键。弄清其侵蚀机理,研究和采用新的炉身结构(新材料和冷却结构),取消或减少中修次数,延长高炉整体寿命,有重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强化冶炼条件下的炉体侵蚀及长寿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攀钢 2 #高炉第二代炉役炉体侵蚀作了系统地研究 ,分析了炉体侵蚀的原因 ,弄清了强化冶炼条件下攀钢高炉侵蚀的特点 ,进一步揭示了含钛物料的护炉机理 ,提出了实现攀钢高炉高效长寿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王新东 《钢铁》2022,57(12):23-31
 当前中国钢铁工业面临着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等多重压力,呈现出减量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新形态。在非高炉炼铁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及大规模应用前,以高炉为主的炼铁工艺在一段时间内仍将保持主体地位。而高比例球团冶炼是当前中国高炉炼铁的发展方向,是未来钢铁工业实现减污降碳的必然趋势。为了进一步推动高比例球团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从球团矿的物理化学性质出发,阐述了球团矿在高炉内的行为,分析了限制球团矿比例提高的因素,从冶金反应机理到工程实践总结了未来高比例球团冶炼的高炉系统设计发展方向,提出以低碳绿色为前提、以资源和能源利用为基础、以智能化装备为支撑的高炉设计理念。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多种高炉炉型、冷却系统、炉缸炉底设计方案,重点分析了多段式炉身、全铸铁冷却壁、串罐无钟炉顶在高比例球团冶炼中的优势,归纳了矿焦槽、热风炉及自动化检测与模型控制等技术特点,给出了适应高比例球团冶炼的高炉系统设计建议。根据球团矿在高炉内的反应机理以及操作炉型对强化冶炼的影响,提出合理的炉料结构的确定方法,最佳的炉料碱度控制标准,以及装料、送风、出铁、热、渣等操作制度。最后,通过高炉冶炼实践,验证了高比例球团冶炼技术经济指标的进步,为今后高比例球团冶炼高炉系统设计及优化方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王瀚  王静松  彭星 《中国冶金》2021,31(5):19-25
为降低高炉炼铁中固体碳耗、高效利用冶金高温副产煤气,提出高炉富氧喷吹还原性气体工艺流程,建立基于物料平衡与热平衡的高炉数学模型,并修正了理论燃烧温度计算公式。应用该模型分别对传统高炉、炉缸富氧喷吹还原性气体以及炉身喷吹循环煤气的炼铁流程进行技术参数分析。结果表明,炉缸富氧喷吹还原性气体以及炉身喷吹循环煤气的炼铁流程中,当氧气浓度达到50%、炉缸还原性气体喷吹量为267 m3/t时,焦比为291 kg/t,煤比为150 kg/t,直接还原度为0.195,相比传统高炉,燃料比降低109 kg/t,综合能耗降低4.8%。还原性气体温度每升高100 ℃,可多喷吹5.8 m3左右的还原性气体,降低焦比约5.5 kg/t;还原性气体喷吹量对理论燃烧温度影响较大,炉缸每喷吹1 m3/t、1 000 ℃的还原性气体,理论燃烧温度可降低约1.9 ℃。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攀钢冶炼钒钛磁铁矿大型高炉近10年,针对炉前用耐火材料等相关技术设施与高炉冶炼强度的提高存在匹配上的缺陷,制约了高炉技术指标的优化。对此,进行了实验室研究探索与工业试验相结合,对有水炮泥进行性能改进的同时,并成功地开发出了适用单铁口和双铁口使用的环保型无水炮泥,高性能有水炮泥,垫沟料,主沟浇注料等新型炉前用料。同时引进国内较先进的炉前设备和设施,改进铁口和主沟、砂窝子等相关设施的维护处理技术,满足了近几年来高炉强化冶炼条件下对炉前工作的适应性要求,促进了高炉技术经济指标进一步优化提高。  相似文献   

15.
高炉的大型化已成为炼铁技术发展的主流趋势,如何实现大型高炉长寿化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就大型高炉的技术指标评价和炉缸炉底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云 《山西冶金》2013,36(3):32-34
对邯宝1号高炉43 d的小风量冶炼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调整高炉基本操作制度、提高富氧率、加强日常标准化操作管理、强化生产组织和加强设备管理等措施,实现了高炉的稳定顺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7.
刘德军 《钢铁》2016,51(10):78-83
 在对鞍钢焦炭质量现状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焦炭强度、热态性能、化学组成、粒度及质量波动等对高炉冶炼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对高炉风口焦炭的实际取样与研究加以验证,指导高炉操作实践;同时,系统地掌握焦炭质量、焦炭质量对高炉冶炼的影响、焦炭质量的评价方法等;尤其是利用“风口取样”,掌握焦炭在炉内的变化规律和炉缸工作状况,为高炉操作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为焦化厂低成本生产出符合高炉运行要求的焦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宝钢3座高炉持续高强度冶炼、高煤比生产,原设计炉体冷却水量已不能满足各高炉冷却需要,随着炉龄增加,冷却器破损数、炉皮发红现象增多,影响高炉的长寿。通过高炉大修和高炉冷却系统的在线改造,增加炉体冷却板、冷却壁的冷却水量,提高水压,改善循环水水质,强化对炉体的冷却,起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唐钢新3号高炉基本制度调整,并采取多种措施,逐步形成了规整的操作炉型,炉况日趋稳定顺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稳步提高,在炉型维护、强化冶炼、优化指标、炼铁理念的更新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  相似文献   

20.
汪学锋  柳萌 《炼铁》1996,15(3):21-25
提出了长寿高炉的基本设计思想。进行长寿高炉设计,必须对高炉合理内型、合理内衬结构和不同部位耐火材料的选择、冷却方式和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器的结构、材质与水质等)及其它有关方面综合考虑。武钢5号(3200m~3)高炉设计炉型比较合理,炉缸直径为12.2m,高径比为2.28,并采用了全立式冷却壁、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等先进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