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风电并网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大规模风电并网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包括风电场并网点电能质量、功率波动、电网调峰、风电送出等。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在加强风电并网管理,科学合理规划电源结构,积极开展多种方式消纳风电等方面给出了具体意见,提高了大规模风电接入后的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风电机组大规模并网相关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吉林省风电发展的现状及未来趋势,针对目前风电机组并网后出力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等问题,详细分析了吉林省大规模风电机组并网将给系统发供电平衡、调峰和调频等带来的影响以及并网后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问题。提出了解决电网调峰、并网后的稳定等问题的措施,最后对新并网风机提出了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3.
万书亭  崔研  闫磊 《现代电力》2012,29(4):22-25
风电并入电网给系统的调峰带来很大影响,风电特有的随机性、波动性等特性影响着系统的稳定运行。文章针对风电并网后对电网调峰的影响问题,以华北电网的实测数据为分析对象,直观显示了风电出力在不同时段的波动特性。对比分析了风电的月、日出力特性与华北电网的负荷特性之间的关系,讨论了风电并网后对华北电网调峰的影响,得到了风力发电给电网调峰带来负面影响的关键月份。论文成果对于风电并网参与调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大规模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风能具有随机性、间歇性、不稳定性的特点,当风电装机容量占总电网容量的比例较大时会对电网的稳定和安全运行带来冲击。针对这一问题,阐述了大规模风电并网后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电能质量、电网频率、发电计划与调度、系统备用容量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改善风电并网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樊飞  刘洁  胡杰 《吉林电力》2012,40(6):1-4
近年来,东北地区风电机组规模发展较快,由于风电机组出力的不可控性,极限功率以及低电压穿越能力等诸多因素,风电的大规模并网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较大影响,基于传统电力平衡方式的电网规划设计已不能全面和准确地反映电网运行特性。结合东北电网负荷特性、风电机组特性、系统调峰能力,提出6种针对风电大规模并网后的典型电力平衡方式。  相似文献   

6.
随着大型风电场开发建设、接入电网,结合当前大型风电场接入电网后运行存在的问题,对大型风电场接入电网并网方式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就并网方式进行了研究,从风机运行特点、风电场并网后对电网的影响、电网故障后对风电场的影响等方面展开了讨论。通过对比分析交流输电方式与柔性轻型直流输电方式的优缺点,电网系统的稳定性及输电的可靠性以及故障时对风机的影响,提出了大型风电场接入电网方式的相关建议,为大力发展风电清洁能源,大型风电场的并网安全稳定运行,减小系统影响提供借鉴,同时也为风电接入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丁宇  陈永华  李雪明  钱峰 《广东电力》2011,24(5):24-28,38
结合目前风力发电机组、风电并网标准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分别从电网和风电场的角度阐述了风电控制技术的现状,并对大规模风电并网的控制需求、影响因素等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展望.指出通过对风电进行有效的控制,可以在现有条件下,提高电网接纳风电的能力,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8.
马静  沈雅琦  杜延菱  刘辉  王靖然 《电网技术》2021,45(5):1673-1686
基于电力电子变流器的风电并网系统具有非线性、多时间尺度特征,受扰后易引发宽频段振荡问题,威胁系统稳定运行.如何实现宽频振荡的快速主动阻尼已成为风电并网系统中最受关注的问题.同时,随着直流输电系统等柔性设备接入电网,风电并网系统宽频振荡强交互、多模态特征逐渐凸显,这对风电并网系统宽频振荡阻尼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  相似文献   

9.
随着大规模风电机组的并网运行,风电机组或电网故障导致风机脱网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主要是由于对风电系统的并网运行特性没有深入的研究,而针对电网故障情况下的运行特性研究则更加薄弱。对使用背靠背全功率变流器的直驱永磁风电系统的综合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并针对风速变化以及不同电网电压跌落情况下的响应情况进行分析。根据仿真结果可以看出,机组有着较好的动态响应,在风速大范围连续波动状态下有相对稳定的输出,且在系统发生故障后亦能够较快地恢复稳定,从而实现低电压穿越,保证风机的稳定并网运行。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提高北京电网运行风电机组并网运行技术及管理水平,基于华北电网和北京电网的调度特点,结合北京电网风电场建设规模、年度利用小时数、现状接线输送能力分析,重点研究了风机制造技术不足给电网运行带来的问题,目前风电场功率预测和控制技术落后,北京电网全额供热机组限制了电网调峰能力及通过火电机组深度调峰接纳风电电力等系列问题,最后,针对上述问题,给出了风电并网及运行的有关技术措施及建议。这些问题的研究与探讨为北京电网的风电机组并网运行技术及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风电经混合型MMC外送的暂态能量转移机理与限流耗散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合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具有交直流解耦控制、抑制故障电流、维持并网电压等独特优势,在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风电并网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有基于混合型MMC的交直流故障穿越策略大多仅考虑直流电网本体,并未结合风电并网考虑暂态能量转移与耗散的问题。首先,研究了基于混合型MMC的风电并网系统在交直流故障期间的暂态发展过程,归纳出能量转移机理,分析了不同故障阶段的关键因素。然后,提出了一种具备故障识别能力的自动限流耗散方法,研究了加入限流耗散措施后的暂态能量转移变化。最后,在四端风电直流电网下验证了自动限流控制及耗散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大规模风电集中并网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甘肃酒泉“陆上三峡”10 GW级风电基地一期工程的投产,大规模风电集中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逐步显现,尤其是2011年2月24日以来酒泉风电基地连续发生多次大批机组脱网事故,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重大影响。以酒泉风电基地为例,分析了大规模风电集中并网存在的调峰、送出能力、电力消纳、无功电压控制、有功控制和频率稳定等方面的问题,研究了大规模风电集中并网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风电接入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87,自引:24,他引:87  
研究了大规模风电接入对电力系统的影响。通过对基于双馈感应电机的风电机组进行动态建模以及对包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进行仿真计算,研究了风电接入对电网电压及输电线路传输功率的影响、风电场的短路电流贡献及其对电网短路容量的影响和风电接入后电网暂态稳定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大规模的风电接入可能会使电网出现线路传输功率越限、短路容量增加及电力系统稳定性发生变化等问题。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大型风电场建模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风电场建模是研究风电场接入电网运行和控制的基础。随着我国千万千瓦级风电场陆续投入电网运行,建立描述大型风电场的稳态和动态行为的数学模型是一个关键课题。对现有风电场建模研究成果从风速—功率关系模型、稳态潮流计算模型、动态模型和暂态模型四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并针对近期出现的大型风电场连锁切机事故,提出了风电场连锁动态过程建模的概念和必要性。通过对现有风电场建模方法的综述,旨在指出目前大规模风电场建模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大规模风电并网引起的电力系统运行与稳定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年来我国风电快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大规模风电并网的问题。文章主要介绍了大规模风电并网引起的电力系统运行与稳定问题及其相关技术解决措施,主要包括大规模风电并网对电压的影响及风电场的电压控制问题;大规模风电并网对稳定性的影响及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的问题;大规模风电并网对调度运行的影响和风电功率预测的必要性3方面的内容,并针对每一个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风电接入对地区电网暂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风电迅速发展,风电场规模和单机容量越来越大,风电对接入的电网的影响不容忽视。而风资源丰富的地区大多电网不够强壮,加之风电自身故有的无功特性(吸收或者不发无功),风电接入对电网电压稳定性的影响显得尤为突出。对基于普通异步发电机的恒速风电机组构成的风电场与基于双馈感应发电机的变速恒频风电机组构成的风电场接入电网后的暂态电压稳定性,通过电力系统仿真软件DigSILENT并结合实际电网进行分析,给出风电场不同出力情况下的故障极限切除时间。关于静止无功补偿装置(SVC)和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对异步机风电场暂态电压稳定性的改善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针对风电并网与电网振荡解列日益凸显的交互影响,首先,基于PSD- BPA仿真软件建立"风火打捆"等值单机无穷大系统,从风电接入比例及风电场是否加装无功补偿两个方面对系统失步振荡特性进行仿真分析。结合实际电网,加以仿真验证。其次,改变电网运行方式或者故障点位置,通过对比相应的风电脱网量,仿真分析振荡解列对风电可靠并网的反作用。结果表明,风电并网比例越大、风电场具备无功补偿时有利于抑制电网失步振荡,提高电网稳定性;电网不同运行方式及故障地点可能改变电网的振荡模式,使振荡中心发生迁移,影响风电的可靠并网。最后,针对二者间的交互影响,提出合理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风电消纳关键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针对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给电网安全运行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在分析中国风电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欧美等国家的经验,从系统调节能力、电网输电能力、风电技术性能、风电调度运行水平等角度论述了影响风电消纳的关键因素。并根据中国特点,从加强调峰电源和跨区电网建设、突破风电并网运行关键技术、建立完善风电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等角度,提...  相似文献   

19.
结合酒泉风电基地的现状及发展规划,分析了酒泉风电基地大规模风电并网对甘肃电网带来的影响。从电源结构、电网结构、并网技术标准及运行管理规范等方面给出了解决酒泉风电规模化并网问题的措施。最后从政策层面、管理层面及技术层面提出酒泉风电并网问题的综合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黎敏 《广西电力》2013,(5):60-64
将风电出力参与系统电力平衡,根据平衡调峰计算结果,判断广西电网接纳风电的能力,并分析影响电网接纳风电能力的因素.提出广西风电季典型日出力曲线、年平均出力曲线及年出力曲线,根据风电出力曲线参与系统电力电量平衡,使用互联电力系统模拟软件,计算风电参与平衡后对系统调峰能力的影响.2013年电网接纳装机为1258.5 MW的风电出力后,缓解了系统电力、电量不足问题,未出现调峰不足问题.2015年电网接纳装机为4086MW的风电出力后,增大了系统盈余,系统调峰缺额增大,火电运行经济性差.2013年电网可以接纳规划风电场出力,2015年电网接纳风电后加大了系统调峰压力.电网接纳风电的能力主要受风电特性、电源结构、负荷水平和负荷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