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曹卫东 《中国电梯》2007,18(16):35-37
1莫斯科麦乐电梯公司 莫斯科麦乐电梯公司于1953年成立,早先生严低压电力设备。20世纪YO年代俄罗斯电梯行业有了快速发展,公司开始生产电梯控制柜供应给各电梯企业。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由于工厂属于俄罗斯,电梯控制柜的产量减少。2000年以后,工厂决定发展电梯行业,开始生产电梯厅门、轿厢等部件,一般载重量都在630kg以下。当时其他电梯企业生产量很大,没有时间完成生产任务,于是委托该公司生产2002~2003年,  相似文献   

2.
王金萍 《中国电梯》2003,14(7):53-54
1900年美国奥的斯公司将2台电梯从约克工厂运到上海,1907年奥的斯公司在平安酒店投入使用了中国最早的2台电梯,从此,电梯这种“垂直车辆”驶入了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电梯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在电梯市场趋于国际化的今天,其竞争是激烈而残酷的,而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据中国电梯协会理事长任天笑介绍,  相似文献   

3.
王友林 《中国电梯》2009,(16):13-13
从1980年到2009年,中国电梯业走过了快速发展的30年;《中国电梯》作为中国电梯发展的重要见证及信息、技术交流的平台,也迎来了第300期出版的重要里程碑时刻;而作为电梯行业的一员,我与“康力”,也走过了探索和发展的13个年头。  相似文献   

4.
边稳定 《中国电梯》2003,14(9):28-29
1 电梯业东强西弱。我国电梯工业的整体结构存在着严重的地域分布失衡,即东强西弱。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率先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作为一个与建筑业密切相关的行业,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带动东部电梯工业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同时,国外大量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也涌人东部地区,极大地推动和提高了东部地区电梯工业的发展进程,使东部成为我国电梯工业最大的亮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电梯》2010,(14):18-28
伴随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电梯行业也不断壮大。目前,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电梯用户市场,而且已经成为全球电梯的主要生产基地和集散地。30年来电梯行业发展迅猛,尤其是最近6年,更是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为电梯制造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几乎所有国际知名电梯制造品牌均在中国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同时中国本土的电梯企业,也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不断努力拼搏,也取得了惊人的业绩。  相似文献   

7.
刘砚军 《中国电梯》2005,16(24):48-49
正值世界电梯业迅猛发展,特别是处于霸主地位的中国电梯市场日新月异之际,稳坐电梯行业第三把交椅的蒂森克虏伯电梯集团,研制、推出了一种新型的电梯系统——TWIN,并将以“电梯制造的革命”为题首先在中国诸城市进行为期2个月的产品与概念的推介巡礼。2005年10月18日推介活动在北京拉开帷幕,29日移师上海。借此,本刊主编李增健专题访问了蒂森克虏伯电梯(中国)首席执行官戈伟奇先生、蒂森克虏伯电梯(中国)销售总监Joe Imfeld先生和蒂森克虏伯德国工厂项目管理与咨询高级顾问Karl-Otto Schollkopf先生并与戈伟奇先生就TWIN系统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广泛交换了意见。  相似文献   

8.
王锐 《中国电梯》2006,17(11):30-31
主持人;本届展览会上电梯概念产品层出不穷,中国电梯杂志今年第8期刊登的太空电梯可以说在电梯界很引人注目。太空电梯从科幻到现实产品要解决一系列技术问题,而做为工业产品也必然会带动很多材料类的相关技术发展。国外这么多的先导产品出现,那么我们国内现在怎么样呢,国内有哪些新概念产品出现,今天请几位专家来就是想探讨一下今后电梯研发的理念是什么,方向是什么,借此推动我们电梯工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
袁光平 《中国电梯》2009,(16):113-113
改革开放的迅猛发展,带动了中国电梯业的蒸蒸日上。如今,中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电梯市场之一,拥有不可替代的位置,中国民族品牌也越做越响,让人欣喜。我公司成立于2001年,前身自上个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从事电梯产品、安装、维修、保养和运行工作,至今仍坚持优秀的维保传统,提供电梯产品、安装、维修、保养一条龙服务,为保证电梯事故得到及时处理并防患于未然,电梯维保队伍365天24小时全天候服务于广大市民。  相似文献   

10.
邱志伟 《中国电梯》2009,(16):75-75
值《中国电梯》300期之际,回顾中国电梯发展30年,我感慨万千。 1951年,天津从庆生电机厂生产出了第一台电梯,安装于天安门城楼,标志着我国拥有了自己生产的电梯。1980年,瑞士迅达电梯公司与我国合资,分别在北京和上海建立工厂,成立了中国迅达电梯有限公司,推动了中国电梯事业的发展。随后几年,美国奥的斯和日本三菱、  相似文献   

11.
易斐 《中国电梯》2009,(16):90-90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30年,电梯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奥地利森佩理特进入中国市场15年来亲历了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电梯行业从无到有,直到现在的蓬勃发展,速度惊人。目前世界各大电梯企业在国内都有了合资企业,如迅达、奥的斯、三菱、日立、东芝、  相似文献   

12.
成功之路     
刘波 《中国电梯》2009,(16):28-28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电梯行业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利用外资、引进技术、输入管理,带动了行业技术开发、产品升级、企业进步,促进行业全面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之初,国家就选择以电梯企业作为机电行业开展合资合作的试点单位,成立了中国第1家中外合资的机电企业——中国迅达电梯有限公司,同时也开展利用补偿贸易引进技术等多种合作方式。随后相继成立了中国天津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3.
王锐  王瑞丽 《中国电梯》2007,18(4):10-11
随着我国电梯行业势如破竹地发展,中国电梯企业抓住2005年电梯进出口贸易顺差显现的契机,在国际电梯市场乘风破浪,克服了语言障碍、地域跨度、贸易壁垒等诸多困难,在2006年真正快速、稳健地融入了国际电梯大家庭。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电梯》2009,(16):3-3
伴随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电梯行业也不断发展壮大。目前,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电梯用户市场,而且已经成为全球电梯的主要生产基地和集散地。30年来,电梯行业发展迅猛,尤其是最近6年,更是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电梯》2005,16(1):34-35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电梯行业也进入新的增长高峰期。近几年来,国外和合资品牌占据中国电梯市场的主导地位。中国电梯行业的竞争也愈演愈烈,电梯行业与高利润渐行渐远。社会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国内一些有悠久历史的国营民族电梯企业,必须鼎力逐新,进行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Emerson公司所属业务品牌艾默生工业自动化的相关于公司自从2006年的电梯展会后,再度参加2008中国国际电梯展,进一步展示Emerson电梯解决方案,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快速发展的电梯行业。  相似文献   

17.
张乾康 《中国电梯》2009,(16):52-52
在历史的长河里,30年,只是弹指一挥间;在改革开放的中国,30年,却是风云激荡的疾行年;在我的人生中,30年,风雨兼程,岁月如歌。 飞亚电梯30年了,我与电梯同行也30年了。 我们厂成立于1978年,当时是国营商办工厂。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电梯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电梯配部件企业的兴盛,国产零部件生产规模远远超过国外。在参加本届展会的企业中,配件厂商占了近78%,在这些厂家中既有产品门类齐全的综合性企业,又有生产单一系列产品的专业性企业,展品中既有适合市场的普通产品,又有满足高端市场的高新技术产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电梯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梯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机械化所副所长彭克荣电梯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垂直交通运输工具,近年来在技术上获得了快速的发展。电梯产品的性能和使用可靠性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高层建筑中垂直运输设备的需求。当前电梯的运行速度已达到10...  相似文献   

20.
《电梯工业》2007,8(1):53-53
净高达492m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以下简称金融中心)内将出现“中山制造”的身影。2006年12月28日获悉.蒂森克虏伯电梯承建了其中的44台电梯。2台观光电梯全部由德国公司进口,38台高档乘客电梯均由蒂森克虏伯电梯中山工厂(以下简称中山工厂)自行设计、建造:另外的4台双轿厢电梯在德国完成核心技术之后,也将在中山工厂完成轿厢装修、电梯导轨、电梯风阻部件等建造工序。此双轿厢电梯其运行速度将达10m/s,将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双轿厢电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