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套袋对红地球葡萄果皮色素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栽培条件下套袋对葡萄果皮花青苷、叶绿素含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古地区露地栽培条件下,套袋降低了可溶性固形物、总糖、花青苷、叶绿素含量,增加了可滴定酸含量;临泽地区在设施栽培条件下套白纸袋增加了可溶性固形物、总糖、花青苷含量,降低了可滴定酸、叶绿素含量。套袋对氨基酸含量影响不大,但设施延后栽培的红地球各处理氨基酸含量均高于露地。  相似文献   

2.
以木纳格葡萄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对新疆木纳格葡萄进行间歇熏蒸处理。测定了贮藏期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抗坏血酸等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分析NO间歇熏蒸方式对木纳格葡萄采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和其他浓度NO处理组相比,300μL/L NO显著延缓了木纳格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抗坏血酸含量的下降;延缓了果肉的软化以及叶绿素的降解;抑制了果实失重率、腐烂率、落粒率和果梗褐变指数的增长。适宜浓度的NO处理可延缓采后木纳格葡萄果实的衰老和维持果实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3.
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二氧化硫(SO_2)间歇熏蒸对红地球葡萄果实采后品质的影响。在0℃和湿度95%条件下,利用SO_2(50、100、250、500、1000μL/L)对果实间歇熏蒸2 h(每10 d),测定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梗叶绿素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细胞膜透性、腐烂率、漂白指数和果实中SO_2残留的变化。结果表明:100μL/L SO_2能显著降低果实腐烂率和SO_2残留量,抑制葡萄果实细胞膜透性和漂白指数的增加,有效保持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梗叶绿素含量、滴定酸含量,更好地保持葡萄的质量,延长红地球葡萄的贮藏期。  相似文献   

4.
不同颜色滤光膜对‘巨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不同颜色滤光膜对葡萄外观品质及生理指标的影响,本试验选择长势一致且结果部位相同的‘巨玫瑰’葡萄植株为试材进行套袋处理,设6种套袋颜色,采后对其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还原糖、VC、叶绿素和花青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套袋处理可以提高果皮的色差值、花青素含量和果实中可滴定酸含量及质构参数,其中紫色处理的质构参数显著高于其余处理;黄色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V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红地球葡萄延迟栽培中果实质量和产量,于成熟期进行了氨基酸液肥灌根。结果表明,灌根后比对照的果实粒重、穗重、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Vc含量增加,可滴定酸含量降低。灌肥2次的处理效果极显著。  相似文献   

6.
氨基酸液肥灌根对红地球葡萄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红地球葡萄延迟栽培中果实质量和产量,于成熟期进行了氨基酸液肥灌根.结果表明,灌根后比对照的果实粒重、穗重、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Vc含量增加,可滴定酸含量降低.灌肥2次的处理效果极显著.  相似文献   

7.
以设施栽培火焰无核葡萄为材料,在转色初期分别使用50 mg/L、100 mg/L、150 mg/L、200 mg/L、300 mg/L脱落酸(ABA)溶液处理果穗,研究其对果实单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花色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ABA处理对火焰无核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花色苷含量有一定的影响,而对果实单粒质量影响不显著。处理30 d后,ABA浓度为300 mg/L的果实单粒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适中,可滴定酸含量最低,而且花色苷含量最高。综合效果而言,300 mg/L ABA处理对火焰无核葡萄果实品质的提高效果较好,对促进成熟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型激素—481在巨峰葡萄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峰葡萄喷施2.5—1.67万倍的481激素,对产量和果实品质有显著的影响,能使座果率提高,单粒重增大、单穗重和平均单株产量增加,提高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有机酸含量。叶片中干物重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  相似文献   

9.
以巨峰葡萄为实验材料,采用0.5 mg/mL芒果皮提取液与1%羧甲基壳聚糖复合涂膜处理葡萄果实,从腐烂率、失重率、相对硬度、呼吸强度、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等方面对葡萄的保鲜效果进行评价,探讨芒果皮提取液复合涂膜对巨峰葡萄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涂膜与单一涂膜组相比,复合涂膜能显著降低葡萄在贮藏过程中的腐败率和失重率,减缓葡萄相对硬度下降的速度;并且显著抑制贮藏前期葡萄的呼吸强度,进而抑制贮藏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Vc含量的降低。由此可知,芒果皮提取液与羧甲基壳聚糖复合涂膜可用于巨峰葡萄保鲜。  相似文献   

10.
以4年生露地栽培巨峰葡萄(砧木为贝达)为试材,研究氨基酸硒对其果实品质和叶片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巨峰施用氨基酸硒处理后,有利于提高果实品质,果粒横径、纵径、单粒质量、可溶性糖、可滴定酸、Vc含量及SOD活性显著提高;改善叶片质量,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海比、叶片厚度、比叶重、叶绿素a、叶绿素a/b值、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1.
为了改善‘沪培1号’葡萄穗肩部和穗尖部果实着色不一致问题,采取转色前对葡萄进行套袋处理,分析成熟期果皮颜色和果实糖分积累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套袋处理间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葡萄糖和果糖含量无明显差异,但均显著低于不套袋处理,说明套袋对果实糖分积累有负面影响,可在成熟前2周提前脱袋;套袋处理能显著改善‘沪培1号’着色不一致现象,在生产中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成熟度是影响胡椒产品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探明成熟度对胡椒果实主要理化指标的影响及其规律,研究了胡椒果实成熟度与色差a值、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果胶、胡椒碱的质量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成熟度胡椒果实中理化指标差异较大,且色差a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胡椒成熟度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1和0.977;可滴定酸含量与胡椒成熟度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86。胡椒采收后,可将色差a值、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作为关键指标区别不同成熟度的果实。  相似文献   

13.
以贵妃玫瑰葡萄品种为试材,在转色期后喷施2遍甲壳素,测定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成熟后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糖量、含酸量。结果表明,喷施甲壳素可提高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糖含量,对含酸量影响不明显,提高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14.
葡萄生产中,产量过高和结果枝留叶片较少可直接导致葡萄果实的品质降低。为了探索不同结果枝留叶量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本文以‘巨玫瑰’为试材,设置10片、15片和20片三个结果枝留叶量处理,并对不同发育时期的果实品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不同留叶量对成熟期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影响不大;10片留叶量会降低粒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导致果粒小且含糖量低;20片留叶量不利于果实着色和可溶性固形物积累;15片留叶量有助于葡萄着色和品质提升,是‘巨玫瑰’葡萄在果实生长发育期较适宜的结果枝留叶量。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人工接种炭疽病菌对采后香蕉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分析测定了接种炭疽病菌后"宝岛蕉"和"东莞大蕉"两个品种香蕉果实的硬度、叶绿素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还原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呼吸强度、病情指数及抗病相关酶POD、PPO活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接种炭疽病菌的香蕉果实的硬度迅速下降,贮藏4 d后显著低于未接种炭疽病菌组,香蕉果皮叶绿素含量的分解速率显著增加,加速了香蕉褪青和转黄;接种炭疽病菌促进了果实中淀粉等多糖物质不断地向可溶性糖的转化,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含量明显增加,对"宝岛蕉"的影响更为明显。炭疽病菌侵染促进了香蕉果实中可滴定酸含量的升高,同时加快果实的呼吸和感病速率;接种炭疽病菌后,抗病相关酶POD、PPO活性显著升高。结果表明炭疽病菌的侵染加速了两种香蕉的成熟、软化、衰老及腐烂。  相似文献   

16.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10):111-115
为了解反复冻融对葡萄出汁率及品质变化的影响,以巨峰葡萄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冷冻-解冻后的出汁率以及榨汁后的浊度、pH值、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色泽和风味等指标的变化,分析反复冻融对果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冻融1次的葡萄出汁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出汁率在逐渐降低;浊度、pH值、可滴定酸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显著高于未经处理的葡萄(p0.05);经过1次冷冻葡萄的汁液色泽要好于其他处理组;葡萄在冻融处理后汁液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普遍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只有无机硫化物在显著增加(p0.05)。1次冻融处理不仅能够提高出汁率,且获得的葡萄汁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7.
上海地区几个鲜食葡萄品种熟期的果实发育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调查了上海地区主栽鲜食葡萄品种巨峰、巨玫瑰、醉金香、夏黑、申丰、申玉、申华和沪培1号的果实发育特性和果皮花青苷积累过程。结果表明:夏黑于2014年7月31日完全成熟,其他葡萄品种在此之前处于生长高峰期,主要表现在单果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迅速增加、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呈递减状态。红色葡萄的花青苷含量随着果实成熟逐渐增多,其中不同品种之间锦葵素变化趋势类同,而矢车菊素差异显著。由上可知,夏黑属于早熟品种,对于其他葡萄品种来说,2014年7月31日是果实初熟的临界时间点;红色葡萄果皮颜色不是由单一物质主导变化的,是由几类花青苷共同调节的。  相似文献   

18.
以3种硬肉型葡萄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其货架期间硬度、可溶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挥发性物质,研究1-MCP对硬肉型葡萄货架期间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1-MCP处理能够抑制红提葡萄果实硬度的下降,提高金手指葡萄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减缓红提、夏黑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波动,在贮藏前期可使3种硬肉型葡萄维持较高的可滴定酸含量,而后期作用效果不明显,可显著提高红提的维生素C含量。3种硬肉型葡萄成熟果实中挥发性物质主要成分为酯类、醛类和醇类。1-MCP处理组红提、夏黑葡萄果实的醇类和醛类物质相对含量以及总数大部分高于CK组,主要挥发性物质波动小,整体风味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以‘玫瑰香’葡萄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发酵液对树体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测定了树体生长指标,果实中的还原糖、可滴定酸、总花色苷、单宁、总酚含量,为探索发酵液对葡萄的使用效果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低浓度发酵液对葡萄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花色苷、单宁、总酚等含量均有明显影响,尤其是发酵液原液稀释至400倍浇灌可显著提高葡萄果实还原糖、单宁及总酚含量。设施葡萄生产上采用发酵液浇灌,可较大程度提高葡萄生长特性及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不同浓度的茶多酚对新鲜的玫瑰香葡萄进行喷涂处理,(20+1)℃放置,每隔2 d测定其硬度、腐烂率、失重率、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品质指标,研究其对玫瑰香葡萄货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茶多酚溶液处理可以降低果实腐烂率、失重率,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值、可滴定酸以及维生素C含量的降低,浓度为1.5%和2.0%茶多酚溶液处理组可较好地保持葡萄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