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3 毫秒
1.
针对传统UPS蓄电池内阻在线监测系统布线复杂的问题,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技术设计了蓄电池组内阻在线监测系统,系统主要由多个电压监测节点、一个电流监测节点和上位机组成。通过电流互感器和控制器的ADC口采集UPS浮充和放电两种情况下的总电流和单节电池的端电压,根据直流检测方法求出单体电池的内阻,通过ZigBee网络将数据打包发送至上位机。上位机是一台装有监控管理软件的计算机,负责接收、处理、显示和统计分析各监测节点发送来的数据。实验证明,该系统能够实现蓄电池组内阻的实时在线监测,且工作稳定、安装方便,消除了由于大量布线存在的短路隐患。  相似文献   

2.
蓄电池内阻在线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蓄电池内阻在线监测系统利用瞬间大电流放电法快速取得蓄电池内阻等相关重要技术参数,通过内阻历史变化趋势,利用智能分析技术快速在线检验及预测落后蓄电池,为蓄电池性能的快速检验提供一种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直流系统传统的蓄电池监测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 ,提出了一种直流系统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 ,通过实时测量蓄电池组的单体电池电压、温度、内阻及充放电电流 ,实现了蓄电池组运行参数的实时监测 ,着重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原理以及软、硬件设计。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蓄电池内阻检测方法存在的精度差、复杂性高和影响蓄电池寿命等缺点,研究了一种基于脉冲电流放电法的内阻在线检测系统。通过控制开关管的通断使蓄电池对负载进行脉冲电流放电,同时采集放电前后的电压及电流,经交流差分电路放大后将交流信号转变为直流信号,再通过滤波电路处理后进行模数转换,最后由MSP430单片机进行分析处理,实时在线计算蓄电池内阻。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脉冲电流放电法需要测量的参数较少,降低了系统的复杂性,提高了在线测量蓄电池内阻的精确度,同时避免了瞬间大电流对蓄电池的损害,延长了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蓄电池工作状态在线监测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屹松  李铁香 《电气应用》2006,25(7):126-129
精确预测蓄电池的临界失效期,对提高UPS系统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介绍基于DS2438智能电池监测芯片的蓄电池在线监测与管理系统的设计,有效解决了串联蓄电池组电压检测的不共地问题,能够实现对蓄电池电压、电流、内阻等多种参数的监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现行内阻法估测蓄电池荷电状态时,需要对被测蓄电池实施大电流放电操作以测量其欧姆内阻,在线检测时可能对用电负载造成安全隐患。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谐波阻抗测量技术在线估测蓄电池荷电状态的方法:对被测蓄电池实施周期性的小电流放电操作,测量放电过程中的放电电流与蓄电池端电压,经傅里叶分析计算出蓄电池的谐波阻抗,对谐波阻抗数据进行数值拟合得到蓄电池的欧姆内阻,最终实现对蓄电池荷电状态的在线估测,从而避免现行方法所需要的大电流放电操作。  相似文献   

7.
变电站蓄电池性能远程在线监测系统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一方面通过单片机系统实时采集蓄电池(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电压、电流等参数,同时采用二次电压法计算蓄电池内阻和容量,另一方面通过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对实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蓄电池综合性能的评价,同时对评价结果进行网络发布。系统能实时在线测试蓄电池各项参数,通过蓄电池的内阻和容量预测电池寿命,保证变电站直流系统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直流电源中因蓄电池串联使用,电池内阻检测难度大,无法准确判断蓄电池性能,设计了一种基于蓄电池间接并联使用的直流电源系统,系统通过由模块发出高频检测信号注入蓄电池中,由监控对数据进行计算,实现系统对每只蓄电池的内阻在线精确检测。实践证明,该系统不仅可以对蓄电池进行安全的在线检测和故障诊断,而且应用简单、适用范围广、成本较低、测量精度高。  相似文献   

9.
变电站蓄电池对直流系统的可靠供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测量蓄电池内阻可掌握蓄电池性能情况。分析了不同测量方法在蓄电池内阻测量中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优化的蓄电池内阻测量方法,降低了蓄电池内阻测量误差。针对变电站蓄电池监测特点,分模块设计了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通过实际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提高了蓄电池监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型直流电源集中监控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受控性维护的思想,开发研制了基于现场总线的直流电源集中监控系统。着重介绍了系统各功能模块作用。针对蓄电池内阻检测中存在的大电流放电损害蓄电池寿命,提出了交流变频法检测蓄电池内阻的新方法,并用单片机MC68332完成了装置硬件设计,该方法具有设计体积小、对电池无损害、适合在线快速测量、性能价格比高等优点;依据灰色预测理论,提出了一种以蓄电池容量为依据的新陈代谢GM(1,1)灰色预测模型,该方法减少了放电实验次数,为蓄电池故障早期预测提供可靠依据,为判别蓄电池使用寿命期提供理论依据,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1.
窦宏博  吴建峰  徐静  赵进全 《电池》2020,(2):165-167
针对变电站直流系统电池内阻在线精确测量的困难,提出活化时进行瞬时大电流放电来测试内阻的方法。针对宝鸡眉县潼关寨110 k V变电站,研制变电站直流系统阀控式铅酸电池内阻在线测量仪器。与基于交流法的手持式测试仪相比,提出的电池内阻测量方法对内阻多次测量结果的标准差更小、重复性好,结果更稳定。  相似文献   

12.
电池内阻是评价电池性能的一项重要参数,提出一种利用单片机(MCU)控制的自适应脉冲放电方法测量电池内阻,设计了直流和脉冲放大两路电压监测采样通道,可根据电池情况自动选择最佳放电电流,能够动态调整内阻测量范围,自主切换采样通道以保障测量精度,从而实现更宽的自动测量范围,最后将测量结果实时显示在液晶屏上。通过对模拟电池的测量值与实际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自适应脉冲放电检测方法能够在较大范围以较高精度实现电池内阻的快速测量。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市场上的超声波热量表存在精度低、功耗高和运算时间长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L152和TDC‐GP22的低功耗超声波热量表,利用时差法超声波流量测量原理和电容充放电原理实现了流量、温度和热量的测量。设计的热量表包括了流量测量、温度测量、通信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详细介绍了热量表的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设计。最后的实验结果表明,流量测量误差在1%以内,并且在19000mAh的电池供电情况下,热量表可以连续工作9年,使超声波热量表具备了高精度、低功耗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动力电池组在正常运行中需要符合绝缘安全性要求,以保障高压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针对当前动力电池组绝缘电阻检测精度低、可靠性差、无法定位电池组内部绝缘故障点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绝缘电阻在线检测与故障点定位方法。该方法结合平衡电桥和非平衡电桥进行测量,改进绝缘电阻计算方法,能快速、准确的实现动力电池组绝缘电阻检测,并可估计电池组内部发生绝缘故障的位置。根据改进测量方案,利用微控制器、光耦继电器、差分模数转换器、数字信号隔离、隔离电源等设计了检测系统硬件及软件,实现了绝缘电阻检测与故障点定位。实验测试表明,改进的检测方法和检测系统能够准确检测出绝缘电阻值,检测误差在5%以内,绝缘故障点定位准确,为动力电池组绝缘电阻检测与故障定位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改进氧化锌避雷器传统测量方法和现有状态监测系统传输方式存在的弊端,提出一种氧化锌避雷器分布式测量装置。将PT二次侧电压、阻性基波电流和阻性三次谐波电流作为判定氧化锌避雷器性能的参考参数,采用AT91RM9200为核心处理器,通过对PT二次侧电压、阻性基波电流和阻性三次谐波电流的提取、采集、分析,利用Wi-Fi进行通信传输,最终在基于LABVIEW软件设计的终端处显示各判定参数的实时采集波形。通过实验验证,本设计不仅保证了对避雷器性能状态进行在线监测的准确性,并通过Wi-Fi进行通信传输提高了分布式测量的可靠性,实现简单,满足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电化学分析系统的分析速度和测量的准确度.探究如何对电化学分析系统中,既有慢变化又有快变化的pA~μA范围的微电流进行快速、准确的测量.基于定阻式I/V转换的方法,对pA~μA范围的微电流,设置了由微机控制的多个电流量程及自动调零电路,以及从软、硬件上进行抗工频干扰的设计.实现对宽范围微电流测量的量程快速搜索、转...  相似文献   

17.
电动汽车电池组绝缘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基于电池组多点接地的模型,提出最大漏电流和多点接地模型下电池组等效接地电阻的的概念、测量方法及表达式,对电池组的接地问题进行研究。MATLAB/Simulink的仿真结果和实验测试数据证明了本文采用的模型、测量方法和推导过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LabVIEW对铅酸蓄电池的阻抗参数辨识系统进行了研究,在对铅酸蓄电池阻抗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设计的总体方案以及软件和硬件的具体设计;同时提出了由虚拟仪器实现变频交流恒流源的方法,实现了铅酸蓄电池阻抗参数的在线实时辨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通信蓄电池运行能力智能分析管理系统可实时精准监控蓄电池内阻、电压、主回路电流、温度,并以专用的BOM统计分析软件为依托,设定内阻门限值,建立了可优化的容量与内阻的数据模型,对蓄电池的动、静态内阻实施双维度对比分析,定性判断蓄电池健康状况,定量预知蓄电池容量,适时进行预报警,达到对全网蓄电池运行能力资源实施可控、预知性的管理,进而为系统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