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针对标准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存在早熟收敛,易陷入局部极值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利用混沌优化算法确定PSO算法参数的改进粒子群优化(MPSO)算法。为了提高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精度和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MPSO)算法的RBF网络学习算法。RBF网络隐层节点个数用对手受罚的竞争学习(RPCL)算法确定后,基函数的中心矢量、方差和网络权值用MPSO算法在全局空间动态确定。采用Iris分类问题做仿真实验,并与基于标准PSO算法的方法和单纯BP网络训练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性能优于所比较的2种算法,并且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和模式分类能力。  相似文献   

2.
针对径向基函数网络在电力系统负荷预测中隐含层节点数难求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RBF神经网络,采用最近邻聚类学习算法自适应的调整径向基函数中心的宽度值和权值,可提高收敛速度和精度。实例仿真结果证明有效性和可行性,为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为准确构建边坡稳定影响因素与稳定状态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函数,基于粒子群算法全局搜索能力及RBF神经网络非线性变换和局部逼近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与RBF神经网络的露天矿边坡稳定系数预测方法.实践应用表明:与单纯的RBF神经网络方法相比,基于粒子群算法与RBF神经网络预测露天矿边坡稳定系数精度可靠、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4.
《煤矿安全》2016,(2):188-191
针对矿井风流温度预测工作的复杂性及各个影响因素的模糊的非线性关系,传统预测方法难以构建预测模型,导致预测精度低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矿井风流温度预测方法;并利用粒子群算法对RBF神经网络参数进行寻优,利用煤矿历史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RBF神经网络模型(MPSO-RBF)具有收敛速度快,预测精度高的特点,为矿井风流温度预测领域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径向基函数(RBF)网络的研究及实现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周俊武  孙传尧等 《矿冶》2001,10(4):71-75
概述人工神经元网络的分类 ,详细分析了RBF网络的结构特点 ,给出了最近邻聚类学习算法的具体过程 ,并利用MATLAB编程语言将此算法编制成标准函数ZJWNNC。该算法是一种在线自适应聚类学习算法 ,不需要事先确定隐含层单元的个数。  相似文献   

6.
《煤炭技术》2017,(5):170-172
针对井下瓦斯涌出量预测的问题,建立RBF神经网络,引入多粒子群优化神经网络模型。多粒子群算法分割经典的单粒子群算法为多个线程,同时优化了学习因子和惯性权重,这样既增加算法的遍历性又使算法的二次精细搜索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7.
将多群体协同粒子群优化算法应用于RBF神经网络优化设计,不仅拓宽了算法本身的应用范围,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为进一步利用神经网络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供了便利。利用优化后的RBF神经网络建立从滚动轴承故障特征向量到故障模式之间的映射,达到了滚动轴承故障模式识别的目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RBF网络的浮选技术指标预报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分析RBF网络的结构特点及最近邻聚类学习算法之后 ,利用ZJWNNC标准函数建立了浮选技术指标预报模型 ,并对该模型进行了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 ,模型精度较高 ,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为下一阶段开发浮选技术指标智能预测系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煤炭技术》2016,(8):89-91
针对预测冲击地压的传统方法存在的弊端,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Chaos)优化粒子群的BP神经网络算法。该算法将混沌、粒子群、BP神经网络结合起来,通过混沌粒子群算法寻优得到BP神经网络的最优权值和阈值初始值,然后进行网络训练和测试。该算法对冲击地压的预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神经网络数据融合的风机智能诊断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信息融合和神经网络为理论基础,建立了风机融合神经网络模型和风机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模型。模型中,通过最近邻聚类学习算法对同类信息融合,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对多源信息加以合成,并将融合结果作为输入层,进行神经网络故障诊断,实现了风机故障的智能诊断,并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RBF神经网络具有很强的非线性并行处理能力和泛化能力,并且有很快的学习收敛速度,不易陷入局部极小,在边坡稳定性评价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过分依赖于隐含层数据中心的选取是否合适,故引入模糊-C均值聚类(FCM)算法对其进行优化.以122组边坡样本作为样本总体,其中1~114组为训练样本,115~122组为测试样本,运用FCM算法在边坡训练样本中初选多个RBF网络的数据中心,在此基础上运用正交最小二乘法(OLS)训练网络,利用训练后得到的回归矩阵信息在初选结果中重新选择RBF网络的数据中心,从而使数据中心得到优化,简化了RBF神经网络的结构.将优化后的RBF神经网络应用到边坡测试样本的安全系数的预测中,得到较高的预测精度.该方法加快了RBF神经网络的训练速度,提高了运算速率,与传统的BP网络进行比较,进一步证明RBF及其学习算法的优越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采用电磁理管、分管、瞬间高气压冲击检测的原理,融合计算机控制和新型传感器技术研制出了雷管暗伤自动检测机.同时运用RBF神经网络对压力传感器进行校正,选取其中动态最近邻聚类算法作为学习算法训练网络,降低传感器网络体系受环境温度和电源波动等因素的影响,使其具有良好的线性输出.设备运行表明,暗伤检测合格率为100 %,检测效率为128个/min.  相似文献   

13.
崔一  杨勇辉 《金属矿山》2016,45(8):170-173
由于经典RBF神经网络中的隐含层节点数、连接权值等结构参数基本由经验获取,因此经典RBF神经网络模型的性能取决于建立模型专家的主观性,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机性,难以对巷道变形进行准确预测。为此,采用贝叶斯阴阳和谐学习算法对经典RBF神经网络模型的隐含层节点个数、连接权值等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RBF神经网络的巷道变形预测模型,即对角型广义RBF神经网络模型。采用潞安和兖州矿区的综放回采巷道的现场长期监测数据分别对经典RBF神经网络模型以及对角型广义RBF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显示:①对巷道顶底板变形进行预测时,对角型广义RBF神经网络模型的准确率约92.2%,经典RBF神经网络模型的准确率约80.6%;②对煤帮变形进行预测时,对角型广义RBF神经网络模型的准确率约90.2%,经典RBF神经网络模型的准确率约78.6%。上述试验结果表明,对角型广义RBF神经网络模型对于巷道变形预测的精度明显优于经典RBF神经网络模型,对于高精度巷道变形预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贾明涛  寇向宇  荆永斌 《煤炭学报》2010,35(9):1524-1530
在简要分析常用储量计算方法与BP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存在缺陷的基础上,分析了径向基神经网络隐层节点参数在映射机理上与地质统计学方法理论上的一致性,以及其权系数能解析方式求解、可避免网络训练过程陷入局部最优乃至不收敛现象的特征,提出了构建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进行矿床品位估值模型的研究思路。通过多方案分析,得出了待估点三维坐标及周围样品点个数是影响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估值精度的主要因素,给出了输入节点变量空间的基本配置方式--3个坐标加周边8个样品点品位。针对实际工程中样品空间较大的特征,分析了隐层中心、宽度等参数需根据输入变量自适应构造的必要性,以及利用正则化正交最小二乘的前向选择法的可行性。利用开发的具备用户自定义和交互式输入参数的计算机软件,构造了两种不同的品位估计模型。验证试验表明:基于样本空间自适应构建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建模速度快、可靠性强,平均估值误差最大为309%,且正则化参数对模型的估值精度影响较大,考虑了该参数的模型估值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黄明  黄友锐 《煤矿机械》2012,33(2):202-204
针对如今复杂被控对象大滞后、非线性和时变性的特点,研究把人工免疫算法和RBF神经网络相结合对PID控制器进行参数寻优,应用到矿井输送机上。利用人工免疫算法,无需事先确定隐层结点个数,设计了一种动态的RBF神经网络,并且分析基于免疫算法的RBF神经网络的PID控制器的算法结构。通过仿真实验得知:研究设计的免疫RBF神经网络的PID控制器在抗干扰性、跟随性和鲁棒性方面都表现出了良好的控制效果,非常适合用于控制模型不确定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铁矿石消费量的预测精度,采用一种基于智能计算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对粒子群算法进行改进,然后利用它的全局寻优能力优化RBF神经网络的关键参数,最后了建立铁矿石的消费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预测方法相比,该方法预测精度较高,为铁矿石消费预测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邢垒  原喜屯  张沛 《煤炭工程》2020,52(12):141-144
针对开采沉陷量与多影响因素复杂非线性关系问题,提出了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Adaboost强预测模型(Adaboost-PSO-BP模型)。预测结果表明,与BP模型、Adaboost-BP模型和PSO-BP模型相比,Adaboost-PSO-BP模型提高了预测精度,平均相对误差值优化到4.26%|该模型融合了Adaboost算法侧重预测误差大的样本和粒子群算法优化神经网络权值及阈值的特点,实现了强预测器“优中选优”的目的,在开采沉陷预测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