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 2004年元旦刚过,顺驰集团又在天津一所宾馆里接连开了48个小时的会。参会的是顺驰各区域、各公司的领导团队和骨干员工,会议讨论的是顺驰人一年来在全国化战略执行中“呕心沥血”的成果。会上表达出“同一种心声”:2004年,只要每个人都“聚焦于明晰战略下的行动效率”,并“偏执而坚决的执行”,集团100亿的战略目标必定会实现。  相似文献   

2.
张军 《城市开发》2004,(2):34-37
2004年元旦刚过,顺驰集团又在天津一所宾馆里接连开了48个小时的会。参会的是顺驰各区域、各公司的领导团队和骨干员工,会议讨论的是顺驰人一年来在全国化战略执行中“呕心沥血”的成果。会上表达出“同一种心声”:2004年,只要每个人都“聚焦于明晰战略下的行动效率”,并“偏执而坚决的执行”,集团100亿的战略目标必定会实现。  相似文献   

3.
《景观设计》2005,(U05):48-51
2003年8月,顺驰(上海)集团成立,9月,10月,11月集团分别在上海、苏州竞地成功,快速完成了在长江三角洲的战略布局,顺驰(上海)集团目前已成立了的上海与苏州公司,获取了4个项目,开发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2004年下半年,顺驰(上海)集团将于2006年在华东区域形成以上海为核心的多中心,多区域的战略布局,并立志成为华东区域房地产行业的No.1和MARKET LEADER。  相似文献   

4.
土地政策由原来的协议出让改为招、拍、挂,这为顺驰的全国化扩张提供了非常好的机遇顺驰在全国化过程中面临的考验也就是对中国地产业全国化的考验1996年以前,顺驰代理的商品房销售项目很少有超过两万平方米的,基本上都是十几套或者几十套的小项目。1996年,顺驰接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代理项目“华苑”。凭着优秀的代理业绩,顺驰随后拿到了“华苑”项目九区的独家代理权。同年,顺驰与“华苑”项目开发商华夏房地产开发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华苑”二区,从此,一直以代理销售为主营的顺驰第一次真正进入房地产开发行业。进入房地…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 10月28日“首届中国房地产企业200强颁奖暨高峰论坛”在京召开。万科、顺驰、合生创展分列前三名。江苏高力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华门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华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荣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新黄浦置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金昌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等其它企业亦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6.
<正> 1986年1月28日,满载人类梦想与期待的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仅仅70多秒后,那副用12亿美圆打造的躯体就支离破碎、机毁人亡。为此,里根总统说,在冒险扩大人类活动领域的过程中,这类痛苦事件在所难免,可是“未来不属于怯懦者,未来属于勇者”。 挑战是一个勇敢者的姿态,但挑战常常以失败告终。顺驰会成为“挑战者号”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 这里我们整理了在一次地产峰会上部分老总的说法,也约请了一些业内专家发表看法。顺驰的未来,尤其是最近一两年的发展,着实让许多人头着迷。  相似文献   

7.
《百年建筑》2006,(9):11-11
9月5日,香港上市公司路劲基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路劲基建)入资顺驰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驰中国)的协议正式签订。根据协议.路劲基建将向顺驰中国注入12.8亿元资金,入资完成后持有顺驰中国55%股权。顺驰中国原股东孙宏斌持有40%的股权.高管层持有5%的股权。据顺驰中国总部透露,入资完成后,顺驰中国的管理模式及团队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所有项目操作仍将沿用顺驰品牌。此次路劲基建的入资,不涉及孙宏斌旗下另一家从事房地产开发的融创集团和从事房地产中介的顺驰(中国)不动产网络集团。  相似文献   

8.
装修工人非正常死亡网友发帖质疑电梯安全11月12日上午,10余名“顺驰领海”楼盘的业主聚集在售楼处,要求开发商和物业说明并消除居民楼电梯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导致居民出现这些举动的是该楼盘业主论坛出现的一个帖子,帖子上说,尚未正式入住的香海园1号楼发生电梯安全事故,一名装修工人受到伤害。前晚9点多钟,某网站顺驰领海业主论坛的版主佟小姐发现,有一个名叫ningqu218的网友在论坛上发了一个帖子,称顺驰领海小区香海园1号楼1单元的电梯发生了事故,一名装修工人在摁开电梯门后,发现电梯轿厢未到,工人探头往里看时,轿厢突然来了,工人的头…  相似文献   

9.
单伟豹 《中州建设》2007,(12):16-16
日前,由经济观察报经济观察研究院主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联合主办的“2006年度商业标杆“评选揭晓.作为惟一的房地产产业案例,“路劲基建收购顺驰中国”入选标杆案例.评委在评语中写道:“政府一再调控之下依然高歌猛进的房价印证了路劲基建收购初衷的正确.如果路劲基建能够在未来的日子将地产‘黑马’顺驰中国的‘遗产’化腐朽为神奇.则将成为政策波涛中巧妙行船的经典案例。”而在此前.作为“商业标杆‘评委零点调查董事长的袁岳曾发表评论称:“孙氏顺驰的被收购是十分典型的企业发展思路与宏观经济政治形势相背离的案例,国家政策一再抑制房地产泡沫.但是顺驰的原决策者却一再强行背离、这证明了企业要长期发展壮大.稳健经营的成功概率要远远高于投机经营”是激进还是稳健?不同的商业策略背后,是不同的价值体系、不同的观念在起着发酵作用。最新一期的顺驰内刊.已把《顺驰》更名为《隽御》首刊中.路劲董事长单伟豹以锐利的笔锋写出了顺驰的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10.
顺驰·领海由北京顺驰置地达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开发, 是顺驰集团进入北京的第二个品牌项目,位于大兴黄村卫星城北区的西北端,项目总占地40.8万平米。顺驰·领海有 3.8万平方米水景景观,分南北两岸进行设计:北岸线条明朗,采用西式几何构图风格,将地中海风情街与入口景观广场和中央水景有机结合,整个景观强调参与性;南岸采用自然生态式处理方式,设计有草皮自然坡岸,黄石、白沙石驳岸等多种形式,创造生态水景。降雨少 蒸发大 在北京这样一个缺水的城市,开发商首先面对的就是北京降雨量较小,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现实。开发商为了解决这…  相似文献   

11.
红伟 《中州建设》2009,(9):40-40
3月26~27日,国家建设工程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验收组一行五人,对由河南六建集团公司承建并申报的洛阳钼业国际大厦、郑东新区CBD商务中心顺驰广场的国家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进行评审验收。经过严格的评审,该公司此次申报的两项工程都顺利通过了验收组的评审验收。  相似文献   

12.
<正> 在2003年的中国地产界,为什么会出现顺驰这样企业?如何看待顺驰的异军突起和大肆张扬?在其领军人的思想和个性后面,有没有更多我们可以挖掘、追问的东西? 另一方面,在顺驰出现后,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担心和怀疑?顺驰现象具有哪些行业意义? 我们约请了几位近来在房地产界十分活跃的分析人士,从行业的角度分析顺驰现象的意义,也同时反思我们自己。  相似文献   

13.
先是宣布要在2003年实现销售回款40亿、2004超过100亿,然后接连在石家庄、苏州、北京等城市“天价“拿地,再是在各种场合扬言要在三五年内成为中国地产老大……从2003年下半年起,一直保持低调的天津顺驰集团以一系列“狂飙突进”般的举动,强势而有力地“浮出水面”,在中国地产界掀引起了阵阵骚动。  相似文献   

14.
10月30日,因不满开发商承诺的赠送面积缩水,以及入住前开发商无法提供《竣工验收备案表》,大兴区顺驰领海小区部分业主拒绝入住。30日上午,几十名顺驰领海业主聚集在小区门口。业主称,顺驰领海楼盘涉嫌欺诈。按照合同,开发商应在10月28日向业主提供《竣工验收备案表》,但至今未能提供。业主认为收房程序不合理,业主李晓红说,比如让业主先缴物业费、维修基金、代办产权证才能验房。“应该缴完房价差额,业主验房后修复完,之后办理收房手续。”同时,业主还提到小区绿化面积从售楼宣传时的51%缩水到31%,业主认为开发商不具备交房条件。收房时,小…  相似文献   

15.
二次创业的战略思考北新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宋杰平1996年10月15日~17日在江西庐山召开的全国新型建材第二次飞跃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北京新型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宋志平作了以“二次创业的战略思考”为题的长篇发言,引起与会者极大的兴趣和关注,反...  相似文献   

16.
时装设计师张驰2010春夏系列于2010年1月28日在北京国粹苑华丽开秀.跨界携手王振飞、王鹿鸣两位建筑师一同打造主题秀台,带来服饰盛宴之外.还给观众带来绝佳的视觉大餐。设计师以”算法建筑“名扬远播,惯于运用程序进行设计方案的创作。为了配合时装秀“骑士精神”主题.两位设计师对舞台设计可谓煞费苦心,最终选用激光与烟雾对硝烟战场进行完美诠释。  相似文献   

17.
《城市开发》2010,(6):88-88
北京首都开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开集团”)于2005年12月10日正式挂牌成立。首开集团是在北京市国资委主导下由城开集团、天鸿集团合并重组形成的、以房地产开发和经营为主营业务的市属国有大型企业集团。首开集团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是中国最早成立的房地产企业之一,集团总资产约人民币400亿元,年开复工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18.
"融资难"之源 "以小博大"的发展模式带来的融资问题 我国房地产商习惯了把风险看得小一点,多数采取"以小博大"、高速发展的战略.例如,顺驰采用"以小博大"的大跃进策略,在宽松金融、经济环境下,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几年时间从天津的一个小地产商迅速发展成全国性地产商,并获得了"天价制造者"的名称;顺驰巅峰时期储备土地面积达到1 200万平方米,年销售额近100亿元.  相似文献   

19.
孙宏斌下岗了,在2004年的“金九银十”季节,在“831”之后,在中国宣布加息之前,在中国房地产“泡沫论”愈演愈烈的喧嚣声中。这个红极一时的“地产骇客”、这个高歌猛进的:地产急先锋”,这个一向另类高调的地产界争议人物就这样悄无声息的隐退了。辞去了缔造并引领了十年的顺驰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的一切行政职务。在这个中国地产的多事之秋,在顺驰经历了超自然的飞速狂奔之后,孙宏斌的引退无形中具有了某些特殊的意味。孙宏斌迅速窜红与悄然隐退客观上暗合了中国地产发展的历史脉络,也折射出了中国地产的游戏规则与地产企业生存环境的变迁。  相似文献   

20.
王小霞 《城市开发》2004,(12):46-47
1996年以前,顺驰代理的商品房销售项目很少有超过两万平方米的,基本上都是十几套或者几十套的小项目.1996年,顺驰接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代理项目"华苑".凭着优秀的代理业绩,顺驰随后拿到了"华苑"项目九区的独家代理权.同年,顺驰与"华苑"项目开发商华夏房地产开发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华苑"二区,从此,一直以代理销售为主营的顺驰第一次真正进入房地产开发行业.进入房地产开发行业后,顺驰的发展一发不可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