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海上稠油聚合物驱关键技术研究与矿场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深入分析海上稠油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的难点与挑战的基础上,通过近10年的攻关和矿场试验,研制出适合海上稠油油藏条件的驱替液技术、平台聚合物配注技术、海上稠油含聚采出液处理技术及早期注聚效果评价等一系列技术,初步形成了海上油田聚合物驱油技术体系,并在渤海绥中36-1、旅大10-1及锦州9-3等3个油田进行了不同规模的现场试验,取得了明显的增油降水效果。证明了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在海上稠油油田应用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有效性,为海上油田高效开发探索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针对电潜泵在渤海油田稠油开发中遇到的问题,研制了电潜泵泵下电加热装置,形成了适合海上电潜泵管柱的泵下电加热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电潜泵吸入口处原油粘度,减小电潜泵机组负荷,提高泵效,增加原油产量。动力电缆与筛管式加热器同时发热,保证了全井筒的原油温度。该技术解决部分稠油井在井筒中流动困难和难以举升的问题,在渤海油田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海上油田分注井常规测调技术效率低、适应性不足等问题,结合海上注水井井况特点,攻关研发了海上分注井缆控智能测调技术,并以缆控分层注水技术规程为参考,指导工具优化设计及系统优化升级,确保配套工具结构合理、管柱安全可靠、系统运行稳定,实现了海上大斜度/水平分注井的大排量高效测调,单井测调效率提高96%,有效保障了技术成果的规模化应用,满足了海上注水开发油田高效、精细分注需求,为海上油田稳油控水和精细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海上油田聚合物驱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2—2010年,经过8年攻关,研究建立了新型耐温、抗盐聚合物室内筛选及评价技术,海上油田聚合物驱开发方案设计和开发指标评价技术,适用于海上平台作业的注聚装备及工艺技术,分段防砂条件下大排量聚合物分段注入技术等10项聚合物驱配套技术,在渤海油田获得推广应用,取得了明显的增油降水效果。渤海油田聚合物驱矿场试验的成功实践证明:聚合物驱配套技术研究与建立是聚合物驱成功实施的基础,为海上油田高效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海上油田丛式井网整体加密调整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绥中36-1为代表的海上稠油油田已经进入开发中后期,逐步暴露出注采矛盾突出、层间和平面上储量动用差异大、单井控制储量过高、采油速度和采收率较低、综合含水上升快,产量递减快等问题,针对中国海油稠油开发面临的挑战,首次提出海上油田大规模综合调整研究,由于海上油田特殊的开发方式,陆地油田综合调整工作中成熟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无法复制到海上油田,海上油田整体加密调整技术研究面临诸多技术难点,因此,本次研究结合绥中36-1油田I期自身特点和开发方式,针对油田开发存在的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一整套海上油田的整体挖潜和调整的技术思路和研究方法,完成绥中36-1油田I期整体加密调整方案,调整后油田井网由反九点面积注水井网转变成为行列注水井网,探索定向井+水平井开发模式,整体加密实施效果良好,油田水驱状况明显改善,水驱储量动用程度从调整前的80.5%提高到调整后的91.3%,采收率大幅度提高,预计提高采收率10.4%,整体加密调整技术必将在同类油田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第一座采用注二氧化碳提高原油采收率的试验站,在大庆油田南区试验成功。给油田注水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一种开发手段,但是由于地质矿产资源不可再生,储量有限,加上长期开发建设,地下情况也更加复杂。大庆油田经过31年的开发,现在已进入高含水后期。目前,每百吨液量中近80吨水。为了改变油田注水淹油造成的原油层被水淹、厚度变薄、含水多及采收率低的现象,为继续  相似文献   

7.
随着渤海湾海上油田开发实践,采用以往常规定向井开发在一些油田应用效果不理想,近年来尝试了一些特殊井型钻完井配套技术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本文从分析海上与陆上油田开发的异同点入手,分析了海上汕田通过采用特殊井型及其配套钻完井技术在提高产能和采收率方面所取得的优势,丰富油田开发钻完井技术,对指导油田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埕岛油田已进人开发的中后期,为提高海上油气田的采收率,满足企业高速高效发展的需要,采油注水工艺必须解决好层间矛盾、层内矛盾及井筒A身矛盾,解决好油水分离、含油污水处理等问题,与油藏研究、钻完井设计、工程设计及油田生产等实现无缝衔接,注重新技术的研究。本文针对制约埕岛增注与强注的难题开展研究,通过自营区与台作区系列的对比,得出影响自营区增注、强注难的根本原因在于高矿化度海水作为注入水水源的制约,提出相应的注水工艺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9.
邓琪  李超  张宏友  付蓉  刘杰 《标准科学》2023,(S2):117-122
针对行业标准《油田开发水平分级》不能满足海上油田开发水平分级要求的问题,从海上油田地质油藏特点出发,依据沉积相、边底水类型与流体性质,将中高渗透率水驱砂岩油藏分为了6大类;利用逻辑分析法,对37项开发技术类指标进行逐个筛选,得到水驱油藏具有独立性与代表性的6项技术指标;基于渤海油田34个水驱油藏典型开发单元实际生产数据,通过规律分析,确定了不同类型油藏分级标准与界限值。最终形成了《海上中高渗透率水驱砂岩油藏开发水平分级》标准。该标准的颁布,为渤海油田持续稳产3千万吨奠定了关键基础,有效助力了国内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的建设,对海上油田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非均质多油层油田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合理注水是提高采收率,延长油田开发周期的重要手段,加强注水井的日常管理,提高分层注水合格率,实现“注够水、注好水”的目标,是提高油田采收率最经济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从深水钻井应用的隔水导管的使用实际情况出发,应用弹塑性力学中的位移复分原理的Ritz法,考虑了隔水导管所受到的轴向张力T和隔水导管受力产生的倾角α以及由于自重q所产生的自重横向分力qsinα和轴向分力qcosα,建立了较为合理的挠曲方程,并且由此得到隔水导管的固有振动频率的简易计算求解方法。由于该挠曲方程结合了钻具的实际情况,其挠曲方程的约束条件采用的是一端铰支、一端自由的形式,因此其研究更接近实际情况,研究旨在为深水钻井隔水导管的合理使用设计和选择,提供一种更快捷实用的方法,对深水钻井作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海油气勘探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中国近海的油气勘探坚持以寻找大中型油气田为指导思想,以区域研究为基础,以科学合理部署为保证,针对中国近海独特的油气地质特征,通过创新认识和技术进步,坚持走高效勘探之路,取得了丰硕成果,新发现储量屡创历史新高,步入了历史上最好时期。然而,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和勘探领域的拓展,中国近海油气勘探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称中海油)在海上油田勘探、开发和生产中开发和采用的关键技术及其特点,介绍了以海上油田开发为目标的优快钻完井技术体系、海上稠油油田开发钻完井技术、大位移钻井技术、海上密集丛式井组整体调整加密钻井技术、海上疏松砂岩油田储层保护技术、海上平台模块钻机装备技术、北部湾复杂地层井壁稳定及配套钻井技术、高温高压钻井技术等八大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4.
稠油在我国已探明的储量中占比50%以上,而它的高密度、高黏度等特征使得其开采和运输的难度极大,因此,稠油降黏意义重大。超声波技术在稠油降黏的应用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尚未得到现场大规模应用。为探究超声波在稠油降黏过程中的作用规律,基于室内实验设计了包括超声波发生器、流变仪、电子天平、恒温水浴等仪器组成的超声稠油降黏评价测试平台。在测试平台上,观测了超声波发生器的电功率、超声作用时间以及油样初始黏度对稠油降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超声波技术在稠油降黏中的应用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说明了超声波技术对于稠油降黏以及油井的增产增注具有适用性。目前看来,超声波降黏技术在油田现场实际井中的应用及其降黏机理还需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国油气田开发现状、面临的挑战和技术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我国油气田开发所走过的不平凡光辉历程,简要叙述了我国油气田的储层地质特点、主要类型和已形成的技术系列,揭示了近年来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比较详细地阐述了应对这些挑战的技术对策和开发好高含水、低渗透、稠油、海洋等主要类型油田和各种复杂气田的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中国低渗透油气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低渗透油气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勘探开发潜力.近20年来,在低渗透砂岩、海相碳酸盐岩、火山岩勘探方面取得了很大发现,形成了国际一流的开发配套技术,实现了低渗透油气藏的规模有效开发,低渗透油气产量持续上升,其在产量构成中所占比例逐年增加.无论从近几年新增探明储量还是从剩余油气资源量看,低渗透油气都是今后勘探开发的主要对象,低渗透油气是中国未来油气工业的勘探开发主流,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结合"十一五"期间海上油田开发生产所面临的挑战,介绍了采油工艺方面探索和取得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18.
易凝高粘原油管输技术及其发展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我国所产原油80%以上为凝点较高的含蜡原油和粘稠的重质原油,其节能、安全输送一直是我国油气储运界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简要介绍了这两类原油的流动特性及机理,概括了原油降凝减阻输送技术研究和应用的现状,分析了其发展趋势,提出了进一步研究需重点解决的问题。预计化学降凝剂改性仍将是含蜡原油节能安全输送技术的发展方向,目前需重点攻克大庆原油改性的难关;稠油乳化降粘减阻技术将得到更多的应用,在我国目前应重点针对海上油田的油水混输管道开展研究。现有技术的提升、新技术的涌现,有赖于基础研究的突破、技术路线的大胆创新和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