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子对抗》是中国电子学会电子对抗分会会刊,是一份面向整个电子战/信息战行业的综合型学术技术性期刊,反映电子战/信息战领域的最新理论和学术水平。她不仅是电子对抗分会的学术窗口,也是国内电子战/信息战及相关专业同行进行学术、技术交流的园地。《电子对抗》刊登的内容包括:电子战/信息战新理论、新概念的探讨;电子战/信息战系统或装备研制中的关键技术研究;国内外电子战/信息战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动向;电子战/信息战装备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电子战/信息战领域内的计算机模拟和仿真技术研究;电子战/信息战领域内的战略战术研究;以及…  相似文献   

2.
《电子侦察干扰》是信息产业部电子第51研究所主办的以电子对抗专业为主的学术性刊物(上海市连续性内部资料准印证(K)第379号),季刊。它面向从事雷达、雷达对抗、通信对抗、信息战和电子战模拟技术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面向从事电子战战略、战术研究、从事制订电子战研制和采购计划的专家和管理干部。同时《电子侦察干扰》也是电子对抗部队广大指战员以及从事民用电子技术和产品开发的广大科技人员的良师益友。该刊刊登的主要内容包括:电子战专业领域的学术论文、技术札记、反映国外电子战系统、装备、关键器件最新发展水平的综述和专题报导。该刊还及时报导国内、外电子战领域的新发展、新动态、新产品和新成果。《电子侦察干扰》同样也是了解信息产业部电子第51研究所研制和开发的民用电子技术和产品的窗口。全年订价48元。  相似文献   

3.
《现代雷达》2006,28(4):86-86
根据雷达网第十六届年会的精神和江苏省电子学会雷达与电子对抗专业委员会2006年度工作计划,拟定于2006年10~11月份召开《雷达“四抗”新技术和情报研究工作》研讨会,现将征文内容通知如下:一、雷达“四抗”技术1.雷达对抗与反对抗的对策研究;2.雷达对抗与反对抗的新进展;3.采用复杂信号波形,对提高雷达抗干扰的作用;4.宽带、超宽带雷达对抗与反对抗;5.国外雷达电子战一体化系统发展;6.合成孔径雷达抗干扰技术;7.反隐身雷达技术及其对抗;8.提高雷达生存能力的对抗与反对抗;9.相控阵雷达技术进展及其对提高雷达抗干扰能力的作用;10.无源雷达…  相似文献   

4.
中国造船学会电子技术学术委员会雷达与对抗专业分会拟于 2 0 0 1年 3季度在安徽省潜山县召开学术会议。现将有关征文事项通知如下 :1 .征文内容·未来战争对信息战 /电子战需求的分析 ; ·信息战 /战子战新概念、新理论、新技术 ;·雷达、电子战一体化技术 ;·雷达 /电子战四抗技术及精测频、测向、仿真、信号处理。2 .征文要求1 )论文一般不超过 60 0字 ,文责自负。已公开发表过的文章请勿投寄。2 )请作者提交正式论文一式二份 (其中一份为激光稿 ) ,不排页码、不装订 ,并附 3″盘 ,不退稿。3)论文要求内容精炼 ,文字清晰 ,图表正确。为…  相似文献   

5.
第九届电子对抗年会优秀论文文摘(七则)综合电子战系统的设计概念及其发展摘要:本文论述了发展综合电子战系统的必要性、综合电子战系统设计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并简要介绍了我国综合电子战系统的结构特点,主要内容包含:电子战从一对一设备之间的对抗发展到系统对抗、...  相似文献   

6.
《通信对抗》2009,(4):60-60
中国电子学会电子对抗分会第十三届通信对抗学术年会将于2010年8月在承德避暑山庄召开,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负责承办。本届年会旨在面向未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研讨信息作战装备和技术的发展趋势;针对部队转型需求,探索信息作战装备和技术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思路。届时将邀请国内相关领域著名专家到会作专题学术报告。现将征文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7.
电子对抗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办,中国电子学会电子对抗分会雷达对抗专委会、电子对抗信息处理军队重点实验室、四川省电子学会电子战专委会协办的2010年学术年会定于2010年9月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现将有关征文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8.
《电子对抗》2010,(1):52-52
电子对抗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办,中国电子学会电子对抗分会雷达对抗专委会、电子对抗信息处理军队重点实验室、四川省电子学会电子战专委会协办的2010年学术年会定于2010年9月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现将有关征文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9.
《现代雷达》2004,26(4):61-61
中国造船学会电子技术学术委员会雷达与对抗专业分会拟于2 0 0 4年2季度或3季度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学术会议,欢迎广大专家、学者踊跃投稿。现将有关征文事项通知如下:征文内容 未来战争的发展动态及对信息战/电子战的需求分析;信息战/电子战新概念、新理论、新技术;雷达、电子  相似文献   

10.
《舰船电子对抗》2006,29(6):79-80
根据中国电子学会电子对抗分会2005年10月17日转发的第十四届学术年会会议纪要的精神,电子对抗分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将于2007年8月在福建厦门市召开,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负责承办。本届年会将面向未来,预测信息战装备和技术的发展方向,寻求制胜之策;针对现状,探索近期信息对抗装备技术发展方向与重点;力求创新,探讨信息战新概念、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思路。届时还将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和学科带头人到会作专题学术报告。现将征文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年会主题追踪前沿,积极探索,深入研究,着力创新,大力推动“网电一体…  相似文献   

11.
征稿简则     
《通信对抗》2007,(4):F0002-F0002
《通信对抗》是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通信系统信息控制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的以通信电子战为主,面向整个电子战/信息战领域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刊于1980年。《通信对抗》旨在促进国内同行的学术技术交流,推动通信电子战及电子战/信息战理论、技术与装备的发展,为国防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2.
《电子对抗》2006,(2):16
为了活跃学术气氛,促进电子对抗情报的交流,信息产业部电子对抗专业情报网将于2006年8月下旬在宁夏省银川市(暂定)召开2006年电子信息战技术研讨会。现将有关征文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3.
从目前外军电子战作战支持业务活动和技术特点可见,多种仿真验证手段并用是作战支持系统发挥效能的必要保障。针对电子战作战支持业务活动特点,提出面向电子战装备作战数据试验验证的数字仿真系统构建方法,然后针对仿真系统构建中的两个关键问题阐述了解决途径,最后结合具体实例说明通过雷达与雷达对抗装备间的动态闭环仿真试验,能对编程生成的电子对抗作战数据进行对抗有效性和对抗策略的快速验证与分析,进而可通过人工参与方式,制订优化的对抗策略,为保障电子对抗装备作战效能的有效发挥提供仿真分析验证手段。  相似文献   

14.
针对机载自卫电子对抗效能评估问题,提出基于多源数据分析的电子对抗效能评估方法。采用过程性效能评估概念,结合电子战分析数据,给出了电子干扰背景下搜索、发射和攻击引导段的评估指标,形成依赖电子战数据分析的机载自卫效能评估模型。该方法具有计算简便,贴近实际装备数据的特点。通过仿真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利用电子战数据分析信息,给出对抗效能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15.
2004年5月24日~28日在福建厦门市召开了电子对抗专业情报网2004年技术交流会。会议的主题是研讨“网络中心战”条件下电子战/信息战技术、装备、战法的发展。共有27个单位的60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各个方面,包括中国电子科技集团10所、14所、27所、29所、30  相似文献   

16.
书刊交流     
《电子侦察干扰》简介《电子侦察干扰》是信息产业部电子第51研究所主办的以电子对抗专业为主的学术性刊物(上海市连续性内部资料准印证(K)第379号),季刊。它面向从事雷达、雷达对抗、通信对抗、信息战和电子战模拟技术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面向从事电子战战略、战术研究、从事制订电子战研制和采购计划的专家和管理干部。同时《电子侦察干扰》也是电子对抗部队广大指战员以及从事民用电子技术和产品开发的广大科技人员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7.
征稿简则     
《通信对抗》是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通信系统信息控制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的以通信电子战为主,面向整个电子战/信息战领域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刊于1980年。《通信对抗》旨在促进国内同行的学术技术交流,推动通信电子战及电子战/信息战理论、技术与装备的发展,为国防现代化建设服务。一、本刊登载论文范围通信电子战理论与技术空间电子战理论与技术通信电子战装备发展现状与趋势导航战理论与技术通信电子战战术战法网络战/网电一体战理论与技术军事通信新理论、新体制、新技术、新装备战场信息系统攻防理…  相似文献   

18.
论航空武器系统的电子对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娜  张安 《电光与控制》2003,10(2):9-13
在阐述电子对抗使命与发展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雷达对抗、光电对抗和通信对抗的技术特点、技术体系、应用领域及分类等,给出了现代电子战对航空武器系统影响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工智能、通信技术、无人系统等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对抗装备智能水平不断提高,无人集群作战也在持续地深化和落地应用,这给认知电子战技术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推动了认知电子战内涵从单体化向群体化演进。为促进认知电子战发展有效适应未来新型智能作战装备和新型无人集群作战样式,在综述认知电子战概念、内涵以及认知电子战单体智能研究的基础上,从无人集群作战背景出发,结合群体智能算法,提出了认知电子战群体智能的概念并对其内涵进行详细的阐述,指明了其对认知电子战的研究价值、应用价值以及发展前景。最后,在体系对抗的视角下,进一步对认知电子战群体智能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展望。  相似文献   

20.
<正> 引言电子战分三部分:电子支援措施(ESM);电子对抗(ECM)和电子反对抗(ECCM)。ESM是有关被动式工作的侦听、信息分析和测向,通过侦听可获得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