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植物秸秆碳酸盐助膨化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电磁感应辅助加热挤压膨化机加工植物秸秆时,加入碳酸盐进行助膨化加工试验。结果表明:在植物秸秆膨化时加入6%左右的碳酸盐作为助膨化剂,能使温度迅速升至200~300℃并保持恒定,实现秸秆膨化的连续工业化生产,膨化量可达到200~400 kg·h-1。膨化加工后的秸秆组织结构疏松,膨化产品粗纤维含量下降 30%~50%,无 N浸出物含量在20%以上,代谢能提高近10倍。  相似文献   

2.
新年伊始,一种“吃”废旧塑料,治理“白色污染”和用废旧木纤维(如锯末、木材、枝杈)及植物纤维(如糠壳、稻壳、花生壳和植物秸杆)等再配以特殊的添加剂而制成的木塑复合材料,由武汉现代工业技术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在汉研制成功,成为一种以塑代木的新型材料。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副产的各种植物秸杆约6亿吨,仅我省的秸杆年产量就达7000万吨,相当于3300万吨煤。目前我省对植物秸杆的利用率很低,大量剩余秸杆被农民在田野间付之一炬,既浪费资源,又造成大气污染,破坏了生态环境。国家有关部委及各级地方政府多次发文要求禁止焚烧秸杆,但由于对植物秸杆尚无科学的处理方法,造成对秸杆的焚烧现象履禁不止。对此,提高农村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改善环境,减轻农民负担,为民造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纤维膨化与否及膨化度对过滤精度、周期、截污容量等过滤效果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实验系统,对不同结构的滤柱采用不同膨化度的纤维作为滤料,考察其过滤效果。结果表明,在本实验工艺条件下,随膨化度的上升,其过滤周期延长,制水量增多,截污能力提高。由于纤维过滤装置结构特点的制约,选用膨化度为20%的纤维为滤料结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通过膨化率的测量,得到了长纤维增强PP-GMT片材最佳膨化时间为8min;考察了玻纤含量、空隙率、玻纤长度及毡结构对PP-GMT片材膨化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玻纤含量增加和空隙率减小,片材的膨化率提高;玻纤长度和毡的结构对膨化影响显著,玻纤长度为18nm的短切毡膨化性能最佳;在此基础上,对长纤维增强的PP-GMT片材的膨化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推理。  相似文献   

6.
PAM造纸助留剂及其正确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言 在造纸过程中,由于纸机铜网网目孔径较大(40~100目,150~250μ),所以填料(0.2~1μ)及细小纤维会随白水而流失。为提高填料和细小纤维留着率,方法之一是在纸浆中加入助留剂。 聚丙烯酰胺(PAM)作为造纸助留剂,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已有三十多年。它对增加产量,减少浆耗、降低成本是一种有效的助剂。但应用不当,则会发生粘网、断线、堵塞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含天然纤维素的植物原料在聚乙二醇和聚酯多元醇中进行液化及制备改性聚氨酯(PU)。介绍了植物纤维改性PU、玉米秸杆改性PU、稻草改性PU、甘蔗渣改性PU、树皮改性PU的性能及应用。重点介绍了树皮的主要成分单宁改性淀粉PU的耐水性、抗菌性和热稳定性。这些植物原料通过液化改性可替代部分石油多元醇,以满足性能各异的高附加值聚氨酯的要求及在卫生、家具、食品包装和保温隔热等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聚苯砜对苯二甲酰胺(PSA)纤维在防护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笔者在其纺丝溶液中引入苝系荧光功能材料POSS-PDI-POSS,通过静电纺制备了PSA纤维膜。研究了助纺剂聚丙烯腈(PAN)、共溶剂氯仿、荧光功能材料的引入对PSA溶液流变、电导率和纺丝成形性能的影响,发现在PAN添加量为3%(w)、氯仿添加量为6%(w)和0.4%(w)的POSS-PDI-POSS时可制备纤维直径集中分布在250~600 nm的纤维膜,该纤维膜可发射550 nm的黄绿色荧光(490 nm光激发)和发射580 nm的红色荧光(530 nm光激发)。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稻壳、椰壳、核桃壳、花生壳等植物壳纤维利用现状及其主要组成成分,阐述了稻壳、椰壳、核桃壳、花生壳等植物壳纤维增强塑料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针对植物壳纤维增强塑料基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植物壳纤维替代木粉、竹纤维等传统增强纤维制备木塑复合材料和大力发展新型植物壳纤维增强塑料基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并展望了植物壳纤维增强塑料基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再生蛋白质纤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官爱华  张健飞  张春娟 《合成纤维》2006,35(6):24-27,35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型纤维纺织制品已经成为21世纪纺织品市场的主要产品之一。再生蛋白质纤维作为一种新型的纺织材料,是从天然牛乳或植物(如花生、玉米、大豆等)中提炼出的蛋白质溶液经纺丝而成的,可分为再生植物蛋白质纤维与再生动物蛋白质纤维。通过论述几种再生蛋白质纤维的生产过程、性能及应用,指出再生蛋白质纤维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和保健性能,并且应用广泛和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近年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1.
清防蜡工艺技术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原油结蜡的机理、存在状态以及影响结蜡的各种因素入手,有针对性地进行清防蜡技术的介绍,包括机械清蜡技术、热力清防蜡技术、固体防蜡技术、微生物清防蜡工艺技术、改变油管表面性质防蜡技术、化学药剂清防蜡技术、磁防蜡技术等。  相似文献   

12.
生物农药米多霉素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丹  沈文和  梁立峰  徐志南  岑沛霖 《农药》2006,45(12):799-804
从发酵技术、合成机理、分离技术以及分析检测技术等几个方面结合本实验室的研究工作详细介绍了米多霉素及其衍生物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同时也介绍了其应用领域,并对目前国内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对该类化合物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金福江  王慧  李平 《化工进展》2001,20(12):23-25
介绍了清洁生产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应用过程控制技术实现清洁生产的思想,以近年来在制浆造纸生产过程控制中实施清洁生产的研制成果为例,论述了过程控制技术实现清洁生产的可行性,指出了在过程控制清洁生产的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并分析了展望了过程控制清洁生产技术的新方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纳米材料技术发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星船 《江苏化工》2001,29(4):28-31
简要评述了纳米材料技术及其应用开发成果,预测纳米技术的前景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铝及其合金着色技术主要包括化学染色法、整体染色法和电解着色法,新型的铝及其合金着色技术主要包括化学转化膜技术、电泳技术、微弧氧化陶瓷成膜技术、粉末静电喷涂技术。针对着色技术现存的主要问题,简述了铝及其合金着色技术的研究现状,包括电解着色机理,耐久性染料、新型稳定剂、特殊电源、多色化工艺的开发等,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趋势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电去离子技术作为将电渗析及离子交换技术有效结合的新一代的水处理技术,因其绿色、环保、经济的优势,成为了现代主要的纯水制备技术,广泛应用于工商业领域。在研究分析电去离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工作机理的基础上,对现有淡室的填充材料及填充方式进行了总结分析,得出混合填充为最佳方式,且未来可加强对离子交换纤维膜材料的开发,减少电去离子技术工艺处理时间。最后,对电去离子技术的发展历程及近10 a的技术应用情况进行综述,未来可推进电去离子技术广泛应用于无机离子提取等领域。对新型无膜电去离子技术的机理研究有利于该项技术后期大规模的产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17.
工业燃料煤气气化技术的探讨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苑卫军  石丽艳  陈红英 《玻璃》2010,37(11):9-13
简要介绍和对比了煤化一和IGCC电站配套的几种煤气化技术,分析了工业燃料煤气对气化技术的要求和现有工业燃料煤气气化技术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气流床、流化床和型煤气化等粉煤气化技术,以及富氧气化技术在工业燃料煤气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同时就高温空气气化技术进行了探讨。指出应该借鉴煤化工和IGCCCE站配套的煤气化技术,在优化现有技术的前提下,开发适于供应工业燃料煤气的气化技术。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苯乙烯制造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缪长喜 《江苏化工》2001,29(1):15-19
简要评述国内外苯乙烯制造技术的现状,着重介绍了苯乙烯生产中所用催化剂及生产工艺,同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及有可能突破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9.
超导的发现是20世纪物理学的一项伟大成果。文章主要阐述了超导现象,超导电性的理论研究、新进展,超导材料的主要制备技术,以及对超导体新的应用领域提出了一些展望。随着高温超导材料的开发成功,超导材料将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尖端技术中,因此超导材料技术有着重大的应用发展潜力,可解决未来能源、交通、医疗和国防事业中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超临界萃取技术研究现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超临界萃取技术的背景,并对超临界萃取技术做相关概述。着重介绍了强化萃取的方法和超临界萃取技术的工业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