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近年,电厂经常遭受雷击,引起主变或线路雷电流入侵,造成电气、电子设备损坏。根据这一情况,对电厂厂区接地网进行全面检测,实测接地电阻为18.6赘,挖开局部接地体进行勘察,水平接地体热镀锌扁钢全部已经锈蚀,造成接地电阻值增大。通过增设铺设接地扁钢,安装石墨接地模块,埋设降阻剂等措施,有效的降低接地电阻,为电厂厂区接地网改造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白龙江碧口水电厂地处甘肃文县境内,离文县县城86公里,东邻川北,东北与陕南接近。电厂装机容量为3×10万千瓦,共有四回出线,其中两回220千伏出线,一回至川北的广元地区,一回至陕南的洋县,另两回110千伏出线,一回至甘肃的武都,一回至“821”厂。现在除至武都的一回110千伏线路尚未建成外,其余三回线路均已建成投入运行。这样,通过碧口电厂的两回220千伏线路已把陕西电网和四川电网直接联接起来,使西南电网经碧口电厂与西北电网有了弱的联接。由于碧口电厂处于两大电网的联接点,其位置较为重要。因此,必须设置可靠、迅速的系统调度通信和厂内生产调度通信以及相应的生产管理通信。  相似文献   

3.
接地装置是保证人身安全以及电力设备和过电压保护装置正常工作的非常重要的环节。接地电阻的指标量又是解决电力系统接地技术的关键。本文比较分析了降低水力发电厂、变电所接地装置接地电阻方法的同时,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王庆红  李波  杨兴华  魏玉生 《红水河》2007,26(1):119-122
雷电波沿着输电线路侵入变电所,会对变电所GIS设备造成很大威胁.在平班水电站的基础上,建立了以架空线为GIS出线的模型,通过雷击塔顶的雷击方式,利用ATP-DRAW程序计算了当雷电波侵入平班水电站GIS系统后,在各电气元件中引起的雷电过电压,验证了平班水电站的避雷器配置方案是合理的.文中还讨论了感应电压及杆塔冲击接地电阻对过电压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三峡左岸电站8回500kV线路起点为主厂房顶出线架构,终点为永久船闸左侧第一基耐张杆塔。经方案比选,最终推荐采用双回路共杆方案。由于三峡电站出线沿线土壤电阻率较高,杆塔接地电阻较大,线路的跳闸率有所升高。经研究,工程拟采用不平衡高绝缘配置,即同杆低绝缘线路采用与单回路相同的标准绝缘水平,高绝缘线路采用比标准绝缘水平高15%的绝缘,导线排列方式采用逆相序排列。详细介绍了杆塔接地电阻和导线排列最小净空距离的确定。  相似文献   

6.
兴安直流输电系统逆变侧接地极线路与直流线路同杆并架敷设。在直流线路遭雷击后,接地极线路因感应过电压继发接地故障,在高压直流(HVDC)输电系统单极故障重启不成功的条件下,两回并行的接地极线路不平衡电流保护动作,导致直流输电系统双极闭锁。为了彻底消除接地极线路故障导致的HVDC输电系统闭锁现象,提出在换流站接地极线路出口处装设直流断路器灭弧的方案,并相应调整了接地极线路的控制和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7.
三峡左岸电站8回500kV线路起点为主厂房顶出线架构,终点为永久船闸左侧第一基耐张杆塔。经方案比选,最终推荐采用双回路共杆方案。由于三峡电站出线沿线土壤电阻率较高,杆塔接地电阻较大,线路的跳闸率有所升高。经研究,工程拟采用不平衡高绝级配置,即同杆低绝缘线路采用与单回路相同的标准绝缘水平,高绝缘线路采用比标准绝缘水平高15%的绝缘,导线排列方式采用逆相序排列。详细介绍了杆塔接地电阻和导线排列最小净空距离的确定。  相似文献   

8.
张浩  曹倬人 《小水电》2016,(4):50-52
赵山渡水力发电厂投运已近16 a,近年来计算机监控系统、励磁系统、调速系统、继电保护等电气设备老化,故障频出,严重影响电厂的生产安全及发电效益。为了减少维护量,提高自动化水平,保证各系统相关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对电气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取得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小浪底工程是黄河干流上最大的枢纽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水力发电厂(以下简称小浪底电厂)是我国大型水力发电厂,“创一流的电厂(技术一流、人才一流、管理一流),并向世界一流水电企业进军”是电厂的宏伟目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电厂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王洲  朱芙蓉 《小水电》2012,(3):52-53,59
珊溪水力发电厂坐落于浙江省文成县珊溪镇内,距温州市117km,距文成县28km,位于飞云江干流中游河段。珊溪水力发电厂共装有4台50Mw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采用两机一变扩大单元接线方式,共2个机变扩大单元,接人220kV母线,一回220kV出线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