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利用湖北输电线路山火历史灾情数据对山火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基于2016~2021年湖北省输电线路山火灾情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气候统计和GIS空间叠加方法,对全省输电线路山火时空分布及山火与气象、下垫面、社会人文等影响因子的关系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时间上,2019年为近几年湖北输电线路山火发生最多的年份,秋冬季是高发季节,其中2月和9月为易发月份;空间上,鄂东地区是山火的频发区域,宜昌及荆门地区为次高发区域。山火与气象关系,大部分山火爆发前1个月降水偏少30%~100%、气温偏高0.5~3℃、湿度偏小3.8%~23%、风速偏大0.1~1.9 m/s。山火与下垫面关系,山火主要发生在耕地,占总数50.32%;山火主要集中在海拔高度150 m以下、坡度6°以下的区域,76.90%的山火发生在阳坡。山火与社会人文关系,山火主要发生在人口密度100~600人/km2的城市圈周边的乡镇及距离道路1.6 km缓冲区的区域。[结论]掌握湖北输电线路山火分布特征,有助于山火风险预警模型指标选取和阈值确定。  相似文献   

2.
为了能够大范围、广角度地对输电线路进行监测,基于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SAR)和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GIS)设计了输电线路广域监测系统。该系统以遥感监测的输电线路铁塔、输电走廊地形、违章建筑和广域火灾等雷达影像为基础,以三维GIS为平台,实现监测信息的显示、储存、分析、预警、灾后评估和决策功能。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虽有不足,但广域监测效果及应用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3.
我国地形地貌复杂多样,电网输电线路常常受到异常气候环境的影响,对微气象灾害进行监测、预警的相关研究越发显得重要。文章首先介绍了微气象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影响,研究了电力微气象灾害的形成原理及预警方法,重点介绍了风灾监测预报模型、输电导线舞动监测模型、冰冻灾害预报模型及评估模型等,研究了微气象灾害预警模型与数据处理方式,并提出了建设综合微气象预警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对电网实时气象的监测预警,以及通用和专用气象监测分析及预报、预警功能。  相似文献   

4.
祝贺  刘程 《水电能源科学》2018,36(5):197-200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在山火中火焰高温、火焰高电导率、固体颗粒物等因素作用下,容易导致输电线路周围电场发生显著升高,从而引发输电线路跳闸。为此,建立了山火条件下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合成电场非线性数学模型,该数学模型能够准确计算输电线路走廊发生山火时是否会引发输电线路跳闸,并以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为例,采用Comsol软件,分析了山火条件、正常运行条件和饱和电晕条件下地面合成电场。算例计算结果表明,山火条件下地面合成电场可达到正常运行情况下的33.6倍以上。  相似文献   

5.
梅吉明  张驰  李霖  韩虎 《电力与能源》2021,42(2):175-177
为深入贯彻落实森林草原防火的相关要求,立足于森林和草原输电线路火灾隐患防治工作,开展森林草原火灾高危和高风险区架空输电线路接地装置方案优化研究,以避免接地装置焊接施工产生的明火或高温.应用全寿命周期法对几种接地型式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得出了适用于森林草原火灾高危和高风险区架空输电线路接地装置的接地型式,研究成果在某水电站500 kV送出线路工程中得到试点应用,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结合模糊理论和风险矩阵法对输电线路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的方法。首先,根据《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确定风险后果;其次,深入分析了影响输电线路运行状态的因素,建立了输电线路运行状态因素指标体系。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输电线路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用以评价风险发生概率;最后,用风险后果等级和风险发生概率构建了风险矩阵对风险进行分级,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一个实际线路风险为例检验了该方法的可操作性,提出的风险评估方法可以为输电线路运维工作提供指导,从而降低电网运行风险。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接入通信规约(输电I2接口)的设计,上海电网公司智能电网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状态监测前置系统采用Web Service的标准接口协议和XML技术实现了输电线路状态监测代理到状态信息接入网关机之间的实时监测数据通信,详细介绍了I2接口状态监测前置系统服务端接口开发、Web Service合约、面向服务架构的开发模式与实施策略及I2接口通信测试等关键技术,成功地解决了输电在线监测系统运行当中遇到的数据、应用集成问题,并实现了监测数据的实时上传、远程输电状态监测与控制等功能。  相似文献   

8.
台风给福建电网带来严重损害。分析了台风导致500 kV线路发生风偏闪络、绝缘子及金具损坏、杆塔结构等方面事故的原因及机理。明确了架空线路防风加强对象和原则,重点从路径选择、设计风速取值、防风导线选型、杆塔设计优化、金具串优化以及安装杆塔健康监测平台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提高500 kV输电线路抵御台风灾害的措施,为提高电网的安全可靠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导线微风振动给电力系统带来的危害,研究了输电线路的微风振动预警功能,利用IEEE标准中测量输电线路悬垂线夹89mm处弯曲振幅的方法建立了输电线路的疲劳损伤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高速采样机制采集到的数据计算了线夹出口的动弯应变,结合输电线的许用应变值判断出输电线路的微风振动状态,设计出了输电线微风振动监测的应用系统,并给出轻度、中度和重度振动三个级别的告警信息。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预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唐自强 《能源与环境》2022,(1):30-31,55
福建山区山地林木植被覆盖率高,而山地又是福建500 kV电网线路的主要途经区域,山地输电线路采用常规对地设计还是高跨沿线林木植被设计对工程本体投资影响大.定量分析比较汀州500 kV输电线路林木跨越方式的选择,比较了对生态环境效益的有益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技的发展,工农业对电能的需求增大,传统的输电线路无法满足有效传输的要求。针对此问题,各国对智能电网的建设高度关注,我国也制定了智能电网综合发展战略方案。在线监测输电线路故障成为电网发展的必备要求。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的输电线路故障监测系统设计方案,采用TMS320F2812和S3C2440双CPU总体架构。在硬件设计方面,选用了合适的芯片和进行了合理的原理图设计。在软件设计方面,按照软件工程的步骤进行功能分析,并进行了模块化的软件设计。设计包括DSP数据处理系统、ARM系统和上位机监测软件。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嘉兴电网基于多种接入技术的图像视频的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的总体架构和基于IEB的PI数据访问服务以及系统物理架构.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集成了多种图像视频的应用,在监控后台集中展示和分析,实现了多视角,多方位、全面而客观地展现电网的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交、直流特高压电网对福建电网安全稳定的影响,研究了特高压交流电网、特高压直流系统发生故障时福建电网的安全稳定性以及受端换流站附近交流电网单一或严重故障对直流系统的影响及系统安全稳定水平。分析了特高压电网对福建电网短路电流和无功补偿的影响以及1000kV/500kV电磁环网的解环等问题。结果表明:大容量直流输电系统单极/双极闭锁后主要问题是引起局部500kV网架过载:交流特高压线路单一乃至个别多重故障情况下福建电网均能保持稳定运行。福建电网具有较大的抗扰动能力。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超导储能系统和电化学储能成本的技术经济分析模型,研究了混合储能系统在电网中的应用方法。针对福建某风电场应用环境,引进10MJ/37MW高温超导磁储能系统和20MWh/5MW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分析弃风与风电收入。通过计算风电弃风损失、新建输电线路投资和混合储能系统的投资成本,比较新输电线路与混合储能系统的收益。评估结果将为混合储能系统在可再生能源电网应用的经济性分析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近年来升压站站内由于电气原因导致火灾时常发生的事件,本文从风电场升压站站内隐患监测角度出发研发了一套升压站内火灾预警监测系统;该系统包含现场的火灾预警监测装置以及后台的火灾预警系统,该监测系统利用现场装置进行风电场升压站站内微观粒子的数据以及环境因素(温度、湿度)的采集以及上传,通过后台预警系统进行分析计算,当升压站站内微观粒子数量超标或者环境参量出现较大变化时,能够在火灾发生的目不可见烟雾阶段,系统实现超前预警,进而减少火灾对升压站站内设备的损伤以及造成不必要的线路停电,从而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因各种气象灾害所频频引发的电网事故,详细介绍了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以及不同气象灾害对电力系统尤其是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所造成的危害及影响;对如何有效利用已有的气象预报信息以及输电线路状态监测技术,在实现输电线路的防灾减灾能力提高以及进一步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归纳,为进一步研究输电线路的防灾减灾技术方面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智能电网概念的提出、发展,以及电网运营管理工作不断深入的向科技化、综合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输电线路的维管工作内容变得越来越繁杂。论文从当前供电系统自身的通信条件、资源和维管区输电线路的现状出发,设计了基于5.8G载波OFDM调制的输电线路无线网络覆盖系统,给出了系统整体框架,提出采用冗余路径的无线网络连接方法、基于优先级和自动认证的网络越区切换方法,最后设计了基于5.8G载波OFDM调制的输电线路状态监测装置。仿真结果说明了上述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系统的使用可以大大降低系统的运营费用,又可以严格保证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使通信系统的覆盖地域更为广泛,组网方式更为灵活。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2010年以来四川电网地质灾害及隐患点资料的详尽统计分析,深入探讨四川电网地质灾害隐患的类型、分布、特征以及对四川电网输电线路设施的影响情况。同时简要介绍了电网地质灾害的监测和治理手段,为四川电网监测和治理地质灾害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一种基于MODIS的多层结构火灾监测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火点的自动识别,通过利用MODIS数据集的热通道提出了一种多层结构火灾监测模型,在降低错误警报的同时提高对小火点监测的灵敏度。从4μm通道的亮温及与11μm通道的亮温差导出多层判断标准对非火点进行逐步剔除。利用黑龙江地区高质量的MODIS数据集进行试验表明,提出的监测模型相对于其他模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20.
《电力与能源》2014,(6):720-723
输电线路不仅具有空间跨度大的特点,而且走廊沿线地理、气象条件千变万化,极易遭受雷电、动物、植物、大风、覆冰等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跳闸事故。在分析现行输电线路故障定位状况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黄山供电公司采用等电位作业方式施工,在220kV宁潜线和宁雄线上安装故障监测终端,通过智能故障监测终端系统准确记录线路遭受雷击的位置、次数,积累雷击的特征参数,绘制线路的雷击频度分布图;分析电网线路雷击特性,为输电线路设计及有针对性制定各种防护雷害措施提供技术支撑。重点叙述了分布式行波测量技术、智能故障监测终端系统的工作原理、体系架构、监测终端、软件特点、系统安装与地区级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