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HNO3、HF和H2SO4溶解矿石样品,在6 mol/L HCl的介质中以乙酸丁酯萃取氯化镓,再加入适量的水从乙酸丁酯中反萃取氯化镓,从而富集痕量镓并使镓与其它干扰元素分离,在波长294.364{114}nm处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了样液中的镓。对萃取机理、萃取分离技术、干扰元素的消除进行了探讨,并对仪器参数进行了优化。溶液中镓原子发射光谱强度与ρ(Ga)在0~3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校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9 9,方法检出限为0.052μg/mL。用本方法测定了标准物质中镓的含量,测定值与认定值吻合,相对标准偏差(n=6)为0.85%~1.9%。  相似文献   

2.
土壤样品基质复杂且酚类化合物含量很低,未经衍生的酚在气相色谱中峰型和稳定性较差,灵敏度较低,应用衍生化的方法时流程复杂,耗时长。用二氯甲烷和正己烷混合溶剂(2∶1,V/V)作为溶剂,75 ℃微波20 min提取土壤中的酚类化合物,在提取液中加入pH>12的强碱性水,使得酚类化合物生成对应的盐溶于水,弃去有机相后,将得到的水相调节至pH<12,用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混合溶剂(4∶1,V/V)萃取酚类化合物。提取液经五氟苄基溴衍生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内标法定量,建立了微波萃取-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土壤中14种酚类化合物的方法。在最佳的衍生条件下,以10 g土壤样品计,方法中酚类化合物的检出限为0.002~0.006 mg/kg。按照实验方法测定土壤样品,加标回收率为73.2%~119%,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3.0%~9.5%。方法简化了衍生化步骤,有效改善了各酚类化合物峰形,增强了检测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可用于土壤中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以双硫腙-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riton X-114为浊点萃取体系分离富集铋,在优化了溶液酸度、浊点萃取温度等实验条件下,应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富集相中铋的含量。结果表明,铋的萃取率为90.5%,线性范围为0.025~2.0μg/L,回归方程为If=21.51ρ(μg/L)-0.88(r=0.999 7),RSD<7%(n=6),检出限为0.015μg/L。该方法用于水样中铋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在89%~93%之间。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萃取镉的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为检测手段,研究了乙醇-硫酸铵双水相萃取镉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利用FT-IR光谱,对其萃取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实验结果表明,Cd2+与I-、结晶紫在pH5.0~6.0的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中形成稳定的紫色络合物,在最佳萃取条件下,镉能很好地与其他常见的金属离子分离,萃取率达到100%。该方法测定镉的线性范围为0~0.50μg/mL,相关线性系数为0.9993,方法检出限为0.012μg/mL。用于环境水样中镉量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为2.8%~3.6%,加标回收率大于95%。  相似文献   

5.
魏华 《冶金分析》2015,35(6):74-77
采用特制采样瓶收集煤气后,应用固相微萃取(SPME)对样品进行前处理,采用气相色谱(GC)对煤气中的萘进行测定。通过试验确定了SPME的最佳萃取条件为:采用100 μm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萃取涂层,于转速为800 r/min时室温下萃取5 min,气相色谱解吸时间为3 min。在丙酮溶剂峰存在的情况下,基线平稳,丙酮峰对萘的测定并无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萘在5~200 mg/m3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9。方法检出限为0.08 mg/m3。实验方法用于煤气中萘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n=7)为2.6%~4.9%,加标回收率为85%~108%。  相似文献   

6.
高碘酸钾氧化甲基蓝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铱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硫酸和热水浴中,铱(对高碘酸钾氧化甲基蓝的反应具有催化作用,依此建立了测定痕量铱的新催化光度法。25 mL溶液中铱量在0~0.6μg范围内与催化反应速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8×10-3μg/mL;对25 mL溶液中0.25μg铱(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9%(n=10)。该催化反应对铱(和甲基蓝分别为一级反应,其表现活化能为51.14kJ/mol。试验了20多种共存离子的影响,大多数常见离子不干扰。用该方法测定矿石和冶金产品中铱的含量,相对标准偏差为1.6%~2.1%,加标回收率为97%~10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铝土矿石中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氧化钠、二氧化钛、五氧化二磷9种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采用偏硼酸锂熔融样品,通过试验确定了各元素的分析谱线,对试液的酸度进行了探讨。9种元素的检出限为0.037μg/ml~0.705μg/ml,加标回收率为97.59%~101.49%,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0.83%~3.20%(n=6).该方法灵敏度高,适用于铝土矿石多种元素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8.
林建原  金明  冯敬妮 《稀土》2012,33(3):40-44
选用TritonX-114为表面活性剂,EDTA-Na4P2O7为络合剂,建立了浊点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稀土元素镧和钕的新方法。考察了pH值、EDTA-Na4P2O7用量、TritonX-114浓度、水浴时间、离心时间对浊点萃取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测得镧和钕的检出限分别为0.03590μg/mL和0.03779μg/mL;其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7%~3.9%和3.0%~4.6%;回收率分别为92.1%~97.8%和94.9%~102.1%,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9.
准确测定黄金冶炼产物氰化渣中CN-含量,对判断黄金冶炼产物氰化渣中CN-的危害性有重要意义。利用氮吹-水浴加热蒸馏提取CN-,避免了加热易燃易爆的危险,通过吸收瓶前加装串联脱硫装置吸附样品中的硫,消除了S2-对CN-测定的干扰,最终实现了离子色谱法对黄金冶炼产物氰化渣中CN-的测定。对淋洗液的种类、浓度、流速等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淋洗液为0.10 mol/L氢氧化钠-0.05 mol/L醋酸钠-0.5%(体积分数)乙二胺混合液,流速为1.0 min/mL。CN-质量浓度在1~30μg/L范围内与其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3,最小检测浓度为0.15μg/L,方法检出限为2.9μg/kg,定量限为9.6μg/kg。按照实验方法测定3个不同含量水平的氰化渣样品并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2.7%~6.5%,回收率为94%~111%。选取高、中、低含量的固体废弃物中总CN-<...  相似文献   

10.
锌离子和1-(2-吡啶偶氮)-2-萘酚(PAN)反应生成疏水性的络合物,被萃取到TritonX-10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相中,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相中的锌,建立了浊点萃取预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锌的方法。影响络合反应和相分离的各种条件被优化,在选择的实验条件下,锌的质量浓度在0~3.0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0.86μg/L,对锌浓度为0.013 2μg/mL的样品溶液进行6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8%。该方法用于管网水中痕量锌的测定,回收率在96.4%~102%之间。  相似文献   

11.
准确测定玩具材料中的可迁移Cr(Ⅵ)对保证玩具材料安全十分重要。以0.07 mol/L盐酸提取样品,使用IonPac AG7阴离子色谱柱,以浓度为75 mmol/L、pH值为7.0的硝酸铵溶液为流动相,控制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200 μL,建立了离子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ICP-MS)联用测定玩具材料中痕量可迁移Cr(Ⅵ)的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Cr(Ⅵ)质量浓度在0.005~1.000 μg/L范围内与其对应的峰高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06 μg/L和0.02 μg/L。以0.1 μg/L标准溶液进样进行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7)小于3%。对未检出Cr(Ⅵ)的空白玩具黏土样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结果显示两个浓度的加标回收率为96%和104%。采用实验方法对3种颜色玩具黏土(I类)、泡泡水(II类)和积木涂层(III类)等玩具样品按照规定中的分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颜色玩具黏土和泡泡水均未检出可迁移Cr(Ⅵ),儿童积木涂层检测出可迁移Cr(Ⅵ)的量为0.023 8 mg/kg,相对标准偏差(RSD, n=7)为6.4%,加标回收率为91%~110%。  相似文献   

12.
镍基高温合金中的低熔点元素锗会对镍基高温合金力学性能和组织产生有害影响,因此需对其中锗的含量进行检测和严格限制。实验采用体积比为1∶1的HF-HNO3混酸在密闭体系中微波消解样品,选择72Ge作为分析同位素和动能歧视(KED)模式克服质谱干扰,采用基体匹配法绘制校准曲线和铑内标校正克服基体效应和仪器漂移的影响,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高温合金中锗的方法。结果表明,方法线性范围为2~100 μg/L,线性相关系数(r)为1.000,检出限与定量限分别为0.036 μg/g和0.12 μg/g。按照实验方法测定镍基高温合金标准物质中的锗含量,测定结果与认定值吻合较好,相对标准偏差(RSD,n=5)小于5%。将实验方法应用于镍基高温合金样品中锗的测定并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加标回收率为100%~104%。  相似文献   

13.
穆肖  王爱香 《冶金分析》2014,34(6):57-60
在磷酸介质中, 金能阻抑溴酸钾氧化偶氮荧光桃红的褪色反应, 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痕量金的新方法。探讨了该阻抑褪色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并测定了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 金的质量浓度在2.00~20.0 μg/L范围与阻抑反应和非阻抑反应的吸光度差(ΔA)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线性相关系数为0.997 8, 方法的检出限为5.74×10-7 g/L。测得反应速率常数为1.60×10-3/s, 表观活化能为202.91 kJ/mol。方法用于金矿石标准物质中金的测定, 测定值与认定值一致, 相对标准偏差(RSD, n=6)小于2.5%, 加标回收率为98%~106%。  相似文献   

14.
刘本发  刘海波 《冶金分析》2016,36(10):62-68
醛肟和酮肟的含量直接决定其羟肟类铜萃取剂(以下简称铜萃取剂)的萃取性能状况,因此建立简便可行的测定铜萃取剂中醛肟和酮肟含量的方法意义重大。实验在无醛肟和酮肟标准样品的前提下,选取LIX984N为原料,采用液相色谱仪以半制备方法制备了纯醛肟和酮肟,并以此为标准品,建立了测定湿法冶金LIX984N铜萃取剂产品中醛肟和酮肟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优化后的液相色谱仪操作条件如下:Chromatorex(迪玛)C18(300 mm×30 mm×10 μm)反相柱为半制备柱,ChromatorexC18(250 mm×4.6 mm×5 μm)反相柱为分析柱,甲醇为流动相,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室温,紫外检测器波长为254 nm。实验表明,醛肟和酮肟均在质量浓度为0.4 μg/mL~1.50 mg/mL范围内与其对应的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醛肟和酮肟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12和0.15 μg/mL,测定下限分别为0.4和0.5 μg/mL。按照实验方法对LIX984N铜萃取剂样品中醛肟和酮肟进行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5)均小于0.5%,加标回收率为94%~129%。  相似文献   

15.
氢氧化铈具有无毒的特性,作为铈基功能材料在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以及高端电子研磨新材料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快速准确地测定氢氧化铈中氧化钾含量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氢氧化铈产品中氧化钾质量分数要求不大于0.000 3%,但氧化铈的基体效应干扰氧化钾的测定。实验采用盐酸溶解样品,以草酸分离铈基体,滤液在3%(V/V)的盐酸介质中,以标准加入法绘制工作曲线,建立了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氢氧化铈中氧化钾含量的方法。考察了铈基体对钾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体铈干扰钾的测定,实验选择在草酸分离大量铈后,采用标准加入法消除草酸基体效应对钾测定的影响。方法检出限为0.50 μg/g,定量限为2.0 μg/g。干扰试验表明,以标准加入法的校正模式进行氢氧化铈中氧化钾含量的测定,样品中共存元素铝、钙、钠、铁、锰、锌、镁和铅对钾测定的干扰可忽略。方法应用于氢氧化铈实际样品中氧化钾的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 n=11)小于20%。回收率为95%~103%。  相似文献   

16.
运用过氧化钠碱熔法处理钼矿样, 直接以盐酸-柠檬酸-过氧化氢混合酸提取熔融物来避免硅胶的产生和钨酸、钼酸沉淀的生成。以W 207.912 nm和Mo 202.031 nm谱线作为钨、钼的分析线, Co 240.725 nm为内标线, 消除了基体干扰效应和仪器信号漂移的影响,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试液中钨和钼的方法。钨的检出限为0.010 μg/mL, 测定范围为0.013%~12.50%, 回收率为98%~102%;钼的检出限为0.005 μg/mL, 测定范围为0.006%~12.50%, 回收率为99%~102%。对钼标准矿样测试, 所测得钼、钨结果与认定值相符, 相对标准偏差(RSD, n=8)为1.2%~3.6%。  相似文献   

17.
当镍的共存质量浓度大于铬5 800倍时,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直接测定铬有明显的负干扰,而且干扰程度随着镍共存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试验结果表明:将25.00 mL 5.00×102 μg/mL Ni、1.50 mol/L NH4SCN的试液(pH 1.0),以0.5 mL/min的流速通过3.00 g强碱性阴离子交换纤维柱(=10 mm),Ni能被纤维柱吸附,因铬在此条件下不被吸附而收集在待测流出液中,从而消除了镍基体对测定铬的干扰。方法中铬的测定下限为2.00×10-3 μg/mL。按照实验方法对实际样品以及合成样中铬进行测定,合成样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绝对值不大于3.2%,实际样品回收率在93%~99% 之间,测定总值的相对标准偏差 (RSD,n=6)不大于2.9%。  相似文献   

18.
王强  叶晓英  李刚  孙涛  程爱华 《冶金分析》2015,35(12):51-54
使用盐酸和硝酸溶解样品,采用基体匹配法绘制校准曲线消除基体效应的影响,选择灵敏度高且不受共存元素影响的谱线Be 313.107 nm作为分析线,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铝合金中铍质量分数为0.000 05%~0.000 5%的分析方法。方法中铍的检出限为0.000 001 6%(质量分数)。铍质量浓度在0.002~0.020 μg/mL范围内,校准曲线的线性回归方程为I =8.894×106ρ+1.747×105,相关系数r=0.999 6。按照实验方法测定铝合金标准样品中铍,测定值与认定值一致,相对标准偏差(RSD, n=8)小于10%。  相似文献   

19.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载金炭中铜和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俞金生 《冶金分析》2015,35(12):28-31
将样品置于高温炉内550 ℃灼烧1~2 h进行灰化,采用盐酸、硝酸溶解残渣,以5.0%(V/V)盐酸为测定溶液介质,以324.8 nm和248.3 nm为测定波长,建立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载金炭中铜和铁的方法。研究表明,载金炭中其他元素不干扰待测元素的测定,待测元素间无相互干扰。在选定的最佳仪器条件下,铜和铁的检出限分别为0.014 μg/mL和0.010 μg/mL。采用实验方法对载金炭样品进行测定,测得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11)为0.39%~2.8%,加标回收率在96%~102%之间。将实验方法应用于GSB 04-3093-2013~GSB 04-3096-2013等4个载金炭标准样品中铜和铁的测定,结果与认定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采用王水消解无铅焊料样品,基体匹配法绘制校准曲线消除基体干扰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无铅焊料中银、铜、铅、铁、锌、镉、砷、铝、锑、铋、铟、镍等12种元素的方法。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方法中各元素的检出限在0.000 2~0.016 μg/mL之间,各元素校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5。按照实验方法测定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7%~125%,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在0.25%~5.1%之间,测定结果与参考值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