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石保庆  李俊勇  蒋欣  宋鑫鑫  姚巍  王顺 《包装工程》2022,43(23):112-117
目的 为了提高铝塑复合膜的热封和抗腐蚀性能,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纯聚丙烯(CPP)的热法铝塑膜制备方法。方法 不同于传统的干法和热法工艺,通过在铝箔表面沉积纳米金属防腐涂层直接实现纯CPP与铝箔的黏结,解决单层纯CPP在铝箔表面不能直接淋膜热复合的技术难题。对铝箔和铝塑膜的表面形貌,以及铝塑膜热力学性能、热封性能进行研究。结果 纳米涂层工艺提高了铝箔表面粗糙度,增大了铝箔和CPP之间的接触面积。热封测试的实验结果表明纯CPP热法铝塑膜的一封热封强度超过了140 N/15 mm,在电解液浸泡后的二封热封强度仍接近于140 N/15 mm。结论 纯CPP热法铝塑膜具备良好的热封和耐电解液腐蚀性能,在动力电池领域具备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铝塑膜的性能各向异性,并构建其与各层基材性能关系的数学模型。方法 通过拉伸试验系统研究铝塑膜各层基材的各向异性特征及应力应变行为,采用层状复合材料的混合定律,构建铝塑膜的强度与基材强度的关系模型。结果 聚丙烯膜强度各向异性指数最低为1.5,尼龙膜延伸率各向异性指数最低为−0.8,铝箔的强度和延伸率各向异性指数分别为4.0和−8.7,铝塑膜复合膜的强度和延伸率各向异性指数与铝箔接近,是影响铝塑膜各向异性的关键基材。结论 基于混合定律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构建的铝塑膜应力模型与实际测试结果吻合良好,在工程领域可以用作铝塑膜基材选型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艳飞 《包装工程》2017,38(7):206-209
目的研发一种铝塑膜印刷封装的新工艺,提高锂电池包装的生产效率。方法通过对铝塑膜表面先涂布、再印刷、后封装的工艺替代行业内铝塑膜包装锂电池的传统工艺,测试新工艺条件下铝塑印刷膜的耐化学性、耐磨性、附着力及光泽度等指标。结果采用新工艺后,不仅可以拓宽印刷种类,提升生产效率,而且能够实现高精度印刷作业,提高铝塑膜的印刷质量。试验表明,该工艺条件下的铝塑印刷膜耐化学性和耐磨性优良,附着牢度可达100%,平均光泽度为8.4。结论新工艺相比传统工艺具有较强的先进性,可适用于手机锂电池的铝塑膜印刷封装作业。  相似文献   

4.
选取40μm流延聚丙烯热封层铝塑膜(1~#样品)、80μm流延聚丙烯热封层铝塑膜(2~#样品)和80μm接枝改性PP热封层铝塑膜(3~#样品)作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热封温度、热封时间、热封压力、热封层厚度和热封层种类的条件下,对3种不同软包锂离子电池铝塑膜进行热封研究。利用万能试验机和扫描电镜等,对3种不同铝塑膜的热封强度和热封结合界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不同铝塑膜的最佳热封工艺均为热封温度为230℃,热封时间为12 s,热封压力为1.0 MPa。1~#样品的热封强度最高仅为98.9 N/15 mm;3~#样品的热封强度最高为114.3 N/15 mm;2~#样品的热封强度最高可达144.4 N/15 mm。在0.5~1.0 MPa的范围内,热封压力对铝塑膜热封强度的影响不显著,热封温度和热封时间成为影响样品热封强度的主要因素。在相同的热封条件下,CPP热封层的热封效果要明显好于PP-g-PGMA热封层。热封剥离失效界面的研究表明,剥离实验失效模式为界面破坏和剥离破坏两种破坏模式并存,CPP与铝箔间的界面没有紧密机械啮合,如果对铝箔进行表面处理,增加铝箔与CPP间的机械结合力,可能会成为提高铝塑膜热封强度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了纤维金属层合板(FMLs)在基本力学性能、单向拉伸、弯曲、拉深成形及半球胀形等方面的研究,旨在全面了解FMLs表面处理方式、组分材料厚度、成形工艺条件、模具结构参数、中间纤维铺层方向及铺层方式等因素对材料冲压成形性能的影响,为研发和制造新型轻量化FMLs车身构件进行合理的材料铺层设计、确定优化工艺方案提供依据.指出了建立相应FMLs材料性能预测模型、本构关系模型、成形极限理论、破裂失效判据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6.
微小缺陷对铝塑复合软包装材料阻隔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铝箔及镀铝复合软包装薄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揉搓和对折实验来模拟微孔、裂缝等微小缺陷对铝塑复合软包装材料阻隔性的影响,并用金相显微镜观察分析材料表面微观变化。研究表明,随着揉搓和对折次数的增加,各种材料的阻氧、阻湿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全塑复合材料相比,铝塑复合材料阻隔性受揉搓和对折的次数影响更大;铝塑复合材料中,镀铝复合材料阻隔性最易受到微小缺陷影响;铝箔复合材料中铝箔的厚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阻隔性受缺陷影响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铝塑复合材料是铝箔和塑料组成的多层结构材料,其回收利用必须剥离开铝箔和塑料。针对现有方法易带来二次污染的缺点,文中利用超临界CO2流体在塑料层渗透速度快、能溶胀聚合物而对铝箔不产生作用以及快速卸压引发聚合物的体积快速膨胀特点,提出了"爆米花"式剥离铝塑复合材料废弃物的新技术。通过研究对分离度产生影响的各种操作因素,获得了最优化的剥离工艺条件:压力25MPa,温度60℃,平衡时间3h,快速卸压满足在30s内压力下降50%以上。该方法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分离技术。  相似文献   

8.
AZ31B镁合金板材冲压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研究了AZ31B镁合金板材的冲压性能.通过室温和中高温拉伸实验研究了AZ31B镁合金板材的基本冲压性能,如σb、σs、σs/σb、σ、n、γ和△γ等性能指标;通过模拟成形实验研究了杯突值、弯曲性能、拉深性能、扩孔性能以及成形极限图FLD等,为制定冲压成形工艺提供参考依据.研究表明,AZ31B镁合金板材的冲压性能室温下较低而中高温则较好.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最后实现国产化的锂电池材料,铝塑膜正在成为当下市场角逐的热点。铝塑膜是软包装锂电池的封装材料,也是目前锂电池材料领域技术难度最高的环节之一。近年来随着软包锂电池市场的快速发展,其市场需求量也在同比例增长。据高工锂电产业研究所(GBII)统计,2013年中国锂电池铝塑膜的需求量约3650万平米,同比增长40%,市场规模约15亿元左右,同比增长30%。  相似文献   

10.
杨蕾  朱茂兰  翁威  衷水平 《材料导报》2024,(10):113-121
新能源动力锂电池行业向高能量密度的逐步迈进推动了负极铜箔集流体朝超薄、低轮廓、高力学性能等高性能的趋势发展。锂电铜箔作为锂电池的关键辅材之一,其质量和特性对锂电池性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锂电铜箔的性能精准调控和结构定向修饰对提升锂电池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锂电铜箔电沉积技术出发,介绍了铜电沉积原理、过程以及当前铜箔市场情况,归纳总结了锂电铜箔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表面性能对锂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机制,为后续对铜箔性能精准调控提供参考,并重点综述了生箔工艺参数优化和改性处理这两种综合提升锂电铜箔性能和锂电池性能的方法,分析了铜箔结构修饰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最后,本文指出了目前电解铜箔作为锂电池负极集流体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高性能锂电铜箔的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几种食品包装用塑料膜阻透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不同厚度、不同材质的食品包装用塑料膜透氧量、透湿量的变化情况,为食品包装在阻隔性方面的选材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采用压差法和杯式法分别测试塑料膜的透氧量和透湿量。结果单层塑料膜随厚度的增加,透氧量和透湿量均减小,阻隔性能变好。相同厚度的PE,PET,BOPP,PA这4种单层塑料膜中,PA的透氧量最小,PE的透氧量最大,BOPP的透湿量最小,PA的透湿量最大。复合膜厚度增加,其透氧量、透湿量均减小,但减小幅度逐渐变小。塑塑复合膜外层材料厚度不变时,透氧量、透湿量随总厚度变化不太明显,EVOH塑料复合膜的透氧量值和透湿量值较小,通常在5以下,铝箔塑料复合膜的透氧量值和透湿量值均小于1。结论单层塑料膜PA的氧气阻隔性最好,PE的氧气阻隔性最差,BOPP的水蒸气阻隔性最好,PA的水蒸气阻隔性最差。复合膜中,塑塑复合膜的阻隔性主要取决于外层材料,铝塑复合膜的阻隔性最好,含高阻隔材料EVOH的塑料复合膜的阻隔性比普通塑塑复合膜好,其阻隔性可与铝塑复合膜媲美。  相似文献   

12.
铝塑复合材料在洞库防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目前洞库防潮现状和防潮材料所面临的问题,介绍了性能优于其他材料的洞库防潮新型材料-铝塑复合材料的特点,指出了铝塑复合材料在洞库防潮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墨烯作为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本文介绍了石墨烯负极材料、金属/石墨烯复合材料、金属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和其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阐述了石墨烯作为负极材料的优越性,展望了石墨烯及其复合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陈金菊  冯哲圣  郭红蕾  杨邦朝 《功能材料》2005,36(12):1977-1980
目前通过电化学方法增大铝阳极箔的有效表面积已越来越困难,铝电解电容器的阳极箔正面临一场新的技术革新:形成高介电常数的复合氧化膜来提高铝氧化膜的比容。本文对形成复合氧化膜的化学方法,复合氧化膜的生长机理,当前研究热点及形成复合氧化膜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15.
丁怀青 《包装工程》2014,35(21):123-126
目的解决平压平烫印机大面积烫印铝箔与承印品粘连问题。方法通过对烫印过程中铝箔与印刷品产生粘连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生产实际,提出大版面烫印过程应注意的问题。结果采用同向揭纸方式,有0.5 kg/mm2的力作用在电化铝箔与承印品之间,易于分离;增加风力,采用直径约为1~2 mm小孔吹风管设计;采用改进正弦变速运动方式进行伺服跟踪控制;选用大版面烫印专用电化铝箔,以利于分离铝箔与承印品。结论从揭纸方式、吹风系统、伺服系统和电化铝箔材料选择等4个方面来改进设计方案与烫印工艺,并控制好烫印过程中的速度、温度、压力等各相关因素,即可获得理想烫印效果。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research, radial pressure-assisted hydrodynamic deep drawing of single- and bilayer cups is studied using finite-element and experimental methods. The reason for using laminated composites is to take the combinatorial benefits of single materials, such as higher strength-to-weight ratio, improved corrosion and abrasion resistance, more favorable thermal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ven lower commercial price. Safe forming area and probability of failure occurrence are predicted for both single- and bilayer sheets using 3D process window diagram (PWD) as a practical tool based on the effective geometrical parameters on the pressure-drawing ratio. The effects of layers arrangement on the forming behavior of laminated sheets were also analyzed in different pressure loading path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uminum/steel composite has a wider forming pressure range, higher drawing ratio and lower geometrical limitations compared with the single-layer aluminum in identical conditions. It is found that a thin layer of steel as the outer layer improves the formability of aluminum.  相似文献   

17.
陆刚 《塑料包装》2013,24(3):8-14,16
铝箔是一种用金属铝直接压延成的薄片,铝箔用途十分广泛。近些年,铝箔包装市场发展快速,前景十分广阔,无论是消费量还是产品档次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根据铝箔材料的性能特点和主要性能指标,论述了铝箔材料在复合软包装中的应用,介绍了铝塑复合材料包装应用广泛发展快速,研究了铝箔材料部分典型的包装市场,同时指出了铝箔包装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可期。  相似文献   

18.
张龙飞  江琦 《材料导报》2017,31(Z1):164-168, 177
石墨烯复合材料因具有高比表面积、高比容量、优异的导电性、显著的化学稳定性,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在负极复合材料中,石墨烯不仅可以形成导电网络提升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而且还可以缓冲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效应,提高了材料的倍率性能和循环寿命,为设计大容量高稳定性的锂离子电池提供了理论保证。因此制备不同组成和结构的石墨烯复合材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课题。对近年来国内外运用不同方法制备不同组成和结构的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研究结果做了综合评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