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口海岸生态环境研究现状 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泛查阅国内外关于河口海岸生态问题研究相关文献基础上,综述了河口海岸侵蚀治理研究、河口地区水质研究和河口湿地的恢复与重建等三个热点方向的研究现状。进而,根据研究现状和我国河口海岸研究的实际需求,对海岸侵蚀,河口水质恢复和湿地保护等有关河口生态环境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河口湿地生态需水研究框架及关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河口湿地生态需水研究现状,构建河口湿地生态需水研究的基本框架,包括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确定,水与生态相互作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以及河口湿地生态补水配置方案的优选。目前湿地需水计算的常规方法已无法满足河口湿地生态需水计算要求,对多种湿地需水计算方法进行整合研究,建立基于统一物理机制的生态水文耦合模型,以及考虑变化环境下的河口湿地生态需水响应成为研究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3.
以深圳河河口及新洲河河口湿地为对象,调查湿地上游的污染来源及湿地生态质量(退化)状况。对两河河口湿地进行生态功能分区,依据生态功能分区成果,从湿地植物修复、底泥污染控制、面源污染控制、点源污染控制、湿地生态保护和湿地景观改善6个方面提出了两河河口湿地生态修复的思路。针对两河河口湿地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两河河口湿地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黄河河口淡水湿地生态需水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及功能要求,提出了黄河河口湿地生态需水的概念及内涵,介绍了河口湿地生态需水研究的思路及计算方法,对湿地合理保护规模、湿地指示性物种及不同生态用水配置的生境适宜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指出了研究中需要加强的一些问题:①如何合理确定湿地的保护规模、状态,达到生态保护与经济的协调发展;②如何针对不同的河口生态系统状况及保护功能要求,做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③湿地生态需水量的配置方式、可行性及其实现的有效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人民黄河》2016,(12):39-41
在分析黄河流域水生态保护形势的基础上,总结了流域水生态保护开展的主要工作,对黄河下游河流生态和河道生态用水保障、典型区域河口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近海生态修复状况和流域外供水区生态保护进行了分析。黄河水量统一调度、调水调沙、河口生态调度、生态补水、湿地修复等措施的实施,提高了河流基本生态流量满足程度,遏制了黄河下游生态系统不断恶化的趋势,下游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恢复;黄河下游河道湿地面积增加,河流湿地生态功能得到一定程度恢复;改变了黄河淡水资源的时空分布,黄河入海水量显著增加;河口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随着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战略的实施,黄河流域着力加强了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初步遏制了流域水生态失衡的态势,水环境恶化趋势得到缓解,重要区域的生态得到修复。  相似文献   

6.
(2009年7月11日~2009年8月10日) 7月10日,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李国英到黄河口湿地博物馆进行调研,并召开了黄河口湿地生态保护座谈会,就黄河口地区湿地保护、生态系统良性维持、实现功能性不断流的标志指标等进行了交流和座谈,并就下一步的保护规划达成共识,各方将通过进一步加大水利工程等措施增加河口湿地进水量,进一步恢复湿地核心区面积,进一步实现河口地区的生态系统良性维持.  相似文献   

7.
辽河三角洲湿地环境破碎化与恢复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辽河三角洲双台河口保护区2000年及2005年的湿地类型面积变化情况,利用湿地景观破碎化定量指标斑块平均面积、斑块数、斑块密度等,计算了保护区的破碎化程度。结果表明:2000—2005年双台河口湿地破碎化已经形成,趋势比较明显。提出了建立功能分区模式、社区参与模式、湿地生态恢复重建模式等辽河三角洲湿地恢复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黄河河口生态需水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守兵  凡姚申  余欣  窦身堂 《水利学报》2020,51(9):1101-1110
黄河河口生态需水包括河流生态需水、湿地生态需水和近海生态需水。系统梳理了近20年来黄河河口生态需水目标、需水类别和需水量计算结果;结合黄河河口演变特点,提出生态需水研究的重点和主要方向。河流生态需水以满足重要渔业物种生境为主,重点研究指示物种对天然径流量节律的响应特征,量化水文-生态响应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恢复自然水文情势的生态功能。湿地生态需水应深入研究植被、土壤、水体的水盐平衡和蒸散发规律,从植被和鸟类生态位的合理设计以及生物多样性维持出发构建生态系统结构,确定湿地合理规模。近海生态需水应研究入海冲淡水对渔业物种低盐产卵育幼场的塑造和维持机制,以及重要渔业物种习性、适宜营养盐水平与磷酸盐输送扩散机制。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利津断面径流量满足已有生态需水径流量各项研究成果要求的年份比例为37%~58%,春季经流过程经常缺乏流量脉冲。初步分析以湿地、河道鱼类和近海鱼类为主要目标的全年生态需水量为86亿m~3,径流过程需要阶段性场次洪水。建议对小浪底水库调度方案进行多年优化调整,兼顾春季流量脉冲的塑造,在更大程度上满足河口生态需求。  相似文献   

9.
《山东水利》2009,(8):64-64
7月10日.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李国英到黄河口湿地博物馆进行调研,并召开了黄河口湿地生态保护座谈会,就黄河口地区湿地保护、生态系统良性维持、实现功能性不断流的标志指标等进行了交流和座谈,并就下一步的保护规划达成共识,各方将通过进一步加大水利工程等措施增加河口湿地进水量,进一步恢复湿地核心区面积,进一步实现河口地区的生态系统良性维持。  相似文献   

10.
河口边滩湿地利用与保护的平衡正成为目前湿地保护与管理亟需解决的问题,但国内外对河口边滩湿地的研究较少。在系统总结国内外湿地生态功能评价方法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河口边滩湿地的特点,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两个方面,初步构建了河口边滩湿地功能评价的指标体系。该体系奠定了开展湿地功能和健康评估的技术基础,以期为湿地保护与管理以及功能利用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