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组合式核磁共振(CMR)测井可以直观、准确地提供储集层的地质评价参数,能方便地区分可动流体和束缚流体并反映出储集层的孔隙结构。在探讨如何利用CMR资料识别油、气、水层和确定储层主要物性参数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对JS-1井的CMR资料进行实际处理得到的有效孔隙度、渗透率、束缚水饱和度和T2时间分布等来划分低阻油气层和区分气、水层,其结果均与现场提供的试油、录井等资料吻合较好,表明CMR资料在储层地质应用方面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2.
充分利用核磁共振录井获得的可动性参数和物性参数,是提高核磁共振录井解释评价准确性的关键。针对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中生界延长组部分致密储集层核磁共振录井所测含油饱和度偏高,以及现有解释不能充分体现物性好坏的问题,引用反映流体可动性的可动指数和反映储集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的物性指数两个参数,建立核磁共振录井解释图板。经过最近两年陇东地区的试油资料和实际应用验证,不同流体性质的可动指数和物性指数差异性明显,可动指数与物性指数图板能够准确划分不同流体性质,提高了核磁共振录井在陇东地区中生界延长组解释评价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余寒雷 《录井工程》2014,25(4):35-37
鄂尔多斯盆地渭北油田属于低孔隙度、超低渗透率油藏,常规录井手段油气层评价难度大,而核磁共振录井技术既可及时提供相对可靠的储集层物性参数,又能提供孔隙流体含量及可动流体信息,具有评级优势。以该油田延长组各储集层测试结果的产液量为基准划分为不同级别储集层,针对核磁录井孔隙度与可动流体饱和度进行交会分析,得出利用不同孔隙度与可动流体饱和度区间识别不同级别储集层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不同级别储集层含油饱和度和可动油饱和度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延长组储集层核磁共振录井解释评价标准。应用分析表明,该方法解释评价符合率可达到80%。  相似文献   

4.
核磁共振录井技术在胜利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磁共振录井作为一项新的录井技术,它能够提供地层有效孔隙度、可动流体含量、含油饱和度等与储集层物性和储集层流体性质相关的地质参数,为钻井过程中及时、有效评价储集层创造了条件.在简述核磁共振录井原理和主要地质参数意义的基础上,阐述了不同储集层的t2谱图特征;结合胜利油田的应用情况,提出了胜利油田核磁共振录井初步解释标准,并通过在济阳凹陷3口井的应用进行了验证.应用实践表明,在分析样品具有代表性的前提条件下,核磁共振录井技术可以提供及时、准确的储集层物性评价参数,从而实现现场及时解释评价.  相似文献   

5.
岩样核磁共振分析方法及其在油田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岩样核磁共振分析是利用氢原子核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形成核磁共振现象的这一特性,重复测量同一样品在不同处理阶段的核磁共振信号以及该样品的横向弛豫时间(T2)截止值,从而求取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可动流体饱和度等地质参数的一项新的录井技术。其测量结果仅与样品的孔隙结构、孔隙流体性质及其赋存状态有关,与岩石骨架的矿物成分无关,据此可以很好地判断油田勘探工作中面临的低孔、低渗、低阻、特殊岩性储层的孔隙结构和流体性质。该项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储层物性分析从室内到钻井现场的迁移,分析对象从岩心拓展到岩屑,具有用量少、速度快、成本低、获取参数多、准确性高等优点。将其分析结果与其它测、录井资料相结合,可以更及时有效地对储集层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核磁录井分析技术在储集层解释评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核磁共振录井技术主要用于钻井现场快速评价储集层物性及流体性质,通过提供储集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可动流体饱和度、束缚流体饱和度等参数,为进一步分析判断储集层流体性质提供依据,为油田勘探开发提供优质的解释评价服务。但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岩样孔隙内剩余流体性质的判断;二是含油饱和度测量后油相信号超出饱和状态信号,出现数据溢出现象。针对第一种情况,通过对岩样进行三次扫描,可以较好地解释孔隙内剩余流体的性质;就第二种情况经过实验研究,针对不同的原因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核磁共振录井技术中T2谱图的差异性可以用于反映地层中流体的性质,是提高核磁共振录井技术解释符合率的一项重要手段。新疆油田准噶尔盆地勘探区域大、储集层均质性各不相同,核磁共振测量的含油饱和度差异很大,流体性质判断难度大,给录井解释评价带来巨大挑战。基于核磁共振技术中初始状态、饱和状态、浸锰状态所产生的T2谱图特征,总结出剩余油指数和流体逸散指数两个反映孔隙中剩余流体性质的参数,同时利用含油饱和度数据并加以控制,建立了新的三端元图板。经过实际应用与试油结论验证,不同流体性质的储集层在该图板中差异明显,可有效区分流体性质,提高了资料的适用程度,提升了核磁共振录井技术在准噶尔盆地评价流体性质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t2弛豫谱在核磁共振录井解释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磁共振录井测量过程中,t2弛豫谱是重要的参数,其中包含着孔隙度、可动流体、含油饱和度等储集层物性信息。根据t2弛豫谱分析原理着重介绍了t2弛豫谱形态在不同性质储集层中的特征,列举了油气水层的典型谱图特征:油层的谱图特征为弛豫时间较长,右半部分谱图较发育,可动流体值高、含油饱和度高;水层的谱图特征为可动流体值较高,油信号谱峰低、孔隙中以可动水为主;油水同层的谱图特征为油信号谱峰与水层相比较高,但大部分孔隙空间被可动水充填,含油饱和度一般为10%~40%;干层的谱图特征为低孔隙度、低渗透率、低可动流体、低含油饱和度。进而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了t2弛豫谱在储集层评价和油气水层解释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核磁共振录井通过将储集层样品分析参数处理成t2弛豫谱图的形式,经系列运算可提供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和可动流体等储集层物性信息,但是t2弛豫谱图的处理过程复杂且缓慢,不便于快速解释评价。针对此情况,受微软公司Office软件包的一个特殊程序“宏”的启发,探讨了以该程序为基础应用于核磁共振录井资料自动化处理的4个环节,即创建移除井名宏、工作表排序宏、生成 t2弛豫谱图宏和导出图表到Word宏。实际情况表明,以该程序为基础所形成的核磁共振自动化处理程序简单、实用、速度快,为储集层的快速解释评价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鄂尔多斯盆地红河油田含油饱和度高的储集层测试往往为干层或水层,这是因为含油饱和度仅反映岩石空间中含油饱满程度,并不反映其可动流体的含油量。为提高储集层流体性质解释符合率,应用大量岩心核磁共振分析数据,开展了核磁共振谱图含油特征分析和可动油饱和度流体性质评价方法研究。首先,借鉴低渗储集层可动流体储集层物性评价方法,以可动流体中含油量为主要依据开展流体性质评价;其次,在物性评价基础上,开展有效储集层(Ⅲ类以上)含油饱和度和可动油饱和度与试油结论对比分析,建立可动油饱和度流体性质评价图板。结合物性评价将储集层流体划分为4类,解决了低渗储集层流体性质解释评价问题。研究认为,可动流体中的可动油对低渗储集层流体性质起关键性作用,如果原油在储集层内以束缚油形式存在,即使含油饱和度高也不产油,从而有效解决了红河油田含油饱和度高试油不出油问题。这种方法对类似低渗储集层流体性质评价亦有效。  相似文献   

11.
核磁共振岩屑录井及现场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磁共振岩样分析技术的理论基础是岩石所含流体中的自旋氢核在均匀分布的静磁场及射频场的作用下发生的核磁共振弛豫行为,不同孔隙中的流体具有不同的弛豫时间,时间弛豫谱在油层物理上的含义为岩石中不同大小的孔隙占总孔隙的比例。文中通过核磁共振岩屑录井技术室内实验研究及实际测试结果分析,得到以下认识:①在各向同性地层地质条件下,核磁共振〖WTBX〗T2 时间弛豫谱反映了被测样品的孔隙度、渗透率、可动流体百分数等丰富的油层物理信息,通过岩屑核磁共振测量可以获得与相应岩心基本相同的核磁共振T2时间弛豫谱,测量结果不受样品颗粒大小的影响,因此核磁共振技术可以用于岩屑分析;②泥浆浸泡前、后样品核磁共振单位体积信号幅度和T2几何平均值变化很小,因此泥浆滤液的侵入对核磁测量结果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③岩屑核磁录井与岩屑核磁测井得到的储层物性参数结果接近,但前者与岩心测量结果及试油结果吻合更好。  相似文献   

12.
实验室的孔隙结构特征主要通过压汞曲线及孔喉半径频率分布图体现,而核磁共振t_2谱是岩心样品中不同孔隙流体核磁共振衰减信号叠加并经数学反演而成,能够反映孔隙结构特征。从理论上分析两者之间存在着关联性,通过研究核磁共振资料与压汞曲线及孔喉半径之间的关系,建立长庆油田储集层核磁共振t_2谱转换孔喉半径及压汞曲线方法,转换后与压汞资料具有较好的吻合性;通过研究核磁共振资料与表征孔隙结构的孔喉半径中值、排驱压力和分选系数之间的关系,建立长庆油田储集层核磁共振录井参数与孔隙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实现两者定量转换,进而应用核磁共振录井资料可以评价储集层的微观孔隙结构,为录井从储集层微观角度进行油气层解释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核磁共振录井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被选择进入巴1井录井系列之中。在简单介绍核磁共振录井原理后,从储层物性评价、油气水层解释等方面阐述了核磁共振录井资料在巴1井的应用情况:核磁物性分析与室内常规物性分析数据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核磁数据能够较好地评价储层物性;结合其它地区经验,建立了评价巴1井储层物性、储层流体性质评价的方法、标准;运用这些标准,对巴1井7层显示层进行解释评价,试油结论与评价成果一致。  相似文献   

14.
向斌 《录井工程》2017,(1):55-60
红台构造带储集层录井面临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钻井工程上PDC钻头、复合螺杆钻具等钻井工艺的应用,使岩屑细小,甚至呈粉末状,岩性识别困难,油气显示难于发现;二是轻质油储集层孔渗条件差,产层难于定量评价。核磁共振录井技术属于低磁场核磁共振范畴,适用于轻质油储集层物性参数的分析和油水性质的识别。在阐述核磁共振录井主要参数求取原理与t_2截止值确定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吐哈盆地台北凹陷红台构造带轻质油储集层的特点,通过对已有试油结论井层核磁共振录井谱图特征以及相应参数的统计分析与实验研究,分别建立油层、油水同层、含油水层、干层的谱图特征识别法,特征参数法和含油饱和度与可动流体饱和度图板法。实际应用表明,通过这3种方法的解释结果相互印证、综合解释,可实现该构造带轻质油储集层的有效解释评价。  相似文献   

15.
运用核磁共振录井技术评价砂砾岩体储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核磁共振录井技术是通过测量岩样内氢核的横向弛豫时间(T2)的大小及其分布,实现在现场及时准确地获取储层物性参数的一项技术。该技术的特点是对岩屑样品的分析独具特色,测量结果不受样品颗粒大小的影响,分析快速.一次分析可提供多项参数,且分析结果准确。研究证实,核磁T2分布与由毛管压力曲线得到的孔喉半径分布在反映岩石的孔隙结构方面具有一致性,弥补了岩心毛管压力曲线数据的不足,为核磁共振技术进行孔隙结构的定量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通过寻找T2几何平均值与孔隙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适合东营北带储层岩石孔隙结构评价的定量关系式.从而实现了利用核磁共振录井资料对岩石孔隙结构进行定量和快速评价。在此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测试层核磁物性资料.建立了东营北带储层核磁录井评价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技术在储层快速评价、油气水层综合解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油田勘探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B油田是非均质性极强的厚层碳酸盐岩油藏,储集层为白垩系Mishrif组灰岩储集体,主力油藏MB储层厚度达80 m,夹层仅在局部发育,储集类型以孔隙型为主,纵向上储层物性分布不一,孔隙结构复杂。为充分反映地质储量在不同环境中分布规律,储量评价时,基于沉积旋回、储层分布特征、流体分布特征、储层物性特征及地质建模需求,确定储量计算单元划分原则,将MB划分为6个计算单元;基于对储层复杂孔隙结构分析结果,采用录井-取心-测井-测试多参数融合法确定单元流体界面,进而圈定含油面积;采用中子-密度交会法和阿尔奇公式分别计算孔隙度及含油饱和度,利用岩心资料及试油资料综合确定有效厚度下限值并采用容积法进行地质储量评估。该方法评估的地质储量能充分体现出同一流体系统内部储量品质的差异,同时为地质模型的建立及油田生产动态分析夯实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核磁共振录井可动流体t2截止值确定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动流体t2截止值在核磁共振录井测量中是一项重要的参数,它与储集层岩石孔隙大小有关,而与孔隙度和渗透率之间均没有很好的相关性.离心标定法是准确确定可动流体t2截止值的有效方法,但该方法不能满足现场核磁共振录井快速测量分析的需要.针对此问题,在阐述确定可动流体t2截止值影响因素和室内离心标定法的基础上,对辽河油田可动流体t2截止值归类结果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t2弛豫谱图形态经验判断法、岩性经验判断法是现场快速确定可动流体t2截止值的有效方法.该方法为辽河油田有效应用核磁共振录井技术提供了技术保证,也为其他油田确定可动流体t2截止值提供了参照依据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应用核磁共振技术评价储集层是录井专业吸收和借鉴其它行业技术理论的创新。文章从录井技术现状及吐哈油田储层特征出发,介绍了核磁共振录井技术的基本原理,核磁共振录井参数与实验室常规分析物性参数的相关性。结合实例,从判别储层类型、识别储层流体性质及建立解释标准等方面分析了核磁共振录井技术在吐哈油田的应用效果。在总结技术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核磁共振录井技术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吴丰  戴诗华  赵辉 《测井技术》2009,33(3):249-252
磨溪气田嘉二段嘉二1和嘉二2亚段的常规测井和常规物性分析资料均解释为具有较好储集性的储层,但与试油结果不符.岩心核磁共振实验分析表明,这2个亚段储层的孔隙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嘉二1亚段储层的孔径小、有效孔隙度低、束缚水饱和度很高.嘉二2亚段的孔隙半径要明显大于嘉二1亚段,有效孔隙度较高,束缚水饱和度低.核磁共振分析结果与试油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证明可以利用岩心核磁共振资料评价磨溪嘉二段储层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四川盆地致密储层岩性、储集类型复杂,隐蔽性与非均质性强,气水关系难以准确评价。核磁共振测井方法可以解决常规测井的多解性问题,实现对储层流体性质的准确评价。为此,针对该盆地致密储层特征,开展核磁共振测井观测模式对比分析,依据不同观测模式的核磁共振测井信息,结合试验井测试资料,优选了核磁共振测井观测模式;进而以岩石弛豫特征和气水弛豫特征为理论基础,对已测试的致密储层T_2气水弛豫特征进行分析,剖析致密储层受孔隙度、孔径尺寸、流体性质等因素影响的T_2横向弛豫分布谱。研究结果认为:(1)D9TWE3为四川盆地致密储层最合适的核磁共振测井观测模式;(2)储层致密化是致密碎屑岩储层气水弛豫分布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致密砂岩储层气水弛豫分布特征为天然气的T_2弛豫时间比水的T_2弛豫时间长;(3)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气水弛豫分布特征为气层的T_2分布谱右峰靠前、水层的T_2分布谱右峰靠后。结论认为,所形成的四川盆地致密砂岩储层和碳酸盐岩储层的T_2气水弛豫判别标准,能有效甄别出孔隙度介于4%~10%的致密储层流体性质,为四川盆地致密储层的气水识别、天然气储量计算、产能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