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戚欣  梁伟涛  马勇 《计算机应用》2017,37(7):2106-2113
针对传统的路径规划算法并不一定能计算得到现实中最优路径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了出租车驾驶经验并以时间为度量的路径规划算法。该算法的实现是将路径规划这个以计算为中心的技术变为以数据为中心的数据驱动挖掘技术。首先,从大量的出租车轨迹数据中提取真实的载人轨迹数据,并将载人轨迹数据匹配到路网数据中;然后,根据地图匹配结果计算路段的访问频次,选取前Top-k个路段作为热点路段;其次,计算热点路段间行车轨迹的相似度,对轨迹进行聚类分析,在路网的基础上构建该k个路段的热点路段图;最后,使用一种改进的A*算法实现路径规划。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最短路径规划算法和基于驾驶经验路网分层的路径规划算法相比,所提出的基于热点路段图的路径规划方法有效地缩短规划路径的长度及路径行驶时间,提高路径规划的用时效率。  相似文献   

2.
霍峥  崔洪雷  贺萍 《计算机应用》2018,38(1):182-187
针对轨迹数据隐私保护算法数据可用性低及易受语义位置攻击和最大运行速度攻击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在路网环境中基于语义轨迹的隐私保护算法——k-CS算法。首先,提出了两种路网环境中针对轨迹数据的攻击模型;然后,将路网环境中基于语义轨迹的隐私问题定义为k-CS匿名问题,并证明了该问题是一个NP难问题;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图上顶点聚类的近似算法将图上的顶点进行匿名,将语义位置由相应的匿名区域取代。实验对所提算法和轨迹隐私保护经典算法(k,δ)-anonymity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k-CS算法在数据可用性、查询误差率、运行时间等方面优于(k,δ)-anonymity算法;平均信息丢失率比(k,δ)-anonymity算法降低了20%左右;算法运行时间比(k,δ)-anonymity算法减少近10%。  相似文献   

3.
传统上采用(x,y,t)点的序列表达移动对象轨迹信息,这种表达方式有两个问题:第一,由于误差导致的精度问题,GPS接收器经常产生偏离道路的位置;第二,大量的采样导致的空间复杂性数据。本文采用基于路网的移动对象轨迹模型,讨论了路网中轨迹数据压缩问题,提出了一个非线性的压缩算法。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更好地利用了移动对象在路网上的运动规律,提高了轨迹的精度,得到了更高的压缩比。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移动对象轨迹信息被大量收集所导致的轨迹隐私泄露问题,提出了基于假轨迹的轨迹隐私保护算法。在该算法中,考虑了用户的暴露位置,基于轨迹相似性和位置多样性的综合度量,设计了一种启发式规则来选择假轨迹,从而使得生成的假轨迹能有效隐匿真实轨迹和敏感位置。此外,还提出了轨迹有向图策略和基于网格划分的地图策略来优化算法的执行效率。基于真实的轨迹数据进行实验测试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保持数据可用性的情况下能有效保护真实轨迹。  相似文献   

5.
高需  武延军  郭黎敏  丁治明  陈军成 《软件学报》2018,29(11):3500-3516
定位技术的普遍应用,使得随时随地获取个人位置成为可能,进一步推动了基于位置的服务等新型应用的发展,产生了海量轨迹数据.精确的路网匹配对提高这些新型应用的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然而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大部分轨迹的采样率较低,比如由签到类应用或低功耗设备生成的低采样轨迹,给路网匹配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研究基于偏好的个性化路网匹配(driving preference based personalized map-matching,简称DPMM),提出了在动态道路交通网络中的用户驾驶偏好模型.基于该模型,提出了两阶段路网匹配算法:局部匹配搜索用户最可能采用的几条局部Skyline路径;设计了全局匹配的动态规划算法,该算法返回在用户驾驶偏好下最可能的多条全局路径作为最终匹配结果.实验结果充分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和高效的,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路网中的最优路径搜索与规划作为位置服务中重要部分受到广泛关注,射频识别技术(RFID)等技术带来的大量交通数据成为了研究的基础与挑战。城市中出行场景对路网动态变化非常敏感,同时城市复杂多变的交通情况、真实路网与移动对象轨迹丰富的时空语义信息,都是动态路网中的最优路径搜索面临的难题。针对这些挑战,在分析现有算法不足的基础上,参考A*算法启发式思想,提出一种基于图卷积网络进行深度搜索的机器学习模型GCN-Search。模型首先通过时空图卷积网络,聚合相邻区域与过往时段的时空信息,对城市出行所依赖的路网近期动态变化进行建模;其次扩展路径搜索的深度,定义节点的深度估价值,并使用神经网络替代人工设计的估价函数,搜索利于路径整体最优的节点,直到生成最终路径。在某交管局提供的RFID数据集上进行的对比实验表明,GCN-Search算法可以有效利用RFID数据中的时空语义信息,提升动态路网出行的最优路径搜索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地图匹配是指将GPS轨迹映射到真正路网上,获取实际道路上位置的过程。然而,传统的地图算法在处理低频采样数据时(例如,每1~2 min一个采样点)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此外,这些算法通常是在简单的路网下进行的,并没有考虑道路的双向交通网络。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有向地图匹配算法(DHMM),该算法充分考虑GPS轨迹与道路的相关性以及相邻GPS数据点间的几何特征。结合福州地区真实的出租车轨迹数据,将DHMM算法与点到线(P-L)算法和HMM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DHMM地图匹配算法在低频和复杂的路网下(复杂的路网由双向道路组成,考虑了道路的方向)匹配准确率均优于P-L、HMM算法。  相似文献   

8.
各种集成位置服务(LBS)的社交和旅游类APP的广泛应用,产生了大量轨迹空间数据,利用这些轨迹数据挖掘游客聚集密度高的热门景点区域,对景区的智慧服务和应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轨迹停留点空间聚类的景区热点分析方法。重点研究了聚类速度快、能处理噪声、可以发现空间任意形状聚簇的DBSCAN算法,针对其参数需人工选择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根据数据统计分布特性来自适应确定参数的改进方法。分别采用人工合成二维数据集、四维Iris真实数据集和景区轨迹停留点三种不同的数据进行了DBSCAN聚类分析及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自动产生合理的聚簇划分,优于传统DBSCAN和k-means等算法。最后,依据轨迹停留点的空间聚类结果,在ArcGIS软件中实现Getis-Ord Gi*热点分析与制图,并依据分析结果对不同旅游景点进行热度分级,形成的热门景点分布与景区掌握的实际热度信息基本一致,证实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陈煜  蒋伟  周继恩 《计算机应用》2018,38(1):171-175
针对目前路网环境下海量轨迹数据压缩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预测模型的轨迹数据压缩方法(CTPM)。通过将轨迹数据的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分别进行压缩,使得压缩后的轨迹数据在空间维度上无损,并且在时间维度上误差有界,以此提高压缩效率。在空间方面,首先利用部分匹配预测(PPM)算法通过轨迹已经行驶的部分路段对其下一时刻可能的位置进行预测;然后通过删除预测成功的路段来减少轨迹数据的存储代价。在时间方面,首先利用轨迹通行状况具有周期性的特点,构建了不同时间区间的通行速度统计模型,来预测移动对象进入下一路段所需要的时间;然后删除预测时间误差小于给定阈值的路段数据来进行压缩处理。实验结果显示,与已有的基于路网的并行轨迹压缩(PRESS)算法相比,CTPM的空间压缩比和时间压缩比平均分别提高了43%和1.5%,同时时间压缩误差减小了9.5%。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提高压缩比的同时有效地降低了压缩时间和压缩误差。  相似文献   

10.
高文超  李国良  塔娜 《软件学报》2018,29(2):225-250
路网匹配是基于位置服务中的关键预处理步骤,它将GPS轨迹点匹配到实际路网上。以此为基础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能够辅助解决城市计算中相关问题,例如建立智能交通系统,协助用户规划出行。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在该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分类总结,发现这些匹配算法可以较好地解决高采样率的路网匹配问题。但是随着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获取和处理车辆位置信息的成本不断提高,低频采样点越来越多,现有算法匹配精确度大大下降。于是近几年,出现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的路网匹配算法。隐马尔可夫模型可以较为平滑地将噪声数据和路径约束进行整合,从有许多可能状态的路径中选择一条最大似然路径。重点总结了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的路网匹配算法,主要是从特点与实验结果的角度对其进行对比总结,有的实验结果的正确率在一定条件下最高可以达到90%,说明了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路网匹配算法在低采样率下的有效性。最后对未来研究可能采取的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Both within and between urban conurbations, the time of a journey and the corresponding shortest path in a road network from an origin to a destination may depend on the time of the day, the day of the week and the season of the year. Significant journey time differences occur mainly due to recurring instances and variations in levels of traffic congestion throughout the year.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ssues involved in constructing a database of road times for a road network that uses time-dependent data on the travel times for individual roads in the network to provide the expected times and distances between locations for journeys starting at different times. The benefits of time-dependent vehicle routing and scheduling systems are demonstrated by using real-world data for the road network in the north west of England.  相似文献   

12.
道路转向延迟的动态对偶图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传统的道路转向延迟对偶图表达法缺乏对交通网络时间依赖特性的考虑,不适合动态路径规划问题的求解。本文将时间因素引入到对偶图中,发展了一种动态对偶图模型,将交通路网表达为动态对偶网络,并为之定义了FIFO(先进先出)条件,推导了满足FIFO条件的动态行程计算方法,设计了时间依赖的标号设定最短路径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对偶图模型和动态对偶网络,能有效表达路网转向延迟,在以出行时间为标准的动态路径规划中,基于动态对偶网络的路径规划结果可节省约16%的出行时间。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移动对象行为时,移动对象轨迹因包含大量的信息而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移动对象常受限于空间网络而无法利用现有欧氏空间中轨迹及其距离处理技术。分析了道路网络空间轨迹相似性性质,提出一种移动对象轨迹建模的时空表示方法,能有效地将轨迹从道路网络空间转化到欧氏空间;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兴趣点POI(Points Of Interesting)距离的轨迹间相似性测量方法,有效地对轨迹进行化简并减少轨迹中节点的数目,从而降低算法时间复杂度。该方法不仅可以用于搜索相似轨迹,还可方便地应用到轨迹聚类的相关工作中。  相似文献   

14.
谭康  刘建勋  廖祝华 《计算机科学》2015,42(9):37-40, 55
复杂路网拓扑的自动生成建立在道路提取和交叉路口识别的基础之上,是智能交通控制和自动导航服务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基于浮动车或出租车的GPS轨迹可以反映交通路网的拓扑结构。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GPS轨迹的道路拓扑生成方法,即在无道路地图辅助的情况下,该方法基于大规模GPS轨迹,能够快速提取路口交叉点,自动构建具有地理位置信息的拓扑结构和计算相邻路口的网络距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取出各个道路交叉点并建立各点之间的拓扑关系。在提取主干道路拓扑实验中,在设置路宽为55米的情况下提取路口交叉点的正确率达到了87.08%,各路口之间的平均网络距离误差率为8.87%,并且能够正确地得到交叉点之间的连通关系。  相似文献   

15.
张延玲  刘金鹏 《软件》2011,32(2):109-111
为了分析移动对象行为特征,需要一种度量轨迹间相似性的方法,虽然在欧氏空间检索移动对象相似轨迹的研究较多,但在路网空间这种研究还不多见。在实际应用方面,大多数移动对象位于路网空间而不是欧氏空间。本文研究了路网空间相似轨迹的特性,并提出了一种在路网空间搜索相似轨迹的度量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是搜索相似轨迹的实用技术,也是一种较好的轨迹聚类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步行GPS轨迹的路网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提取和及时更新路网信息,对于道路规划和车辆导航等方面至关重要。目前,基于GPS轨迹的路网提取方法一般是从浮动车或出租车的GPS轨迹中挖掘城市主干路网。然而,现有方法忽略了小路的自动提取,它对于抗震救灾、小区导航或乡村游览等场合非常重要。因此,本文提出基于步行GPS轨迹的路网提取方法,分为数据预处理、道路中心线生成和路网精度评价3个部分。其中,先后采用轨迹点聚类、聚类点分割和中心线拟合等方法生成道路中心线。通过自行采集的步行GPS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准确提取路网,覆盖率可达96.21%,而误检率仅3.26%;并且能够提取小路和更新路网。  相似文献   

17.
在真实交通网络中,可能出现某高速公路在某一时刻内通过的车辆过多,从而改变了该时刻道路的即时速度,这就需要对道路的交通流量进行监控。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建立交通网络的速度模式库,根据道路可达速度的变化更新速度模式。基于A*算法与速度模式库,提出针对动态交通网络的最短路径查询算法。采用真实数据集对算法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在速度模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最优路径的查找,使交通网络中的最优路径查询更为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18.
最佳排序路径查询,是智能交通中的热点问题.在实际的应用中,由于最佳排序路径查询有许多限制条件,现有的算法不能有效地解决动态网络中受限制的路径查询问题.为了解决动态网络中最佳排序路径查询问题,用规则表示每个限制条件,提出了一种新的最佳排序路径查询形式,即多规则的最短路径查询.提供了统一的框架,该框架包含了路径集合查询和最短路径查询.在路径集合查询部分,为了高效地查询出满足多规则的路径集合,在广义规则树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树的遍历方式,即树的继承全遍历;并基于树的继承全遍历思想,提出一种剪枝技术,对路径集合进行删减,最后求得候选路径集合.在最短路径查询部分,提出一种基于动态阈值的最短路径搜索方法.通过两个真实的动态道路网络的实验验证,所提出的算法能够高效地解决多规则的最短路径查询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