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服装表演是一种反映大众的审美情趣和力的形象表演艺术,作为审美主体的观众最早感受的视人旬信息是人的“肖像造型”,模特肩背造型是造型的另一种视觉方式,本文从肩背造型因性别及服装风格而异、模特肩背造型动作魅力和肩背造型的时尚与个性三个方面分析了目前我国模特肩背造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谤些问题应具备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2.
时装表演是一种反映大众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力的形象表演艺术,作为审美主体的观众最早感受的视像信息是人的“肖像造型”。模特肩背造型是造型的另一种视觉方式,这种视觉方式给观众更大的想象空间。针对时装表演中模特肩背造型的重要性,本文分析了模特肩背造型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服装虚拟展示技术将被广泛用于服装展示、服装电子商务等领域,模特走秀动作的模拟成为研究课题之一.本文通过对现实模特走秀动作的分析与研究,利用运动学的正向运动学和反向运动学理论控制骨骼运动,运用蒙皮绑定技术实现了对模特走秀的模拟,丰富了计算机技术在服装动态展示和服装销售的应用,对丰富服装的设计手段与营销手段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佟Xuan 《饰》2001,(1):12-14
快速的节奏和追求效益的现代生活特点,使越来越多的人不再象以往那样对商品进行反复比较、慢挑细选,甚至有些人根本无暇逛商店,而通过网络等其它渠道发生购买行为。在人们对服装进行评价、选择时,耐穿性越来越被轻视;而耐看性则受到青睐,人们更加注重视觉冲击力所形成的感染力。这就要求服装设计师、生产商、经销商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通过各种渠道,使服装产品特别是新产品更多、更快地进入人们的视野。服装表演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增强视觉冲击力的一种方式。如果服装表演模特能把服装各元素进行充分展现,同时又能从整体上给观众以…  相似文献   

5.
为了方便女模特走姿的教学和训练以及虚拟模特的走姿模拟,使用三维运动捕捉技术对女模特的走姿进行捕捉.通过对捕捉获取的模特走姿数据分析,得到一个步态周期内模特肩部、腰部等部位的运动函数曲线.利用函数曲线对模特走姿数据进行修正,得到了比较标准的18种女模特的走姿.最后,利用Unity3D技术实现了18种女模特走姿的三维虚拟展示,可以用于辅助女模特走姿的教学和训练.  相似文献   

6.
以拉班舞谱理论与实践及艺术美学实践方法,探讨服装表演编导与实践中的相关问题。主要是服装表演的载体:模特肢体语言的艺术特征和审美特点,服装表演的空间体现等,并尝试与舞蹈表演进行比较,藉此对服装表演美学的建构与深入起到一定的帮助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服装褶皱类型及工艺表现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褶皱的设计与应用在服装造型艺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被广泛应用."褶"作为服装造型的一种手段,主要目的是增加服装的审美情趣、表现着装形式的多样性.从平面到立体,褶皱的不同表现贯穿于从面料的设计到服装的造型变化的整个过程,在服装造型中具有特殊性、多样性以及不可替代性.在实际创作过程中,应结合功能主义与唯美主义,更好地运用褶皱来表达服装造型.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京剧的形成过程及其艺术价值,分析了京剧之所以成为国粹的原因,总结了京剧服装造型在各个时期的变化发展历程.京剧服装反映了中国古典艺术的审美倾向.民国和文革时期,京剧服装造型随其特定时代的变迁而变化以适应社会审美的需要.今天,京剧因与时代审美需求脱节而逐渐衰落,需要变革以获新生,而服装造型的变化正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9.
马楠 《饰》2007,(3):6-8
在设计领域中,服装设计和建筑设计的相通之处最多。因为建筑和服装对人体都起着保护作用,同时二者都必须实现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基础上以造型和装饰来追求一种艺术上的创新发展,都被视为艺术审美的对象。正因为服装和建筑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历史上同一时期二者的设计风格也具有同一性。欧洲服装的造型特征,是随着人体的运动姿态和穿着者的举止行动,呈现为动态状的时空造型,所以黑格尔称服装是“走动的建筑”。正因如此,欧洲服装的造型所追求的是在动态变化中产生的立体造型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从提升模特的自身价值、加快建立模特行业法规、提高模特公司经营运作能力等方面着手,分析了目前中国模特业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模特业发展策略,结合我国实情,提出了为中国模特业提高商业价值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人枪系统试验建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三脚架式轻武器检验定型的自动化和标准化,需设计一种轻武器拟人射击试验平台。而拟人射击平台设计的最重要环节是建立人枪相互作用系统模型。本文首先通过三脚架式轻武器卧姿抵肩射击试验,获取了真实的枪肩相互作用试验数据;然后使用模态参数识别辨识出人枪系统模型的模态参数,并对人枪系统进行了三维建模。最后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完成了拟人模型的动力学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试验建模方法建立人枪相互作用系统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特征建模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论文着重讨论了基于特征的产品定义模型和数据管理,前面一部分论述了特征的思想,后面一部分着重讨论了建模技术基本理论、概念及国内外的发展。最后,我们提出了关于特征的产品模型,它支持集成化的CAD/CAM系统。  相似文献   

13.
无机化学课程是高等院校化学、化工及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通过德育示范课程的建设,使无机化学课程在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肩负起德育育人职能。本文主要介绍化学教学中的实施德育的措施和途径,分别从无机化学课程专业目标和德育目标的设定,专业内容与思政育人素材的映射与融入,以及德育课程具体教学形式的改革三个方面入手,就无机化学德育示范课程的建设展开初步探索,并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干扰弹仿真技术中的画面逼真问题,分析了箔条弹的干扰机理,在箔条弹投放、爆破、扩散、消失过程的受力和运动模型基础上,建立了简化的箔条弹可视化仿真模型.采用实体建模技术和粒子系统技术,对箔条的诱饵过程三个阶段分别进行了三维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简化仿真模型对箔条弹可视化仿真,画面逼真、实时,帧速率达到25帧/秒以上.  相似文献   

15.
由于信息采集困难、环境条件约束、实现方式和手段不足等原因,三维人脸识别技术还很不成熟.为此提出将聚类技术应用到三维人脸建模过程中来提高建模的效果和效率.首先定义了三维人脸相似性,提出了圆锥曲线相似性定义方法.其次基于三维人脸聚类建模提出了人脸识别系统的新框架,设计了与新系统对应的识别策略.实验证明,基于聚类建模的人脸识别系统在进行人脸识别时所用的时间远远少于采用传统形变模型的方法所用的时间,而且对人脸样本的数量不敏感.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ArcGIS软件与sketchup建模建立三维可视化数字校园的设计思想及其具体实现方法,以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花园校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将二维电子地图数据和三维模型相结合,构建了三维可视化校园场景,并依此开发了基于ArcGIS Engine的数字校园信息系统,为学校综合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鱼眼镜头以其较大的视场能够显著提高获取建筑物立面影像的效率,为纠正其严重的变形,提出基于数字畸变模型的方法,该方法与基于函数模型的纠正方法存在根本的区别,首先通过预检校得到所有像点的总体畸变,然后建立畸变改正模型,用于逐点修正存在变形的影像,该模型不但包含了由于鱼眼镜头的球面成像原理所引起的像点位移,也包括了镜头自身的各种畸变.试验证实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ADV及PIV流场测量技术分别对涵闸水槽和无螺取水装置中的流场结构进行了精细测量,然后运用标准k-ε紊流模型和有限体积法建立的数学模型对2个模型水槽中的流场结构进行计算并得出其三维流场结构,从实验和数值计算两方面对比分析得出了2种装置的水流特性.数值模拟及实验结果表明:无螺取水装置更能有效防止钉螺扩散.最后阐明了单纯涵闸不能起到阻螺的效果,还会引起钉螺在涵闸周围孳生扩散而无螺取水则能有效阻螺的原因,从而为消灭钉螺防止血吸虫病蔓延提供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在微波有源电路建模过程中,由于有些器件内部的等效电路复杂或者不能得到该器件的内部等效电路,无法采用传统的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对该器件进行建模.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频域网络模型的有源器件FDTD建模方法.通过实验测量有源器件在包含器件工作频段的频域网络参数(如S参数),结合该器件的物理尺寸进行建模.应用有源器件的频域网络参数,忽略了器件的内部电路结构,使该算法可以对具有任意复杂内部结构的有源器件进行建模;采用包含器件物理尺寸的建模方法,可以在FDTD算法中建立有源器件的三维电磁模型,提高了建模精度.通过对一个工作频率为6 GHz的场效应管(FET)放大电路的建模过程的描述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无须依赖于有源器件内部的电路结构,具有较高的建模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