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陶瓷科学与艺术》2006,40(4):53-53
我国是陶瓷大国,但却是陶瓷出口弱国。多年来,我国陶瓷产品市场主要以国内市场为主,近几年陶瓷产品的出口虽然快速增长,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出口总值占陶瓷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仍很小。因此,如何开拓陶挠产品的国际市场,使我国陶瓷产品由传统的国内市场为主转变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是关系到我国陶瓷工业发展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吴娇 《陶瓷》2012,(6):60-60
在出口市场遭遇重要挫折之时,大部分陶瓷出口企业开始转向内销市场。但由于国内一、二线城市市场趋于饱和,竞争十分激烈;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虽然表现出了很大潜力,但毕竟以前没有开发,所以渠道铺设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四川陶瓷主要集中在夹江和  相似文献   

3.
《佛山陶瓷》2009,(4):I0007-I0008
由佛山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佛山海关主办的《佛山进出口公平贸易简报》(以下简称《简报》)近日对佛山陶瓷及铝型材出口作了深入分析。作为佛山传统出口产品,今年头两个月建陶卫浴出口减速,但技术陶瓷出口却增长较快,而铝型材在新兴市场所占份额大幅上升。  相似文献   

4.
尹胜 《陶瓷》2013,(15):61-61
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全球经济形势并未出现根本好转,陶瓷出口市场依然不够理想。佛山检验检疫局新近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经该局检验出口的建筑卫生陶瓷产品货值同比下降了8.23%。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原本依赖出口、近期已转向国内市场的陶瓷卫浴企业来说,加大开发国内市场力度将变得更加重要。而布局内销市场,渠道建设是关键。  相似文献   

5.
面临经济危机中国陶瓷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夏芳 《陶瓷》2009,(12):10-13
2008年9月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金融海啸波及全球,对全世界的经济造成重创,这也直接影响中国的出口业务,也使中国陶瓷行业的出口订单骤减,纯出口企业或是叫做OEM代工企业在这场危机中受到的影响最大。以国内市场为主导的陶瓷企业形势亦相当严峻,国内房地产泡沫破灭,致使下游产业——陶瓷行业市场需求容量急剧缩小。国内、  相似文献   

6.
美国陶瓷市场面面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敏 《佛山陶瓷》2002,(1):31-31
美国是当今世界经济强国,也是一个陶瓷消费大国,国民消费水平很高,市场购买力也很强。九十年代以来,美国每年需进口日用陶瓷10亿美元以上,其中15%-20%为饭店,旅店用瓷,美国家庭用瓷约在80%左右。美国礼品市场也很发达,年销售额在65亿美元以上,其中用作礼品的艺术陈设瓷,小陶瓷约为6亿美元。目前美国陶瓷产量很小,仅有雷诺克斯几家中小企业生产少量陶瓷制品,而以上靠从各国进口,从而使美国陶瓷市场成为各国陶瓷商竞争激烈,相互角逐的巨大市场。我国是美国陶瓷商品市场的重要供应国,每年对美出口(建筑、卫生陶瓷除外)约在4亿美元左右。继续扩大我对美陶瓷出口的份额,稳固占领美国的陶瓷市场并不断提高创汇额,将是我陶瓷企业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曹霖 《陶瓷》2012,(6):53-54
有关统计显示,2011年,我国陶瓷出口在欧盟因"反倾销"调查而大幅下降,但在中东、南美和非洲等新兴市场却表现抢眼,增长幅度和趋势都非常喜人,对我国陶瓷出口额贡献较大。面对这一情况,国内众多陶瓷企业纷纷摩拳擦掌,要打入这些潜力巨大的市场,分得一杯羹。但开拓新兴市场,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无论是海外的还是国内  相似文献   

8.
今年上半年,虽然人民币升值导致烧碱出口价格低于国内市场价格,但由于国际市场需求强劲,企业为了减轻国内市场供大于求的压力,纷纷加大烧碱的出口,并由此来调节氯碱生产平衡,通过降低烧碱出口收益来换取氯产品的利润。在国际烧碱市场需求增加和国内下游消费逐步放大双重因素的拉动下,国内烧碱市场价格普遍上涨。  相似文献   

9.
冯刚 《陶瓷》2012,(11):58-58
自从欧美经济陷入低迷,国内各行业的出口企业都面临着出口萎缩的困境,纷纷开始转移战场。但因为国内一线城市已经成熟,几乎没有什么市场空白,二线城市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市场日趋饱和,因此,有着更广阔发展前景的三、四线城市,才是开发市场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邓小亮 《陶瓷》2012,(5):55
今年2月16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对我国出口至欧洲的陶瓷餐具及厨房用具发起"反倾销"调查,为数众多的国内陶瓷企业受到了很大影响。高安陶瓷产量虽大,但基本属于内销,出口所占的比例很小。因此除个别企业外,整体未受大的影响。不过,由于长期受国内市场价格战的影响,一直以来,高安陶瓷企业都把出口看作第二出路。而此次欧  相似文献   

11.
《陶瓷》2012,(1):51-51
据悉,2011年广东南海陶瓷企业对欧盟、东盟等市场的出口增长放缓,对印度的却连续倍增,印度成为2011年前11个月南海陶瓷出口的第一大市场。据悉,印度已经将中国列为最大反倾销对象国。  相似文献   

12.
促进技术进步降低生产成本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2002年我国烧碱产量再次快速增长,但出口受阻,进口量增加,使国内烧碱市场压力剧增。截止到2003年5月,国内烧碱生产能力为938万t/a,到2005年年末将至少达到1295万t/a。减轻国内烧碱市场压力的3种途径(从源头上解决、拉动内需、增大出口量)中应以增大出口量为主。国内氯碱企业应通过向多元化、跨行业发展增加新的创收点,也可利用原料优势参加纯耗烧碱产品的市场竞争,但氯碱企业生产纯耗烧碱产品对减轻国内烧碱市场压力的作用有限。氯碱企业应通过挖潜改造和技术进步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烧碱的市场竞争力以促进出口。详细介绍了近一二年国内氯碱企业开发或采用的新技术与新设备。  相似文献   

13.
《江苏陶瓷》2014,(5):7-7
近年来,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压力也促使国内陶瓷产业积极求变。在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情况下,陶瓷出口企业一方面与协会积极合作,参与应诉;另一方面,也在寻求升级改变的机会。如受此次巴西对华瓷砖反倾销的影响,大多数企业将减少对巴西市场的出口。将重点转为新增的重点区域如开发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  相似文献   

14.
海外传真     
《陶瓷》2014,(6)
<正>中东、美洲、印尼陶瓷市场"三足鼎立"近年来,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压力也促使国内陶瓷产业积极求变。在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情况下,陶瓷出口企业一方面与行业协会积极合作,参与应诉;另一方面,也在寻求升级改变。受巴西对华瓷砖反倾销的影响,大多数企业将减少对巴西市场的出口,将重点转为新增的重点区域如开发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欧盟、阿根廷、巴西陆续对我国陶瓷业发起反倾销后,我国陶瓷行业到了反思的时刻:究竟应该如何赢得反倾销的阻击战?如何能  相似文献   

15.
卢海爽 《陶瓷》2012,(11):57-57
当前,世界经济增速放缓,欧债危机继续蔓延,再加上欧盟发起的“反倾销”调查,陶瓷外贸市场举步维艰,出口转内销逐渐成为许多外贸型陶瓷企业转型的必要途径。作为长期专注出口的陶企,现在要开拓国内市场,需要修好几门“功课”,包括做好品牌塑造、渠道规划和建设、产品结构调整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冯刚 《陶瓷》2012,(6):58-58
自从欧美经济陷入低迷,国内各行业的出口企业都面临着出口萎缩的困境,纷纷开始转移战场。但因为国内一线城市已经成熟,几乎没有什么市场空白,二线城市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市场日趋饱和,因此,有着更广阔发展前景的三、四线城市,才是开发市场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邓小亮 《陶瓷》2012,(9):55-55
今年2月16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对我国出口至欧洲的陶瓷餐具及厨房用具发起“反倾销”调查,为数众多的国内陶瓷企业受到了很大影响。高安陶瓷产量虽大,但基本属于内销,出口所占的比例很小。因此除个别企业外,整体未受大的影响。不过,由于长期受国内市场价格战的影响,_直以来,高安陶瓷企业都把出口看作第二出路。而此次欧盟的“反倾销”调查,为高安陶企敲响了警钟。值得庆幸的是,为了将来能够很好地开拓海外市场,并增强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高安陶瓷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尹胜 《陶瓷》2013,(17):59-59
潮州是传统的陶瓷卫浴生产基地,具有较大的产业优势,但劣势也很明显,如品牌知名度相对不高、国内市场渠道薄弱等,尤其是在前几年出口市场萎缩时,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冲击。此后,陶卫企业开始加大内销市场开拓力度。同时,随着产业不断发展,陶卫产品结构也在不断变化,渠道模式多元化趋势明显。在这种背景下,转向国内市场的陶卫企业积极把握渠道变革机遇,迅速融入行业发展潮流,赢得了市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9.
王君杰 《陶瓷》2011,(1):67-67
国际经济的复苏带动了装饰建材业的发展,我国建陶市场逐渐回暖,目前,由南至北,国内已形成广东佛山、江西高安及山东淄博等陶瓷生产基地;随着沿海发达城市资源的枯竭和陶瓷产业基地向内陆转移,如景德镇、法库、高安等,国内陶瓷呈现由点及面、遍地开花的局面;与此同时,国外的反倾销也迫使不少以出口为主的陶瓷企业转战国内市场,  相似文献   

20.
《化工时刊》2010,24(6):20-20
2010年6月国家开始执行7%磷肥淡季出口关税,国内企业积极应对,预计淡季出151量有望达200万t。但国内化肥市场今年整体低迷,氮肥、磷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