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丁前美 《人民长江》2003,34(5):32-33
长江澄通河段历史上河势变化较大,近年来随着整治工程的完善,其河势趋于稳定.拟建的苏通长江大桥位于该河段的徐六泾节点段,大桥的两个主塔墩位于主河槽,其河势变化对主塔墩冲刷深度的影响,主塔墩冲刷坑对河势的影响均是决定桥墩冲刷深度的主要因素.影响桥墩冲刷深度的其它因素有:墩形尺寸、水流流速、地质条件等.  相似文献   

2.
苏通大桥主塔墩冲刷防护工程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苏通大桥桥址处水深流急、河床易冲刷和大桥主墩桩基结构的特点,采用抛投袋装沙作预防护和运用下沉护坦原理作为冲刷防护设计理念,保证了群桩基础顺利施工,并使由于桥墩防护工程边缘遭破坏及河床深槽变化引起的边坡坍塌得到了有效防护.针对群桩墩处河床局部冲刷的复杂性,运用正态动床物理模型较好地预测了桥墩附近河床局部冲刷,并获得了现场监测结果的验证.通过在水流中现场抛投沙袋群体的试验,较好地解决了在易冲底床处大面积抛投防护材料的技术和施工工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苏通大桥主塔墩冲刷防护的验收计算模式.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多波束测深系统的仪器安装和校准方法,分析了影响多波束测深精度的因素.将多波束系统与其它测量设备应用于苏通长江大桥主塔墩基础冲刷防护工程的监测中,可满足指导、监测和验收冲刷防护工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苏通大桥宅塔墩基础的安全性、确保大桥顺利施工以及大桥建成后的安全运营,实施了桥墩冲刷防护工程.利用GIS技术,确定该项工程中防护材料的抛投提前量、计算防护材料成型的工程量、分析防护区内水下地形不同时段的冲淤变化以及剖面形态等.结果表明,利用GIS技术可以精确而直观地反映防护材料的成型位置与抛投位置的关系,计算出相应的参数,为指导该项工程的顺利实施及以后的工程维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今后的类似工程项目提供了较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桥墩局部冲刷防护工程特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应用于实际工程和室内实验研究的桥墩局部冲刷防护工程措施,如抛石防护、扩大基础防护、混凝土铰链排防护、四角混凝土块防护、护圈防护、桥墩开缝防护、墩前排桩防护和淹没槛防护等,并对这些传统防护工程措施的防护机理、防护效果和防护优缺点进行了论述和评价,对完美结合实体抗冲和减速不冲防护特性于一体的四面体透水框架群防护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并介绍了桥墩局部冲刷防护措施的工程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6.
桥墩局部冲刷分析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道中修建桥墩后,周围的水流情况会发生很大变化,从而引起桥墩周围产生局部冲刷。桥墩附近水流结构十分复杂,对于重要的工程问题,主要依靠物理模型试验分析局部冲刷。目前,国内外关于桥墩局部冲刷深度的计算方法主要有:非黏性土河床的桥墩局部冲刷公式,黏性土河床桥墩局部冲刷公式以及适用于黄河的冲刷计算公式。在确定冲刷深度后,进一步分析了桥墩基底埋置深度。同时,总结了浅基防护工程的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7.
泄水建筑物及下游防护工程经常受到高速水流的冲刷作用,容易造成下游河床、护坦及护岸等结构损坏,破坏后如何进行应急修复以及永久加固,对泄洪建筑物安全和大坝安全均有重要影响。针对某水库工程泄水建筑物下游防护工程冲刷破坏情况,应急修复之后进行了永久加固设计和永久加固。结合工程应急修复与永久加固方案,对永临结合修复泄洪建筑物下游防护工程基础冲刷破坏进行了探讨。经次年20年一遇洪水检验表明,采用永临结合措施修复下游防护工程基础冲刷破坏是有效的,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兴隆水利枢纽是汉江中下游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一项重要工程,工程河段兼有游荡型及弯曲型河道的特点。自丹江口水库运用以来,受水库清水下泄的影响,该河段的来水来沙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根据实测水下地形资料,全面分析了工程河段河床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05~2016年间河段内深泓线平面位置摆动频繁且幅度较为显著,特别是在弯道及过渡段范围内,还伴随着边滩与江心洲滩的冲淤发展。河床呈冲淤交替变化,主要以冲刷下切为主。断面变化较大的位置主要集中在过渡段和弯道段。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工程河段河床仍将呈冲刷趋势,但随着丹江口水库坝下游河道冲刷下移及自身调整,工程河段将逐步向冲淤平衡方向发展,总体河势将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9.
美国陆军工程师团己修补座落于斯内克河上Lower Monumental坝下游侧的冲刷坑,该坝己运行了33年。修补工程包括将1529.2m^3的混凝土泵入水下13.7m深的消力池内冲刷坑中。  相似文献   

10.
乌江渡水电站右泄洪洞泄洪冲坑,经多年的冲刷逐渐发展形成耳状,为防止冲坑扩大.运行单位根据冲坑的形状、地形及地质条件,并考虑尽量减少施工难度、可分期施工、节约工程和投资少的原则,进行冲坑防护设计及施工。已完成的部分工程.经受了1995年汛期洪水的考验。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复杂边界条件下气液两相界面的流动及混掺现象对工程建设的影响,结合某大型水电站的溢洪道,利用RNG k-ε模型对其进行三维流场模拟,采用有限体积法离散控制方程,并用GMRES算法进行压力求解,对前置掺气坎式阶梯溢洪道和传统阶梯溢洪道泄流壁面上的高速掺气水流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掺气坎坡度的增加,其掺气空腔及掺气浓度均有所增大,随着水流下泄掺气浓度沿程降低,达到一定距离后趋于稳定,掺气浓度值达到了减免空蚀破坏的要求;与传统阶梯溢洪道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可知,增设前置掺气坎后,既可以增加前几级阶梯的掺气浓度使水流提前达到水气平衡,也没有降低阶梯式溢洪道的消能率,为解决传统阶梯溢洪道中出现的工程难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赵波 《吉林水利》2013,(8):29-32,64
针对水库重力式大坝加高加固问题进行试验研究,对后帮式、前帮式、外包式以及戴帽式加高方式建立实验模型评价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的粘结性能。抗折强度试验和微观电镜试验结果表明,四种类型的加高方式,外包式的结合面最大,抗折强度最高,粘结性能最强。采用水泥砂浆处理后增多了结合面的纤维状C-S-H凝胶,增强了新旧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合理的加固方式加上结合面处理有利于提高坝体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3.
根据哈尔滨水文水资源勘测总站实测水下地图及水文资料,针对桥梁上、下游浅滩变化,分析桥梁对水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稳定河床水位流量关系单值化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数理计算方法建立流量与综合落差、稳定流流量计算公式,从而使受洪水涨落和变动回水影响的非单元值的水位流量关系单值化。为精减测次、简化外业洲验,水文预报、水文及整编工作电算化提供了新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8.
19.
小浪底地下厂房围岩稳定计算地质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工程勘探资料,在分析小浪底枢纽地下厂房区主要结构面的分布规律及其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几何传真概化地质模型,并采用不连续介质有限元离散化计算模型,模拟计算地下厂房围岩的应力应变。计算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概化地质模型符合实际地质状况,计算的应力分布与实测的变形特征相吻合,这与目前按常用的其它模型及连续介质计算的结果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20.
采用先进的三维超声波多普勒流速仪(ADV)对不同分流比情况下弯道水流紊动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根据试验数据,探讨了不同分流比工况下弯道水流的紊动机理,分析了其紊动特性,同时对紊动强度分布特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