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佐沛 《照相机》2023,(1):12-15
<正>被誉为“电力天路”的阿里联网工厂,建设在“世界屋脊”的“屋脊”—西藏自治区吉隆县海拔5342.7米的孔唐拉姆山上。工程起于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多林220千伏变电站,止于阿里地区噶尔县220千伏巴尔变电站,跨越西藏两个地市的10个县区,线路长度1689公里,是国家电网公司建设的第4个突破生命禁区、挑战生存极限的高海拔电网工程。它为西藏高海拔地区带来了光明,也为西藏的脱贫攻坚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颜坤情 《硅谷》2014,(19):6-6
当前电力行业研究的热点和焦点都开始集中在智能电网的发展方面,这主要是因为全球范围的智能电网研究与建设对电力行业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环保问题,在发展中也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和标准。现在,人们在电力体制的改革中也更加关注低碳生活与保护环境的新理念,尤其是在智能电网技术这一方面。智能电网以其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等优点为数以万计的用户带来了优质的电力设施服务。本文主要阐述了智能电网的定义以及特定,并分析了智能电网的研究现状、发展现状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智能电网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电力行业正在进一步发展中,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客观环境正在发生巨变。为了迎接电力行业由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变的新挑战,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笔者首先介绍了智能电网的概念,阐述了智能电网的内涵和特点,总结了智能电网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4.
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中,智能化变电站是重要节点,控制着电网运行,对于智能电网的建设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3000km以上高海拔地区110kV智能化变电站为研究对象,对智能化变电站的关键技术展开研究,介绍了智能化变电站的建设原则与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水保施工状况进行了讨论分析,发现部分地区浆砌石式施工达到长输管道水工保护未满足地方政府及村民环保要求,制定了对已建水保损坏处进行维修.对已建的坡面型永久性构筑物表面安装生态袋系统,未施l:地段均采用生态袋系统作为水保主体等措施,大大减少了水保施工的材料,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6.
高海拔地区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破坏后的生态修复是极其困难的,研究该地区施工迹地的生态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香格里拉县冲江河水电站建设区为研究对象,对建设实施期水土流失、土壤环境植被破坏的调查,提出四种修复模式,针对环境破坏引发生态恢复产业前景进行分析。在水电站建设施工迹地的生态修复过程中,人工参与的自然修复可以有效的利用自然恢复能力,生态修复效果显著,具有较好的产业化前景,可作为合适的生态模式。将为高海拔生态脆弱地带生态修复的开展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7.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中央每年都在“两会”期间召开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国家领导对环境保护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和指示。国务院批准了环境保护“十五”计划,确定了: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治理重点地区污染、遏制生态恶化、加强核与辐射环境安全监管等主要环保任务。在经济建设中,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在扩大内需过程中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工程,在工业企业中积极推进清…  相似文献   

8.
电力能源作为重要的能源基础,随着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必须提高效率,减少电能的损耗。而电网建设中的电能损耗不仅造成了供电成本的增加,也使电力行业向绿色、环保的可持续性方向发展,因此电力企业必须充分认识电能损耗问题的严重性,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来减少电能损耗,提高电网运行的效率和质量,保证我国经济建设的能源供应。  相似文献   

9.
电力行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几年为了满足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多,电网建设速度和规模也在不断加快。当前我国电网建设朝着复杂化方向发展,这就使得电网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用电安全。所以,必须要加强对电网变电运行设备的检查力度,及时发现电网中存在的问题,杜绝电力事故。本文就结合电力运行实际情况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智慧化工园区环保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化工园区环保信息化标准发展现状及趋势,系统梳理了园区环境保护领域现行环保标准的需求。根据化工园区环保行业的实际特点和标准体系构建原则,从与智慧化工园区环境生态相关的总体标准、业务应用标准、应用支撑标准、网络设施标准、服务管理标准和信息安全标准等方面,对智慧化工园区环保信息化标准体系进行设计,并给出了未来园区环保信息化工作的推进建议,供园区环保信息化管理者和标准化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1.
建设环保、生态社会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地在社会建设中体现出来。城市污水污泥的排放,严重影响了建设环保、生态社会的进程。所以城市污水污泥的处理已经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当代城市规划实践的深入调查,并结合环境学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并通过对相应问题的实证分析,城市规划中所应采取的环境保护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2.
建设环保、生态社会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地在社会建设中体现出来。城市污水污泥的排放,严重影响建设环保、生态社会的进程。所以城市污水污泥的处理已经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当代城市规划实践的深入调查,并结合环境学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并通过对相应问题的实证分析,城市规划中所应采取的环境保护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3.
建设具有防冰研究、试验、应用等综合功能的试验基地,可满足电网公司在防止线路冰灾与输变电工程方面的技术研究应用的要求,对于电网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防冰综合技术应用示范基地选址在具有高海拔、强风、雨水和自然覆冰等独特自然条件的地区,本文详细介绍了该基地的总体规划、建设方案、主要试验功能和技术特点;重点就高海拔特高压自然覆冰交直流试验线段、电网设备带电覆冰观测及考核场和户外冲击试验场、高海拔人工气候实验室的功能设计等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基于该基地的地形条件与设备功能,能有效研究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线路自然覆冰的变化规律,研究电网设备防冰、除冰、融冰方法和技术措施,并开展防冰减灾的技术培训等。  相似文献   

14.
邓春灿  张永华 《硅谷》2014,(19):141-141
在西藏电力系统建设中,目前已经形成了以拉萨为中心的电力供应系统,但是考虑到西藏地形以及电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要想提高藏中地区电网供电能力,降低电网中电力损耗,并满足藏中地区供电需要,就要根据藏中电网的实际需求,增加SVC无功补偿装置,最大程度的提高藏中电网的供电能力。但是从SVC无功补偿装置的应用来看,SVC无功补偿装置在实际运行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故障,要想保证SVC无功补偿装置正常运行,并提高运行效率,就要对SVC无功补偿装置运行过程中的故障进行全面分析,同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满足藏中电网运行需要。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的全面改革步伐的加快,在各个领域的发展改革都有着深化。其中在水电站工程环保水保管理方面就有着要求上的提高,通过在这一层面上加强管理以及模式的优化,就能有助于水电站的环保水保的工作顺利实施。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官地水电站工程环保水保管理原则和管理思路加以分析,然后结合实际对官地水电站工程环保水保管理的具体措施实施详细探究,希望能通过此次理论研究,对实际水电站工程环保水保管理的效率水平进行提高。  相似文献   

16.
高海拔地区高寒缺氧的特殊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不利影响,是水利水电工作者致力研究的问题。本文结合西藏雪卡水电站的施工经验,总结了高海拔地区在高寒缺氧条件下水利水电的施工技术特点,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公路工程施工有着一定的复杂性,在施工时也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而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如何做好公路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相互统一、相互协调也是目前公路工程建设中所必须要考虑的重点内容。本文主要介绍了公路工程建设与环保工程结合的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18.
黄敏  刘丹 《中国科技博览》2011,(30):538-538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个重大课题,是发展和繁荣西部地区经济的基础和重点。本文分析了制约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林业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加快西部地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电力的需求也逐渐增加,由于其对于人们生活的不可或缺性存在,那么关于电力行业的安全可靠性能一直是国家所关注点。现如今的智能电网建设已经正在运行,其追求的绿色环保理念将是各大电网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本文主要对于新时期下的电力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方案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为了响应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施工单位和社会大众更加青睐绿色环保理念的建筑施工技术,生态理念更是被融入了生态公路设计当中,笔者在文中探讨、研究了环保理念在生态公路设计中的应用,希望对我国的公路建设与环境环保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