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龙首矿西二采区由机械化下向分层六角形高进路胶结充填采矿法开采拟改为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开采,因充填体的存在,一般难以自然冒落形成覆盖层。研究采用预留矿石和人造隔离层与充填体一起形成组合覆盖层的工艺方法,可达到降低矿石贫化率和采矿损失率,安全生产及处理采空区的目的,确保崩落采矿法的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2.
应用随机介质理论.分析了矿岩颗粒移动特性及无底杜分段崩落法矿石损失贫化大的原因,给出了低贫损开采模式,有效地解决了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矿石损失贫化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某金矿7#矿体属深部厚矿体,顶板为5~10m的断层泥,矿体及围岩的强度低极易冒落,结构稳定性较差,采场地压管理困难,不适合采用大跨度空场下作业的采矿方法。为最大限度的提高矿石回收率、降低贫化率,保证采场作业安全,以-350m水平为界进行采矿方法过度,采用低贫损分段崩落法取代原有的上向干式充填采矿法。为摸清过渡期间地压活动规律,需对该矿过渡段采空区冒落规律现场观测结合FLAC3D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上向干式充填法出矿完毕前,-350m水平以下空区产生的地压分布比较均匀,其作用不会引起出矿巷道的大规模塌落,巷道内出矿作业的比较安全。该研究为深部破碎厚矿体地压控制,提高矿石回采率,保障采场作业安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可在相似条件的矿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李德忠 《甘肃冶金》2009,31(1):29-30
低贫损开采模式是利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转段回收”的特征,确定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严格放矿控制管理,采矿损贫指标明显降低,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大红山铁矿采场合理崩矿步距和爆破参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红山铁矿井下400万t/a生产采场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其矿石损失和贫化不仅与采场结构参数、崩矿步距有关,采场凿岩爆破参数也直接影响着矿石放出体的发育状态.在对采场进行多方案试验研究基础上,确定了较优的参数组合方案,通过生产实践,降低了采场贫化和损失指标,取得了较好的生产效果.  相似文献   

6.
分段留矿崩落法矿石损失贫化规律计算机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凤玉 《有色矿冶》1993,9(2):6-10,5
急倾斜中厚矿体使用分段留矿崩落法开采在弓长岭铁矿试验成功,配台推广应用,本文详细介绍该种采矿方法矿石损失贫化规律的仿真研究结果。首先结合分段留矿崩落法放矿特点,改进了仿真模型;其次将仿真予测值与试验采场实际值对比,说明了用仿真法研究矿石损失贫化规律的可行性;第三用改进的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实验,建立了矿石回收率、贫化率随采场结构参数变化的回归方程;最后据回归方程分析了各结构参数对矿石损失贫化的影响程度及参数间的交互作用,阐述了回归方程的功用—确定分段留矿崩落法适用条件及优化采场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7.
针对铜山铜矿前山84^#矿体采用分段崩落法存在通负困难、采场自燃、地压难以控制和矿石损失贫化大等主要问题,提出了改用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有矿方法的试验方案,试验结果表明该采矿方法通风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采场自燃得到有效控制,地压活动明显减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8.
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方法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铜山铜矿前山84#矿体采用分段崩落法存在通风困难、采场自燃、地压难以控制和矿石损失贫化大等主要问题 ,提出了改用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方法的试验方案 ,试验结果表明该采矿方法通风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 ,采场自燃得到有效控制 ,地压活动明显减少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9.
时传龙 《黄金》2024,(4):18-20+31
针对某金矿矿岩节理裂隙发育、矿体稳固性差、采准工程掘进与支护困难、回采安全性差等问题,在局部矿体破碎区域开展了浅孔诱导落矿小分段空场采矿法试验研究,利用矿岩本身的力学特性和受人为工程控制的崩落应力场来崩落破碎矿石。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采场结构参数,采切工程布置、拉底切割和落矿等工艺。现场应用表明:采用该方法开采,采场生产能力达127 t/d,采矿损失率为9.2%,矿石贫化率为14.6%,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于该类矿体的安全高效回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某特大型钼钨矿对于极大厚矿体采用自然崩落法开采,厚度较小的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在开采过程中受到夹石的影响矿石损失贫化大。针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在开采含夹层矿体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在单步距回采矿石时夹石可剔除厚度计算方法;通过精确控制放矿比例和放矿截止品位相结合来确定剔除夹石的方式。应用该方法,可提高矿山采出品位,使矿石贫化率下降了1%左右。研究成果拓宽了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适用范围,为同类地质条件的矿山开采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昆明理工大学与会理锌矿共同合作进行的采矿方法试验研究,根据东部矿段矿床赋存条件及开采现状设计试验了侧向挤压崩矿分次爆破落矿新方案,达到了安全高效低成本生产、提高矿石回收率、降低矿石贫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九西矿区矿体开采受到产状和胶结程度差的上盘破碎带的影响,破碎带垮塌堵塞中深孔分段崩落法采场爆破通道和爆破补偿空间,造成无法放炮崩矿,且二次贫化严重。为解决这一问题,选择720中段已有采准、切割工程的10线E采场进行回采优化试验。优化设计仍用中深孔分段崩落法,利用原凿岩平巷和扇形孔。考虑到原切割槽与采空区贯穿,难以避开破碎带,为防止破碎带再次影响回采,暂留3.6m宽间柱将原切割槽内的废石隔离;在矿体南帮预留2m宽矿柱隔离破碎带,防止破碎带坍塌;在顶板预留4m厚顶柱隔离原全面法采空区,即所谓“三面合围”法,用矿柱将采场上、西、南进行隔离。实践证明,“三面合围”法预留矿柱,起到了隔离破碎带(或采空区)的作用,回收了矿产资源,降低了矿石贫化率和损失率。  相似文献   

13.
红岭矿矿体是典型的急倾斜极厚大矿体,由于矿体倾角和厚度的限制,在采用阶段深孔空场崩落联合采矿法时,存在存窿矿量较多、矿石贫损较大、采场顶板暴露面积大、地压管理困难等难题。根据现代矿山发展趋势并结合当前红岭矿生产的实际难题,设计并提出了垂直走向堑沟出矿结构的盘区空场崩落联合采矿法。新采矿方法出矿堑沟与矿体走向垂直,矿体上下盘同时布置脉外出矿巷道,矿房空场采矿法回采,矿柱崩落采矿法回采,无轨铲运机连续出矿,深孔、中深孔联合崩矿等采矿工艺,并在矿山生产实践中得到应用,使得采场生产能力达1 000 t/d,矿石贫化率和采矿损失率大幅下降,分别降为7.70%和4.66%,矿山技术和经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大尹格庄金矿1#矿体-496 m中段北区矿体为典型的缓倾斜薄至中厚矿体,采用点柱式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落矿时,存在安全性差、生产效率低和矿石损失率高等问题。为保证采场作业安全,实现高效生产,提出小规格上向水平进路分层充填采矿法,采场地压得到有效控制,并就其回采工艺、爆破工艺和充填接顶等关键问题进行改进,矿山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升。改进采矿方法后盘区综合生产能力为372 t/d,月出矿量为11 000 t,与原采矿方法基本相同,但采矿损失率由15%降低至5.7%,资源回收率或回采率显著提高,工业试验表明:新采矿方法具备安全高效的生产特点,满足技术经济指标要求,其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矿山生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针对山枣岭金矿矿体顶底板破碎,矿石品位低,开采难度大的矿床开采技术条件,通过优化采场结构,采用预留矿柱、锚杆支护等技术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矿石贫化,提高了出矿品位,取得了明显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矿石残留体的形态和大小在端部放部矿对放矿效果有着重大影响,通过宽甸硼矿的生产实践证明,留取适当的矿石残留体对降低贫化损失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大红山铜矿285中段铜铁合采区原矿品位较低,采用胶结充填体置换矿柱开采可能亏损,矿山未建立胶结充填体置换矿柱开采的利润测算方法。利用285中段铜铁合采区标准矿块测算胶结矿柱开采的直接成本,结合中段建设费用分摊和销售费用,建立胶结矿柱开采的利润测算方法,最终完成285中段胶结矿柱开采的利润测算,为胶结矿柱开采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铜矿主矿体500 m水平西区域复杂难采矿体,提出了进路式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脉内凿岩出矿巷低分段空场小步距回采嗣后充填法及脉外凿岩出矿巷低分段空场小步距回采嗣后充填法三种可行开采方案,并对三种采矿方案的采场布置、采切工程、回采工艺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比分析三种采矿方法的优缺点和技术经济指标,优选出进路式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进行开采。该采矿方法回采过程中采用浅孔爆破,能较好地保护上盘不稳定含砂层,工人作业环境安全性高,且其采切比、贫化损失相对较低,出矿品位较高,综合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9.
针对低品位缓倾斜薄矿脉开采矿石损失大、贫化率高、回采经济效益差的问题,提出了矿岩分采分出铲运机出矿的技术方法,对试验采场布置和回采工艺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这一新的技术方法有利于提高矿石回收率,降低贫化,提高回采效率。  相似文献   

20.
通过现场调查狮子山铜矿的开采状况,对狮子山铜矿西部50-75#剖面薄小低品位矿体的采矿工艺进行设计,根据矿体厚度不同分别采用有底柱电耙出矿浅孔嗣后充填法和有底柱电耙出矿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回采矿体。试验采场的应用表明废石充填和强制崩落围岩联合处理采空区的采矿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管理风险,缩短采场生产周期,降低损失贫化率(损失率低于8%,贫化率低于15%),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满足了矿山选厂正常生产,实现了矿山的可持续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