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平原区拟建公路可能遭受的主要地质灾害是区域性地面沉降,其次是因公路工程建设改变了地质环境而诱发的隧道洞顶坍塌及洞口仰坡失稳、开挖路堑产生高边坡失稳以及平原区软土分布地段因填方路堤导致软土变形,包括过量沉降、不均匀沉降及路堤失稳等一系列地质灾害。一般软土路段的填方路基段在采取软基处理措施基础上,其诱发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小;但对于隧道浅埋段及进出洞口段、高边坡段、较高填方段、区域性地面沉降段等危险性中等的区段均应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2.
塌方是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严重灾害,预防塌方非常关键,也关系到企业信誉、职工的生命和财产,必须高度引起重视。本文结合某高速公路隧道的冒顶塌方处理,分析冒顶塌方原因,介绍隧道冒顶塌方处理的方法及对后续施工提出的预防坍塌措施。  相似文献   

3.
李颖 《中国科技博览》2013,(35):207-207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是国家一直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辽宁省凌源市古桥子采区地质环境的治理从井巷坍塌冒顶地质灾害、地面沉(塌)陷与地裂缝地质灾害、矿坑突水地质灾害及灾害对含水层、地形地貌景响、土地资源影响作了简述,从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煤矿矿山建设会遇到各种复杂的地质问题,如滑塌、地面沉陷、地裂缝、井巷坍塌冒顶以及矿井突水等地质灾害。为了防止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本文结合该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分析了矿山建设中常见的地质灾害,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有关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隧道施工事故频发,其中坍塌事故占54%,为主要事故形态,是隧道施工的头号大敌。因此,对隧道施工坍塌应急救援技术进行研究,将能有效减少隧道施工坍塌事故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提高隧道建设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论述了牡佳客专最长隧道七星峰隧道研制并应用的一种自带救援逃生通道仰拱栈桥,工程实际证明该设备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操作便捷,对于同类隧道工程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隧道工程中很容易遇到岩溶裂隙水与不良地质情况,其会造成突泥、岩爆以及坍塌等地质灾害的发生。为了确保隧道施工工程的进度并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岩溶裂隙水与不良地质情况的超前预报工作非常必。文章首先介绍了岩溶裂隙水与不良地质情况超前预报的重性,然后详细分析了如何利用水文地质法、瞬变电磁法、红外探水法、地质雷达法以及TSP法勘察隧道工程的地质情况并获取地质信息。  相似文献   

7.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是对工程建设场地及可能危及工程建设安全的邻近地区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和工程本身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做出评估,对于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位以某场地的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为例,对其进行相应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深圳市龙澜大道北延段工程山岭隧道段为背景,该隧道施工中局部受浅埋、偏压以及软弱围岩等不利影响,如果处理不当,就容易引起隧道塌方冒顶、结构变形等病害,对施工人员及机械的安全造成威胁。本文通过隧道沉降、收敛监测,采用超前支护、地表注浆以及合理优化施工工序等辅助施工措施以增强安全性。研究表明,在大断面浅埋偏压隧道中,双侧壁导坑法更优越,同时通过采取地表注浆、合理安排施工步序等辅助措施,可严格控制隧道拱顶沉降与净空收敛,以消除浅埋、偏压造成的不利影响,为类似工程地质条件下的隧道进洞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隧道洞口段不良水文地质条件易产生掉块、坍方和冒顶现象,给隧道施工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也是决定隧道施工成败的关键。本文以二广高速公路某隧道为工程背景,对引起隧道洞口仰坡开裂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施工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制定处理方案,为同类隧道洞口仰坡开裂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梅岩 《中国科技博览》2009,(26):169-170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作为工程建设与规划的一项重要前期工作,它的开展可以确保国家、人民生命财产和工程的安全顺利进行,对最大限度的降低或防止地质灾害的危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工程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文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发展现状入手,探讨了目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简单叙述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华能铁岭大兴风电场工程引发遭受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基坑坍塌、滑塌。为了防止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本文通过对风电场所遭受的地质灾害类型、发育特征、分布规律等特点及其所造成的危害进行分析,提出了风电场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中,隧道穿山是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点之一。近年来随着隧道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公路隧道施工技术日趋完善。而且,新型施工技术的应用也为公路隧道施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公路隧道施工中冒顶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隧道施工质量管理及安全管理工作的难点。本文从公路隧道冒顶问题的分析入手,对公路隧道冒顶处置措施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3.
唐雯 《硅谷》2015,(1):204-205
该文简略概述了北镇市地质灾害现状,对其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稳定性、危险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着重地分析了北镇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为该地区今后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为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地区,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巨大,而其中大多数都是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对规范和约束人类工程活动,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地质灾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近年来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重视,大部分地图数据来源于各设计院、勘察院的测绘部门,由于传统测绘行业大都使用CAD类软件,这就出现了从测绘部门应用CAD软件到目前广泛应用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MAPGIS软件的数据格式转换问题。尽管MAPGIS软件提供了数据格式转换功能,但是由于CAD软件在数据存储、图元定义等方面同MAPGIS软件的差别,格式转换的效果有很大的差别,所以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就是AUTOCAD数据较理想的转入MAPGIS系统。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概述我国矿山地质灾害给人们生活以及社会经济带来严重损害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采场冒顶、深井岩爆、矿震、地表塌陷、地下水系统破坏等金属矿山地质灾害,并根据不同灾害类型提出了技术上的防控措施及资金投入、制度约束等重要的辅助性措施,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别岩槽隧道为宜万铁路首批开工的重难点、咽喉工程,被列为宜万铁路I级风险隧道。该隧道地质极为复杂,尤其是溶洞和地下暗河非常发育,被形象地称施工中可能有"六冒"现象发生。文章介绍了该隧道利用综合地质超前预报技术,避免了地质灾害事故的发生,保证了安全施工,并结合实践,总结了高风险隧道的地质超前预报综合技术。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有多种方法,文章根据层次分析法时研究区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分析评价,借助于GIS软件,计算地质灾害危险性数,进而对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8.
庄河朱家隈子水库库区现状地质灾害不甚发育,主要存在一些小规模的滑坡和崩塌,均处于中等稳定状态或稳定性好,除西山梁滑坡外,其现状地质灾害危险性均为小。黑帽山滑坡位于水库上游,且方量不大,工程建设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其现状地质灾害的形成取决于内部因素(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及外部因素(括大气降水、植被破坏及人类工程活动等)两方面。  相似文献   

19.
文章阐述了煤矿井巷施工漏垮冒顶的预防和处理方法、井巷工程地质预测预报、安全技术措施超前支护应用、井巷发生冒顶后控制处理实践。冒顶,简而言之就是通风道坍塌。按照顶板一次冒落的范围及造成伤亡的严重程度,可将常见的顶板事故分为两大类:局部冒顶和大冒顶事故。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辽阳县隆昌玉石、菱镁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项目为依托,在辽阳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的基础上,进行了有关该矿资料的收集,及现场调查,收集了有关的区域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地质勘查等资料,经过室内的综合分析,进行了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评估。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包捅地质灾害的现状评估与预测评估,最后应用MapGIs空间叠加分析功能进行了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根据综合评估的结果进行了地质灾害性综合分区,并提出了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