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孟琪  康健 《城市规划》2018,(4):94-99
如何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提升城市边缘区的人居声环境,是规划师和景观设计师关注的问题之一。本研究从声景观的视角出发,通过声环境的变化、声音的感知和声舒适度评价三个层面,对一个典型城市边缘区的规划改造案例进行调查分析,介绍了区域内规划改造前和规划改造后声环境以及居民声音感知和声舒适度的变迁。研究发现,城市边缘区的声景观变迁与区域的城市形态、建筑布局、景观规划、居民社会特征等因素的变化密切相关;在进行城市边缘区规划及设计时,应将这些因素纳入考量。  相似文献   

2.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和乡村的交错结合带,是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矛盾冲突的区域.科学地规划好该区域的乡村景观环境对城市和乡村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合肥大圩镇发展为实证,探讨保护和利用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资源的有效途径,同时提出健全乡村景观建设的法规制度和管理机构,适时地对乡村景观进行功能评价与推进乡村景观规划,保护和加强乡村景观地方特色等几个在乡村景观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申红阳 《砖瓦》2021,(1):61-62
基于城市新时期发展背景下的城市边缘区域土地利用规划设计与管理为核心进行研究,先阐述目前我国城市边缘区域域的土地利用现状,然后分析城市边缘区域土地利用的规划设计目标,并以此为依据,提出科学有效的城市边缘区域土地利用规划设计与管理策略,其目的在于有效提高城市边缘区域土地利用的整体效能,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景观生态都市主义的研究方向,论述了景观生态都市主义对城市边缘的作用,并根据我国城市边缘区域景观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城市边缘区域景观发展的原则,从而实现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拓展,我国城市化率在2016年达到了57.35%,城市边缘区作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系统的交界处,呈现出范围大、社会结构复杂、用地类型多样等复杂的特征。从城市边缘地区城镇的基本功能出发,尝试从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景观美学四个方面构建城市边缘地区城镇景观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合肥市边缘地区五个城镇进行景观评价,并探索出边缘地区城镇景观规划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演化的机制分析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武进  马清亮 《城市规划》1990,(2):38-42,64
城市边缘区研究是目前世界城市与区域研究的“热点”,但在我国的研究还刚刚开始。本文对城市边缘区概念、研究意义进行了探讨,并结合中外城市边缘区发展的实际,系统地分析了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演化的机制,并着重对影响边缘区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城市景观规划中若干尺度问题的生态学透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城市景观规划中 ,尺度问题及相关因子对城市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 ,但目前对此定量研究不足 ,同时缺乏相应的规划管理措施。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探讨城市中生态绿地以及城市边缘地区的相关尺度问题 ,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界定量化指标 ,提出规划管理措施 ,并建议将尺度概念和相关因子引入城市景观规划  相似文献   

8.
一.城市边缘区 1城市边缘区的概念 城市边缘区概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 9世纪城市地理学对城市形态的研究,后几经发展成为分析城市增长和变化的形态理论的基础.我国学者大多认为城市边缘区是大多数城市附近的一种不连续的空间现象,是城市区域和农村区域相互影响的产物,是非农业活动和农业活动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复杂动态过程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赵晶  刘通 《风景园林》2013,(5):99-103
英国自然风景园的出现是欧洲造园发展史上一次深刻的革命,伴随着风景园的产生、发展和传播,景观规划以一种全新的手法和理念作用于城市和区域中,并对此后景观规划、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以德绍·沃尔利茨园林王国的景观规划思想与实践为例,分析了德绍·沃尔利茨园林王国的构成及其所实现的区域全面发展,论证了园林历史中的景观规划理念与实践,认为这一时期的景观规划以风景园为载体,进行了经济和社会的全面改良,带动了区域的全面发展,并提出了对中国景观规划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城市边缘地区区域路网评价提出了对外骨架通道、对外节点和区域内部路网3项新增评价指标,完善了边缘地区区域路网评价体系。以处于城市边缘地区的上地地区为例,根据该区域路网中道路及节点功能属性的不同,对该区域外骨架通道、对外节点和区域内部路网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评价。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区域内交通拥堵的措施,对类似边缘地区交通分析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城市边缘区是"城"、"乡"过渡的重要地带,也是城市空间增长和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区域,呈现出过渡性、动态性、交错性的特征。研究借助ArcMap10.2软件划分2000年以来四个时期西安城市边缘区的形态特征,并从空间演化强度和各向异性两个方面分析其空间演化过程。同时揭示西安城市边缘区空间演化特点,即西安城市边缘区正经历由"单一型"边缘区向"组合型"边缘区演化的同时,成为土地城镇化转换和城市空间增长的重要区域,开发区、新城逐渐成为城市边缘区空间增长的主体形态,促进了城市边缘区空间重组与重构。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城市边缘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特征与发展困境,对其出现被动式空间流变的原因进行剖析;在整合区域资源的基础上,把握新的发展势态和需求趋势,以辩证的策划思维,探索城市边缘区空间发展及功能衍变的可能性;针对合理预判,提出区域功能升级转化的策略,以形成发展模式,指导城市边缘区多维平衡下的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13.
《规划师》2017,(4)
文章以城市边缘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特征与发展困境,对其出现被动式空间流变的原因进行剖析;在整合区域资源的基础上,把握新的发展势态和需求趋势,以辩证的策划思维,探索城市边缘区空间发展及功能衍变的可能性;针对合理预判,提出区域功能升级转化的策略,以形成发展模式,指导城市边缘区多维平衡下的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14.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发展的特殊区域。针对目前我国城市边缘区厢地发展现状总结了该区域土地利用发展的过渡性、复杂性、差异性、动态性和难以逆转性五大特征。同时根据土地发展特征提出了针对城市边缘区的发展途径。从功能合理拓展的角度来促进城市边缘区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美国景观规划历程(1880-194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巍 《风景园林》2008,(2):79-83
简要介绍美国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约60年的景观规划历程,划分了相关实践类型,讨论了景观规划的概念,总结了美国景观规划各个时期、各类实践的特点,主要集中于城市与区域方面,着重探讨了城市美化运动与景观规划、田园城市与景观规划、区域景观规划的含义、发展阶段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6.
全球气候变化威胁日益严重,景观规划工作者有责任运用专业知识应对气候变化威胁,国际上具有前瞻性的景观规划学者已开始运用区域景观规划应对气候变化与能源问题;但在此过程中,常常会与经济发展、规划建设品质等方面发生矛盾。本文着眼于国际领先应对气候变化的区域景观规划项目——德国IBA汉堡,通过分析其典型项目,总结了其应对气候变化与能源问题的策略,探究了其在规划过程中应对气候与能源问题难点的处理方法。本文旨在为今后以应对气候变化与能源问题为目的的区域景观规划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7.
日本自2004年《景观法》颁布后,在跨尺度、多类型的区域景观规划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能够在中国国土空间规划逐渐重视跨越行政边界且尺度较大的生态空间体系构建的背景下,从风景园林学科的视角为中国区域景观的规划、协调、管控提供启示。着眼于日本区域景观,在对区域景观的概念进行解读、厘清、对比后,分析了日本区域景观规划的定位与目标、内容构成及协调管控机制。同时结合关门海峡区域景观规划实例,具体分析了规划的背景和沿革、管控方针和内容,以及多元协作协商、活动支援机制等。基于日本区域景观规划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得到了有关法律法规、国土空间、规划管控、多方协调、公众参与5个方面的启示。旨在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涉及区域景观的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从区域、人、场所三个角度,对天津华明示范小城镇景观规划方法进行了总结,试图从景观规划层面寻求解决目前拆迁安置新型小城镇中普遍存在问题的方法,提出移植城市空间骨架、延续自然肌理和架构区域生态,保持场所乡土景观特色,建设新型城镇景观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中外城市边缘区相关概念辨析与学科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边缘区不仅是城市空间和文明扩张的承载地,也是城市与外部区域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集散地。目前,城市边缘区已成为城市空间中变化量最大、变化最迅速、最敏感的地带,城市边缘区土地、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城市自身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实施。本文通过对近20年国际国内权威期刊的文献分析,梳理了中外边缘区相关理论和学科发展趋势,对“城市边缘区”、“城乡结合部”、“郊区”等概念进行了辨析,以廓清目前学术边界的混乱;并比较了中外城市边缘区理论研究的异同。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城市边缘区域的了解,引出城市边缘新居住区存在的原因,从而进一步理解城市边缘新居住区在城市中的作用和发展现状,并探讨了城市的发展所具有的深远意义,最后对城市边缘新居住区在中国今后的发展模式和方法进行了大胆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