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色印刷是指对生态环境影响小、污染少、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印刷方式。绿色印刷强调可持续发展,是实现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的重要手段。利用SWOT分析方法对山东省绿色印刷的发展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为促进山东绿色印刷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1政府主导,绿色印刷进入实施阶段2010年9月,新闻出版总署与环境保护部共同签署《实施绿色印刷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我国绿色印刷发展大幕正式揭开。2011年10月,新闻出版总署和环境保护部发布了《关于实施绿色印刷的公告》(简称《公告》),决定在印刷行业共同开展实施绿色印刷工作。《公告》对实施绿色印刷的范围作了界定:"绿色印刷是指对生态环  相似文献   

3.
2013年8月-10月期间,"绿色印刷全国行活动"今年将盛大揭开帷幕。"绿色印刷全国行活动"由中国印刷技术协会、环保部环境发展中心发起并组织,中国印刷杂志社承办的一次全国性的绿色印刷宣传巡讲活动,宣讲团由绿色印刷专家团和企业团组成,成员由来自印刷及环保行业相关联领域通晓国家政策,掌握绿色印刷前沿技术的专家及企业。巡讲活动将分别从宏观政策、行业趋势、产  相似文献   

4.
对话     
《中国印刷》2014,(8):2-3
为准确把握绿色印刷企业绿色原辅材料的使用情况,促进绿色印刷产业健康发展,2014年5月。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及中国印刷杂志社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第二次中国绿色印刷企业调查活动。本次调查围绕“绿色印刷原辅材料”这个中心.内容涉及到企业在绿色印刷原辅材料使用情况、认知度、消费态度、采购行为习惯等.为中国绿色印刷实施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绿色发展是行业必由之路.绿色发展离不开绿色原辅材料。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世界工业迅速发展,我们的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很多企业开始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尤其是印刷企业。目前,全世界的印刷企业都在提倡环保,都加紧了绿色材料和无公害印刷方式的研发。本文主要介绍了为什么企业要提倡绿色印刷以及如何实施绿色印刷。  相似文献   

6.
《中国印刷》2014,(10):2-3
2014年5月,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及中国印刷杂志社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第二次中国绿色印刷企业调查活动。本次调查围绕“绿色印刷原辅材料”这个中心,内容涉及到企业在绿色印刷原辅材料使用情况、认知度、消费态度、采购行为习惯等,为中国绿色印刷实施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绿色发展是行业必由之路,绿色发展离不开绿色原辅材料。  相似文献   

7.
柔印的力量     
高建 《印刷工业》2013,(1):32-32
白2010年实施绿色印刷以来,我国已有多家企业获得了绿色印刷认证,绿色印刷标准、检测、认证体系基本形成。据测算,通过绿色印届0认证的企业数量目前虽然只占印刷企业总数量的0.15%,但其产值却占全行业约4.5%。目前我国的绿色印刷才刚刚起步,在众多的企业中并未完全实现“绿色生产”。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绿色环保意识越来越深入人心,绿色印刷的概念也随之具体化、详细化、实际化。无论是印刷技术,还是印刷设备器材,都体现了绿色印刷的发展步伐。随着绿色环保意识越来越深入人心,绿色印刷的概念也随之具体化、详细化、实际化。无论是印刷技术,还是印刷设备器材,都体现了绿色印刷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9.
李倩 《今日印刷》2012,(10):1-4
9月秋风送爽,全国的中小学生们又迎来了一个新学期。与往年不同的是,全国中小学教材的封底上印刷了"中国环境标志"和"绿色印刷产品"的字样。也许,这两个标志并没有引起中小学生们的注意,但是却意味着中国绿色印刷教材应用的开始。绿色印刷是指对生态环境影响小、污染少、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印刷方式。实施绿色印刷的范围包括印刷的生产设备、原辅材料、生产过程以及出版物、包装装潢等印刷品,涉及印刷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如今,绿色印刷已成为欧美发达国家普遍应用并日趋普及化的一种新型印刷方式。在欧美发达国家,绿色印刷既是其科技发展水平的体现,也是替代产生环境污染和高能耗的传统印刷方式  相似文献   

10.
绿色印刷认证工作的规范开展需要印刷企业提高认识,更需要认证服务机构的规范管理。绿色印刷认证,即绿色印刷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是目前我国实施绿色印刷的重要途径。自2011年3月,《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印刷第一部分:平版印刷》颁布以来,绿色印刷认证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获得绿色印刷认证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到2012年国家正式发布中小学教科书实施绿色印刷的通知时,全国已有103家印刷企业获得认证。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印刷业为了过于在微利中提高利润,忽视了环保绿色的因素,致使长期以来顶着“高污染”的帽子。随着全球环保绿色的呼声越来越高,同时国家也在大力倡导环保经济,印刷行业也积极更新原材料,改进工艺标准,减少生产环节对环境的污染。然而这些印刷中重要的环节要达到什么标准,并以此来规范印刷企业。因此,印刷行业中,完善并实施环保的标准,从而推动绿色印刷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2.
所谓绿色,是对"环境友好"与"健康有益"的象征性概括,绿色印刷主要是指不破坏生态环境,不威胁人体健康,节约资源消耗的印刷方式及相关的产业行为。绿色印刷成为全球印刷业未来发展的主流。如何实施绿色印刷  相似文献   

13.
日本的绿色印刷标准已推行近10年,绿色印刷工厂认定制度实施了5年。日本绿色印刷标准包括印刷标准文本《胶版印刷绿色标准服务指导方针2006年修订版》和《绿色印刷认定制度申请指南》。日本的绿色印刷标准由“材料采购”、“工序”、“从业者活动措施”三部分构成,由日本印刷产业联合会于2001年制定,2006年修订。日本从2006年开始进行绿色印刷工厂认定,由具有印刷相关知识的认定审查员及为确保审查客观性的第三方组成的认定委员会进行审查。  相似文献   

14.
肖薇 《印刷杂志》2013,(11):17-19
安全、低碳、健康、环保是未来印刷业发展的主题。 目前,绿色印刷已经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印刷业的发展主流,绿色印刷可以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具有节约能源、技术含量高、设备工艺先进等优势。绿色印刷在发达国家已经很普及,在我国也已经进入实际应用阶段。印刷行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指出,实施绿色印刷不仅是对中央精神的落实,也能给产业发展、企业增效带来极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实施绿色印刷是大势所趋,让我们通过坚忍不拔的努力与奋斗,打破制约绿色印刷发展的各类瓶颈,一定能实现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建立绿色环保印刷体系,力争绿色印刷企业数量占到我国印刷企业总数的30%的规划目标,从而加速我国印刷业由印刷大国向印刷强国转变的前进步伐。  相似文献   

16.
《中国印刷》2014,(11):26-36
实施绿色印刷三年多来,随着绿色认证企业数量的快速增长以及绿色印刷框架体系的快速完善。绿色、环保已经成为全行业、全产业链的发展共识.绿色产业链的倒逼机制推动着与印刷相关的原辅材料、工艺、装备、技术乃至印刷方式等各个环节主动承担起相应的职责,相继推出了大量以绿色研发为核心的材料、工艺、装备、技术。在“第四届绿色印刷技术交流会”召开之际,我刊对绿色印刷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新应用等进行了展示,借此反映绿色印刷产业应用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7.
《中国印刷》2014,(11):2-3
2014年5月,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及中国印刷杂志社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第二次中国绿色印刷企业调查活动。本次调查围绕"绿色印刷原辅材料"这个中心,内容涉及到企业在绿色印刷原辅材料使用情况、认知度、消费态度、采购行为习惯等,为中国绿色印刷实施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绿色发展是行业必由之路,绿色发展离不开绿色原辅材料。实施绿色印刷,印刷企业应在印刷材料、工艺、环境三个方面下功夫,而真正生产符合环保要求、无污染的绿色印刷产品。采用绿色环保的原辅材料至关重要。从本次按受调查的400余家获得绿色印刷认证的印刷企业中,我们选取了部分企业的建议精华,从中可以一窥印刷企业对于使用绿色印刷原辅材料的态度及需求。  相似文献   

18.
柔性版印刷与环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环保的世纪,人们已经越来越意识到环保对人类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启动绿色工程,开发绿色产品,适应环保要求,已经是当务之急。随着各种绿色产品的出现,也就必然要求更好的绿色包装和更适用的绿色印刷材料以及相应的印刷方式出现。柔性版印刷正顺应了这种时代的需求,日益成为国内外首选的绿色包装印刷工艺。最近十多年来,柔性版印刷之所以在国内外包装印刷领域中异军突起、发展迅速,除了柔印自身具有的优势和技术进步外,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它适应了环保和绿色包装的要求,可以广泛使用无毒、无残留溶剂、无环境…  相似文献   

19.
郭少峰 《印刷世界》2012,(10):24-26
1绿色印刷的概念所谓绿色印刷,至今尚无完整的定义,一般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即材料最省、废弃物最少、节省资源和能源,易于回收再利用和再循环,不污染环境。绿色印刷可使包括材料、加工、应用和消费在内的整个供应链系统步入良性循环状态。我国"绿色印刷"起步较晚,近三年才开始提出"绿色印刷",我国的环保绿色印刷产业远远落后美国、  相似文献   

20.
《中国印刷》2012,(10):88-88
当前,“绿色、低碳、环保”已成为各行业发展的主轴,在印刷业“十二五”规划的总体目标中,绿色印刷也成为关键指标:“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建立绿色环保印刷体系,力争绿色印刷企业数量占到我国印刷企业总数的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