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2)
和英语不同,汉语是一门允许主语、宾语缺失的语言,学界对于该现象的讨论一直从未停止。本文主要从空语类的角度出发,综述几种对汉语主语、宾语省略较具影响力的说法,以此来分析、探讨汉语中对空主语和空宾语的解读,为该语言现象的研究提供一个更加完善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1)
无论是日语还是汉语,主谓结构作为一种基于逻辑学意义上的基本思维形式,它是人类思维的共性,普遍存在于各国语言之中。即使在日语和汉语中,无主句或主语被省略的现象屡见不鲜,但主语作为谓语的主体,是不可或缺的。有谓语必然有主语,不存在没有主语的谓语。本文针对日汉语中的主语的省略现象进行对比研究,以探求两种语言中主语省略的特色及异同,进而揭示日语和汉语之间的一种逻辑思考。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22)
<正>"with/without的复合结构"是英语复合结构中最常见的一种,在文学作品和中学英语教材中这个结构也屡见不鲜。因此,了解、掌握它的用法,探讨结构内在的联系,对英语学习者准确理解教材,提高写作和阅读能力大有裨益。1.基本构成及特点with/without+复合宾语结构,复合宾语的第一部分作介词with/without的宾语,由名词或代词构成,第二部分是宾语补足语,由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以及非谓语动词构成。该结构有以下三个特点:(1)逻辑主语(with/without之后的名词或代词)与句子的主语不同,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29):271-272
题元和论元之间的对应关系主要是以常态联接和非常态联接这两种形式呈现。以"the ice broke"为例,从致使动词的去致使化角度出发,对受事角色由宾语位置转移到主语位置的现象进行了探究,不仅能支持同一个句子中的题元角色之间是相互流动的观点,而且为认识题元到论元的非常态联接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2)
忒修斯之船悖论历史悠久,讨论者众,不少分析都把构成关系的判定标准冲突或物体同一的判定标准冲突视为它的核心。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理论出发对忒修斯之船悖论进行分析,可以显示出这一悖论从语言、规则、生活形式与人类需求相互联系的整体中产生的机制,并由此说明,悖论不是有待消除的理智谬误,而是我们深入挖掘自身生活形态、探索哲学问题的绝佳入口。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2,(4)
在汉语的句法语义关系中,一种是状语同谓词中心语句法与语义相一致的情形;另一种是状语语义指向主语、宾语及状语语义的双指向等情形,这表明状语具有多功能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26)
英汉语言在类型特征上有所不同,突出表现在——英语是主语突出的语言,而汉语是话题突出的语言。零主句或零宾句结构是L2英语受到汉语话题突出特点的迁移影响在中介语中的反映。正确理解和解释这一过渡结构产生的根源能帮助L2学习者正确设置参数和恰当选择句法形式。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3)
韩语作为阿尔泰语系之一,其句子结构为:主语+宾语+谓语。但在口语对话中,往往为了有效地传达信息,出现句子成分的省略现象。本文将简要分析韩语主语省略的类型。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20)
句法学是语言学的三大基石之一,从认知角度对句法结构进行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缺省这一特殊的语言现象在句法学的研究分析。本文试从缺省语义学视角分析PRO的特性,在控制理论的强制控制中,先行词的主语控制下的PRO就是缺省主语先行词的宾语控制下的PRO就是缺省宾语,在非强制控制下的PRO具有任意性,其缺省意义根据缺省语义学的三原则具有确定性。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8)
<正>如果把教育比喻为一场修行,那么就是在渡口等待一批批的过客,然后一起经历风浪,斗风迎霜,到达对岸,看见彼岸花开。什么是教育?将教育二字拆分开来单独解释,教即教授、教养,育即培育、发育。教育的词性是动词,在汉语的语法结构里,动词置于主语与宾语之间,所以不难理解,教育一般是一个主体对另一个主体发起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