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的传统商业街区有着悠久的历史,见证着城市的发展历程,是城市文化历史的重要表征,同时其独特的空间模式和宜人的尺度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以传统商业街区的空间要素作为切入点,分析研究了不同地域环境和建筑文化背景下传统商业街区的空间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2.
我国传统商业街区作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一种,反映了当地的经济、文化、社会剪影,是城市意象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缓解城市病对街区的损坏,诸多历史文化名城进行了传统商业街区的更新保护,但早期粗放式的更新建设带来了街区的商业空间格局地位下降、物质形态庸俗化、同质化及城市商业文脉中断等问题。针对这些遗留问题,文章尝试以微更新作为传统商业街区的精细化更新手段,以城市触媒元素为更新落实的切入点,以温和低冲击的方式从物质形态、非物质形态及公共政策导向由表及里地探索传统商业街区的现代化更新保护。  相似文献   

3.
湘西地区传统商业街区作为湘西地区城市风貌的一个重要构成因素.浓缩了本地区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史。了解历史能够帮助每一个时代的人们找到自身的定位,不会在历史的长河中迷失自我。本文主要对湘西地区传统商业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的模式、原则与意义方面进行了探讨,总结出一些规律,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作为今后传统商业街设计的探索性依据。  相似文献   

4.
蔡萌  侯洁静 《城市建筑》2023,(10):46-49
历史商业街区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发展,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商业街道,蕴含着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体现着地方最具在地特色的风土民情,是城市的宝贵财富。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传承和发展历史商业街区的文化成为更新工作的重中之重。文章以青岛台东历史商业街区为例,从历史、经济、规划、建筑等多个方面提取台东历史商业街区的文化元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传承和重塑台东历史商业街区文化的策略,从文化重塑的角度为台东历史商业街区的更新改造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许沺 《门窗》2013,(4):76-7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大发展,城市建设如火如荼,传统街区的复兴已势在必行。如何解决其保护和发展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发展,为我国历史街区的健康运转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以广州市北京路街区为例,研究了传统商业街区的建筑文化,从建筑文化与商业业态、建筑文化与商业竞争力、建筑与符号化等方面,阐述了建筑文化对传统商业街区发展的影响,指出建筑文化可以提升商业街区的审美层次,诠释城市文化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旧城特色商业街区的发展滞后于消费社会下人们新的商业需求,对其整体改造,是一项激发城市商业活力、重塑城市形象的综合工程。整体改造中,要遵循总体规划、强化功能、文化导入、创造效益的原则。温江区南浦—凤溪特色商业街区的整体改造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强化了街区原有的餐饮、休闲等商业功能,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突出商业文化主题,力求营造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商业业态良性发展的特色商业街区。  相似文献   

8.
张颖异  柳肃 《华中建筑》2013,(10):147-150
城市中的传统商业街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商业文化,延续着城市的发展脉络.多数的传统商业街区处于旧城中心位置,随着经济及社会环境的改变,它们已经成为存在问题最多、急需进行更新改造的地区,否则将面临衰落甚至消亡的命运.此时政府行为的介入往往决定着传统商业街区的转折与重生.该文通过对长沙市晏家塘小古道巷建国以来空间生长的梳理,探讨传统商业街巷的自身发展规律和以政府行为为代表的他组织机制对街巷生长的影响,以期更好地理解当下传统商业街衰败的根源,找出适合的发展策略,为传统商业街区的转型与更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宋杰 《南方建筑》2006,(9):111-113
本文以安庆倒扒狮传统商业街区的现场调查资料为基础,对街区的传统商业文化内涵以及街区的衰落现状进行分析,并对街区的保护和延续提出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传统商业街区作为一种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当时社会灿烂商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是社会经济的一个缩影,更是人们社会生活最真实的反映.传统商业街区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形成独具特点的风貌,结晶出独特的空间系统,留下了耐人寻味的形态艺术.力求揭示那些历经流变的传统商业街区在发展模式、文化传承以及城市肌理、空间构成方面的形态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1.
历史文化街区蕴含着丰富的城市记忆,反映了城市发展的有机更新,同时体现了该城市街区的传统文化特色。以对历史文化街区现状的反思为切入点,论述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必要性,分析了历史街区保护和更新初期存在的诸如单纯静态保护、过度商业开发、"仿真更新"假文化蔓延等问题,并基此以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为例,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梳理、总结了其保护与更新经验,提出了当前解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面临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赵锋 《中外建筑》2011,(1):77-78
本文的兴趣旨在为全面复兴传统商业街区,对有重要历史特征和场所感的街区进行保护性城市设计研究。通过理论总结与实例分析,本文提出了城市设计理论在传统街区保护更新中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的推进,各类充满现代风格的建筑物拔地而起,导致拥有着浓郁的历史文化以及地域特色的历史街区与现代化城市格格不入,城市的规划和发展,对大量拥有传统气息以及历史文化氛围的历史商业街区造成了不同程度上的破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历史街区进行商业街区的改造逐渐得到了发展,其在改造之后为投资者带来了高额的利润回报,还在一定程度上对城市居民的文化需求以及日常生活进行了满足。本文通过对历史街区的全面了解和掌握,结合实际情况对其在改造开发项目中的优势进行简要分析,针对其在进行商业改造过程中所需要遵循的原则提出几点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4.
《门窗》2015,(8)
特色历史街区是城市中最能反映传统文化与市井生活的片区,是城市中最值得珍视的瑰宝。然而,现代商业的迅猛发展对传统居住环境的影响愈发显著,这一现象在特色历史街区中尤为明显。上下九商业街作为一条承载着广州传统文化风貌,又融合当代商业特征的特色历史街区,正面临着现代商业发展导致传统居住环境丧失的困境。文章以上下九商业街为例,阐述特色历史街区中现代商业发展对居住环境的影响,试图探寻商、住协调发展,和谐共存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韩高峰  于洋 《建筑创作》2007,(12):87-93
鲜鱼口街区是明清时期北京最繁华的综合性商业街区之一,为北京市划定的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也是前门地区最具特色的传统商业街区之一。  相似文献   

16.
王珍 《现代装饰》2014,(11):167
北京传统商业街区记载着百年的城市发展史,其中色彩在历史的沉淀中凝聚成具有独特北京韵味的地域特色。然而目前一些传统商业街区的色彩却呈现出两个极端,不是个性张扬的混乱无序,就是过于统一的冰冷无情,使得本土文化黯然失色。本文通过分析北京传统商业街区色彩的形成,从古代商业街发展脉络中得出北京传统商业街区色彩的发展主线。针对北京传统商业街区色彩现状,提出色彩控制初步建议。对修复、重建、继承、发展传统街区色彩,保持古色古香的地域文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城市传统商业街区代表了一种传统文化,是一个城市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隆福寺商业区是北京最有特色的传统商业区之一,但该地区经过改造后,商业却发生了萎缩。其原因是项目定位不准、对市场及竞争形势认识不足、经营管理不善、交通组织不利,规划设计也有一些不足。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商业模式要多元化,商业设施的规模、档次要与社会消费水平相吻合。建议要提高对保护传统商业区特色的认识,改造的规模要适度,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相似文献   

18.
芙蓉街历史文化街区是济南古老的传统商业街区,也是济南目前保存较多历史遗存和文化内涵,集中体现泉城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但近年来,该历史文化街区正面临着功能结构失衡,活力衰退的困境.为保护其特色风貌,复兴其活力,文章从保护其空间格局肌理,历史建筑、活力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原居民的社会网络等方面对该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复兴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高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历史文化街区的复兴面临着街区格局变更、地域文化缺失、活力衰退的困境。为保护其地域风貌、复兴街区活力,文章结合涵江萝苜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项目,通过实地调研考察分析,从保护街区空间格局肌理、历史建筑、水系风貌、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环境要素等方面提出历史文化街区活力复兴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整体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彰显古都文化魅力,重点重构历史文化魅力走廊——北京南北中轴线和朝阜大街,围绕"一轴一线",集中力量打通重要节点,回填历史元素,恢复经典风貌,融入现代文化,形成集中展现古都历史文化、富有鲜活时代气息的城市魅力走廊。而前门大栅栏商业街恰好位于北京中轴线上,且是一重要节点,所以"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提出,完善前门地区配套设施,推进大栅栏及周边环境整治,恢复前门大栅栏街区整体商业风貌。大栅栏商业街区的保护和改造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