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研究了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我国建筑陶瓷未来五年进出口趋势的预测方法。针对常规GM(1,1)模型存在的不足,建立了灰色新陈代谢GM(1,1)建陶进出口数量与金额的预测模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精度较高、预测误差小,预测结果可为相关部门与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2008我国建陶产业发展分析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虹 《中国陶瓷》2008,44(5):3-4
分析了2008年我国建陶产业的发展形势,并就宏观经济、外销出口、节能减排、产业转移、总部经济、品牌战略等因素对我国建陶行业2008年的发展影响进行了分析展望。  相似文献   

3.
经纬 《山东陶瓷》2014,(2):10-10
正[本刊讯]2014年3月8日,由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淄博市人民政府、陶城报社主办;由淄川区人民政府、淄博金狮王科技陶瓷有限公司承办;由淄博市建材冶金行业协会、淄博高端新型建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协办的"中国(淄博)建陶产业品牌赢未来高峰论坛"在淄博齐盛国际宾馆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以"品牌赢未来"为主题,结合建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和目前的发展环境,探讨地域品牌和企业  相似文献   

4.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企业竞争环境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概述了建筑卫生陶瓷企业的主要特点,采用PEST模型分析了中国建筑卫生陶瓷企业的竞争环境,利用美国管理学家MichaelPorter的观点对行业竞争进行了系统的讨论,找出了影响企业发展的五种因素的权重,指出现有的竞争者对竞争强度影响最大,未来几年,建陶企业的竞争主要是低成本竞争。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合介绍了作者赴意大利学习考察建陶工业的情况,并结合国内当前建陶工业实际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韩永奇 《山东陶瓷》2010,33(2):35-37
2010年,我国建筑陶瓷、卫生洁具产业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2010年我国建陶产业前景如何?其未来如何发展?分析了我国建筑陶瓷、卫生洁具产业发展的客观情况,展望了我国建筑陶瓷、卫生洁具产业的前景,并提出了若干应对措施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产业转移的现实,分析了我国建陶产业发展面临的社会问题和自身问题,从政府宏观和企业微观两方面提出我国建陶业未来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是通过国内外一些现代化建陶工厂生产及设计实例,剖析探讨生产工艺与建筑设计的统一,分析了建陶生产与厂房设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从生产能力、消费情况等方面,对我国乙烯工业发展现状进行回顾分析;研究主要生产路线的新增产能情况,对未来乙烯发展趋势进行了评述;基于乙烯下游主要产品现状,对产业链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预测,并提出发展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刘永先 《江苏陶瓷》1998,31(3):17-19
叙述了我国建陶工业的生产现状以及国外先进国家的生产规模和技术装备。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市场对建陶产品的需求 ,提出了在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 ,我国建陶工业要向“上档次、上规模、低能耗”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景德镇陶瓷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已经成了当前制造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陶瓷中小企业也不例外。本文主要分析了景德镇陶瓷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发展的思路以及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2.
林伟  陈延东  韩复兴 《陶瓷》2014,(5):9-12
闭孔发泡陶瓷保温装饰产品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它作为绿色陶瓷的代表性产品,近年来从无到有,再到进入国家绿色建材产品序列,许多科技工作者为之付出了努力。由于生产者和建设者对于建筑耐久年限的误解,导致许多研究者、生产者和销售者产生诸多困惑,如我国建筑平均寿命只有30年,保温陶瓷产品定价高,市场状况如何?保温陶瓷产品的耐久年限有没有必要设计为100年,又该如何设计?笔者从建筑设计年限、标准方法设计、保温陶瓷循环疲劳影响因素、循环疲劳研究价值几个角度作一陈述并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中国陶瓷包装的艺术设计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中国陶瓷包装的现状,指出了当前中国陶瓷产品包装仍然比较落后的事实,进而论述了陶瓷包装设计的重要性。提出了为提高我国的陶瓷产品在国际中的地位,必须提高陶瓷包装设计水平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文章重点论述了我国陶瓷包装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陶瓷包装设计须具有民族风格,在艺术设计中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融汇其中;其次陶瓷包装艺术设计必须体现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4.
肖颜琴 《中国陶瓷》2012,(7):45-46,59
近些年来,景德镇陶瓷艺术产业发展很快,为陶瓷文化生态圈的构建提供了机遇,而构建陶瓷文化生态圈对于景德镇陶瓷艺术产业发展亦有极大的激发作用。在陶瓷艺术产业的基础上,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圈的构建必须更加积极地采取一些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15.
金文伟  杨青 《中国陶瓷》2002,38(4):55-57
伴随现代工业文明而发生的现代艺术形态--现代陶艺,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活力,以及开放性和建设性的姿态积极参与中国先进文化和艺术的建设,通过对它的发生、发展及现状的综述,目的在于更好使其在21世纪人们社会生活和民族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陶瓷基隔热材料的发展与航天、航空、化工、石油、建筑等行业密切相关,越来越受到青睐。本文概述了陶瓷基隔热材料的主要导热方式,分析了几种常用的陶瓷基隔热材料,阐述了陶瓷基隔热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现代艺术状态中的中国当代陶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波 《中国陶瓷》2002,38(5):53-55
作为现代主义思想和新文化背景下的中国当代实验陶艺 ,从经验和现实中观察 ,它特具的一贯性“革命”状态 ,有包容文化的各种可能。尽管在时下多元文化状态下 ,在冲突和选择中它流露的现象可以是浮躁的或是消耗的 ,但它直呈当下文化状态的性质更加特征化了。使它找到参与时代艺术的滋生点 ,给自身的现代方式带来了更大的机遇 ,使我们能够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的艺术理想 ,使它去诠释更多的概念。中国当代陶艺的现代主义视觉革命和文化理念 ,有其自身明确的时代特征和行为模式。就现存观念而言 ,现代主义视觉革命在中国主流文化的状态中似乎正跨越和完结着它的尽头 ,然而在原创中带有较强“劣根意识”的中国当代陶艺恰恰正由其边缘状态夹缝位置逐步进入现代艺术的中心和主流意识。不管它的发生和发展趋势如何 ,而同处于现代文化中的当代中国实验陶艺与其他当代艺术一样 ,终究处在被“选择”的状态中 ,这是避免不了的必然。而面临的作用不管是心态的还是行动的 ,都将会证实这一文化权力话语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18.
提高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性,对高质量建设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具有重要意义。产业人才结构偏离度指标测算结果表明,景德镇的人才结构与陶瓷产业结构还存在着一定的偏离度。基于景德镇立足于试验区建设,须深入推进要素协同、产业协同、区域协同和供需协同;培育壮大试验区建设产业主体,布局"雁阵"产业结构模式;加快陶瓷产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以科技创新平台推进产业技术水平不断升级;聚焦陶瓷产业链锻造人才链,构建陶瓷产业发展新格局;创新人才工作新思路,打造中部地区引才聚才育才用才新样板,进而提高人才——产业结构匹配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近十年公开公告的国外多孔陶瓷专利信息进行了系统的检索和分析,全面展现了国外多孔陶瓷技术现状、专利申请的分布及其应用领域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国外多孔陶瓷技术的发展趋势,为我国多孔陶瓷的研究和国外多孔陶瓷专利在我国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