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针对某大型电镀工业园产生的综合电镀废水,采用酸化—氧化破络工艺配合氢氧化物和硫化物共沉淀的方法进行处理,对其运行参数优化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氧化破络工艺参数如下:次氯酸钠溶液(有效氯为10%)投加量为1.2 m L/L、p H值为2.3、反应时间为2.0h,破络后投加氢氧化物调节p H值至10.5左右,然后投加硫化钠(最佳投量为200 mg/L)进行化学沉淀,可实现电镀废水处理的达标排放。由于该电镀废水的p H值在1.8左右,在实际处理中可不用调节p H值。  相似文献   

2.
烷基磷酸酯在纯棉织物阻燃整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纯棉斜纹布阻燃整理工艺的选择、参数的优化,确定最佳工艺为:树脂20 g/L,阻燃剂VOF 300 g/L,磷酸20 g/L,纤维保护剂40 g/L,轧液率70%,焙烘15O℃,3 min.经测试,整理后织物的阻燃效果理想,损毁长度为9.1 cm,甲醛含量86×10-6,可耐50次家庭洗涤,氧指数为33.5,符合低甲醛阻燃整理的国家标准规定的难燃纺织品规定,织物的白度不变,强力保留率为77%.DSC检测结果显示,阻燃机理符合凝聚相阻燃.  相似文献   

3.
为探知鸡蛋膜作为吸附剂对水中孔雀绿染料的去除效果,研究了不同p H值、反应时间、吸附剂用量及孔雀绿浓度等对孔雀绿吸附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鸡蛋膜对孔雀绿有较好的吸附作用,最佳吸附条件为:p H=5.0,吸附时间为160 min,吸附剂用量为2 g/L,孔雀绿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去除率最大,达97%。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5)
为了有效处理印染行业的废水,制备了氯化铝改性粉煤灰并用其处理活性翠兰废水,探讨了氯化铝浓度、氯化铝改性粉煤灰投加量、处理废水的搅拌时间及活性翠兰废水p H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得到结论:制备氯化铝改性粉煤灰时,使用氯化铝的浓度为0.1mol/L时,对活性翠兰废水的处理效果最佳;用制备的氯化铝改性粉煤灰处理活性翠兰废水时,氯化铝改性粉煤灰用量为20 g/L,搅拌时间为30 min,p H值为10时,处理活性翠兰废水的脱色率为68%,COD去除率为75%,达到最佳值。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2)
采用酸性果胶酶对红椎菌液进行酶解,以透光率作为酶解效果指标,探讨酶的添加量、p H、温度变化对酶解效果的影响。结果如下:单因素实验结果发现,果胶酶添加用量0.4 g/kg、p H为3.5、温度为47℃时,酶解效果较佳;进一步优化的正交试验与单因素实验结果吻合。最后,将喷雾干燥获得的红椎菌粉辅以膨化土豆粉及大豆蛋白粉复配制成红椎菌营养粉。  相似文献   

6.
为了制备压敏性良好的碳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通过对碳纤维表面进行化学镀镍处理,得到镀液的最佳配方和镀镍工艺,并研究镀镍处理对碳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压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主盐、还原剂、稳定剂和络合剂浓度分别为30 g/L、20 g/L、50 g/L和10 g/L,镀液p H值为10,试镀时间为15 min时,碳纤维的导电性最佳。镀镍层厚度和碳纤维掺量对压敏性的影响规律一致,当镀镍层厚度和碳纤维掺量分别为1μm和0.4%时,碳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压敏性最佳。  相似文献   

7.
络合铜废水因来源广、处理难,一直是工业废水处理难点之一。以Fe_xO_y@GAC非均相活化过硫酸盐(PS)产生硫酸根自由基处理络合铜废水,重点考察了反应体系中初始p H值、催化剂投加量、过硫酸盐初始浓度、反应时间以及络合铜初始浓度等因素对总铜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对其破络机制进行初探。结果表明,对于低浓度EDTA-Cu废水(Cu~(2+)浓度为13.6 mg/L),在初始p H值=3.0、ρ(Fe_xO_y@GAC)=0.4 g/L、n(PS)=2.0 mmol/L、t=45 min、沉淀p H值=9.0的最佳条件下,对总铜的去除率可达到最高值98.6%,出水总铜浓度为0.18 mg/L,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8.
宋佳 《城市勘测》2019,29(3):12-15
以四川某气田压裂返排液为研究对象,采用破胶絮凝处理后进行氧化对比实验,氧化剂选用高锰酸钾、过硫酸钾、次氯酸钠、Fenton试剂。研究表明,絮凝实验最佳条件为氧化钙、硫酸铝和硫酸亚铁投加量分别为3 ,1,1 g/L。4种氧化方法的最佳实验条件为:高锰酸钾投加量0.5 g/L,pH值为4;过硫酸钾投加量0.25 g/L,pH值为6;次氯酸钠投加量15 g/L,pH值为4;Fenton氧化方法pH值为3.5,双氧水投加量25 g/L,七水硫酸亚铁投加量10 g/L。出水CODCr最多可降至800 mg/L左右,最大CODCr去除率72.96%,处理效果良好,为后续处理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采用化学氧化法,以萝北-147μm天然鳞片石墨为原料,以双氧水为氧化剂、浓硫酸为插层剂制备可膨胀石墨。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石墨(g):H2O2(ml):H2SO(4ml)=10:1:28,反应时间75min,膨胀温度950℃,可获得膨胀容积为250ml/g的细鳞片膨胀石墨。  相似文献   

10.
刘辉  任珺  陶玲  张彦灼 《建材地质》2013,(6):25-26,39
通过浸渍法制备改性凹凸棒石粘土汽油脱硫剂.用浓硫酸对产自甘肃临泽的凹凸棒石粘土进行酸改性和热活化,以改性后的凹凸棒石粘土为吸附剂,达到了对汽油进行吸附脱硫的目的.采用正交试验考察制备脱硫剂和吸附脱硫的最佳工艺条件.根据正交试验分析得到确定最佳试验工艺路线为A3B3C2D2E3,即酸化凹凸棒石粘土的硫酸浓度为2mol/L、热改性温度为90℃、吸附时间60min.最佳吸附脱硫工艺为脱硫剂用量4g/40mL、吸附温度为40℃、吸附时间为60min.凹凸棒石粘土经过改性后脱硫率明显提升,硫含量的质量分数从280μg/g降到54.43μg/g,脱硫率达到80.56%.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3,(19):12-13
目的:用水作为溶剂,果胶酶作为催化剂,提取肉桂中肉桂多酚,不同工艺条件的比较,初步探讨出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选择提取的温度、pH值和果胶酶用量、提取时间,作为工艺的四个因素进行L9(34)的正交试验,采用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肉桂中多酚的含量,优选出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40℃,pH为6,加酶量为0.15%,提取时间为2h,在此工艺条件下多酚提取率达15.49mg/g,较水提法提高了20.92%。结论:该实验确定的工艺方案可为含多酚的药材类的提取提供依据,也为生产厂家提高肉桂多酚的提取率,降低生产成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比分析了常见含油污泥处理方法的技术特点,利用化学热洗—重金属固化法处理油气开采中的含油污泥。结果表明:温度40 ℃、萃取剂用量10 g/L、清洗剂加量5 g/L、混合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浓度5 g/L、清洗时间30 min时,原油的回收率、泥沙中的残油率、杀菌效果等均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3,(5)
目的考察影响酸法提取菠萝皮果胶的主要因素,并确定酸法提取果胶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酸度对菠萝皮果胶提取的影响,从而得到最佳的提取工艺。结果纤维素酶辅助酸法提取菠萝皮果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60 min,提取pH 2.0。结论纤维素酶辅助酸法具有提取率高、速度快、溶剂用量少、安全、节能、设备简单等优点,试验为优化菠萝皮果胶的提取工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以活性污泥作为菌种来源,通过加入刚果红的寡培养基稀释涂布法和富培养基平板划线分离法,筛选出24株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其中菌株LL6的絮凝活性最高,经鉴定,该菌为约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菌株LL6的最佳培养基成分配比为:葡萄糖,15g/L;蔗糖,10 g/L;酵母膏,0.7 g/L;尿素,0.1 g/L;硫酸铵,0.5 g/L;KH2PO4,1 g/L;K2HPO4,2.5 g/L;Mg SO4,0.3 g/L;Na Cl,0.2 g/L。通过单因子试验得出菌株LL6的最佳培养条件如下:初始p H值为6,培养温度为20℃,培养时间为24 h,摇床转速为150 r/min。  相似文献   

15.
污水处理厂污泥的低温催化热解制油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低温催化热解工艺处理大连市马栏河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考察了反应温度(250-320℃)、反应时间(30~90min)、催化剂Na2CO3的用量对产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越高则产油率也越高;经过约75min的热解后反应趋于平衡;Na2CO3的最佳用量为4g/100g污泥。在反应温度为270℃、Na2CO3用量为4g/100g污泥的条件下热解75min后,产油率可达18.4%。该工艺为污水厂剩余污泥的处理与处置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根据塑料助剂废水的COD为6 000 mg/L、BOD5为5 mg/L、H2O2浓度为3%、含盐量为2%的特点,提出了Fenton氧化/电解/厌氧滤池/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并研究了其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组合工艺处理塑料助剂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FeSO4.7H2O投量为8 g/L、电解时间为2 min/L、厌氧滤池的停留时间为24 h、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停留时间为18 h,在该条件下出水COD100 mg/L,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油田措施废液为研究对象,开展絮凝处理实验,筛选出最佳絮凝剂体系,并对絮凝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现场应用结果表明,筛选出的絮凝剂体系H3+X5最佳工艺条件为:H3+X5用量(300+100)mg/L、pH值7.4~8.2、温度25~35℃、混合强度1 300~1 500s-1、混合时间20~30 s,优化后斜板直接出水SS由34.71 mg/L降至1.77 mg/L,去除效果明显,同时药剂加量减少60%,处理成本降低20.5%。  相似文献   

18.
为了降低硝基苯废水的浓度,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本研究利用三维电极电Fenton法处理硝基苯废水,考虑了p H值、电解质投加量、极板间距、曝气强度等影响。在C-C电极下,水温24℃,硝基苯进水浓度为200mg/L,活性炭粒子电极体积分数为10%,反应时间为60min时,此条件下进行单因素试验后,对原水p H值,曝气强度,电流密度,以及极板间距设计了正交试验,最后做了最佳反应条件,硝基苯浓度为200mg/L,p H值为3,Fe~(2+)的浓度为0.5mmol/L,电解质投加浓度为2g/L,极板间距为8cm,在此条件下硝基苯的平均去除率为88%。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5,(4):407-411
确定了复合酶(纤维素酶、果胶酶、中性蛋白酶)提取蕨麻多糖的最佳工艺,并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初步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L9(33)正交实验和L9(34)正交实验,分别得出复合酶的最佳配比和复合酶法提取蕨麻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采用清除·OH(羟基)自由基模型和O2一·(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模型评价了蕨麻多糖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复合酶的最佳配比为:纤维素酶2.0%,木瓜蛋白酶1.0%,果胶酶2.0%;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30、p H值为4.5,温度为45℃,酶解时间为60min,此时蕨麻多糖的提取率最大为8.12%,同时验证性实验也表明优化得到的提取工艺稳定可靠;蕨麻多糖对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都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并与浓度呈一定依赖关系,且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要比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强.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6,(5)
对吹脱法处理除铀、除氟后的ADU母液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吹脱p H值、时间、气液比、温度对氨氮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 H值为12,吹脱温度为30℃,气液比为6000,控制吹脱时间为210min,可将氨氮浓度从3325mg/L降至212mg/L。采用硫酸吸收尾气,避免了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