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3,(8)
在收集各油田加热炉生产及运行数据基础上,引入覆盖率确定不同额定热负荷下加热炉的能效限定值、目标能效限定值、节能评价值,并划分能效等级,为企业生产、加工加热炉产品和认证节能产品提供依据。将基于熵权法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应用于加热炉的节能监测,不仅可得到排烟温度、空气系数、炉体表面温度及热效率等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还可定量评价加热炉运行的能耗水平,便于油田企业加强对耗能设备的节能管理。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0)
加热炉能耗是油田集输系统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加热炉能效高低直接影响到油田生产成本。随着油田逐年开发,加热炉由于运行时间长、采出液成分复杂等原因,造成部分加热炉频繁出现运行热效率低、烟火管鼓包甚至烧损、供热能力不足等问题,给生产管理和节能降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生产难题,PB油田采用加热炉管理与技术改造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优化加热炉清淤除垢周期、改进烟管清灰方式等先进管理方法和节能涂料涂敷等有效的技术改造措施,提高了加热炉运行热效率,实现年节气253×104m3,降低了能耗和人工成本,为油田加热炉深入挖潜增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中原油田机采系统8种典型节能技术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针对目前老油田开发后期 面临产量下降、含水率上升、吨油成本高、高耗低效等矛盾,旨在找出适合老油田开发实际的低成本的节能技术和管理措施,即通过新投井设备配套中优先新型抽油机、数字化油田建设优先机电一体化控制技术、机采 设备技术改造中优先永磁半/全直驱控制技术、内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实现降低能耗,提高能效,稳产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针对老油田存在的生产规模与地面工艺不匹配、设施高耗低效等能效瓶颈问题,以科技引领管理创新, 围绕机采、 注水、 集输等油田主要地面配套工艺系统核心设备,创新应用永磁复合电机直驱抽油机、永磁调速、大排量对置式柱塞泵、计量站真空相变加热炉等节能减排新技术,有效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4)
机采系统是油田的耗能大户,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抽油机井数量逐年增多,机采耗能设备应用规模不断扩大,导致油田的耗能水平不断攀升。因此,建立抽油机井节能对标管理模式,能够使技术、管理部门准确了解和掌握机采系统的能效现状水平,寻找差距,明确潜力,为油田节能管理和技术措施的制定提供目标和方向,为油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通过实践与摸索,形成了一套适用于葡萄花油田的抽油机井节能对标管理模式,为同类油田在抽油机井节能管理方面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12)
针对当前油田生产基层管理站队能效指标缺失,以及不利于以站队为单元开展能效评价及能效对标的情况,结合油田生产节能管理组织结构,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给出了与当前的能源统计口径相对应的并能满足基层管理站队节能工作考核、能效评价及对标的指标体系。能效指标定义准确,边界清晰,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强。通过深入分析各级能效指标差异可明确油田生产能耗差距,为科学制定运行方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深度挖掘节能潜力、实现数据化管理及精细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10)
随着油田开采难度和机采耗能设备应用规模的加大,机采系统耗电量逐年增大,吨液成本不断增加,生产能耗在成本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为了实现节能增效的目的,根据能耗监测结果,对年度能效数据进行统计,并结合能效指标标准,对能效现状进行区块系统分析,查找耗能设备效率低、耗能指标高的主要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治理后,累计节电433.5×104k Wh,系统效率提高到17.53%,为今后节能降耗、实施节能技术改造,保证油田生产系统的经济运行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4)
为了提高油田加热炉换热效率,本文对高温烟气与低温液体直接换热的机理进行了研究,两种物质之间的换热以对流换热为主、热传导为辅,换热系数主要取决于两种物质的相对速度,换热面主要取决于液体的表面积。在机理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烟气与液体介质直接换热式油田加热炉结构进行了研究,燃料和空气在炉膛内充分混合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温度分布均匀后进入换热室把热量传递给低温液体,低温液体以喷淋的形式进入换热室,被加热后的液体受重力作用落入缓冲室缓冲后离开加热炉。最后,对烟气与液体介质直接换热式油田加热炉样机进行了设计、加工、安装、调试以及现场试验,样机炉体比同负荷现有负压加热炉节约钢材63%以上,热效率较常规加热炉提高了10个百分点,超过90%。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4)
青海油田地处高原,油田集输系统加热炉运行指标偏低,在热效率、空气系数、排烟温度等指标上与中国石油的平均指标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根据油田历年来的加热炉监测数据报告,对比加热炉在高原和平原运行时多项监测评定指标的差别,特别是空气系数和热效率的指标差别。探讨了高海拔地区理论计算的空气系数,提出针对油田燃气加热炉实施的新节能监测规范指标,并在高原加热炉运行评价时进行修正。进一步确定高原加热炉运行节能监测的合理指标,以便全面准确评价高原运行加热炉的用能效果。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8)
彩南油田作业区为了提高能效水平,在能源现状分析、节能技术推广、节能评估等方面运用"自动化远程监控系统"和"油气生产一体化软件"开展"一井一策"对应治理,提高单井系统效率。利用高液量、高温度油井带动整体集输系统温度,降低用电、用气量。引用节能技术提高单井抽油时率,降低井下作业量。通过以上科学、系统、规范的能源管理方法和技术措施,提高作业区能源利用效率,有效地加强前端能效管控,保障了油气生产高效低耗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