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某建筑陶瓷配方料为研究对象,加入市售陶瓷减水剂五水偏硅酸钠、三聚磷酸钠以及低分子有机陶瓷减水剂腐植酸钠,并对所述陶瓷减水剂进行复配,通过对泥浆的流动性、比重、含水率、ζ电位、及触变性的测定,评价陶瓷减水剂及其复配对陶瓷配方土的减水效果。研究发现,单一陶瓷减水剂五水偏硅酸钠、三聚磷酸钠、腐植酸钠加入陶瓷配方土后,泥浆的性能不佳。但复配后的陶瓷减水剂可以使泥浆的性能提高,达到建筑陶瓷生产需求。当0.3%五水偏硅酸钠和0.1%腐植酸钠复配时,流速为34 s,触变性为1.029;当0.5%五水偏硅酸钠和0.15%的三聚磷酸钠复配时,流速为52 s,触变性为1.019;当0.1%三聚磷酸钠,0.3%五水偏硅酸钠和0.2%腐植酸钠复配时,流速达到44s,触变性为1.023。  相似文献   

2.
胡飞  熊伟  赵瑾 《江苏陶瓷》2013,(2):11-13
膨润土是我国一种储量丰富的矿产资源,是一项重要的陶瓷浆料配方。其主要成分蒙脱石具有突出的吸湿膨胀性能,可以吸附几至几十倍于自身体积的水量,因此需要大量的水来解胶含有膨润土的浆料,从而大大增加了生产能耗,与国家节能减排的发展理念背道而驰。长期以来,膨润土浆料解胶的问题一直是陶瓷行业研究的难题。本文以广东膨润土为对象,添加五水偏硅酸钠、七水一型偏硅酸钠、七水三型偏硅酸钠、九水一型偏硅酸钠、九水三型偏硅酸钠、腐植酸钠、三聚磷酸钠等减水剂,并进行减水剂复配试验,讨论了对该粘土解胶的试验研究。试验发现,单一的减水剂对膨润土的解胶效果不好,减水剂复配能稍提高解胶效果。通过添加自制有机物F-7,与适量三聚磷酸钠复配的减水剂可以使原本不能流动的浆料瞬间流动,涂式杯流速达17s(水的流速为13s)。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差热、热重分析,我们认为在加入该种有机物后,膨润土料浆发生瞬间水化、崩解的现象,形成了流动性很好的浆料。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我国建筑陶瓷行业常规使用的无机减水剂、有机减水剂、聚合减水剂及其复配产品,阐述并总结了陶瓷减水剂对粘土一水系统的解胶作用,如离子水化效应、离子络合效应、静电斥力效应、静电稳定效应、空间位阻效应、润湿润滑效应、表面活性效应等。为选择和研发陶瓷减水剂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水处理使用的表面活性加入在不同的陶瓷原料(安塘泥、镁质泥、膨润土)中,并与传统减水剂进行对比,研究其解胶效果。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对安塘泥的解胶效果不明显,pc-67和三聚磷酸钠对安塘泥有较好的解胶效果。TH904对镁质泥有较好的解胶效果,其效果接近pc-67.表面活性剂对膨润土均有不同程度的解胶效果,但是单独作用的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建筑陶瓷厂的配方土进行解胶实验,加入市售减水剂九水偏硅酸钠,三聚磷酸钠,水玻璃,腐植酸钠以及自制聚丙烯酸钠,并对所述减水剂进行复配。通过对泥浆的含水率,流速,触变性以及ζ电位的测定,评价各减水剂及其复配对配方土的解胶作用。研究表明:只有水玻璃对此泥浆解胶效果最好,当泥浆含水率31.03%时,加入水玻璃1 g,流速达77.27 s,触变性1.04。  相似文献   

6.
陶瓷减水剂是陶瓷添加剂的一种,又称解胶剂、稀释剂或解凝剂,是目前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类陶瓷添加剂。本文找到了合适的减水剂配比,分析了常规减水剂和新型高分子减水剂的作用机理,并比较了两者对抛光渣泥浆的解胶效果。结果表明,常规减水剂比高分子减水剂作用效果要好得多,后者几乎对抛光渣泥浆无解胶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获得含水率低,又具有良好流动性和稳定性的泥浆,必须给泥浆掺入添加剂。高效减水剂作为一种新型的外加剂已成功应用于混凝土系统,而在粘土中的应用还有待研究。本研究选取三种无机解凝剂和四种混凝土用高效减水剂,通过分别测量这些外加剂单独掺入和与NaOH复合掺入条件下泥浆的流动性变化,对此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利用五种缓凝剂(包括三聚磷酸钠、酒石酸钾钠、葡萄糖、柠檬酸钠、葡萄糖酸钠等)与萘系高效减水剂进行复配,结合流动度、胶砂强度、缓凝作用等指标评判各复合外加剂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掺入萘系高强减水剂与缓凝剂复配溶液,水泥净浆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均不同程度延长;糖类缓凝剂的保坍性能较好,当复合高效减水剂中缓凝成分控制在0.05%,水泥浆体流动度经时损失率较小;随着酒石酸钾钠和柠檬酸钠掺量增加,胶砂抗压强度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复配型早强减水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西萍 《硅酸盐通报》2010,29(4):948-952
本文分别选用有机(TEA、乙酸钙)与无机(氯化钙、硝酸钙、亚硝酸钠)早强组分与自制聚羧酸减水剂(JW)进行复配,对复配前后水泥早期强度(1 d、3 d、7 d)进行测试,确定最佳复配组合为0.5wt%JW+ 1wt%CaCl2 +0.1wt%TEA,并对水泥净浆流动度、减水率、凝结时间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掺入最佳复配型早强减水剂后,水泥早期抗压与抗折强度均有明显增加,1 d的抗压强度就可由3.6 MPa增加到12.3 MPa,抗折强度可由0.73 MPa增加到2.87 MPa;但初始流动度有所降低(250 mm降到215 mm),减水率亦有所降低(22%降到14%),凝结时间缩短.利用扫描电子显微技术对掺有此种复配型早强减水剂的水泥水化1 d后的产物进行微观形貌观察.  相似文献   

10.
采用有机早强剂三乙醇胺,无机早强剂硝酸钙、硫酸钠与自制早强型聚羧酸系减水剂(BS-C3)进行复配改性,运用正交试验分析法,探讨了早强剂掺量对减水剂性能的影响,综合考虑得出最佳复配组合。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最佳复配组合改性而成的早强型聚羧酸系复合减水剂与BS-C3减水剂相比,分散性和减水率基本保持不变,混凝土的3天早强性能提高11.03%。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聚羧酸减水剂与粘土颗粒作用机理的分析以及对现有减水剂在水泥和陶瓷当中适应性的研究,提出:梳型减水剂分子不能在层状结构的粘土颗粒表面形成有效吸附,从而不显示减水效果。线型聚羧酸减水剂分子可以和层状结构的粘土颗粒形成线-面有效结合,从而以静电斥力和空间位阻两种作用发挥减水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以丙烯酸、马来酸酐、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为单体合成一种聚丙烯酸铵减水剂(F-001)。研究了F-001对纳米陶瓷釉解胶性能的影响,并比较F-001、偏硅酸钠、三聚磷酸钠三种减水剂对釉浆的解胶、悬浮性能,进一步探究了高分子减水剂的解胶、悬浮机理。结果表明,F-001减水剂具有较好解胶、悬浮性。  相似文献   

13.
新型陶瓷釉料减水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选择性地研究了几种常用的陶瓷釉料减水。发现有机类减水剂的各项性能均明显优于无机减水剂,并在作用机理、作用方式和实验现象等方面加以分析。据此研制出不同类型的一系列减水剂,使釉料水份由33%下降到25%,而流动性保持不变,并具有较宽的减水范围,价格只有国外PG67的八分之一,完全可以替代进口产品。此外,还发现了有机与无机减水剂复配经例与釉料本身塑性料和瘠性料的比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以玉米黄粉酶解液为氮源应用于黄原胶发酵培养基,探讨了蛋白酶种类、玉米黄粉酶解液添加量和酶添加量等因素对其发酵黄原胶粘度和产胶率的影响,并优化了复配氮源的种类及其复配比例。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水解液作为氮源发酵黄原胶的粘度和产胶率优于其它蛋白酶解液;当酶解液添加量为6%、碱性蛋白酶添加量为8kU时,发酵黄原胶的粘度和产胶率可以达到4235cp和24.4g/L。大豆蛋白与玉米黄粉酶解液复配效果优于与棉籽粉、豆粕粉、花生粉的复配;玉米黄粉酶解液与大豆蛋白复配比为3:7时,发酵黄原胶的粘度和产胶率可以达到5833cp和32.4g/L,与单独以大豆蛋白为氮源无明显差异。本研究为提高玉米黄粉资源利用率、降低黄原胶的发酵生产成本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醚类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分子设计和正交实验的方法,采用甲基烯丙基聚醚单体,与其他小分子单体进行自由基聚合,合成具有不同分子结构的醚类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聚合工艺参数为:丙烯酸与甲基烯丙基聚醚的摩尔比为3.5,引发剂用量为0.5%,温度为70℃。使用合成的样品进行了水泥净浆、水泥砂浆和混凝土实验。该合成样品经工业放大和复配后的产品DK-PC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已应用于实际工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复配蜜胺脂高效减水剂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蜜胺脂与糖蜜、糖钙复合配制成高效减水剂,它们对水泥净浆、砂浆有较好的减水效果,流动度经时损失小。这两种复配型减水剂能明显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降低坍落度损失和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通过与单掺蜜胺脂、FDN减水剂的试样比较,这两种复配型减水剂表现出较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7.
聚羧酸减水剂在粘土中的吸附、插层行为会对水泥混凝土的性能产生影响.综述了聚羧酸减水剂在粘土中的吸附行为及在粘土矿物蒙脱石中的插层行为的机理、性能表征及对水泥净浆凝结时间、流动度、抗压强度;水泥胶砂流动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混凝土和易性、坍落度、抗压强度的影响,总结了粘土与聚羧酸减水剂对水泥混凝土性能影响的评价方法,阐述了调控插层行为的措施,展望了调控聚羧酸减水剂插层行为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8.
以玉米黄粉酶解液为氮源,应用于黄原胶发酵培养基,探讨了蛋白酶种类、玉米黄粉酶解液添加量和酶添加量等对发酵生产黄原胶黏度和产胶率的影响,并优化了复配氮源的种类及复配比例。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水解玉米黄粉的酶解液作为氮源发酵生产黄原胶的黏度和产胶率优于其他蛋白酶解液;当酶解液添加量为6%(以发酵培养液体积为基准,下同)、碱性蛋白酶添加量为6.0 kU/g时,发酵生产黄原胶的黏度和产胶率可以达到3235.7 mPa·s和24.4 g/L。相较于与棉籽粉、豆粕粉和花生粉复配,大豆蛋白与玉米黄粉酶解液复配发酵生产黄原胶的黏度和产胶率更高;玉米黄粉酶解液与大豆蛋白复配质量比为3∶7时,发酵黄原胶的黏度和产胶率可以达到5833.2 mPa·s和32.4 g/L,与单独以大豆蛋白为氮源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针对萘系减水剂(N减水剂)和氨基磺酸盐减水剂(A减水荆)的优缺点,采用复配工艺将两者进行复合,旨在使之优势互补。研究了N减水剂和A减水剂在不同复配比条件下的净浆流动度、流动度损失、混凝土坍落度和坍落度损失的变化。结果表明:将N减水剂和A减水剂进行复配,可克服N减水荆保坍性不好和A减水剂易泌水的缺点;N减水剂与A减水剂复配比在8:2~5:5范围内.其初始净浆流动度及坍落度都比较理想,且经时损失也比较小。  相似文献   

20.
新型陶瓷减水剂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合成了一种新型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MPC),并与两种传统无机减水剂的减水效果进行对比。表征了MPC的分子结构,探讨了MPC的分散稳定机理。研究表明:MPC具有梳形分子结构,其减水效果优于无机减水剂三聚磷酸钠等,当其用量为0.2%时即可达到三聚磷酸钠用量为0.5%时的减水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