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绍了输油管道泄露基于硬件的检漏方法:直接观察法、超声波法、光纤检漏法、放射性示踪剂检漏物法、光纤温度传感器检漏法。基于软件的检漏方法:质量平衡检漏法、压力点分析法、负压波法、压力分布图法、分段试压法和实时模型法等几种较新的油气管道检漏系统和技术,并说明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介绍了输油管道泄露的基于硬件的检测方法以及基于软件的检漏方法。同时,对油气管道检漏系统和技术进行介绍,并对这些系统和技术的特点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3.
4.
针对输油管道泄漏检测与定位系统在使用中发现的不足和问题,在排查分析的基础上,对系统软硬件进行了升级完善,探索出拐点定位、关阀定位等泄漏定位分析方法。经应用验证,系统在输油管道泄漏报警、泄漏定位、数据存储与仿真等方面,都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5.
基于谐波分析的输油管道泄漏检测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基于脉冲响应,描述瞬变流在频域中求解的方法。假定管道末端阀门快速关闭,给出阀门处及管道任意位置处的压力和流量响应,提出了通过瞬态压力值(传递函数)的谐波分析,实现输油管道有无泄漏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负压波法是一种被用于探查液体管道泄漏发生时间和位置的成熟技术,本文主要针对我公司基于负压波法的输油管道泄漏监测报警定位系统原理、结构以及现场应用效果进行阐述,从而找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8.
随着石油工业的迅猛发展,穿越河流输油管道已成为输送油品的重要途径之一。输油管道泄漏后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对生命造成潜在威胁。对穿越河流输油管道泄漏扩散建立二维扩散物理模型对泄漏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管道泄漏过程可分为泄漏初期、泄漏中期、泄漏后期三个过程,水流速度对此三个过程的影响不同。水流对泄漏初期的影响不大,不同水速对泄漏中期的影响较大,在泄漏后期油品最终会扩散到水表面,水速越大油品扩散范围越大,且水速大到一定数值时会在泄漏中期发生溢流现象,使泄漏事故不易被发现。模拟结果与相关理论吻合较好,可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10.
在石油天然气工业中,管道运输作为主要的陆地输送方式,承担着连接油气田与用户之间的桥梁作用。因此,简要分析石油天然气管道运输的重要性,重点强调天然气管道泄漏的原因,并以天然气管道泄漏的抢修技术作为切入点,从而分析抢修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难点,为抢修人员提供实用的技术指导和建议,以此来保障石油天然气管道能够平稳运行,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11.
利用油气设计常用软件对某工程全线沿程温度变化进行模拟。本工程输油管道在冬季-10℃的低温情况与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最大停输时间为5 h 17 min。在停泵过程中,管道前端温降较快,后端则不是很明显。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世界范围内常规轻质石油资源的开采量逐渐减少,重质原油的开采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重质原油因其高密度、高粘度等特点给管道输送带来困难,世界各国都在寻求经济、可靠的重质原油输送方法。文章总结了重质原油的各种输送工艺方法,分析了其优缺点及发展现状,并对新型稠油输送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我国稠油资源十分丰富,储量超过80亿t,开发这些稠油资源可以很好弥补我国常规石油资源的缺乏。目前,我国已在全国多个油田发现稠油区块,并已开始生产开发,随着对稠油资源开发的不断深入,对其相应的管输能力和效率提出了新要求,若想实现稠油的安全、稳定、经济输送,需要确定合理的稠油输送方法。介绍了几种不同稠油管输技术方法各自的原理和特点,并就采用每种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石油是国家的重要战略物资,关系着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国家安全。面对我国石油净进口的现实,加快我国石油及石油产品的储备和运输设施的建设,尤其是加快适应石油储运的长距离、大口径油气管道和储备油库的规划和建设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为对比分析含有不同单点腐蚀缺陷的输油管道的抗震性能,采用有限元软件ADINA建立地震作用下的架空管道与内部流体的液固耦合模型。通过对比不同腐蚀深度和不同腐蚀位置下管道的位移、应力峰值及特殊点处的位移、应力情况,分析腐蚀深度及内外腐蚀对管道抗震性能的影响,从而对实际工程中的管道设计及检修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分析表明,对于管道,外腐蚀比内腐蚀对管道的抗震性能影响更大;随着腐蚀深度增加,管道的应力的涨幅越来越大;无论是内腐蚀还是外腐蚀,当管道腐蚀深度超过管壁厚度的70%时,在地震作用下管道都有破坏危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