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岛城市风貌保护区的建筑设计,需要从城市发展历史、城市风貌特色、具体城市区域和建设地段现状入手。从对若干相关建筑设计实践项目的分析与总结看来,建筑规划设计应遵从与城市风貌保护区协调的原则,这种协调不是简单地对周边保护建筑进行复制和模仿,而应在建筑体量、比例和尺度、形式和风格以及材料和细部方面与原有建筑相呼应,同时又能自然地表达新建建筑应有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2.
黎懿贤 《城市建筑》2023,(10):50-53
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建筑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貌,保留着不同的空间特征。如何推进片区整体建筑风貌改造,以及对片区建筑进行置入、保护及修缮,是街区可持续发展面对的难题。在符合城乡审美韵味和文化品位的城市设计背景下,文章探究了将城市设计理念融入历史街区的建筑设计与改造过程中的必要性,提出把握片区建筑设计的整体方向的城市设计理念,并针对不同风貌的建筑提出不同的设计与改造路径:新建建筑置入、建筑单体改造、建筑群落整合、建筑功能置换。以更加全面的视角对历史文化街区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市历史建筑和空间环境是人类 宝贵的财富,建筑创作必须处理好新建筑与 历史环境之间的关系,避免对历史环境的破 坏。潼南大佛寺作为巴蜀摩崖佛寺的重要一 例,景区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本文 从潼南大佛寺古朴素雅的人文环境出发,依 托潼南大佛寺西广场建筑及景观设计项目, 结合潼南大佛寺的保护规划,综合运用规划 学、历史建筑保护、建筑设计、景观学等方面 的知识,对大佛寺古朴素雅的历史人文景观 进行发掘与提炼,探讨建筑创作与大佛寺历 史建成环境在风格风貌上的协调处理手法, 并阐述现代建筑技术表现传统建筑风貌的 特殊处理方式,塑造契合潼南大佛寺人文特 色的西广场建筑与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4.
王富强  周旭丹 《山西建筑》2010,36(13):30-31
以国内外对风貌建筑保护区与城市意象元素的相关研究为依据,从城市意象元素方面对风貌建筑保护区改造更新做了一些探索,指出风貌建筑保护区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对风貌建筑保护区进行必要的保护、改造与更新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与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 ]为适应新形势下的住宅建设要求 ,近日 ,上海有关主管部门出台新建住宅建筑设计十大要求。1、新建住宅必须体现高水平的设计要求 ,在满足住宅基本功能的同时 ,还应充分考虑上海城市景观和地区风貌 ,其建筑必须与周围环境、历史建筑和谐统一。2、在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及保护历史街坊内新建、改建住宅 ,必须在高度、尺度、体量、色彩、材料、建筑形式等方面与保护建筑相协调 ,不得破坏原有的环境风貌和景观。3、在新建住宅设计中 ,应注重推广应用“四新”技术 ,提高住宅的科技含量。4、低层、多层住宅宜采用坡屋顶 ,不设置屋顶水箱。5…  相似文献   

6.
《新建筑》2002,(6)
·专栏·医疗建筑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医院张春阳1.04医院建筑设计的前期策划陈励先1.06医院建筑的智能化章开文1.10论医院管理与建筑学的协调邬国强1.12以病人为本的医院病房空间设计张春阳等1.13山地医院的建筑特色罗运湖1.16保护与更新“外滩源”实验常青等2.04试论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改建朱晓明等2.08历史街区传统风貌保护研究祝莹2.10近代上海现代独立式住宅之发展沈海虹2.14北方乡土民居节能精神的延续与发展金虹等2.17空间品质城市精神王富臣等2.19城市设计城市的广场(上)叶珉3.04从景观设计到城市设计孙一民等3.09关于城市广场…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部分一线、二线城市都加快了地铁建设的脚步,地铁地面建筑如何与城市风貌相融合,也得到了建筑工程师的关注。地铁地面建筑在城市风貌中成为不容忽视的部分,是连接地上城市和地下轨道的重要门户,既要具有标识性、导向性,又要与周边的城市建筑风貌相融合。以北京老城区的实际工程为例,结合国内一些特色城市的地铁地面建筑风貌设计,探讨地铁地面建筑对老城区城市风貌的影响,提出地铁地面建筑与城市风貌相融合的设计手法和思路,为城市地面建筑设计和建设提供实践经验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邓晓舜 《建筑技艺》2020,(7):120-121
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空间呈现动态化的发展,老城区拥有高能量的初始状态,在城市产业形态的迭代冲击下,仍能保存自身的发展空间。如何通过创新性改造开发,在原有城市风貌的基础上对老城区进行保护和修复,并采用合理的手段实现新建筑与老城风貌的协调是设计的重点。研究以南京茂业天地项目为例,在文化保护的条件下,探讨如何利用设计手段延续老城区的空间风貌、保护历史建筑并提升城市核心区的商业品质。  相似文献   

9.
正结构管控北川新县城城镇风貌管控工作宏观层面上,以地域民族风貌特色的专题研究为技术支撑,以民族文化传承与人性尺度塑造为主线,以"山水环、生态廊、设施环、生长脊、休闲带、景观轴"的空间六要素建构新县城城镇特色空间骨架。以此骨架为基础,风貌规划对城市山水环境、城市形态、建筑高度、城市活动与空间意向结构进行了相应的细化设计。风貌指引作为风貌核心内容的城镇建筑风貌的控制以求特色、求协调、求丰富、求创新为原则,通过"风格之法"的分类分区控制策略,结合具体建筑设计工作,对原生羌风、传承羌风以及现代羌风建筑的空间分布、总体要求、建筑形态、建筑要素等进行详  相似文献   

10.
青岛德占时期的建筑形式和风格,充分反映了欧洲和德国当时的建筑流派所带来的影响.以青岛德占时期的基督教堂为研究对象,从建筑设计、建筑历史与理论等角度,重点分析其内部空间、外立面、小广场、钟楼等外部空间设计艺术,以求对城市风貌建设与历史建筑保护有所帮助,并进一步评价了其在青岛近代史上的地位和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