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王军  蒋振  曹桁   《天然气地球科学》2005,16(5):670-672
卞东油田注水开发调整效果差。应用水驱经验公式,计算出剩余油分布,提高了调整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了改善L油田开发效果,开展以井网加密调整为主的综合调整。为了保障加密调整效果,从构造解释、储层预测、水淹分析等各个环节上做好工作,减少加密井低产因素。各个环节所采取的做法、经验以及取得的效果,为L油田后续加密和其它油田加密调整提供了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实际油藏井网加密调整后的动态开展效果预测研究,可为油田开发规划提供调整依据。通过对X油田特低渗透油藏井网加密调整前后开发动态变化分析,确定了加密增产效果变化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基于建立的反映实际油藏特点的典型数值模型,应用响应面设计方法和逐步回归方法,综合研究了不同因素变化对井网加密后增产效果的影响,并得到了反映特低渗透油藏特点的、考虑多因素影响的井网加密调整增产效果预测模型。预测模型在X油田特低渗透油藏中的实际应用表明,预测精度较高,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本文建立的以“增产倍数”来表征油藏加密调整后的增产效果的方法,可为特低渗透油藏加密调整效果预测提供参考,并为此类油藏的开发规划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油田开发调整项目的经济评价与决策方法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为了正确评价开发调整项目,分析了油田开发加密调整的增产效果模式,研究了现金流增量的分布模式和相应的经济评价指标及指标间关系的特点.若调整的效果是纯增加可采储量,其现金流分布呈现常规分布模式,若调整的效果中含有提高采油速度的成分,则现金流增量呈现非常规分布模式.对纯增加可采储量的开发调整项目,可将△NPV大于0作为衡量其方案可行与否的最基本的评判标准;对有提高采油速度效果的项目,应以△NPV大于0且△CNCF大于0为评判标准,以确保油气资产价值能够保值.开发调整项目经济评价期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适当调整评价期才能正确反映项目的真实效果.图11参11  相似文献   

5.
根据高压低渗油藏工程调整及效果评价广二区、严河区、陵76井区、广北区等高压低渗透油气藏的地质特点,就如何开展工程调整提出了具体的调整原则及实施后的效果进行了分析,以及阐述了如何确定油井合理的工作制度,同时对高压低渗透油气藏工程调整效果进行了客观评价,为油田下一步稳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喇萨杏油田特高含水期开发调整技术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  
喇萨杏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开采阶段后,针对多层非均质油层的特点及其在多种驱替方式、多套井网开发下的主要矛盾,立足于精细挖潜和综合调整,发展了层系井网调整、单砂体注采关系评价及调整、区块开发效果评价和综合调整等特高含水期开发调整技术.通过对这些技术及应用效果的系统总结与概括,明确了改善特高含水期开发效果的思路和对策,有力地推进了老油田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预测油田调整后的产量变化,是评价调整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快速、准确地预测油田调整后的产量,文章结合递减曲线和增长曲线的优点,利用Arps双曲递减曲线预测油田调整前正在递减的产量,利用Weibull增长曲线预测油田调整后产量的变化,对飞雁滩油田三采效果进行了预测,并与其他预测结果对比分析,认为该方法预测结果可信度较高,且具有简单易行、人为因素影响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以后,为了改善油田的开发效果,通常都会进行一系列调整,水驱状态变得不稳定。此时常规水驱曲线法的适用条件不再满足,油田指标预测遇到一定困难。以X油田为例,采用平行线校正方法,把不稳定的调整段校正到拟稳定状态后再应用水驱曲线法进行指标预测;将一系列调整措施前后的各项预测指标进行对比,用以评价综合调整措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简述了大庆油田萨中地区北一区断西萨葡油层加密调整的必要性、调整对象及射孔原则后,应用油田实际资料从储量、主要开发指标和井网适应性三个方面对其调整效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认为调整效果较好,所采用的射孔原则、完井方式可行;调整后水驱动态储量大干复算静态地质储量是因为表外储层参与供油,在今后油藏研究工作中应对此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0.
双河油田Ⅷ-Ⅸ油组注采井网综合调整技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针对双河油田Ⅷ-Ⅸ油组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零散,依靠单项措施难以改善单元整体开发效果的特点,在深入开展了油藏精细描述、剩余油分布研究的基础上,对注采井网综合调整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提出了适应Ⅷ-Ⅸ油组特高含水期综合调整方法,制定了注采井网综合调整对策,进行了井网综合调整部署,实施后取得良好的增储上产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以国内某复杂断块田26个开发单元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是否需要加密调整、加密调整是否经济可行、加密调整是否技术可行等三方面入手,建立了复杂断块油藏老区加密调整区块优选方法,实例应用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优选出的区块加密调整后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为同类油藏改善开发效果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2.
萨尔图油田北三东注采系统调整的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11,自引:9,他引:2  
萨北开发区已进入特高含水期采油阶段,选取含水最高且水驱开发矛盾较为突出的北三区东部进行注采系统调整,探索特高含水期改善开发效果的新途径,这也是萨北开发区进入特高含水期后首次开展的大规模水驱调整。通过配套优化注采系统调整方法和跟踪调整技术,特别是将一、二次加密调整层系的注采系统调整与改善三次加密调整层系的开发效果相结合,进一步提高薄、差油层及表外层的动用程度,同时将注采系统调整与油水井补孔、局部区域钻打补充井及井网综合利用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单砂体注采关系,解决多层系多井网每件下的开发矛盾。  相似文献   

13.
多层砂岩油田在进入特高含水期后,因为经过了多阶段、多套层系井网开发,所以递减加快,措施效果变差,油田稳产难度增大.通过对萨中油田各类油层特高含水期开发效果评价及对水聚驱现场试验的研究,认为多层砂岩油田在特高含水期,应适时构建三次采油井网,采取先期水驱加密调整挖潜,后期实施三次采油的加密调整方式,实现油田的长期稳产.在此基础上,以中区西部为例,依托原井网,部署了3套加密调整井网.通过新井完钻后地质特征和剩余油分布再认识,优化射孔选层,优化封堵、补孔手段等,加密调整井网对油层的控制程度进一步提高,改善了开发效果.并分析了特高含水期加密调整效果及开采特征,改进了特高含水期加密调整层系井网部署及射孔选层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文东油田文13西块细分层系调整先导性试验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述了油层细分层系调整对文13西块开发的必要性,应用油田实际资料从地质特点、储量计算、主要开发指标和井网适应性等四个方面对调整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了综述和评价,认为调整效果较好,可在文东油田视具体情况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埕北油田为中日合作开发的我国海上第一个稠油油田。该油田生产 15年来没有进行过大的调整 ,在未打一口调整井的情况下 ,油田的开发效果达到海上和陆上一类油田开发标准 ,与国内稠油油田相比达到较好的开发效果。文中重点介绍了该油田的开发特点、开发规律及开发效果 ,并全面总结了油田的开发经验 ,以期为油田后期开发调整以及海上其它稠油油田开发提供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16.
大庆油田外围扶杨油层分类评价及调整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依据油藏地质特点将大庆油田外围扶杨油层已开发区块分为四类,并结合动态特点分析了各类区块注水开发效果。评价了各类区块井网加密和注采系统调整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各类区块开发调整对策。  相似文献   

17.
油田采出水离子调整旋流反应污泥吸附法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油田结合药剂反应机理研究出合适的工艺流程和设备,并发展成为一项新技术“油田采出水离子调整旋流反应污泥吸附法处理技术”。论述了在油田污水处理中,离子调整剂的作用机理,如何根据污水水质改变调整剂的配方,以及应用调整剂的效果。同时,介绍了对旋流反应器及配套工艺的优化改进措施及其处理污水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沈阳油田沈84-安12块为高凝油砂岩油藏,目前已进入高含水期,油藏稳产难度加大.经深入研究,提出了产液结构调整方案,确定了产液调整的实施原则,并对产液调整潜力进行了分析.从53口井实施产液调整的效果来看,中高渗透率砂岩高凝油油藏注水开发高含水期适时开展产液调整,可以达到较好的稳产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直井反九点井网的对角油井之间加密水平井,是水驱油藏实现液流改向、提高储量动用效果的有效井网调整方式。基于典型注采井网调整方式,利用渗流力学保角变换和镜像反映原理,建立了井间对角线加密水平井注采井网渗流模型,并提出了评价注采井网储量动用效果的方法;结合实际油田参数,计算分析了不同条件下,直井反九点井网加密调整后注采单元中的储量动用变化规律;综合储量动用效果和开发实施条件,确定了九点井网对角加密水平井的合理水平井长度及合理生产制度。研究结果为水驱油藏注采井网加密调整和注采调控,提供了新的调整思路和分析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0.
稠油油藏高含水后期排间加密调整试验与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孤岛油田东区对井网加密调整的必要性,调整原则,调整方案进行了论证,制定了以纵向上和平面上动用差与厚油层层内剩余油为主要挖潜对象的进一步加密调整方案,并应用油田实际资料从单井和区块的主要开发指标,对加密调整试验效果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调整效果较好,为整个东区及油藏类型,井网条件,开采状况相似的油藏进一步加密调整提高了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