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超导电力技术被美国能源部的专家誉为"21世纪电力工业唯一的高技术储备";日本专家也认为"发展超导电力技术是在21世纪保持尖端优势的关键所在"。就超导技术及系列超导产品在电力能源方面的影响、发展、应用及其市场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电力工业起源于10世纪后期,由于电能便于长距离输送和分配,又容易转化为机械能,热能,加之又是信息的最重要载体,因而从它一经得到工业规模的生产,就由最初用于电照明,电报,迅速扩展到电动力以致整个工业生产的各部门,包括现代的电信和计算机领域,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电力工业从电力生产,建设规模,能源结构到电源和电网的技术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电力工业发展变化迅速,私有化进程深入,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这些给21世纪的电力工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世界各国电力工业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概述了世界主要国家电力工业发展的现状,前景预测,分析世界电力工业的发展动向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1999年11月25日)  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会议。借此机会简要介绍一下目前电力工业形势以及水电发展面临的环境和应采取的有关对策。1 电力工业现状和发展方针1998年4月下旬,国家电力公司在广西北海召开了一次水电发展研讨会,当时对我国电力供需形势的认识还没有今天这么深刻,水电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也没有今天这么优越和成熟。一年多来,面对发展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们对国民经济形势和电力工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真分析了我国电力的历史和现状,提出了电力发展的有关方针和政策…  相似文献   

4.
根据四川省国民经济及电力负荷发展的需要,从能源资源的构成及电力发展方针、电力系统的要求、待建水电站的前期工作基础、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论证,提出继二滩水电站之后,兴建瀑布沟水电站,以满足21世纪初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建议,供有关决策部门及领导参考。  相似文献   

5.
资源总量的有限性、严峻的环境形势决定了电力工业是节能减排的重要领域。利用清洁能源、调整能源结构、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是实现电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新能源发电技术、洁净煤技术、低碳经济是未来电力发展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6.
正《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由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是全面反映我国水利工程与建筑工程领域新成果、新理论、新技术以及国内外有关最新研究进展的学术性期刊。《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主要刊登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文水资源、河流及航道治理、建筑工程、岩土工程、材料与结构、地质矿产勘探等领域的研究论文,同时报道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适合专家、学者、科技人员、生产一线管理工作者及有关高校师生阅读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由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是全面反映我国水利工程与建筑工程领域新成果、新理论、新技术以及国内外有关最新研究进展的学术性期刊。《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主要刊登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文水资源、河流及航道治理、建筑工程、岩土工程、材料与结构、地质矿产勘探等领域的研究论文,同时报道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适合专家、学者、科技人员、生产一线管理工作者及有关高校师生阅读参考。  相似文献   

8.
电力工业改革面对的一个最重要的挑战是维持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在可接受的水平的同时提高整个电力工业运营的经济效率。为此,输电投资与输电扩展不可避免。为了确保电力市场环境下适量的输电投资和发展适用于输电系统运行评估与扩展规划方法,国内外学者就与此密切相关的工业组织结构、商业模型、激励和管制等方面的问题做了很多研究工作。文中对与电力市场环境下输电投资和扩展规划相关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综述。这些问题包括: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输电投资和扩展规划所面临的新的挑战;输电投资问题;商业输电;输电权;商业模型;输电监管;输电投资和扩展规划的管理;输电规划方法;国际经验。  相似文献   

9.
如何保证电力供需长期均衡是我国当前电力市场建设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文中首先剖析了产生电力供需平衡振荡的经济机理,分析了缺电局面的长期演变特点。分析表明,电力系统的供需之间存在价格与需求被割裂、缺乏长期价格引导信号等问题,致使电力供需平衡出现了周期性振荡。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规避电力供需平衡振荡的若干建议。这些措施可以使价格真正反映电能供需关系,并提供长期价格信号,从而正确引导电力的生产和消费,规避电力市场失灵,保证我国电力工业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针对可再生能源、新型电力电子设备应用及需求侧响应等因素对新型电力系统的影响,笔者探讨了新型电力系统的特征、保供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措施,从电源结构、电网形态、技术、体制机制等方面分析了新型电力系统多维度的特征,研判梳理了新型电力系统在规划、运行、市场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路径。该研究成果可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韩国的电力信息通信事业以架空地线复合光缆(OPGW)组成的大容量光纤通信 网为基础,不仅为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和经营管理服务,也考虑到21世纪信息需求,通过有 线电视网、移动通信网、增值通信网、租用电路以及将开展的多媒体通信等方式为全国公众 服务。本文介绍了这方面情况,对韩国采用OPGW的原因也从技术及经济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广义电力系统由电力物理系统、电力市场系统和电力产业链及软环境系统组成。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化技术为广义电力系统建立的结构模型包括26种要素,分布于13个层次。模型中“供给 — 需求 — 价格”子结构把社会经济环境中的重要要素联结起来,前8个层级基本涵盖现有电力市场理论研究的焦点,全局性、外生性和长期性的要素分布于后几个层级。系统的每一个输入要素都有自己独特的作用链条:“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环境保护形势和政策”、“经济发展与经济周期”和“社会经济体制”。“电力技术进步”处于这些链条的交叉位置,它可以有效促进系统的功能,但不会在一个小系统范围内自发产生,需要上游链条上的因素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13.
电力系统中光电电流测量技术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光电电流互感器是未来电力工业电流测量发展的趋势。文中基于传统的电流互感器,利用数字调制和光功率推动技术,对有源光电电流互感器进行了研究;基于法拉第效应,利用相位补偿和传感头组装技术,研制了块状玻璃式无源光电电流互感器。同时还讨论了几种光电电流互感器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4.
<正>《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由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是全面反映我国水利工程与建筑工程领域新成果、新理论、新技术以及国内外有关最新研究进展的学术性期刊。《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主要刊登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文水资源、河流及航道治理、建筑工程、岩土工程、材料与结构、地质矿产勘探等领域的研究论文,同时报道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适合专家、学者、科技人员、生产一线管理工作者及有关高校师生阅读参考。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电力工业赢得挑战的根本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2002年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电力工业进入了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近年来,电力工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电力建设、结构调整、技术进步、装备能力提升、整体效率提高和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步入了安全、清洁、节约发展的轨道,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电力增长的需求,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相似文献   

16.
沛吉 《水力发电》2004,30(11):89-89
国家电网公司战略规划部副主任欧阳昌裕不久前在“树立科学的电力发展观”研讨会上谈了电力科学发展观的10大要点。他说,电力工业的科学发展观,是国家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电力工业的实际和我国国情来看,不进一步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会遇到很多问题,电力的科学发展观应该包括哪此方面?  相似文献   

17.
马光文  王黎 《四川水力发电》2002,21(1):102-105,117
加入WTO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作为基础产业的电力工业将会受到直接和间接的影响。首先分析了关税降低、市场开放等对电力贸易、电力需求、电力体制改革等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根据四川省国民经济及电力负荷发展的需要,从能源资源的构成及电力发展方针、电力系统的要求、待建水电站的前期工作基础、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论证,提出继二滩水电站之后,兴建瀑布沟水电站,以满足21世纪初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建议,供有关决策部门及领导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水环境与生态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回顾我国水利科技发展历程的同时,概述了我国水环境和生态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21世纪初应优先发展和研究解决的水环境与生态保护领域,即:大力开展水环境信息收集处理相关问题的研究;做子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水环境及生态影响研究;加强水污染分析控制及防治对策问题的研究,使我国的水环境与生态保护事业逐步走上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道路,以适应我国21世纪的国民经济腾飞。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电网互联的加速和电力市场改革的深化,对电网仿真培训技术提出了新需求和新挑战,电网调度员培训仿真(DTS)系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总结DTS系统新需求和新技术的基础上,对现代DTS系统的概念进行扩展,指出现代DTS系统具有广域化、集成化、市场化、自动化和用户化等新特征,介绍了这些特征的内涵,进一步展望了电网仿真培训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